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草药雷公藤中的雄性抗生育有效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雄性大鼠抗生育试验证明,无毒性剂量的雷公藤提取物可导致不育,停药后恢复,临床试用1/3~1/4常规量的雷公藤提取物可使男病人不育,进行了植化分离和动物筛选,获得了6个雄性抗生育有效环氧二萜类化合物,雷藤甲素,雷藤乙素,雷醇内酯,雷藤氯内酯醇,16-羟雷藤甲素以及T7/T19,均鉴定了结构。它们的结构和作用均类似,因而估计为某母物质贩植物代谢产物,对雷藤氯丙酯醇刊物了较深入的研究,表明其作用部位为 相似文献
3.
雷公藤内酯酮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雷公藤内酯酮 (T7)有明确的雄性抗生育作用 ,为了解其抗生育时的安全性 ,观察它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雄性小鼠灌服T73 5d后与雌鼠交配 ,观察雌鼠怀孕情况及雄性小鼠附睾精子 ,同时观察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结果 :抗生育剂量的T7并不影响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抗生育剂量的T7对抗体生成有抑制作用 ,但对B细胞的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大剂量T7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但T7的安全指数较高。 结论 :T7相对安全 ,但作为抗生育药物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支持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鼠灌乳抗生育剂量的雷公藤多甙(GTW)并不影响血清中抑制素水平,但用体外培养大鼠曲细精管方法观察不同剂量的GTW对支持细胞功能的影响,发现低剂量GTW并不影响支持细胞合成与分泌抑制素功能,也不影响其对FSH的应激反应,但大剂量GTW可明显抑制支持细胞的基础化与应激反应。因此,认为大剂量的GTW对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6.
雷公藤多甙对小鼠生育的影响及肉苁蓉干预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使用不同时间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GTW)对昆明小鼠怀孕率的影响及肉苁蓉干预和停用GTW后的自愈倾向。方法:将90只成年雄性昆明鼠随机分为9组(每组10只)。对照组给予1%羧甲基纤维素(CMC)溶液;GTW各组分别给予45.0、30.0、22.5、15.0、7.5mg/(kg·d)GTW混悬液;肉苁蓉各组分别给予30.0、7.5mg/(kg·d)GTW混悬液;停药组给予30.0mg/(kg·d)GTW混悬液。以上各组先灌胃20d,20d后与成年雌鼠1∶2合笼7d。第28d起GTW各组按原剂量继续给药;肉苁蓉各组给原剂量GTW混悬液的同时分别给10.0、2.5g/(kg·d)肉苁蓉煎液;停药组停GTW,改为1%CMC溶液。20d后再次合笼7d。每次合笼后观察雌鼠怀孕率。结果:随着GTW给药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雌鼠怀孕率呈下降趋势。GTW45.0mg/(kg·d)组给药40d后怀孕率降为0%(P<0.01)。肉苁蓉10.0g/(kg·d)组怀孕率由20d时的25%上升到40d时的55%。停药组怀孕率由25%上升到5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GTW对雄性小鼠的生殖毒性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肉苁蓉可以改善GTW对雄鼠生殖系统的抑制作用,提高雌鼠的怀孕率。停用GTW20d,怀孕率可以基本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雷公藤抗雄性生育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粗提物雷公藤多甙可致雄大鼠可逆性不育。采用系统分级分离与生物活性测定结合的方法,通过制备高效液相色谱从雷公藤多甙中分离出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和雷公藤氯丙酯醇三个具有抗生育活性的成分。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多甙(GTW)在雄性大鼠及男子均可致不育而无明显毒副作用。本实验用BABL/C小鼠骨髓细胞体内Brdu标记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的方法,测定GTW有无潜在的致突变作用。采用临床剂量3倍(3mg/kg)和100倍(100mg/kg),每天灌服,共 7天。另设阳性对照组一次性腹腔注射环磷酰胺30mg/kg。结果,SCE率范围低剂量组在1~7之间,平均值3.63±0.20(SE),高剂量组在1~15之间,平均值 4.56±0.39,阴性对照组在1~8之间,平均值 3.8±0.39,阳性对照组在 19~58之间,平均值33.1±1.06。经统计学处理,低、高剂量与阴性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而阳性对照组和其他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因而从本实验的结果来看,GTW似无诱变作用。 相似文献
9.
雷公藤多甙抑制大鼠精子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大鼠精子发生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的信号通路。方法成年雄性大鼠给予雷公藤多甙(16 mg/kg)灌胃,每日1次,在2及6周检测血清睾酮(T)、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和可的松水平;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观察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凋亡通路相关蛋白Bax/Bcl-2的表达。结果给药组与对照组相比,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均无显著变化(P均>0.05);给药2周后精子数下降和畸形率上升(P<0.05),给药4和6周精子数下降和畸形率升高更显著(P<0.001);组织学检查给药组大鼠生精小管内各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数明显减少,生精细胞排列紊乱,原始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未见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生精小管内生精细胞凋亡显著增加(2周P<0.05,4和6周P<0.001)。凋亡相关蛋白Bax表达明显上调,Bcl-2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雷公藤对大鼠精子发生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增加生精细胞凋亡,导致精子计数下降,精子的畸形率升高。雷公藤多甙使睾丸Bax表达增加,与诱导生精细胞凋亡相关,可能是相关的信号通路之一。进一步研究雷公藤多甙作用的分子信号机制有助于今后降低剂量、减少毒副作用,探讨其作为一种安全的男性避孕药可能性。 相似文献
10.
11.
雷公藤对男性生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多甙(GTW)为市售中成药,长期以来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慢性肝炎和一些皮肤病的治疗。不久前表明本品对雄大鼠,也可能对男子有抗生育作用。才研究在26名轻型银屑病人,用小剂量(20ms/日)GTW治疗,同时观察精子数据、精浆生化、血清激素及生化、血象、尿常规以及有关免疫及遗传指标。结果表明,服药1月后精子密度,特别是活率,明显下降,2月后降至不育水平;连服5~6月除少数人有暂时性上腹不适外,无其他明显副作用,性功能如常。停药二月后精子恢复。服药时精浆中游离左旋肉毒碱明显下降,停药后恢复,提示作用部位之一为附睾。所观察的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雷公藤中雄性抗生育化合物的筛选和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从雷公藤中分离所得290余个组分(化合物),经动物筛选后得到4个雄性抗生育有效化合物(T_4、T_9、TW_(13)及TW_(15)),其化学结构均已确定,属同一类物质,估计为植物代谢不同阶段的产物.用国际公认方法进行药效鉴定的结果表明,4药分别用50、100、30及200μg/kg/日灌胃给药,连续6~7周可使雄大鼠不育。此时,附睾精子密度.特别是活率.明显下降;而性行为.血清睾酮及机体各脏器均未见明显改变。T_9及TW_(15)使附睾肉毒碱明显减少。此外,也作了某些遗传及免疫学观察。本文表明,在所用剂量下。T_4、T_9、TW_(13)的主要靶细胞可能为附睾精子及变态期精子细胞,而TW_(15)则可损伤各级生精细胞及附睾精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19例中药雷公藤服用者精子、精浆中乳酸脱氢酶(LDH)及同功酶C_4(LDHC_4)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发现服药后以单位数量精子表示的LDHC_4活性在精子、精浆中均有明显升高(双侧非参数秩和检验,分别为P<0.01和P<0.02);通过酶活性与精子计数的相关分析,显示服药后精浆LDHC_4活性(mU/ml)与精子计数的正相关性(r=0.2279)较服药前(r=0.5505)弱,可能与精液中精子以外的其他LDHC_4来源贡献增大有关,诸如生精细胞的分解增多等。本文认为服药后精子LDHC_4活性上升,精液中非成熟精子比例增高是其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采用市售雷公藤多甙(GTW)灌喂豚鼠,6周后观察豚鼠睾丸和附睾的光镜结构及组织化学的变化,并应用Leitz显微分光光度计MPV-3扫描测定曲细精管初级精母细胞内DNA的相对含量,同时对附睾尾部精子作常规分析。结果表明:服药后曲细精管萎缩,管壁上皮变薄,细胞层次减少,精子细胞和精子极少或消失;曲细精管上皮细胞SDH及ACP酶活性减弱,ATP酶无明显变化;初级精母细胞核内DNA含量明显下降(P<0.01)。服药后附睾上皮细胞SDH活性减弱。ATP酶活性略为减弱,AKP无明显变化;附睾尾部精子的密度、活率及活力均显著下降(P<0.001)。结果提示:GTW对睾丸、附睾均有影响,对睾丸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17.
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成6组,二组对照,其余4组用昆明山海棠稀醇提取物(ATH)灌胃给药,每日分别为2.0g/kg;1.0g/kg;及0.3g/kg(二组),每周六次。用药6周至完全不育后剖杀用药的前三组及一组对照。取睾丸、附睾、心、肝、脾、肺、肾、胃,行常规HE及PAS+苏木素染色,部分鼠做DNA、RNA组化反应。取附睾尾评价精子数据。0.3g/kg组及另一组对照继续以每日0.2g/kg的维持量灌胃16周以保持不育,停药5周后证实其生育力恢复后剖杀,观察指标同前。结果表明:2.0g/kg组曲细精管平均损伤率为55.4%,1.0g/kg组曲细精管损伤明显少于前组(损伤率6.2%),小剂量鼠无论给药6周或22周睾丸和附睾形态与对照无异。结果提示:大鼠睾丸曲细精管的损伤范围和损伤的程度与ATH的剂量大小有关,而与作用时间的长短关系不大。最低抗生育剂量时,对ATH最敏感的部位是变态期精子细胞及附睾精子,以此剂量长期给药对睾丸附睾无明显影响,所致不育可以恢复。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报道了用免疫细胞化学和放射免疫学方法对男性生殖系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分布及精浆中EGF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1)在人类睾丸内的精原细胞、精母细胞、精子细胞、精子及支持细胞、附睾上皮细胞、前列腺上皮细胞和射出精子的顶体区、尾部的膜上均有EGF-R存在。(2)正常人精浆中EGF含量为18.2±6.1ng/ml,精子计数正常的不育患者精浆中EGF含量为18.5±7.3ng/ml,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别(P>0.05)。真性无精症精浆中EGF含量为29.5±12.4ng/ml,与正常组间有显著性差别(P<0.01)。由此可见,EGF可能参与精子发生的调节。同时,EGF的含量也受到精子发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