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特点、适应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与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按GO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中,术后恢复良好132例,中残38例,重残21例,死亡11例。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61个动脉瘤中,54个动脉瘤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1个行单纯支架置入,6个行支架置入+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35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证。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术者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急诊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病人的显微手术时机、手术入路、术中和术后的处理等。结果术后恢复良好14例,单侧动眼神经麻痹2例,植物状态2例,死亡2例。结论早期诊断及显微手术处理可以提高颅内动脉瘤破裂合并颅内血肿病人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术中操作轻柔,施行控制性降压,暂时阻断载瘤动脉等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动脉瘤术中破裂出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显微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4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均早期(3d内)在全麻下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技术进行手术治疗。45例共48个动脉瘤,46个动脉瘤行瘤颈夹闭,1个行动脉瘤包裹加固术,1个行动脉瘤孤立术。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9例,7例夹闭瘤颈得到妥善处理,1例行包裹加固术后死亡,1例行孤立术无脑梗死发生。随访1~6个月,恢复良好38例,轻残6例,死亡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早期显微手术治可有效防止再出血的危险,并有利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术中动脉瘤破裂是造成手术失败、术后伤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持续腰大池引流配合超早期显微手术在颅内动脉瘤破裂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47例颅内动脉瘤破裂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动脉瘤的分级,手术时机的选择,超早期显微手术,开颅手术处理动脉瘤的技术,持续腰大池引流术,脑血管痉挛治疗。结果术后早期良好24例,轻度残疾12例,重度残疾8例,死亡3例。结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采取超早期显微手术配合术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措施,能有效改善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效果。方法 自2006年9月至2014 年10月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29例(共62个动脉瘤),术后随访0.5~9年,采用GOS评分评估预后。结果 29例患者共62个动脉瘤均获一期一侧手术夹闭,其中后交通动脉动脉瘤21个,颈内动脉分叉部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动脉瘤13个,前交通动脉动脉瘤18个,眼动脉动脉瘤4个。术后DSA或CTA复查示动脉瘤完整夹闭,载瘤动脉畅通。据GOS评分判断预后:恢复良好15例,中残5例,重残6例,死亡3例。结论 单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夹闭颅内多发动脉瘤可行,应根据患者特点,采用个体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方法对本院经单侧扩大翼点人人路一期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13例患者共28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夹闭,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4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5个,脉络膜前动脉瘤2个,颈内动脉分又部1个,术后CTA复查示多发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病人。结论单侧扩大翼点人路显微手术可治疗部分颅内多发动脉瘤,根据多发动脉瘤的特征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的治疗策略、手术入路及术中处理。方法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和动脉瘤处理方法对47例颅内动脉瘤病人进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结果术后恢复良好38例,死亡3例,偏瘫2例,单眼失明1例,动眼神经麻痹1例,动脉瘤再破裂1例,动脉瘤包裹术后症状无改善1例。结论个体化手术入路和显微手术技巧是确保显微手术治疗动脉瘤取得良好疗效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8.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48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机、术中动脉瘤破裂的处理和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7月48例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均予手术夹闭动脉瘤,同时清除颅内血肿2例。术后出现症状性血管痉挛19例,其中17例经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随访1~3个月,病人恢复良好者36例,轻残者8例,重残者2例,死亡2例(呼吸道感染1例,大面积脑梗死1例)。结论颅内动脉瘤早期施行显微手术疗效较好。术中避免动脉瘤破裂以及正确处理术中破裂出血,充分解剖暴露瘤体瘤颈,避免盲目操作,术后积极防治脑血管痉挛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的适应症﹑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方法对本院经单侧扩大翼点入入路一期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结果 13例患者共28个动脉瘤均一期手术夹闭,其中后交通动脉瘤14个,前交通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瘤5个,脉络膜前动脉瘤2个,颈内动脉分叉部1个,术后CTA复查示多发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无死亡病人。结论单侧扩大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可治疗部分颅内多发动脉瘤,根据多发动脉瘤的特征设计个体化治疗方案可达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高压氧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的效果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显微手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术前Hunt-Hess分级Ⅳ、V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1例患者均于发病后72 h内行颅内动脉瘤显微夹闭术,术后3 d内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 患者出院时进行疗效评价,预后良好12例,预后差7例,死亡2例.结论 早期显微手术有利于防止动脉瘤的再次破裂以及早期清除蛛网膜下腔积血,预防脑血管痉挛;术后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防治脑血管痉挛和早期脑损伤.二者结合治疗Hunt-Hess分级Ⅳ、V级的颅内动脉瘤患者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显微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168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目的通过对168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以探讨手术时机、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来我科首诊的经CT、DSA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患者,力争在72 h内(由外院转诊已错过急性期者均在两周后)经翼点入路开颅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结果 168例中,治愈139例(82.7%)、好转11例(6.5%)、植物生存3例(1.8%)、死亡15例(8.9%).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引起 SAH,经CT、DSA确诊后应争取早期手术.选择最佳手术时机、手术入路、熟练掌握显微操作技术及显微解剖知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大脑中动脉瘤21例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瘤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显微手术治疗的大脑中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施行显微外科手术,其中行动脉瘤夹闭17例,动脉瘤切除3例,夹闭加包裹1例。术后严重血管痉挛3例,死亡1例,术后随访20例,随访时间6~30个月,优良19例,中残1例。结论充分的术前评估和合适的手术入路选择是显微外科手术成功治疗大脑中动脉瘤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13.
儿童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特征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特点、影像学特征及其治疗策略.方法 对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及神经介入中心1985年10月至2008年5月共23例14岁以下(含14岁)儿童的24个颅内动脉瘤的发病方式、部位、大小等影像学特点、治疗方式及其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儿童颅内动脉瘤占所有年龄组颅内动脉瘤的1.3%,男:女=1.56:1;24个动脉瘤中,16个位于前循环,8个位于后循环;14个属于复杂动脉瘤;以蛛网膜下腔出血为表现者11例;14例采用神经介入治疗,4例采用显微手术治疗,5例未行外科治疗,其中2例在随访过程中动脉瘤及载瘤动脉自行闭塞而自愈;1例死亡,1例因术前动脉瘤再破裂导致中度致残,其余21例结果良好.结论 (1)儿童颅内动脉瘤较为罕见,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2)颈内动脉及大脑中动脉是儿童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3)与成人相比,巨大动脉瘤、夹层动脉瘤及后循环动脉瘤、感染或外伤性动脉瘤比例较高;(4)神经介入及显微手术都是治疗儿童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但对于复杂动脉瘤首选神经介入治疗,相当一部分动脉瘤甚至不得不采用载瘤动脉闭塞的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14.
报告34例大脑中动脉瘤显微外科手术的经验,其中1例有2个动脉瘤,共计35个动脉瘤.本组中大型和巨型动脉瘤14个(40%).除2个大脑中动脉主干梭形动脉瘤行动脉瘤包囊,2个巨型动脉瘤行M_1阻断伴颅内外动脉吻合外,其余(88%)均做动脉瘤颈夹闭或动脉瘤切除.无手术死亡,2例术后发生神经功能缺失.平均随访6年,优良率达93.8%.对手术入路、手术方法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25例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探讨显微手术技巧及动脉瘤破裂的处理。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及控制性低血压下,依据动脉瘤的部位选择手术入路,在显微镜直视下操作,解剖动脉瘤颈,稳妥夹闭瘤蒂,结果:本组25例中术后恢复工作19例(76%),轻残3例,重残2例,死亡1例,并发脑积水2例,水灶性脑梗塞2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技术使颅内动脉瘤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采用控制性低血压和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是降低术中动脉瘤破裂出血和术后病人致残及死亡的重要措施。脑积水是最常见并发症,需行V-P分流。  相似文献   

16.
颅内多发动脉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颅内多发动脉瘤手术治疗的适应证,手术时机及手术入路、并发症防治等问题,以提高诊断和治疗的水平. 方法 对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0年1月至2008年12月经手术治疗的颅内多发动脉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总结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显微手术治疗方法等. 结果 本组颅内多发动脉瘤33例,男、女性别比为1:1.75,发病平均年龄56.52岁.术后良好(GOS IV~V级)24例,死亡2例. 结论 对于不同部位、大小、临床分级的颅内多发性动脉瘤,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措施;术中应用临时阻断、超声等辅助技术,对于提高术后疗效并减少手术并发症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出血性脑动脉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86例不同部位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临床表现及急诊显微手术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至2002年12月,86例共87个脑动脉瘤破裂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或脑内出血病例.经CT、螺旋CT三维脑血管成像、MRA脑血管成像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脑动脉瘤,采用翼点或扩大翼点入路显微镜下急诊清除颅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积血,同时手术夹闭破裂出血的动脉瘤87个.结果 86例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均获夹闭.56例恢复良好,16例生活可自理,5例植物生存,9例死亡.结论 急诊早期显微手术治疗破裂出血的脑动脉瘤,可防止动脉瘤的再次破裂出血;清除颅内血肿和蛛网膜下腔积血,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减轻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和发生痉挛的严重程度;去骨瓣减压是最快捷、最有效解除颅内高压的手段,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致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 总结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和临床效果。方法 对42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施行显微外科直视手术并用格拉斯哥结果量表(GOS)评定治疗结果。结果42例中37例行动脉瘤夹闭术,3例行孤立术,1例行包裹术,1例行载瘤动脉近端阻断。手术后早期恢复良好37例,重残3例,死亡2例。29例经4个月-7年随访,恢复良好或中残27例,重残和死亡各1例。结论 颅内复杂动脉瘤手术需要采取充分的显露、血管临时阻断、脑保护技术、动脉瘤切开减压、缩窄瘤颈和瘤体成形以及载瘤动脉塑形等综合措施,方能达到满意的手术效果。在未来的治疗中,手术与导管技术的结合是较为合理的模式,将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颅内复杂动脉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未破裂脑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未破裂脑动脉瘤外科手术治疗的危险性。方法:1988年3月至1998年3月我科经显微外科治疗的未破裂脑动脉瘤78例(92个动脉瘤),男41例,女37例,年龄35-73岁,平均54.2岁。结果 78例致残4例,死亡2例,致致率为5%,死亡率为3%。致残率与病人年龄、动脉瘤的多少、动脉瘤的大小和动脉瘤的部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死亡率与下列因素无关;发病年龄、多发动脉瘤及动脉瘤直径,而与动脉瘤的部位有关。结论 未破裂脑动脉瘤外科治疗结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20.
一次性开颅手术治疗颅内多发动脉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7例颅内多发动脉瘤。每例均有2个动脉瘤,其中13个为囊性,1个为梭形。有1例为双侧脉络膜前动脉对称性囊性动脉瘤。经单侧额颞开颅,翼点入路将全部囊性动脉瘤一次性夹闭。经术中瘤囊穿刺及术后动脉造影证实动脉瘤被完金夹闭。梭形动脉瘤仅用肌肉包裹。术后病人均恢复良好,无手术死亡和重残。结合我们的病例,本文对颅内多发性动脉瘤的识别、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进行了讨论,强调有条件时,对颅内多发性动脉瘤应及时一次性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