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分析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36例女性冠心病患者分为未绝经女性冠心病组(29例)与已绝经女性冠心病组(107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冠心病危险因素、临床发病及冠脉造影特点。【结果】未绝经冠心病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及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个数均显著低于已绝经冠心病组(P〈0.05);未绝经冠心病组6.9%的患者只合并抑郁;未绝经冠心病组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起病比例显著高于已绝经冠心病组(72.4%比30.8%,P〈0.01);未绝经冠心病组单支病变比例高于已绝经冠心病组(65.5%比28.0%,P〈0.05),且以前降支更容易受累。【结论】未绝经冠心病组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少于已绝经冠心病组,抑郁情绪可能与冠心病的发病有关,多以ACS起病,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避免未绝经女性冠心病患者的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临床特点。方法对53例住院的老年(年龄≥60岁)和34例中青年(年龄〈45岁)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老年组中高血压危险因素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5);但中青年组吸烟、家庭史因素均明显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病变血管的支数以双支和多支病变为主(77.36%),分别占49.06%、28.30%,中青年组以单支病变为主(73.53%),双支和多支病变分别占17.64%、8.83%。老年组病变血管狭窄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占总病变支数的91.96%(103/112),而中青年组占63.27%(31/49),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老年冠心病患者冠脉造影显示多支病变明显高于中青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重于中青年男性患者,说明老年冠心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将102例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分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冠心病组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为单支、双支和严重病变组。所有患者在冠脉造影前应用脉搏波速度测量系统测量baPWV。结果冠心病组baPWV值(1603.75±223.99)cm/s明显高于对照组(1328.37±178.52)cm/s,(P〈0.05)。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动脉粥样硬化多种危险因素后,baPWV的OR值为1.009,(95%CI:1.005—1.013,P〈0.010)。进一步分析baPWV以1400cm/s作为组界进行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aPWV≥1400cm/s的患者发生冠心病的危险度是baPWV〈1400cm/s者的12.723倍(95%cI:4.625—34.997,P〈0.001)。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析中,aPWV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组(1437.78±221.89)cm/s即已明显高于对照组(1328.37±178.52)cm/s(P〈0.05);严重病变组(1674.98±211.28)cm/s和双支病变组(1667.65±161.78)cm/s明显高于单支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严重病变组baPWV和双支病变组组间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baPWV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baPWV升高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新的预测因子之一,检测baPWV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冠脉的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4.
50-59岁女性冠脉造影特点及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峰  曹江  吴弘  秦永文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8):1388-1390
【目的】探讨50~59岁女性疑诊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04年6月至2007年12月疑诊为冠心病而住院的50~59岁女性患者17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60例)和非冠心病组(110例),分析冠心病组的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年龄、吸烟史、高血压、体重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的比例分别为38%比7%、42%比24%,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血糖、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组冠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比例分别为12%、35%、53%;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比例分别为35%、45%、20%。10gistic回归提示糖尿病及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是引起50~59岁女性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50~59岁女性冠心病患者的造影特点以多支病变,血管中度狭窄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绝经前期女性冠心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2例绝经前女性的冠状动脉病变及临床特点。结果: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冠心病组典型心绞痛多见,单支冠脉病变占80%。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为绝经前女性冠心病危险因素,冠脉病变以单支病变为主。  相似文献   

6.
目的:妇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提高对女性CHD的诊断率。方法:对106例疑诊为CHD的女性患者行CAG后,分为CHD组和非CHD组,比较两组危险因素的数量、类型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女性CHD组发病年龄高(P<0.05),绝经者比例高(90.6%与80.9%,P<0.01),合并高脂血症者CHD组显著高于非CHD组(81.3%与40.5%,P<0.005),合并两个及以上CHD危险因素者CHD显著增多(67.2%与28.6%,P<0.05),而且,冠脉双支及三支病变者与单支者比较,合并两个及以上危险因素者为多(69.8%与61.9%,P<0.05)。结论:绝经和脂质异常是女性CHD的重要危险因素,而且,危险因素越多,CHD发病率越高,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越重,说明CHD发病率及冠脉受累程度与危险因素多少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合并不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入选100例因胸痛或胸闷不适行冠状动脉造影并确诊为早发冠心病的患者。以HDL-C水平分为两个亚组,并对冠脉病变程度进行分型,与100例非冠心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血清HDL-C(1.07±0.27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16±0.26mmol/L,P〈0.05);早发冠心病患者中HDL-C低于0.9mmol/L亚组中,临床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比例高(69.2%),且明显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23.9%,P〈0.05)。冠状动脉为C型病变组HDL-C明显低于A、B型病变组(P〈0.05)。结论早发冠心病患者血清HDL-C水平与临床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男性早发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收集临床资料和血管造影结果,对60例男性早发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PCAD组)、106例男性非早发冠心病合并糖代谢异常患者(非PCAD组)、66例男性非冠心病患者(非冠组)的传统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病变特点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危险因素分析显示,PCAD组的超重和阳性家族史的比例,显著高于非PCAD组(P〈0.01)。与非冠组比较,PCAD组与传统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PCAD组较非PCAD组的单支病变比率高(P〈0.05),冠脉造影平均积分低(P〈0.01)。结论传统危险因素与PCAD组的发病密切相关。PCAD组比非PCAD组的单支病变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CHD)患者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研究HS.CRP与LDL.C/HDL.C冠心病及冠心病病变程度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冠状动脉(简称冠脉)造影结果的Gensini评分,将患者分为四组:(1)冠脉造影正常组(64例):Gensini评分0分。(2)冠脉轻度病变组(61例):Gensini评分〈10分。(3)中度病变组(32例):Gensini评分10—30分。(4)重度病变组(61例):Gensini评分〉30分。比较四组hS-CRP及LDL-C/HDL—C升高与冠心病的相关程度。结果冠心病组患者的hs-CRP浓度和LDL.C/HDL—C均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另外,hS-CRP浓度在冠脉中度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轻度病变组(P〈0.05);冠脉重度病变组显著高于冠脉中度病变组(P〈0.05)。结论血hS—CRP和LDL-C/HDL-C均与冠脉病变密切相关,而且hS—CRP与病变的严重程度(据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可作为对冠脉病变程度的估测指标。虽血液中LDL—C/HDL.C与冠状动脉病变密切相关,但很难完全据此指标来预测其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青壮年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比较青壮年组(103例)与老年组(238例)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青壮年组平均年龄(41.80±13.69)岁,老年组平均年龄(66.96±5.52)岁;单支病变为74.7%vs32.8%,双支及三支病变为12.6%vs31.5%,11.7%vs35.7%,P〈0.001;侧支循环(0级、1级、2级、3级)为80.5%vs49.6%、12.7%vs26.05%、6.8%vs18.05%、0vs6.3%,P〈0.05,有统计学意义;梗死相关血管:左前降支右冠状动脉、回旋支分别为,57.8%vs63.0%、28.4%vs30.7%、13.8%vs6.3%,P=0.331,无统计学意义。青壮年组、老年组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比例为6.7%vs37.8%,P〈0.05。结论青壮年病人以单支偏心无钙化的局限型病变为主,侧支循环不明显;梗死相关血管无统计学差异,且病人预后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比率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与血浆B型钠尿肽(BNP)的关系。方法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老年患者498例。根据造影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冠心病组: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有单支或多支病变,狭窄程度≥50%共406例;对照组:同期住院冠状动脉造影狭窄程度〈50%患者共92例。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临床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BNP等检查结果并进行比较。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单支病变组177例,双支病变组129例,多支病变组100例。又按年龄不同将冠心病患者分为3个亚组:A组254例,年龄60~69岁;B组112例,年龄70—79岁;C组40例,年龄≥80岁。分别比较不同年龄与BNP以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患者BNP(387.5±132.3)ng,/L较对照组(58.6±22.1)ng/L明显升高(t=23.83,P〈0.01);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BNP明显升高,单支病变组为(202.2±116.6)ng/L,双支病变组为(487.5±152.3)ng/L,多支病变组为(768.7±26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7.42,P〈0.01)。随着年龄的增大,BNP亦逐渐升高,A组为(182.6±93.1)ng/L,B组为(352.2±121.2)ng/L,C组为(491.2±158.7)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57.33,P〈0.01)。各组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是反映临床心肌缺血重要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与冠心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126例患者均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30例,对照组40例。又将冠状动脉造影异常者分为单支血管病变(SVL)组46例和多支血管病变(MVL)组40例。结果:冠心病各亚组血清CRP含量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其中UAP组和AMI组CRP升高明显(P0.01);UAP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AMI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AP组(P0.01)和UAP组(P0.01)。MVL组血清CRP浓度高于SVL组(P0.01)。结论:CRP在冠心病患者中有不同程度升高,且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临床上检测外周血CRP浓度,在诊断冠心病和预测冠心病严重程度方面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血浆BNP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探寻冠心病的发病原因.方法 对入选的冠心病患者(120例)和正常对照组(33例)应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BNP,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进行白细胞计数.入选病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2例;根据冠脉造影分为单支病变组54例、双支病变组39例和多支病变组27例.应用方差分析研究BNP及白细胞计数在各组中的分布情况,用直线相关分析BNP与WBC的相关性.结果 (1)AMI组BN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BNP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2)AMI组WBC明显高于UAP组、SAP组和对照组(P〈0.01),UAP组和SAP组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多支病变组WBC 高于单支、双支和正常对照组(P〈0.01).(3)相关性分析显示BNP与WBC呈显著正相关(r=0.412,P<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和WBC明显升高,且二者具有显著相关性,可为危险分层和炎症程度的判断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超声心动图中三维斑点追踪显像(3D-STI)技术的研究,探讨该技术对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心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评价的可行性。资料与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2年8月卫生部北京医院心内科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110例,其中男68例,女42例,年龄(63.2±8.9)岁。所有受试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检查前行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利用3D-STI技术得到左心室16节段所对应的收缩期纵向峰值应变率(LS)和纵向应变达峰时间(T-LS)。根据CAG结果按照冠脉狭窄程度将患者分为5组:冠脉正常组、冠脉微狭窄组、冠脉轻度狭窄组、冠脉中度狭窄组和冠脉重度狭窄组。利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不同冠脉狭窄组所对应室壁的LS和T-LS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病变血管所对应的部分室壁节段的LS下降,T-LS延长,尤其在重度狭窄组中尤为显著。结论:应用3D-STI技术对不同程度冠脉狭窄患者左室局部纵向收缩功能进行评价具有可行性,为无创技术诊断冠心病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同型半胱氨酸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纤维蛋白原(FG)与CHD类型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对拟诊为冠心病的13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稳定性心绞痛35例(SAP组),不稳定心绞痛33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32例(AMI组),冠脉造影正常者38例(NC组)],测定患者血浆HCY,FG水平.结果 CHD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C组相比非常显著增高(P<0.01),AMI、UAP、SAP3组HCY水平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和UAP组患者血浆FG水平与NC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而SAP组与N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血浆HCY、FG水平与NC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组两两比较中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组HCY、F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这两组与三支病变间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CHD患者HCY、FG水平与冠心病的病变程度和病变支数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左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关系。方法:2009年6月—2010年3月因疑似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23例,均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心病诊断并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行左室造影前记录左室压力曲线,自动分析计算出左室舒张末压(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和左室压力下降时间常数(thetime constant of l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ecay,tau);行超声心动检查获取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患者分为无病变组(n=43)、单支病变组(n=76)、2支病变组(n=62)、3支病变组(n=42)。对比分析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心脏收缩和舒张功能的关系。结果:左室室壁厚度、左室质量指数、LVEF、LVEDP和tau值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冠状动脉3支病变组患者的LVEDP较单支病变组显著升高(P=0.004)。结论:冠心病患者左室舒张功能和收缩功能受损,左室收缩舒张功能随冠脉病变程度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纤维蛋白原(培)与CHD的关系,为.CHD的诊治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对拟诊为冠心病的75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8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22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20例(AMI组),冠脉造影阴性者(非冠心病)15例(NC组)],并测定其血浆HCY、hs-CRP、fg水平。结果CHD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SAP3组HCY比较,水平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UAP组与SAP组相比,hs—CRP含量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MI、UAP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D组患者血浆fg水平与NC组相比显著增高(P〈0.05),AMI组与UAP、S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UAP、SAP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心病患者HCY、hs—CRP、fg水平在冠状动脉单支病变、双支病变、三支病变组依次增高,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单支病变组hs-CRP、fg水平与NC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HCY、hs—CRP、fg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病变支数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脏病(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稳定情况以及血清HCY与Cys-C的相关性。方法对128例CHD患者和50例健康人进行了血清HCY和Cys-C水平检测。结果 (1)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及健康对照(NC)组之间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SAP组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NC组(P<0.01);UAP组血清HCY和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SAP组(P<0.01)。(2)CHD患者单支病变、双支病变及多支病变组血清HCY和Cys-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升高,多支病变组均显著高于双支病变组(P<0.01),双支病变组显著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3)CHD患者血清HCY与Cys-C呈正相关(r=0.830,P<0.01),病变支数与血清HCY和Cys-C呈正相关(r=0.702、0.581,P均小于0.01)。结论血清HCY和Cys-C水平与CHD冠状动脉病变、病变稳定性及病变支数有关,血清HCY与Cys-C也具有相关一致性,联合检测血清HCY和Cys-C水平,可更好地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ApoA1/ApoB)值与冠脉粥样硬化病变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510例行冠脉造影检查的住院患者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132例)、多支病变组(266例)和对照组(112例),比较血清ApoB、ApoA1水平及ApoA1/ApoB值在各组中的变化,分析其血清水平与冠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冠心病单支病变组血清ApoB(0.98±0.35g/L vs0.76±0.48g/L,P〈0.05)和多支病变组血清ApoB(1.85±0.31g/L vs 0.67±0.48g/L,P〈0.0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ApoB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r=0.27,P〈0.05)及狭窄程度(r=0.32,P〈0.01)呈显著正相关性。②CHD组血清ApoA1和ApoA1/ApoB值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冠脉病变支数及狭窄程度呈负相关性。结论血清ApoB水平反映了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血清ApoA1水平和ApoA1/ApoB值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