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5岁,因胸闷、气喘、腹胀2周于2003年6月3日入院.2周前无诱因出现胸闷、气喘,纳差、腹胀明显,无腹部疼痛.尿量减少,每天约400 ml.5月23日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 "双侧胸腔积液,腹腔中量积液",收住入院.WBC 12.5×109/L,血糖21.29 mmol/L, ALT 263 U/L、AST 212 U/L,白蛋白(ALB)27.4 g/L,结核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2.
一、患者女,76岁,因"胸闷、气喘三个月,加重半月"入院。患者2012年1月全身散在出现水肿红斑,就诊当地医院予"西替利嗪、酮替芬"抗过敏治疗后皮疹消退,但出现全身浮肿,合并活动后气喘,未予重视。2012年4月气喘逐渐加重,伴端坐呼吸,颜面部及双下肢浮肿加重,就诊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示WBC10.5*109/L;心肌酶谱示肌酸激酶同功酶43 U/L、肌酸激酶420 U/L、乳酸脱氢酶541 U/L、肌钙蛋白T  相似文献   

3.
杨巍 《山东医药》2010,50(21):57-57
例1:男,61岁。因结肠癌术后1个月余,在我院外科行常规化疗,无明显胸闷、胸痛、心悸。入院首日心电图(EEC)检查正常;心肌酶谱检查:肌酸激酶(CK)397U/L,LDH774U/L,羟丁酸脱氢酶(HBDH)643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710U/L。次日复查EEG同前;肌钙蛋白(cTnT)阳性,LDH932U/L,HBDH863U/L,CK.MB956.2U/L;  相似文献   

4.
男性患者,31岁,因“恶心呕吐,心悸乏力,消瘦2个月余”,拟诊“甲亢,电解质紊乱”于2004年9月10日收治入院。患者入院前2个月,于劳累后出现恶心、呕吐,伴纳差、心悸、全身乏力,给予输液后症状略有改善。此后症状进行性加重,四肢乏力明显,体重逐渐下降,至当地医院,查血电解质:血钙波动于3.18~3.61mmol/L,K^+ 3.1~3.8mmol/L,Na^+ 159~176mmol/L,Cl^- 112~133mmol/L,Mg^2+0.80~1.2mmol/L,磷1.02~1.50mmol/L;肝肾功能:丙氨酸转氨酶(ALT)61U/L,门冬氨酸转氨酶(AST)82U/L,血尿素氮(BUN)15.0mmol/L,肌酐(Cr)134.39μmol/L,尿酸(UA)828.7μmol/L;  相似文献   

5.
杭久利  李红英 《山东医药》2006,46(34):46-46
患者女,76岁。因心悸、胸闷、气短20余天入院。20余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悸、胸闷、气短,伴出汗、乏力,无胸痈,在我院门诊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率、左室高电压、冠心病,经口服鲁南新康、倍他乐克治疗无好转,遂以高血压病收入院。既往高血压病史5a,血压最高200/90mmHg。查体:BP130/70mmHg,脾未触及,双下肢无水肿。甲状腺功能检查示FT3 20.6pmol/L,FT4 81.9pmol/L,TSH 1.2mU/L,诊断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甲亢),高血压病。给予他巴唑治疗后胸闷、气短好转,治疗10d后症状消失出院,继续门诊治疗。  相似文献   

6.
左肺动脉缺如一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女性,38岁,因反复阵发性咳嗽伴气喘30年入院。患者于7岁开始出现咳嗽、气喘,每年发作10余次,经门诊抗感染治疗后症状可改善。入院前1个月患者咳嗽加剧并伴胸闷、气喘,经院外治疗无效收入我院。入院体检:呼吸20次/min,血压120/70mmHg,口唇轻度发绀;胸廓无畸形,左肺呼吸音较低,无干湿性啰音;心率88次/min,律齐,各心脏瓣膜区未闻及杂音;无杵状指、趾。血气分析:动脉血氧分压(PaO2)90.3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97.2%。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75岁。14个月前因活动后胸闷、气短、阵发性喘憋入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示三支血管病变,因病变弥漫未行介入治疗,予以抗血小板聚集、降压、扩张血管等治疗,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23mmol/L,给予辛伐他汀20mg每晚口服,病情稳定后出院。出院后坚持每晚服用辛伐他汀20mg,3个月后改为每晚服用普伐他汀10mg。10天前患者出现劳累后胸闷、心悸、右下肢乏力、酸痛,4天前肌酸激酶(CK)为639U/L,于2006年6月5日再次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病史,1年前患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3岁。因发热、干咳、乏力、纳差1个月于2002年4月20日入院。患者3月20日无诱因出现乏力,干咳,纳差,体重减轻,伴发热,体温最高达39.8℃,以午后明显,夜间盗汗。在外院行B超检查示:肝脏弥漫性肿大;肝功示:ALT106U/L,AST71U/L,GGT160U/L,TB25.30μmol/L,DB15.1μmol/L,IB10.2μmol/L;胸片示心肺未见异常;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经抗炎、保肝等处理,逐渐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及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68岁。因感冒后发热、咳嗽2d在村卫生室静脉满注抗生素治疗。入院前半小时,在输液过程中自觉心前区不适,气喘,村医务人员在处理时给予肾上腺素1mg静脉推往后,即刻出现心悸、气短、胸闷痛,急送我院。体检:T36.8℃,P78次/min,R23次/min,BP18/8kPa。急性病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47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头昏伴血糖、血压升高2次”于2004年6月16日入院。2003年7月17日因劳累后突感头昏、胸闷、心悸,无明显头痛、腹痛等,于外院急诊,测血压195/120mmHg(1mmHg=0.133kPa),随机血糖32.48mmol/L,尿酮(H),尿蛋白(+)。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Q-T间期延长,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继发性高血压,予抗炎、扩血管、纠正酸中毒、胰岛素等对症治疗后胸闷、心悸消失,  相似文献   

11.
病历摘要  患者女,6 5岁,因胸闷、气喘、腹胀2周于2 0 0 3年6月3日入院。2周前无诱因出现胸闷、气喘,纳差、腹胀明显,无腹部疼痛。尿量减少,每天约4 0 0ml。5月2 3日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示“双侧胸腔积液,腹腔中量积液”,收住入院。WBC 12 5×10 9/L ,血糖2 1 2 9mmol/L ,ALT 2 6 3U/L、AST 2 12U/L ,白蛋白(ALB) 2 7 4g/L ,结核抗体阴性。CT示左肺上舌段炎症,双侧胸腔积液,脂肪肝,腹腔、盆腔积液。给予抗炎、保肝、降糖等药物治疗,并多次抽胸腹水,病情无明显好转,故入我院诊治。患者发病以来无发热、皮疹,无关节疼痛,饮食、睡…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2年,胸闷气喘心悸1月余"入院.患者出生时即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24年前(1988年)首次行VSD修补术,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UCG)发现残余分流.2000年行VSD残余分流修补术,术后复查UCG仍有残余分流.复查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交界性逸搏心律、频发室早二联律.2012年1月初患者出现活动后胸闷气喘心悸,遂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血压130/72mmHg,嘴唇无紫绀.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7岁。因发热3d,心悸反复晕厥1d加重3h入院。既往体健,无外伤及手术史。近日出现气短心悸,以活动后明显,伴以轻微咳嗽咯痰,多次突发呼之不应,四肢抽搐,持续约1min,醒后无四肢运动障碍。体检示T36.2℃,R20次/min,HR40次/min,BP 100/60minHg,心界不扩大,未闻及杂音。心肌酶谱CK 325U/L.LDIH 250U/L,AST  相似文献   

14.
例1,男,71岁。因反复胸闷、心悸20余年,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4天入院。患者原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常反复出现胸闷、心悸并时有发作性夜间呼吸困难。血压控制在145~165/85~100mmHg,于去年10月入我院治疗,查体:BP160/90mmHg,P100次/min,心率100次/min。ECG示:窦律,左室肥大,ST段:V4~6下移0.05~0.1mV。心脏彩超检查示:主动脉瓣钙化;二尖瓣钙化并轻度关闭不全;左  相似文献   

15.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77岁,主因"胸闷气喘2 d"于2014年9月22日入院。患者2 d前于活动后心悸气喘,当时无呼吸困难,无咳嗽咯痰,无泛酸嗳气,无胸骨后撕裂样疼痛,无头痛,经休息平卧后好转。门诊查胸部CT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两肺陈旧性肺结核;两下肺间质性病变。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入院时:患者胸闷气喘,神疲乏力,心慌气短,否认胸骨后剧烈疼痛,否认晕厥黑朦。既往有出血性脑梗死、高血压、深静脉血栓病史。体温:36.6℃,心率:120次/min,呼吸:25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性,40岁。因心悸、胸闷反复发作5年,再发55小时,于1991年11月18日入院。5年来每于劳累或精神紧张时发作心悸、胸闷,持续约数分钟或数秒钟,经休息后可缓解,每年发作5至10次不等。于55小时前无诱因再发心悸、胸闷,急诊入院。体检:体温36.6℃,脉搏扪不清,呼吸20次/分,血压12/8kPa(90/60mmHg)。神志清楚,双肺无罗音。心界不大,心率187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  相似文献   

17.
1、病例介绍。病人女,54岁。在巩膜皮肤黄染1年伴腹胀10d,于2005-04-20入院。入院后肝功示:AST796U/L,ALT433U/L。GGT110U/L,ACP373u/L,TBil376,4μmol/L,遵医嘱给予10%葡萄糖250ml+茵栀黄注射液20ml静滴,1次/d(生产企业:泮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040819)。静滴5min时,病人感周身痛痒,起风团状皮疹,胸闷憋气,有窒息感,立即停止输液,  相似文献   

18.
《肝脏》2015,(8)
<正>患者,女,61岁,因受凉后出现持续低热10 d,体温在38℃左右波动,无咳嗽、咳痰,无胸闷、气喘,当时在楚州医院查血常规正常,予热毒宁、维生素C、地塞米松输液4天,因发热一直无好转遂于2014年11月4日来我院门诊,查肝功能TBil 14μmol/L,Alb 40.9 g/L,AL 475 U/L,AST258.3 U/L,GGT256 U/L,ALP262.6 U/L;肾功能正常,血糖6.42 mmol/L,甲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35岁。因胸闷、心慌、胸骨后持续性疼痛呈压榨性,伴剑突下疼痛6h入院。查体:急性痛苦病容,剑突下压痛(+),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苍白。血压70/40mmHg。心室率120次/分,偶闻期前收缩,心音低钝,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急查血清心肌酶谱:CK3400U/L,CK—MB445U/L。血红蛋白40g/L。查心电图(图1)示:窦性心动过速,  相似文献   

2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35岁,以"反复胸闷、气喘7个月,再发20 d,加重2 h"为主诉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诱因下出现胸闷气喘伴干咳,当地医院心脏彩超提示心包积液予以抗炎治疗(具体不详),后自诉胸闷好转出院。20 d前,患者再次出现胸闷气喘,且较前加重,伴心悸、发热,体温37.5℃左右。胸X片示:心影增大,心脏彩超示:心包积液。予以对症支持、营养心肌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好转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