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拇指蹼(thumb web-space)通常是指拇指和示指之间的第一指蹼(first web-space)。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组成。皮肤下面在背侧为第一背侧骨间肌,掌侧为拇收肌。拇内收肌有两个头,横头起自第三掌骨掌面全长;斜头起自头状骨、小多角骨、屈肌支持带和桡侧腕屈肌腱鞘。  相似文献   

2.
拇指蹼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 拇指蹼的相关解剖拇指蹼(thumb web-space)通常是指拇指和示指之间的第一指蹼(first web-space)。由皮肤、皮下组织、肌肉和骨骼组成。皮肤下面在背侧为第一背侧骨间肌,掌侧为拇收肌。拇内收肌[1]有两个头,横头起自第三掌骨掌面全长;斜头起自头状骨、小多角骨、屈肌支持带和桡侧腕屈肌腱鞘。而拇短屈肌起点也有两个头,浅头起自腕横韧带远段的桡侧、桡侧屈腕肌腱鞘和大多角骨嵴;深头起于小多角骨掌面及头状骨,因此也有将此肌称之为第一掌侧骨间肌。正常拇指蹼的功能解剖基础[1]是(1)小多…  相似文献   

3.
虎口是特殊的指蹼,在拇指外展、对掌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虎口因各种原因引起挛缩,严重影响拇指的功能,而拇指在手的功能中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完成手指捏合握物所必不可少的,因此,虎口挛缩必须修复。2000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应用鼻烟窝皮瓣修复中重度虎口挛缩患者12例,经临床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20岁。左手被机器压伤后手指全部缺损5个月入院。局部检查:左手5指近节指骨近端以远缺损,指残端与手背和手掌形成贴骨瘢痕(图1),左拇指掌腕关节活动可,中、环、小指掌指关节有30°活动度。2 手术方法采用高、低位硬膜外麻醉,切取右第2趾再造拇指,左第2、3趾再造中、环指。图1 左手手指全缺损术前21 受区处理 于拇指残端掌背侧与第4指蹼作“H”形切口,显露屈伸指肌腱及指掌侧神经。左腕部斜形切口内显露桡动脉、桡静脉、头静脉及桡神经浅支。在手指与腕部切口间作宽大的皮下遂道。22 游离右第2足趾 带部分足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利用皮下寄存的游离掌(指)骨与异位寄养的拇指同时回植到手部修复拇指Ⅴ度缺损的可行性. 方法 自2005年2月至2011年2月,将7例拇指Ⅴ度缺损的患者利用皮下寄存的游离掌(指)骨移回手部重建第一掌骨,同时将异位寄养在足部、腕部的手指移回手部修复拇指缺损,寄养指的掌(指)骨断端与移回手部的游离掌(指)骨远端以克氏针交叉固定,同期修复指神经和屈、仲指肌腱,再造拇指的供血动脉为桡动脉,回流静脉为手部的浅静脉. 结果 7例再造拇指均成活,再造拇指外观饱满,色泽正常,外形接近正常拇指,两点辨别觉7~10 mm,4例于6个月时行拇对掌功能重建手术,3例因肌腱粘连于8个月时行肌腱松解手术,经1~7年随访,再造拇指对指及对掌功能满意. 结论 利用皮下寄存的游离掌指骨与异位寄养指同时回植修复拇指Ⅴ度缺损,可收到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苏贺 《中国骨伤》2000,13(10):633-633
我院自 1993年 12月以来 ,设计应用带掌背神经的腕掌背侧逆行岛状皮瓣 ,应用废弃手指的骨肌腱支架或游离髂骨移植 ,再造有感觉的 1~ 5指 14例 ,获得成功。现将该方法手指再造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17~ 43岁。损伤部位 :拇指 4例 ,食指 6例 ,中指 3例 ,小指 1例 ,在近指间关节缺损 4例 ,在指蹼远端缺损 10例 ,均无再植条件。利用废弃的骨肌腱支架 ,用钢丝或克氏针内固定 12例 ,采用游离髂骨移植 ,功能位螺丝钉内固定 ,重建骨支架 2例。皮瓣切取 :以再造手指为轴线 ,用相邻两条掌背动脉为蒂 ,切取…  相似文献   

7.
跖骨头楔形截骨改善再造手指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应用跖骨头楔形截骨以改善再造手指功能的手术疗效。方法对36例(42指)行携带跖趾关节的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手指,术中将跖骨头囊内楔形截骨并沿矢状面由背侧向跖侧旋转90°,改善再造掌指关节的外形和功能。结果36例(42指)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36个月,再造手指外形有明显改善。再造指掌指关节从伸直位到掌侧,被动活动范围最大85°,最小70°,平均75°;主动活动范围最大80°,最小55°,平均65°。X线片复查,跖骨截骨面愈合良好。结论应用跖骨头囊内楔形截骨第二足趾移指再造手指,术后改善了再造指的外形和功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拇指指蹼挛缩的临床分型与治疗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介绍外伤性拇指指蹼挛缩的临床分型与用不同皮瓣覆盖虎口挛缩处皮肤缺损的疗效。方法根据虎口挛缩的病理机制分为5种类型。Ⅰ型拇指指蹼皮肤无挛缩而拇内收肌群挛缩。Ⅱ型拇指指蹼仅有皮肤挛缩。Ⅲ型皮肤挛缩及拇内收肌群挛缩。Ⅳ型皮肤、拇内收肌群挛缩伴拇外展功能严重障碍。Ⅴ型软组织挛缩合并骨、关节损伤。针对不同类型在充分解除其挛缩因素后,为69例采用8种皮瓣转位或游离移植重建拇指指蹼。对合并拇内收肌群挛缩、拇外展功能障碍及骨、关节损伤患者,一期同时行拇对掌功能重建或矫形手术。结果67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坏死。术后经3至24个月(平均7.5个月)的随访,虎口开大的优良率为85.5%。结论采用皮瓣转位或游离移植是修复严重外伤性拇指指蹼挛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以多个并排V-Y成形术矫正儿童手指掌侧蹼状瘢痕挛缩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7月,对36例手指掌侧蹼状瘢痕挛缩儿童采用多个并排V-Y成形术矫正,重建指蹼.结果 36例手指掌侧蹼状瘢痕挛缩术后外形与功能均满意.术后随访6个月~2年,以最后1次随访结果为准,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30例,良6例,优良率100%.结论 采用多个并排V-Y成形术矫正儿童手指掌侧蹼状瘢痕挛缩操作简便,创伤和风险小,术后外形和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期掌骨截骨、拇对掌功能重建结合多边形皮瓣治疗先天性铲状手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2017年3月收治铲状手畸形患儿8例。男5例,女3例;年龄13~35个月,平均17.5个月。患儿均表现为手指完全并指的"平板样"畸形,患手较健侧短小;所有对侧手均无异常,均未合并胸部、头颅、面部畸形。手术均采用掌骨截骨、拇指对掌功能重建并通过掌背矩形瓣重建虎口、多边形皮瓣旋转重建拇指指蹼及拇示指甲侧襞,拇指尺背侧及示指桡侧近节通过植皮修复。术后采用手功能评定专用游标卡尺测量患手虎口距离,拇指功能采取改良Tada评分评价。结果 8例患儿对掌功能重建与虎口成形均一期完成,术后拇指尺背侧及示指桡侧植皮均成活。患儿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16.1个月。术后无皮瓣坏死、拇指侧偏、虎口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所有患儿虎口区皮肤颜色与健侧无明显区别;患手虎口开大距离3.5~5.0 cm,平均4.2 cm;术后拇指功能采用改良Tada评分,获优7例、良1例,优良率100%。术后拇指均可主动行抓握、对捏等动作,对掌功能良好。结论一期拇对掌功能重建结合多边形皮瓣治疗先天性铲状手畸形术后手部功能改善良好,皮瓣设计合理能有效覆盖重要区域,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探讨掌指关节附近断指再植术中骨端清创及内固定方法的选择与术后手指功能的关系。方法:对离断平面在掌指关节附近的40例(42指)断指,分别采用钢丝固定、克氏针固定,关节成形,关节置换及关节融合的方法处理骨折。结果:经6个月~5年的随访,按照TAM评价方法,手指活动优良率70%。结论:我们认为根据伤情正确处理骨端,正确选择内固定方法是掌指关节功能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患者 男,2岁,以"左手复拇指畸形"收住入院.专科检查:左手复拇指畸形,正常位拇指发育不良,细小,末端呈残端状,无指甲生长,掌指关节伸、屈正常无指间关节活动,手指功能外展正常,对掌功能正常.此指尺侧虎口区多一指生长,外形同正常拇指,发育优于桡侧指,差于健侧拇指,掌指关节、指间关节无伸屈功能.  相似文献   

13.
名词解释     
猿掌(手)畸形:是正中神经和尺神经在腕部合并损伤时的典型体征。由于大、小鱼际肌以及全部手内在肌均麻痹,而临床表现为拇指的第一掌骨与其他掌骨靠拢平行,手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拇指对掌功能丧失,故称猿手畸形,此时全于掌侧感觉消失。爪形手畸形:是尺神经在腕部损伤时的典型体征。临床表现为尺侧一个半手指掌侧感觉障碍及尺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掌背连续十字形皮瓣成形指蹼结合掌侧多Z字皮瓣、瘢痕减容术治疗小儿多手指烫伤挛缩术后复发畸形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 我们共收治9例多手指烫伤挛缩术后指蹼变浅伴手指掌侧挛缩患儿, 平均病程4.6年, 手术均采用连续十字形皮瓣成形指蹼结合掌侧多Z字皮瓣、瘢痕减容修复创面, 并结合规范的康复锻炼及抗瘢痕挛缩治疗。术后对患儿手功能和外观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中均未行皮片移植, 术后无皮瓣感染、坏死等并发症, 9例患儿均获得随访, 时间为8~32个月, 平均22.4个月。所有患儿重建指蹼深度、宽度、坡度接近正常。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平均2.3分。根据总主动活动度(total active motion, TAM)手功能评定:优8例, 良1例。改良Withey评分平均1.1分。结论连续十字形皮瓣成形指蹼结合掌侧多Z字皮瓣、瘢痕减容治疗多手指烫伤术后指蹼变浅伴手指掌侧挛缩畸形疗效确切, 通过最大程度地利用掌背皮肤及保留瘢痕表面的皮肤来避免植皮, 手术安全可靠, 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拇指籽骨翻转脱位致掌指关节绞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例掌指关节绞锁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8~47岁,平均35岁)行闭合手法复位,成功3例,另2例闭合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术中见拇指籽骨翻转脱位,与掌板、拇短屈肌腱一起卡入掌指关节间隙的掌侧,形成绞锁.籽骨复位后,绞锁即得到纠正.结果: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5个月.治疗后所有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消失,无红肿,手指感觉正常,掌指关节屈曲35°~60°,平均45°,不影响正常生活及正常工作,治疗后绞锁无复发.结论:拇指籽骨翻转脱位是导致掌指关节绞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oland综合征拇指蹼畸形表现及重建策略。方法 2013年6月-2018年7月共收治46例Poland综合征拇指蹼异常患者,将他们分为四型:拇指蹼线状挛缩14例,拇指蹼非线性挛缩13例,拇示指并指17例,拇指蹼挛缩伴内容物缺乏2例。分别行拇指蹼开大,"Z"字成形术,直接梭形切开游离植皮术,拇示指并指分指术,示指背侧转移皮瓣。结果术后拇指蹼血运良好,质量评估结果:优良84.7%,可10.9%,差4.4%。拇指功能主观评估显示37例获得显著的改善。拇指被动掌侧外展活动度均大于45°。结论 Poland综合征拇指蹼重建需早期进行,根据畸形的分型行相应的矫形手术,治疗效果明确。  相似文献   

17.
正患儿,男,13岁,以"双手拇指畸形、活动受限13年"为主诉就诊。患儿出生后家长发现其双手拇指细小,形似赘肉挂于双手桡侧,随着年龄增长,畸形越明显。查体:体型瘦小,双手似猿手,大鱼际缺如,拇指悬挂于第2掌指关节桡侧,细小,发育差(以右手为著),拇指不能伸屈,不能与其他手指做对指,示指与中指夹指完成部分动作。X线片(图1)显示:双手拇指发育不良,骨骼细小(以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手部严重挤压伤,恢复拇指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开大虎口、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严重挤压伤22例,以及采用掌腕关节固定(3例),环指指浅屈肌腱转位(12例)、小指固有伸肌腱转位(3例)、尺侧伸腕肌腱转位(4例)重建拇指的对掌功能。结果22例皮瓣均成活,术后经5~12个月的随访,拇指功能优良率达86.4%。结论采用第一趾蹼皮瓣游离移植及拇指对掌功能重建能有效的改善严重挤压伤的拇指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改良中环指岛状皮瓣加髂骨植骨再造拇指Ⅲ°、Ⅳ°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对拇指Ⅲ°、Ⅳ°缺损的特殊病例采用将中环指岛状皮瓣设计于近中节,在近节指蹼间保留0.5-1cm皮肤,避免指蹼破坏,指血管神经束一并分离转位,供侧指神经与健侧指神经作端侧吻合,供区创面I期带真皮血管网植皮,中环指岛状皮瓣转移后瓦合加髂骨植骨再造拇指。结果临床应用共7例,中环指皮瓣均顺利存活。经6月-1年随访,再造指外观满意,两点辨别觉1-2mm,对掌对指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改良中环指岛状皮瓣加髂骨植骨再造拇指是一种简单有效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外科手术治疗风吹手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风吹手畸形。方法对26例风吹手患者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一期手术应对拇指的屈曲及内收畸形,使用Z字成形或皮瓣移植的方法开放指蹼,切断拇收肌,重建拇指外展功能。二期手术解决2—5指在掌指关节处的尺偏畸形,使用中小指的指浅屈肌腱移位方法;三期手术治疗解决手掌及手指屈曲的问题,以及屈曲纠正后造成的手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术后随访6~48月。26例患者中有15例拇指指蹼开大效果满意,外展及对掌功能恢复比较满意;12例患者2—5指的尺偏畸形得到良好的纠正;7例术后效果不满意;术后手掌及手指挛缩屈曲者有5例。结论分期手术治疗以及系统的术后康复治疗才会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