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贝复济在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过程,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生长因子与创面愈合的关系已为国内外学者关注[1,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采用生长因子可能是促进组织修复的重要方法之一[3].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是体内含有的一种微量活性蛋白,具有促进组织和细胞分离、分化和调节作用.临床上bFGF促进上皮和肉芽组织生长、参与组织损伤修复的调控,因而对烧伤、创伤等创面修复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我们于1997年10月开始在烧伤创面使用贝复济(含bFGF),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生长因子参与组织修复的进程,并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资料表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创面愈合中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加速角质细胞的分化与上皮细胞的再生,促进创面的愈合。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我院应用治疗浅Ⅱ°烧伤创面14例,临床结果显示:应用bFGF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愈合时间提前2~3天。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创面的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嘉韬 《四川医学》1999,20(4):377-377
烧伤创面愈合是机体在遭受创伤后的一种组织修复功能。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贝复济)参与组织修复进程,促进上皮、新生毛细血管及肉芽生长,对创面愈合有重要作用〔1〕。1998年10月至19...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去细胞异体真皮在修复创面中的作用及特点。方法 创面切痂后去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皮复合移植,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烧伤创面愈合快,瘢痕不明显,关节部位功能恢复较好。结论 应用去细胞异体真皮对于创面修复,尤其是深度烧伤创面的早期愈合是有明显效果的,是目前较好的一种生物敷料。  相似文献   

5.
由糖尿病、血管功能不全、放射治疗及压力损伤等因素引起的创面,通常因局部血供不足、炎性因子浸润而无法在短期内完成愈合,从而演变成慢性创面。慢性创面是临床中的疑难问题,迫切需要新方法、新技术、新理念来促进愈合。富血小板血浆是创面修复领域的研究热点,其含有多种高于生理浓度的生长因子,产生生物效应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再生。目前其临床应用愈加深入,而相关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文章就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用于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及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脂肪组织上植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创伤修复的目标正逐渐从单纯追求愈合速度转变为重视愈合质量,尤其重视功能的恢复和组织的重建.而随着人们对脂肪组织的研究不断深入,脂肪组织在创面愈合方面所起的作用被不断地认识和利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脂肪细胞能分泌数十种参与创面修复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从而能促进皮片存活和创面的修复[1].因此,以往认为脂肪组织植皮成活率低的观点随着医学的发展正逐渐被改变.实践证明,健康的脂肪组织削痂后及时植皮不仅成活率高,而且还能起到保护脂肪组织、避免其继发性坏死或液化的作用[2],且植皮区外观丰满,弹性、伸展性好,功能恢复快.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脂肪上植皮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张臻  阙华发 《中医学报》2020,35(6):1202-1206
黄芪多糖作为传统中药材黄芪中最重要的水溶性成分之一,其免疫调节、增强抵抗力方面的作用广泛应用于临床。经研究发现黄芪多糖具有抗炎、抗糖尿病以及与血管新生、组织修复有关的生物活性,可能在炎症和组织重塑的不同阶段,通过多个途径参与修复过程,促进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与黄芪益气托毒、生肌敛疮的传统功效相契合。今后需在中医传统理论和原有实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黄芪多糖对糖尿病溃疡创面愈合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创面愈合不同阶段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具有的相关性,以深化中医药促进糖尿病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为中医药促进糖尿病溃疡疮面修复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尔泰在局部创面换药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治疗组传统换药基础上加用术尔泰溶液冲洗外加术尔泰溶液纱布覆盖包扎创面,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法,比较2组创面在渗出、肉芽组织生长、伤口愈合、住院日长短比较。结果:治疗组肉芽组织生长明显,创面渗出减少,愈合快,住院日明显缩短。结论:术尔泰具有促进上皮组织修复,抗炎,抗渗出,抗感染,促进切口创面愈合。是外科感染创面换药的较为理想的药品,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创面修复是人类最古老的医学问题之一,并且是一个复杂的生物过程。近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和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创面修复的基础研究已深入至细胞、分子及基因水平。目前已公认多种细胞因子参与调控创伤修复的全过程,对创伤修复有促进作用。对创伤后皮肤创面的治疗,现代医学研究侧重于基因治疗以及基因工程药物治疗,但细胞因子受自身及多种因素的影响,由于其活性半衰期短、促进愈合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疤痕增生等,尚需更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细胞因子在皮肤创面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释放的生长因子与组织皮肤创伤愈合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静  赵树铭 《重庆医学》2007,36(21):2157-2159
创伤愈合是一复杂的生物学过程,许多因素以及感染均能导致创面难以愈合;即使伤口愈合,所产生的瘢痕,也会给患者、家属带来一定的困扰.自从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生长因子在创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后,它使创伤愈合和组织修复这一传统的研究课题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用于皮肤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患者全部使用MEBO治疗,根据创面情况分别采取湿润暴露疗法和湿润包扎疗法.结果:180例病例中<2cm×4cm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10天,>7cm×9cm为15天,15cm×12cm以上的为30天,创面愈合时间缩短,组织修复较快.结论:湿润烧伤膏(MEBO)对损伤皮肤有保护作用,可促进裸露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2.
杨珺  肖仕初  夏照帆 《上海医学》2001,24(10):638-640
大面积皮肤缺损创面的封闭涉及烧伤外科、创伤外科及整形外科等医学领域 ,是组织修复研究的热点。多年来 ,研究者研制开发了多种生物性与人工合成覆盖物 ,可作为暂时性敷料用于浅度创面、供皮区 ,促进残存上皮再生 ,加速创面愈合 ,也可作为一种组织诱导材料 ,用于深度创面 ,重建真皮层 ,改善愈合创面外观与功能。研究覆盖物的关键是寻找、开发适合的医用生物材料 ,这些材料需具备以下基本的条件 :①来源广泛 ,易消毒和贮存 ;②无毒 ,无致癌或致敏性 ;②无明显抗原性 ;④对细胞生长、增殖无明显抑制或毒性作用 ;⑤具有生物可降解性。胶原是一…  相似文献   

13.
激光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在组织修复方面,弱激光可通过生物刺激作用促进细胞生长;激光经光致聚合封闭创面,并通过光致氧化作用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点阵式激光能够促进瘢痕重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优化,激光在组织修复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相似文献   

14.
激光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在组织修复方面,弱激光可通过生物刺激作用促进细胞生长;激光经光致聚合封闭创面,并通过光致氧化作用有效控制创面感染;点阵式激光能够促进瘢痕重塑。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治疗方法的不断优化,激光在组织修复方面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术后应用宫颈损伤创面修复器促进创面愈合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例LEEP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研究组术后应用宫颈损伤创面修复器,对照组为自然修复.研究组在术后随访中失访14例,随访资料完整者86例;对照组失访21例,随访资料完整者79例.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情况及时间,阴道流液、流血量及持续时间.结果 研究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阴道流液、流血的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持续时间缩短(P<0.05).两组均不良反应.结论 宫颈损伤创面修复器具有减少创面感染、渗出、出血和促进LEEP后创面愈合的作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自体皮肤移植是修复深度烧伤创面的主要办法,提高移植皮肤成活率和促进供皮创面愈合是烧伤外科的重大课题.有研究报道封闭式负压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可促进创面愈合~([1]).我们于2008年5-12月应用VSD于30例网状植皮区和供皮创面,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创面愈合是机体在损伤后自我修复的自然过程。创面愈合的过程涉及多种生物学效应,包括上皮细胞增殖,成纤维细胞增殖,血管重建和伤口收缩。然而,许多内部和外部因素都会影响创面愈合的速度和质量。不适当的条件可能会延缓创面愈合过程,造成慢性创面或者瘢痕形成。光照射疗法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的作用。在光照射疗法中,研究较为深入、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弱激光疗法。近几年,远红外线疗法、碳光子疗法也被发现具有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创面愈合质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紫草油剂促进兔创面修复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通过观察创面修复过程中创面的组织学变化、创面愈合率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的表达,探讨紫草油剂促进创面愈合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新西兰白兔制作皮肤创面模型,分为紫草油剂组和凡士林组,分别用紫草油剂和凡士林进行创面治疗。观察创面修复不同时期创面愈合率、组织形态学、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bFGF的表达。结果:紫草油剂组创面愈合率高于凡士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紫草油剂组创面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胶原和毛细血管数较凡士林组明显增多。bFGF的表达在创面修复的各个时期均明显高于凡士林组。两组创面组织的灰度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创面愈合率与创面组织中bFGF的表达呈平行关系。在创面修复的不同阶段,作为内参的β-actin都有表达且无明显变化。结论:紫草油剂可能是通过提高创面组织bFGF的表达,从而促进创面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9.
简易持续负压吸引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简易持续负压吸引法对促进深度创面愈合的疗效。方法对46例深度创面用简易的材料进行持续负压吸引,2-3d换药1次,并观察创面情况。结果经过10~21d的治疗,46例中3例自愈,5例放弃,38例创面形成肉芽组织,经植皮或皮瓣转移后修复。结论简易负压吸引法是一种良好的促进深度创面愈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对促进Ⅱ度烧伤创面愈合作用。方法 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方法 ,选取 66例Ⅱ度烧伤患者观察rhEGF最适治疗浓度创面局部应用的治疗效果。在观察组创面按常规方法清创后 ,用rhEGF溶液局部均匀喷湿创面 ,再以磺胺嘧啶银霜纱布覆盖 ,而对照组单用磺胺嘧啶银霜纱布覆盖。结果 在浅Ⅱ度烧伤创面 ,rhEGF观察组的愈合时间为 (8 7± 2 1)d ,对照组为 (12 2± 2 4)d ,而深Ⅱ度烧伤创面观察组的愈合时间是 (13 4± 2 6)d ,对照组为 (16 2± 3 2 )d。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均有明显缩短 (P <0 0 1)。结论 rhEGF对Ⅱ度创面均可有效地促进组织修复 ,加快创面愈合速度 ,有良好的促进愈合作用 ,而药物反应极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