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周口市新生儿父母免疫接种信息知晓情况,为免疫规划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9年周口市城区3家医院产科2009年9~10月出生的659名新生儿父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绝大多数新生儿父母对接种疫苗持有正确的态度,97.20 %人认为接种疫苗对孩子健康很重要,但只有22.76 %父母掌握了疫苗接种相关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2.
孩子一生病,有些父母便感到束手无策。吃了一两次药,若病情没有好转,便是到处求医,有的一天跑几家医院。其实,孩子生了病,多跑医院,无法在良好的环境里休息,对治疗不利。况且,每到一处,医生为了解病情,都要重新检查一番,更加重孩子的负担。治疗上变化太多,抗生素换来换去;或一会儿中药,一会儿西药;造成治疗  相似文献   

3.
爱的语言,爰的环境,爰的自由 在单独回答“什么是爱”的时候,父母们会想到包容和理解,会想到坦诚相待、接受一切;在回答“什么是爱孩子”的时候,只想到了给孩子提供吃、喝、玩,却没有想到去了解孩子的内心,没想到去帮助和包容孩子.为什么父母们对孩子的“爱”如此肤浅,没有深度?这真的是在爱他们吗?  相似文献   

4.
正成长是条单行道,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都是不可复制的生命故事。对父母来说,了解自己孩子的天性,根据他们的个性做出不同的选择,在选择的道路上逐渐适应和不断前进,并不是容易的事情。作为父母,我们该有怎样的理念、能力和素养呢?充分而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新手爸妈,总是会忍不住比较:"你家孩子好乖,我家孩子为什么这么爱哭""你家的已经会这么多才艺了,我们家的却只会玩""你家的孩子发育得真好,我家的不爱吃饭"……比较以后,很多父母的第一反应是:为什么我家宝宝和其他宝宝不一样呢?这会不会不太正常?其实每个孩子在出生时就已经自带独特  相似文献   

5.
假期里,有幸拜读了南师大殷飞教授的《班主任的家校沟通》,收获颇多,受益匪浅。从事班主任工作已有9个年头,深知家校沟通的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教育不只是家庭的事,也不只是学校的事,所以光靠父母和老师某一方的力量,要想教育好孩子是不够的,必须要联合父母和老师的力量,让家庭和学校的步调一致,劲往一处使。在这样的环境里,孩子会成长得更好。在培养孩子养成好习惯时,我们学校提倡“家校合作”。尤其提倡父母和学校主动配合。父母只有及时与学校沟通,并相互做好配合,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习惯,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健康人格的人。家庭教育是个体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感情越亲密,相互之间情感的感染性越强,强化作用越大。反之,则感化作用越小。因此,父母和子女之间容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这种共鸣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而且,父母和孩子接触最早,接触时间也长,了解比较全面,能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读罢此书,我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来谈一谈收获以及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易怒父母养育的孩子的特点,美国心理健康专家朱丽叶·维齐对很多此类家庭长大的孩子展开随访调查.结果发现,易怒父母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产生非常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人员总结出易怒父母养育的孩子的八大特点.  相似文献   

7.
研究表明,父母在家庭中本身性别角色的扮演,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孩子可从父母之间的互动方式中,了解两性的互动方式,并认同模仿同性父母的行为。如果孩子处于不理想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产生拒绝认同或认同错误的角色等认同方面不正常的现象,如此往往造成孩子行为上的不协调或是心理方面的不平衡。  相似文献   

8.
父母离婚,受伤最深的是孩子。孩子会不会怨恨父母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家?父母离婚了,如何去面对孩子伤痕累累的幼小心灵?不能朝夕相处,还能与孩子亲密无间、快乐相伴吗?  相似文献   

9.
虽然我们的姓名仅作为每个人的代号,但自古以来就有人研究,特别是在今天,孩子还未出生,年轻的父母便考虑如何给孩子取个可意的名字了。然而由于某些父母在取名上一味追求新奇美,往往走入种种误区,有几点是该引起注意的。 忌用字冷僻。为了给孩子取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一些父母往往寻遍文山字海,他们煞费苦心地找些字音、字义都很冷僻的字,以此来  相似文献   

10.
孩子犯错了,父母有责任批评和管教,但怎样的批评才能既有作用、又不伤害孩子呢?研究告诉我们:在批评和尊重之问,了解孩子的承受能力,并选择适合的批评方式,会帮助父母找到平衡.  相似文献   

11.
心理医师称:适龄孩子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小班游戏和生活,进而迈出了其社会化进程中重要的一步.在这一过程中,由于直接面临着与家长的长时间分离,孩子经受着分离焦虑所带来的痛苦.由于家长对幼儿园不了解,对幼儿心理、生理和学习发展特点缺乏认识,把孩子送到一个家长自己也不熟悉和了解的陌生环境中,同时也没有应对孩子分离焦虑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故而引发新生幼儿入园时家长的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2.
武汉市975名4~14岁儿童行为问题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城市儿童心理发育状况,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方法 采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版,调查了武汉市975名4~14岁儿童.结果 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1.5%.儿童行为问题影响因素为父母间关系、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子女的期望、管教方法、教育态度、居住地区社会风气、居住条件、学习环境、学习成绩、父母是否给孩子购买图书等10个因素有关,对其中居住条件、学习成绩、父母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论 要减少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必须采取家庭、学校、社会综合措施,从围产期开始建立心身保健卡,开展父母学校、心理咨询门诊,利用各种宣传媒介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提高家庭职能,尽量改善住房条件,为孩子创造安静、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才能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亲情是相认     
孩子离开母腹,来到世上,立刻置身在一个陌生的环境里了.在这个环境里,有一个女人和一个男人,如同对其他一切人一样,孩子一开始对他们也是陌生的.同样,这个女人和男人也是在孩子出生时才初次看见孩子,在此之前,无论怎么想象,他们对这个孩子都不能形成一个清楚的表象. 然后,在朝夕相处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开始了一个相认的过程.这个过程对于父母也是存在的,生活中突然闯进了一个新生命,自己突然成了这个新生命的父母,需要相当时间才能摆脱做梦似的恍惚感.不过,孩子似乎是更主动的一方,她用她对你的接受、依赖和信任引领着这个相认的过程.有一天,你忽然发现,当她喊你爸爸妈妈时,你是如此理所当然地应答,你做父母的感觉无比踏实,仿佛天老地荒就已经是她的父母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解儿童营养教育状况,帮助父母很好保育他们的孩子.方法 使用问卷调查法,对保育1~5岁孩子的244位父母进行营养知识调查.结果 发现了很多不恰当喂养孩子的行为,说明公众观念,特别是婴儿营养的观念已经落后于中国社会现代状况.结论 应以现代营养信息对儿科医师进行再教育,并帮助父母增加婴儿营养知识是必须的和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我们小区前面,是郊区的平房,很多人租住在那里.一家租户的孩子突然得了重病.孩子的父母是摆小摊的,家境也不好.那个孩子很可爱,平时大家见到她,总会逗她玩.  相似文献   

16.
很多孩子都在游乐场里玩过过山车,这个看似平常的娱乐项目却让一位4岁的儿童遭遇生命危险.据报道,美国一位4岁儿童坐过山车后出现中风. 这位尚不知姓名的儿童在假期里由父母带到游乐场坐过山车,在回家的路上,男孩出现呕吐和左脸下垂的症状,转天已经行走困难,身体偏瘫.父母将其迅速送往医院,发现是中风所致.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复印件出错,要改原件!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土壤,孩子出了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父母先出现了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存在这样一些出了错的复印件———单亲家庭的孩子.当然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不乏优秀者,孔子、孟子、克林顿等都来自单亲家庭,这些人让我们看到的是成功和对社会的巨大贡献.本研究主要针对单亲家庭中的不利因素.那么,如何让这些孩子走出生活的阴影,迎着阳光健康成长?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了解孩子,懂得孩子的心理,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0~2岁儿童家庭养育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中国0~35月龄儿童的家长在养育观念、养育行为方面有无差别.方法 选取7个城市的7家妇幼保健机构,随机调查445个儿童的父母,被调查者要求回答最近2周内的育儿行为.结果 母乳喂养率在婴幼儿6个月和12个月时分别为53.7%、15.7%;40.4%的家长知道开始辅食添加的最佳月龄为满6个月.当儿童拒绝进食时,63.7%的家长会用积极的话语鼓励孩子继续进食,76.5%的婴幼儿与家长同床睡.85.4%的父亲会参与照顾孩子.结论 婴幼儿的父母对育儿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必要开展有针对性和个体化的育儿项目来进一步提高父母的育儿水平.  相似文献   

19.
家长或医生可以根据下面这个检查表,了解孩子目前受压抑的程度 事件 分数1.父母中有一人死亡1002.父母离婚733.父母分居654.父母犯罪635.家庭成员死亡616 本人受伤或生病53  相似文献   

20.
孕育新生命,父母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健康.据了解,有5类疾病与遗传密切相关,父母应该多加注意. 视力问题 近视、色盲和弱视都具有一定遗传性.如果父母都近视,孩子近视的机率达25%~50%.色盲基因仅由母亲携带,只有男孩会发病.如果母亲携带色盲基因,孩子是色盲的机率为50%. 建议:从孩子1岁起,每年做个常规的眼睛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