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1年5月,我们为1例慢性乙肝、肝功能失代偿、终末期肝硬化(脾切除术后)患者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术,患者现已存活了110余天,可进行户外活动,并可承担家务劳动。现将术后血小板异常变化及处理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男性,35岁,诊断为慢性乙肝,肝功能失代偿,终末期肝硬化。在内科住院治疗因效果差而转外科。2年前因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肿大伴脾亢行切脾手术。查体:消瘦,全身皮肤、巩膜明显黄染,腹部膨隆,左上腹切口,移动性浊音(+)。CT及B超提示:肝硬化伴腹水。实验室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7…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高压症肝移植术后血小板的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保留脾脏肝移植术后近期血小板的变化规律和影响血小板变化的因素.方法:在手术前和手术后第3,7,14,28d分别检测病人血小板数目,计算样本均数,以曲线图显示血小板变化规律.将样本均数与感染组同期血小板均数比较,并分析感染等因素对术后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结果:门静脉高压症保脾肝移植术后第3d血小板处于最低值,术后7d回升,术后14d后逐渐接近正常.感染组在术后3d血小板亦处于低值,7d后逐渐回升,术后7,14d明显低于同期非感染组(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保留脾脏肝移植术后7d内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多种因素可影响术后血小板的变化.血小板计数对判定病人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李小军  罗婷  伍晓汀 《华西医学》2006,21(4):856-857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直接影响到肝移植的成败,因此肝移植术后监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CT检查对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肝移植术后肝体积再生监测的主要手段。现将CT对肝移植术后监测的意义综述如下。1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监测CT对肝移植  相似文献   

4.
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20世纪90年代以前,肝移植胆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30%~50%,致死率20%~30%[1]。随着器官保存技术、外科技巧的提高、新型免疫抑制剂使用及胆道并发症处理经验日臻成熟,其发生率及致死率大大降低,但发生率仍有8%~25%,致死率1%~5%,仍是肝移植的主要问题之一[1-4]。本文着重阐述世界各主要移植中心所采用的胆道重建方式,胆道并发症的各种致病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其处理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肝病和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有效手段。手术技巧的提高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但肝移植手术的复杂性、心脏死亡供体的特性以及受体术前疾病等不确定因素,在肝脏移植围术期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并发症,因此需要合理的、精细的、有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以及医护沟通协同,以改善患者围术期的生活质量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同时提高专科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6.
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脑出血的护理要点。方法 分析6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手段及相关的护理问题,初步总结该病护理的重点。结果 护理的重点主要包括生命体征的观察、凝血功能的监测、肺部并发症的防治、免疫抑制剂的服用方法、各种引流管的护理以及营养支持。结论 加强对血压和凝血功能的监控,并积极防治肺部感染,正确使用免疫抑制剂,是提高肝移植术后并发脑出血护理质量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内镜诊疗价值。方法:2001年4月~2004年7月对12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应用电子十二指肠镜进行胆道造影,乳头切开、取石、放置鼻胆管或塑料内支架引流等诊疗方法。结果:原位肝移植术后出现胆道并发症12例,共行ERCP15次:胆管吻合口狭窄、胆总管结石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3例,急诊内镜取石、鼻胆管引流,再次内镜胆总管塑料内支架引流。胆管吻合口狭窄伴胆管泥沙样结石2例,内镜乳头切开、取石、引流。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其中塑料内支架引流2例,未置引流1例,鼻胆管放置失败1例,胆管吻合口严重狭窄导丝无法通过1例。胆漏2例,因胆总管吻合口严重狭窄,导丝未能通过。结论: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经内镜诊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有一定的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在肝移植手术前后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观察术前受体原肝脏的一般状况及肝内管情况,连续观察术后肝脏回声及肝内血流速度和RI值,结果:肝静脉三相波消失,以锯齿负向波为主,门静脉以进肝为主的双向血流,排斥反应时血流速略减低;肝动脉血流RI值偏高,排斥反应时血流速略减低。结论:彩色多普勒是肝移植术后监测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00年4月17日,我院成功完成首例原位肝移植手术,现将其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救治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手段,而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移植肝功能衰竭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4.8%~11%,  相似文献   

12.
18例肝移植病人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燕英  沈娈 《天津护理》2000,8(6):273-275
自1994年5月~1999年4月的5年内,我际移植外科部为18例肝炎后肝硬化病人施行了原位肝移植手术,在临床护理中我们体会到,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准确鉴别及时发现并正确处理肝移植手术后的并发症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移植术后导致肝动脉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总结回顾87例肝移植病例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分析相关因素,并评估其预防和治疗效果。【结果】87例患者术后发生肝动脉并发症8例,发生率9,2%(8/87),其中6例死亡,病死率75%(6/8)。肝动脉并发症的主要形式为肝动脉血栓形成(5/8)和肝动脉狭窄(3/8)。其发生与受体年龄、动脉重建方式、血管吻合技术等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肝动脉并发症是肝移植术后极为凶险的一种并发症。加强预防措施,降低肝移植术后肝动脉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肝移植病人近、远期存活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时莹瑜  马步云 《华西医学》2009,(11):2949-2951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检查在肝移植术后下腔静脉(IVC)并发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4例肝移植术后患者进行床旁超声检查,对下腔静脉并发症,包括狭窄及栓塞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床旁超声检查发现下腔静脉并发症患者18例,其中狭窄6例,栓塞12例。结论:床旁超声检查在肝移植术后,尤其是对术后早期发生的下腔静脉并发症的诊断及监测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及时、有价值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血糖动态监测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糖的动态变化在原位肝移植术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术中不同时间点抽取静脉血进行血糖的测定。结果:无肝前期,血糖水平高于正常并有逐渐升高的趋势;无肝期,血糖较无肝前期进一步升高;新肝期,随着移植肝循环开放,血糖有所降低,但仍高于正常。结论:在原位肝移植术中,无肝前期血糖明显升高;无肝期血糖升至峰值,随后逐渐下降。血糖动态监测有助于术中根据它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早期进食对肝移植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霁  任辉 《护理学报》2006,13(7):4-6
目的探讨早期进食对肝移植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用随机数排序分组法将2005年1-9月实施原位肝移植术的52例病人随机分为早期进食组和常规进食组,各26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感染率、死亡率、肝功能、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ICU时间、营养费用、睡眠质量。结果早期进食组肝移植术后感染率、营养费用明显低于常规进食组;肝功能、睡眠情况恢复较好;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ICU时间较常规进食组短,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营养指标和死亡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进食是安全可行的,与常规进食相比,早期进食减少感染率,促进肝功能和胃肠功能恢复,改善睡眠质量,缩短ICU监护时间,降低营养费用。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小儿部分肝移植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正确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CDFI)技术在围手术期小儿部分肝移植血流动力学监测中价值,寻找可靠的方法及早发现肝移植血管并发症。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技术对5例小儿部分肝移植病例的受体及供体进行术前评价,术中指导及术后监测,参照国外文献标准,重点观察受体术后肝血流动力学各参数包括肝脏动、静脉及门静脉血流频谱形态变化,及时发现血管狭窄及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结果:5例小儿部分肝移植病例,手术顺利,术后CDFI即时发现门静脉血栓1例,肝静脉狭窄1例,经过再次手术取栓及狭窄处球囊扩张后,两例血流灌注恢复正常,未发现肝动脉狭窄及血栓。结论:应用CDFI监测各项血流指标,可以确定活体肝移植手术适应症,术中指导手术方式并实时观察血管吻合情况和血流灌注情况,术后及早发现多种并发症,尤其是肝脏血管狭窄及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意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和生存率,成为肝移植手术非常关键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袁颖  张秀萍 《护理学报》2007,14(1):52-53
报道老年肝移植患者的术后护理,根据13例老年肝移植患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分别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以及老年药代动力学变化、心理等几方面特点结合术后患者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进行护理,12例患者在术后30~50 d出院,1例患者因术后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于第26天死亡.对于老年肝移植术患者,充分评估,制定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是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肝移植术后的临床监测措施及并发症的防治。方法:21例肝移植病人术毕即转入重症监护室(ICU),按预先设定的处理方法,对全身重要脏器的功能和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监测。结果:21例术后主要并发症有呼吸功能不全、中心静脉压过高、高血糖、高血压、心律失常、胸腔积液、急性肾功能不全、肝动脉血栓形成、肺部感染及多脏器功能不全;17例移植肝功能恢复正常,健康出院;4例死于并发症。结论:肝移植术后易并发全身各重要脏器及系统的并发症;并发症严重影响了肝移植的成功率,积极防治能减少肝移植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肝炎肝硬化检测血小板参数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与出血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检测65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四项血小板参数.[结果]肝硬化患者PLT、PCT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降低,MPV、PDW均明显升高,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合并明显出血的肝硬化患者组PLT、PCT较无出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可间接反映血小板功能.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对评估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害的程度和判断出血倾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