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我院近三年收治类固醇性青光眼12例(20只眼)。强调要防止滥用皮质类固醇的药物,对必须使用者应严密观察眼压、眼底。  相似文献   

2.
类固醇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4年Francois报告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制剂(以下简称类固醇)发生青光眼以来,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对该病现今已有了进一步认识。本文将这方面的部分国外文献进行综述,以供临床参考。一、类固醇性高眼压反应: 作者们大多以0.1%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或0.1%地塞米松(氟美松)溶液,每日4次滴眼,观察2周至2月左右,如眼压升高至20mmHg以上,或较用药前升高5mmHg者均称为类固醇眼压反应阳性。则原发性开角青光眼,据Armaly等报告几乎全部病例为阳性,这种高眼压反应无  相似文献   

3.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在人群中多发于激素中、高度反应者 ,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关系密切。临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 ,以慢性多见。无论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均可引起 (常见于局部应用者 )。早期停用 ,有自愈倾向。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复杂 ,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遗传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述 ,其中对人眼小梁组织和细胞的实验研究有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4.
类固醇性青光眼临床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素贞 《眼科新进展》1993,13(2):25-26,24
类固醇性青光眼又称激素性青光眼。由于局部点眼.结膜下注射或全身应用类固醇引起的一种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有关本病的临床报道.国外较多。国内则较少。现将我院1985年—1991年所见8例子以报道。临床资料本文8例.男7例,女(?),年龄11~17岁,平均49.88岁.单眼4例.左、在眼各2例.双眼4例.共12只眼。用药原因慢性结膜炎4例7只眼、眼外伤健眼予防点药二例2只眼.虹膜睫状体炎1例1只眼。春季  相似文献   

5.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4年作者首次报告了类固醇性青光眼,并认为,眼压升高与前房角粘多糖的存在有关。作者等(1974)证明,在前房角各种结构中存在着不溶性酸性粘多糖。通过对兔的实验研究,现已进一步了解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发病机理。粘多糖对于眼内压的调节是很重要的。正常时,动物和人的角巩膜小梁中存在着酸性粘多糖或透明质酸。在巩膜静脉窦内壁处较丰富。正象其它成纤维组织一样,也存在着前房角细胞克隆(clones of gonioeytes),源出于相同母细胞,基因相同。一定数量的前房角细胞克隆可生成高浓度的粘多糖。这些酸性粘多糖可被转运入基质而与胶原结合,成为不溶性物质;组织化学阳性反应据此可  相似文献   

6.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在人群中多发于激素中、高度反应者,和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关系密切,临床分急性和慢性两种,以慢性多见。坎论全身或局部使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均可引起(党风于局部应用者)。早期停用,有自愈倾向。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发病机制复杂。本文主要从流行病学、遗传学、组织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综述,其中对人眼小梁组织和细胞的实验研究有较详细的描述。  相似文献   

7.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从1950年Mc lean发现应用ACTH注射治疗葡萄膜炎,有患者眼压升高以后,眼科医师开始注意到皮质类固醇(后简称激素)这一付作用。但是在基层医院眼科医师常忽略这一现象,以至误诊或延误治疗。现将我们所遇四例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中,男3例,女1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24岁,均被诊断为“春季卡他性结膜炎”,局部或全身应用激素时间为1~8年。急性起病1例、慢性起病3例。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防治疗.方法 对24例(41眼)类固醇性青光眼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局部应用类固醇17例(70.8%),全身用类固醇7例(29.2%).13眼停用类固醇后眼压得到控制;20眼给予局部和全身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后眼压得到控制;8眼眼压未得到控制者行手术治疗.结论 滥用类固醇药物是发生类固醇性青光眼的重要原因,应合理应用类固醇激素,避免医源性青光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类固醇的局部及全身应用均可致高眼压、视神经损伤及视野缺损,已有文献报道[1]。本文报告1998年元月至2004年12月所遇到的强的松龙结膜下注射所发生的类固醇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以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一般资料:本组报告强的松龙0.5(25mg/ml)结膜下注射所致青光眼共12例,18眼;男7例,女5例。右眼10眼,左眼8眼。年龄12至68岁,平均38岁,用激素治疗的原发眼病是结膜炎2眼,巩膜炎8眼,葡萄膜炎8眼。二、临床表现:①高眼压:本组18眼结膜下一次注射强的松龙后均出现顽固高眼压,眼压波动在38-62mmHg,平均50.5mmHg,这时用抗青光眼药,如甘露醇、醋氮酰…  相似文献   

10.
类固醇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1.
类固醇性青光眼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例1 陆××女18岁1988年3月21日入院住院号172551。从6岁开始,双眼患“春季卡他性结膜炎”,至今已12年,长年应用考的松或地塞米松眼药水点眼。近年双眼视力逐渐下降,各医院眼科仍按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治疗。1988年2月来我院门诊检查时,发现双眼视力为眼前30cm指数,双角膜水肿,前房深浅正常,瞳孔散大,光反应迟钝。双眼压均为50.62mmHg。双眼视盘色淡,右C/D=0.9,左C/D=0.8,血管向鼻侧移位。双眼房角为宽角。用降眼压  相似文献   

12.
面部应用皮质类固醇导致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眼科医生对于眼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而导致青光眼这一概念并不陌生 ,面部皮肤应用皮质类固醇而导致青光眼在国外也曾有报告[1] 。我们 1998~ 2 0 0 1年诊治 4例因颜面部和脸睑皮肤应用皮质类固醇而引起高眼压及青光眼 ,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例 1,女 ,2 9岁 ,因右眼视力逐渐下降伴间歇眼胀 1年就诊。在他院曾诊断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 3年前患特应性皮炎(AtopicDernotitis) ,病变累及右眼睑皮肤 ,长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就诊时右眼视力 0 .0 8,不能用镜片矫正 ;左眼视力 1.0。右眼眼压 5 4.66mmHg(1mmHg =0 …  相似文献   

13.
类固醇性青光眼失明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李某 男  2 2岁 因双眼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视力下降二年半 ,于 1999年 3月 3日来诊 ,诊断为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 ,手术后眼压恢复正常 ,视力右 0 .0 3,左 0 .0 1,矫正视力不提高。患者因双眼近视 (- 5 .5 DS) ,于 1996年 10月 31日在某医院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 ,术后用艾氟龙眼药水点眼 ,2次 /日 ,约用 2 0天后 ,双眼视力仍为 1.0。约 1个月后 ,双眼酸胀不适 ,视力下降 ,眼压升高 (数据不详 ) ,加用噻吗心胺眼药水、乙酰唑胺。术后 2个月 ,眼压仍高 ,停用艾氟龙。术后 8个月 ,视力右 0 .6 ,左 0 .7,眼压均在 40 mm Hg…  相似文献   

14.
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临床特点,分析视盘损害与用药时间的关系。方法对随访观察资料完整的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43例(84只眼)进行分析。结果青少年和男性患者较多;连续用药6个月以上即可出现视盘病理性改变,用药时间1年以上和少于1年者,C/D≥0.6者分别为80.8%和18.2%(P<0.005),视盘损害的程度随用药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双眼用药者双眼视盘及视野改变不一致者占53.7%;50.0%患眼合并皮质类固醇性白内障。结论该病多发生于男性青少年;视盘损害的程度与用药时间明显相关;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用药时间、视盘及视功能损害的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周开宁 《眼科》2000,9(4):212-212
由于体内分泌过多的ACTH或肾上腺皮质产生过多的皮质激素引起的内源性类固醇性青光眼非常罕见,国内至今未见报告。作者报告1例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24岁。1990年7月8日因双眼视物不清半年来我院就医。患者进行性肥胖3年,停经2年,视力逐渐减退。曾在外院妇产科检查与治疗无效。且该院眼科诊断为“双眼慢性开角型青光眼”。体检:患者满月脸,明显向心性肥胖,腹部与臀部可见紫纹。血压213/133kPa(1kPa=75mmHg)。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4;左眼05。双眼睑肥厚,眼前节正常,瞳孔直接、间接光反射存在。双眼视神经乳头色泽弥漫性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采用小梁切除治疗类固醇青光眼的疗效。方法对17例(24眼)类固醇青光眼行小梁切除联合运用5-氟尿嘧啶及部分球筋膜切除。结果治疗前眼压:647±1.02kPa,C值:0.08±0.06,治疗后经8-38个月随访,眼压:1.98±0.92kPa,C值:0.25±0.04。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意义。治疗前后视力、视野对比无显著意义。结论早期联合手术可获得较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双眼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男,19岁。12年前因患双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长期滴色甘酸钠滴眼液。近一年改用典必殊滴眼液,每日3~4次。数日后感到双眼胀痛,视力下降,当时未予重视,继续用典必殊滴眼液滴眼。2003年2月10日自觉双眼视力明显下降,来我院首次就诊。当时检查:远视力:右眼0.04,矫正0.4;左眼0.15,矫正0.2。睑结膜有铺路石样滤泡增生。球结膜充血( )。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皮质类固醇药物引起的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特点。方法 观察眼局部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所引起的高眼压和青光眼18例31限。均为地塞米松、可地松、强地松龙引起,用药时间为.34d~7年,确诊时大都有开角型青光眼的一般症状。结果 视力:光感~0.05者6限,0.06~0.2者12眼,0、3以上13眼。眼压:3.25~4.77kPa8眼,5.04~10.85kPa23眼,对3例6眼眼压在4kPa以下,视盘无病理性改变,诊断为高眼压。25眼眼压在4kPa以上,且视盘生理凹陷不同程度扩大,诊断为青光限。治疗:首先停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给予抗青光眼药物治疗,7眼手术切除球结膜下药斑,3例5眼行小梁切除术。结论 临床上在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长期治疗眼病时,应密切观察视力、眼压的变化.以防引起眼压升高。  相似文献   

19.
皮质类固醇青光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78岁。因双眼视力下降 10年 ,右眼视物不见 2年于2 0 0 2年 11月 2 8日入院。既往无青光眼病史。入院体检 :视力右眼数指 /5 0cm(不能矫正 ) ,左眼 0 .0 2 (不能矫正 ) ,双眼角膜透明 ,前房正常 ,周边前房约 1CT ,晶状体核性浑浊 ,核硬度为Ⅳ级 ,眼底窥不见 ,眼压 :右眼 2 0mmHg ,左眼 2 1mmHg( 1mmHg =0 .13 3kPa)。光定位好 ,中心注视佳。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 ,于 2 0 0 2年 12月 3日表麻下行右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术中后囊破裂玻璃体脱出经处理后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于睫状沟处。术毕前房内注入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