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谈谈如何在翻译中保留中医术语的文化色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化色彩的保留是中医翻译中最为棘手的问题之一。分析了目前中医翻译中存在的3大问题。然后从分析中医语言的特色入手,寻求这些问题的根源,并结合某些典籍的中医术语英译例句来探究其翻译策略及保留文化色彩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典型代表之一,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中医文本需要被翻译成各种文字,《黄帝内经》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它的翻译水平代表着中医文献的翻译水平,也直接影响着祖国医学的国际化。现在对朱明所翻译的《黄帝内经》做出一些个人看法的同时,对中医翻译现在存在的典型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归纳分析,希望能透过此译本,来窥探中医翻译的现状,提出一些中医翻译的现存问题,以期能够引起业界人士关注,从而能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法来解决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在表达出完整准确的医疗信息的同时传递传统的祖国文化信息,从而将祖国医学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要使世界其他国家特别是英语语言国家接受中医,就必须借助翻译这座沟通两种不同语言文化的桥梁。孕育中医与西医这两朵人类智慧奇葩的文化背景、语言土壤不尽相同。这使得中医翻译工作难度非常巨大。在纵向研究及横向比较中医各个学科的翻译历史后.可发现针灸国际化推广较中医临床其他部分更为成功,其历史经验为解决现今中医翻译中存在的部分共性问题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模式。本文对针灸国际化推广进程中的成功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据此对中医英译中“归化法”与“异化法”这两种翻译并存的必要性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谈尤金·奈达翻译论与中医典籍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同一文化背景中 ,原作者与其意向读者之间天然的存在着一种默契 ,这一默契就是本文旨在探讨的中医语言交流中的客观现象———文化缺省。本文从具体事例的分析中发现 ,尤金·奈达翻译观在指导中医的翻译时某种程度上忽略了文化缺省。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 ,中医翻译是否只是医学文化的交流 ,而不是语言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5.
中医典籍的翻译是中医对外翻译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很早就引起了国内外翻译研究人员的注意.事实上中医对外翻译所涉及到的一些基本问题大都集中在中医典籍的翻译上.这是因为中医的基本概念和术语都源于中医的古典医籍,而做好这方面的翻译也正是搞好中医对外翻译工作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探讨中医术语翻译的现状和存在问题,针对目前中医术语翻译缺乏规范性和标准的现象,分析严复的翻译理论“信?达?雅”的具体含义,进而提出和分析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用于指导中医术语翻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目前中医术语英译的状况,认为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指导思想不明确、翻译方法欠灵活和译语时常偏离中医术语精髓。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首先是要明确中医英译的指导思想,用严谨而科学的态度准确、贴切且恰如其分地转达中医信息,其次可考虑英译的容易理解及易被国外同行接受;同时应建立一套有权威性的科学的中医术语译语原则,以利中医翻译的规范和统一;在翻译时应讲究翻译方法,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中医名词翻译混乱由来已久,从异化翻译角度对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简称"世中联")发布的"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英对照国际标准"(ISN)中的方剂部分所采用的翻译标准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该国际标准在翻译标准方面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一直为医学界翻译人员最为关注的中医方剂名称的翻译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译者严格按照翻译原则和采用恰当的翻译方法去翻译中医方荆名称,中医方荆名称翻译将会日趋标准化,译者时于方荆名称的翻译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0.
1释义与适意2005年10月11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北京组织专家对“中医药专业外语水平考试项目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在研讨会中,与会专家们很自然地谈到中医英语的翻译问题,因为中医英语实际上是在中医翻译的基础上形成的一套具有中医特色的英语术语和表达系统。因此,中医翻译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中医英语的学科建设和水平考试的实施。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标准和方法仍是一个有待认真探讨及不断完善的问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在这次论证会上,我更关注的还是翻译本身的问题,因为翻译是…  相似文献   

11.
在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翻译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但是中医翻译的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为了探究名词化在中医翻译的可行性,寻找恰当的翻译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调查法分析了中医翻译之现状,发现中医翻译有待语言和翻译研究者的关注;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名词化现象的研究和例示名词化在中医病因病机语言以及中医诊断里的描述语言,来分析名词化在中医翻译中的运用,发现恰当地使用名词化,可以简化句子结构、增强译文信息密度和提高译文正式度。但应防止过度使用名词化。  相似文献   

12.
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中叶,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翻译方法、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进行了大量研究,以中医名词术语英译及其标准化为研究对象的研究得到中医药专业人才和中医翻译领域专家学者的重视[1].但国内相关研究主要从跨文化交际、文化推广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角度,探讨中医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要素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医名词术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在英译文中的体现和传达问题[2].在中医名词术语的英译过程中,译者在做到把原语包含的语义信息忠实地传达到目的语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忠实传达其中蕴含的文化因素,即在中医名词术语英译的过程中要做到文化传真.为此,本文初步分析了中医名词术语英译与文化传真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是中医翻译者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作者从文化的角度,以科学的客观的态度,分析了哲学,宗教和语言等文化因素对中医及中医翻译的影响;在总结别人和自己的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四条翻译原则和四种翻译方法用以处理中医翻译中的文化因素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古代中医的对外传播是以汉语为媒介的。但近年来,中国在中医对外传播中话语权缺失,表现为中医英译标准选词中的话语权不足、现代医学阴影下中医文化的矮化等,这亟需重塑中医翻译话语权。在辨清翻译研究概念逻辑的基础上,笔者主张基于理论视角重塑中医翻译话语权,即秉持中医文化翻译思想,以异化翻译策略为主导,构建“翻译思想-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多维度交叉融合的中医翻译理论,指导中医典籍翻译实践,在中医术语翻译标准选词中赢得主导权,避免中医翻译“去中国化”倾向,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医学来源于两种不同历史文化体系,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以及中西医之间理念和概念上存在的巨大差异,导致中医术语翻译工作的困难重重。翻译活动就是将文化内涵在两种语言之间阐释和传播,本文通过对中西医术语所产生的历史文化因素的比较分析,探讨了中医术语翻译的两种具体策略: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即中医术语的翻译既要反映中医的本意,又要符合英语国家的语言习惯,从而促进中医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医学术论文翻译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中医药的对外交流。结合中医药翻译实践,从翻译学的角度探讨中医药翻译中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中医论文摘要的翻译要准确、精炼,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中医汉英翻译的困境,分析其原因主要为翻译人才匮乏、翻译质量良莠不齐、翻译速度缓慢,提出中医汉英合作翻译可以通过整合现有资源解决上述问题,并就中医著作汉英合作翻译团队的构建模式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脏腑”是中医基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基本概念和用语为中医名词术语的核心内容,反映了中医翻译的基本问题。对这方面术语的翻译和标准化问题的讨论,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中医翻译的基本理论与方法。《WHO西太区传统医学国际标准名词术语》中共收录有关脏腑的术语83条,  相似文献   

19.
谈谈中医英语翻译研究者的基本素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上期<再论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一文[1]中,我比较深入地讨论了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问题,并提出在本期的讨论中重新提出中医翻译的原则,以修正十三年前我在<中国翻译>杂志上所提出的中医翻译三原则.文章发表不久,我到西安参加<黄帝内经>英语翻译审稿会,会议期间,译界的一些朋友与我探讨了许多有关翻译的问题,当然也包括中医英语翻译的问题,特别是中医英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问题.在讨论时,我发现,我早期出版的一些书的内容基本上已被分割切块,然后冠以不同的篇名发表.其实我以前发表的文章和出版的书籍,有许多已经过时,不少提法和译法也由于学科的发展而在今天已不合时宜.  相似文献   

20.
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医学科学,其理论深奥晦涩,不易把握;其用语多来自经典著作,有些术语至今解释不一,中医英译的难度可想而知。目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中医翻译作品均存在着译文文理不通、逐词死译、晦涩难懂等现象。因此,如何准确地将中医理论、实践与科研成果介绍到国外,使国外学者能正确理解和接受,促进中医国际化是中医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文章通过将奈达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引入中医英译中,并对动态对等原则进行了详细的探讨,阐述了这一原则在增强中医英译的客观性、可读性及实用性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