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9例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群强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0,22(3):368-369
对 39例各型踝关节骨折脱位进行临床治疗 ,采用徒手复位石膏外固定及切开复位选用克氏针、螺钉或钢板内固定 ,均获 6个月~ 4年随访 ,优良率为 87.18%。认为踝关节获得精确解剖复位和有效固定 ,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 ,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02-01~2007-12间,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60例,并对其病例分析。本组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外旋型36例,旋后内收型3例;旋前外旋型14例,旋前外展型7例。应用改良的Barid和Jackso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 ,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访时间为3~52个月,平均18个月。60例疗效中:优32例,良18例,可8例,差2例,优良率为84%。除2例长时间行走有轻微疼痛外,其余患者均无疼痛。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复位的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判断骨折类型和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对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有完整资料的67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分析和总结对象,男43例,女24例,年龄18~67岁。按Lauge~Hansen分型,旋后外旋型37例,旋前外旋型21例,旋后内收型3例,旋前外展型6例。结果随访时间为3~36个月,平均15个月,按Leeds临床评定标准进行评定:好56例,可8例,差3例。结论良好的复位、固定及维持踝穴的稳定是恢复踝关节正常功能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方法和内固定技术要点.方法 对49例经手术治疗的踝关节骨折病例的临床资料和手术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随访6个月~3a,采用苟三怀4级评价方法[3]评价,优26例;良16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85.7%;下胫腓联合固定螺钉松动1例,无1例发生感染.结论 踝关节骨折的手术治疗强调解剖复位特别是外踝解剖复位的关键性.对内、外、后踝和下胫腓联合的损伤应同等重视,只有处理好每一个环节,才能更有利于恢复踝关节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1996~ 2 0 0 1年间我科与北京积水潭医院合作采用国际AO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 2 8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踝关节骨折 2 8例 ,男 2 2例 ,女 6例 ,年龄 1 7~5 7岁 ,平均 40岁 ,陈旧伤 4例 ,新鲜伤 2 4例 ,闭合伤 2 6例 ,开放伤 2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4例 ,砸伤 4例 ,坠落伤 2例 ,跌扭伤 1 8例。损伤类型中旋后—外旋型 2 4例 ,旋前—内收 2例 ,爆炸垂直压缩型 2例。治疗方法 保守治疗 6例 ,系就诊早 ,肿较轻、骨折移位小 ,予以“U”型石膏固定 ,手术 2 2例 ,为开放骨折或骨折移位达不到复位标准者后踝骨折片大于骨… 相似文献
8.
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治疗要求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以保证关节早期活动和功能的恢复。如果踝关节骨折治疗不及时、复位不良、下胫腓关节分离,可导致早期退行性关节炎和迟发性踝关节不稳定。 相似文献
9.
10.
11.
目的:探讨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的疗效。方法:踝关节骨折87例,87例均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58例内踝骨折中采用解剖复位后松质骨螺钉内固定38例,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20例,14例后踝骨折采用螺钉内固定;43例外踝骨折采用1/3管型钢板内固定和5例腓骨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三踝骨折内固定时按照外、后、内的顺序进行,手术时探查踝关节内侧的深、浅三角韧带损伤情况,对有断裂损伤的韧带予以修复缝合,确保了关节结构的完整。结果:87例得到6~14个月的随访,参照齐氏等的评定标准:优良71例,可11例,差5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我院采用AO(北欧内固定研究协会)内固定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其中膝、踝关节内骨折64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58例踝关节骨折分别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钢板、张力带内固定,螺丝钉内固定和克氏针内固定四种方法治疗。下胫腓联合分离根据术中检查稳定性决定是否内固定。结果:根据X线片及自觉症状综合评价,优良率分别为73.3%、92.9%、80.0%及71.4%。结论:踝关节骨折应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正确处理外踝骨折和下胫腓联合的分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切开骨折复位、手术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后的踝关节功能恢复和预后情况。方法:踝关节骨折52例,男31例,女21例;年龄18~52岁,平均36岁。按Danis-WeberAO分型:A型12例,B型23例,C型17例。损伤机制按Lauge-Hansen分类:旋前-外展型8例,旋后-外旋型骨折25例,旋前-外旋型12例,旋后-内收型7例。单踝骨折8例,双踝骨折30例,三踝骨折14例,合并腓骨骨折8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损伤16例,均采取切开骨折复位,克氏针、螺钉、钢板等内固定,术中探查下胫腓联合韧带,必要时予以行下胫腓联合螺钉固定手术方式治疗。结果:52例得到6~15个月的随访,参照评定标准:优良44例,可5例,差3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疗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更好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踝关节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方法和要点。方法:对64例踝关节骨折脱位患者采用AO分型。分析其受伤机制并制定手术方案。均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64例,随访时间4个月~5a。优32例。良21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为82.8%。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可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复位的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判断骨折类型和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复杂踝关节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方法,评价其临床实用意义。方法 应用双螺钉固定腓骨下端骨折方法治疗Danis-Weber分类C型踝关节损伤26例,于术后6~42个月均获得随访。结果 所有骨折于术后4~13个月均骨性愈合,按AOFAS评分标准,26例患者评分96~100分,平均98.1分。结论 复杂踝关节骨折需及时行内固定手术。对腓骨下端骨折进行良好的复住和固定,是治疗复杂踝关节骨折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1995年~2002年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98例进行分析。男66例,女32例;根据Weber-AO分类B型45例,C型53例。应用改良的Baird和Jacksorn评分系统对其术后疗效进行评定,并将骨折类型、骨折固定方法、术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最终功能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为3-55个月,平均16个月,98例疗效为:优61例,良27例。可9例,差1例,优良率为89.8%。结论 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复位的质量与疗效密切相关,判断骨折类型和选择固定方法对于提高复位质量,改善远期疗效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