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某,男,55岁,住院号:125525。患者69年元月起乏力,多汗,纳差,左上腹胀满。脾大肋下1cm。Hb108×10~9/L,WBC150×10~9/L,见早幼粒4.5%,中幼粒8.5%,晚幼粒4%,有核红1%。Bpc450×10~9/L。骨髓:增生极度活跃,粒/红=12.6/1,粒系91%(其中中幼粒36%)。Ph′染色体阴性。69年3月11日诊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给马利兰每天4~6mg治疗48天,WBC降至9.2×10~9/L,改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2岁,因齿龈肿痛、出血伴低热2周,于1989年1月31日入院。血红蛋白120g/L,血小板21×10~9/L,白细胞10.5×10~9/L,分类:原粒0.21,原+幼单0.6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早幼粒0.27原+幼单0.52,嗜酸粒0.08,未见尼曼-匹克细胞,诊断为急性粒—单细胞性白血病。予HOAP、HP方案治疗后,3月25日骨髓完全缓解,但全片(2.5 cm×3cm)见尼曼-匹克细胞8个,并接受巩固强化治疗,2疗程后,于1989年6月4日出院。1989年8月18日再次入院强化治疗时,除白细胞偏低(1.6×10~9/L)外,血  相似文献   

3.
高明  王玉梅  桑海岩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507-2507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皮肤紫癜1a,在外院检查,血象:白细胞10×10~9/L,血小板(1.5~3)×10~9/L,血红蛋白120g/L,肝脾(一)。外院骨髓象:早,中,晚幼粒占0.53,疑为MDS- RAEB。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 ,女 ,2 7岁 ,2 0 0 2年 10月 2 3日因发烧、咽喉不适、左侧颈部肿块来我院就诊 ,血常规 :HGB 111g/ L ,RBC 3.38×10 1 2 / L ,WBC 33.6× 10 9/ L ,GR 12 .4 % (4.2× 10 9/ L ) ,L Y79.7% (2 6 .8× 10 9/ L) ,MO7.9% (2 .6× 10 9/ L) ,PL T12 7× 10 9/ L ,血涂片瑞氏染色镜检淋巴细胞形态无异常。10月 2 4日骨髓象检查 :粒细胞系统增生活跃 ,早幼粒以下各阶段均可见 ,细胞分布大致正常、形态未见异常 ;红细胞系统增生活跃 ,以晚幼红较多见 ,细胞形态未见异常 ;巨核细胞 10 / 2× 2 ,血小板簇可见 ;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以下简称慢粒)急性变并发原粒细胞瘤已有报告。但慢粒急性变并发两处原粒细胞瘤极少见。我院收治1例慢粒急性变并发左颅后窝旁、左髂前臀部原粒细胞瘤。报告如下。 男、19岁,因乏力、下肢浮肿半月,于1982年7月14日入院。查体:双侧腋下触及黄豆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肝肋下1.5cm,脾肋下12.5cm,血象:Hb71g/L,WBC20×10~9/L,原粒1%,早幼粒2%,中幼粒18%,晚幼粒15%,杆粒22%,  相似文献   

6.
<正> 患者女,36岁。因突发上腹部疼痛伴黑便于1998年2月14日入院。实验室检查:Hb 70g/L,WBC 9.4×10~9/L,N 0.89,Plt 9.0×10~9/L。给予制酸、止血、输血、3次输注机采血小板、激素等治疗。患者入院后未见明显的呕血及便血,但贫血症状进行性加重。查血象:Hb 44g/L,Plt 9.0×10~9/L,网织红细胞增高(3.5%)。外周血象可见晚幼粒、幼核红细胞。游离血红蛋白13.4g/L,3P试验阳性,总胆红素61.6μmol/L,以间接胆红素为主,乳酸脱氢酶增高,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为主。患者临床症  相似文献   

7.
<正> 孙某,男,59岁,农民,因无诱因头晕、乏力、恶心、心悸、视物模糊及血象高一年余,于1997年9月20日来我院就诊。 查体:脾脏肋下9.0cm,随呼吸活动度大,脐周压痛(±),其余未见异常。 实验室检查:Hb:151g/L,RBC:4.13×10~(12)/L,Pts:242×10~9/L,WBC:44.7×10~9/L,N:93%,L:3%,E:3%,晚幼粒:1%,RC:0.4%,碱磷酶积分:300,  相似文献   

8.
<正> 患者,男,50岁,因全身疼痛半月余,一年来有乏力、多汗、贫血,常因劳累后突然晕倒,于97年8月3日来我院门诊就诊。贫血貌皮肤无黄染,淋巴结肿大有压痛,肝肋下5cm,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肝功能(-),ESR30mm/H,WBC:15.O×10~9/L,BPC:170×10~9/L,HGB4.3g/L,RC0.006,外周血片分类:早粒0.04,中幼粒0.30,晚幼粒;0.24,中性杆状0.20,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31岁。因左上腹包块逐渐增大伴乏力,体重减轻等,B超检查示牌大,于1989年2月19日人院。查体未发现阳性体征。血象:Hb 86 g/L,BPC131×10~9/L,WBC 217×10~9/L,中幼粒25%,晚幼粒21%,干状17%,分叶31%,嗜酸1%,嗜硷2%,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31岁,农民个体户。因高热、皮下淤点十天于1986年9月10日入院。1979年2月,患者曾因重度贫血,两侧颈部淋巴结无痛性多个肿大在本组住院。当时血象Hb30g/L,WBC 8×10~9/L、N60%、L40%,BPC110×10~9/L,Ret0.3%。骨髓象示有核细胞轻度增生,粒:红=50:1,红系仅见原红细胞0.8%,粒系:原粒0.4%、早幼粒0%、中幼粒0.8%、晚幼粒5.6%、带状核7.2%、分叶核15.6%,巨核细胞30个/片,成熟淋巴细胞49.6%,分类不明细胞(胞体较大、核大、核仁明显)2%。血清a_2球蛋白升高(10.6%)。ESR85mm/hr。住院期间每天均发热38℃左右,最高39.7℃。诊为纯红再障、恶性淋巴瘤?拒绝  相似文献   

11.
1 临床资料 患者,53岁,因乏力1年,症状加重伴低热,紫斑15d于1990年12月11日入院。1961年曾患乙型肝炎:1978年患“忧郁症”,服泰尔登1年,症状好转停药,至1986年复发又改服“阿米替林”、“丙咪嗪”,病情平稳。无其他毒物接触史。体检:T37.0℃,P96/min,BP13.6kPa,明显贫血貌,四肢皮肤散在少数紫癜及淤斑。浅表淋巴结(一)。胸骨明显压痛。心肺(一)。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质中等,无触痛。化验室检查:Hb58g/L,WBC74.0×10~9/L,N0.59,L0.05,M0.04.原始粒0.09,早幼粒0.06,中幼粒0.13,晚幼粒0.04。血小板5.0×10~9/L。骨髓像: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M/E=15.08/1;粒系增生极度活跃,有核细胞计数0.925,其中原始粒0.07,早幼粒0.325,呈细颗粒性伴少数粗大颗粒,Auer小体(+),中幼粒0.195,晚幼粒0.175,杆状核0.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19岁.因头昏、乏力4年余,于1982年在我院门诊首次就医发现脾大平脐.Hb78g/l,WBC72×10~9/l,分类:早幼粒0.01、中幼粒0.21、晚幼粒0.24、杆状粒0.22、分叶粒0.23、嗜碱粒0.08,血小板(BPC)51×10~9/l.骨髓象:原粒0.02,早幼粒0.03、中幼粒0.23,晚幼粒0.27,分叶0.34,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粒).给马利兰治疗后症状缓解,脾脏明显回缩出院.于1985年10月初,又感乏力、头昏,出现骨痛半月余,住院用马利兰治疗无效,改用1,2:5,6二去水乙茅醇(DAG)治疗后,症状缓解出院.因发热、骨痛、腹胀,皮肤粘膜出血点1周,于1986年7月21日再次到本院就诊,以“慢粒急变”收住.  相似文献   

13.
M_4EO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一种亚型。根据1985年FAB协作组对ANLL分型修订标准,我们共诊断7例M_4EO,现报告如下。一、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Hb57~88g/L;RBC2.8~3.3×10~(?)/L;P(?)6~51×10~9/L;WBC4.7~260×10~9/L;原始细胞7~78%;2例可见嗜碱细胞。 (二)骨髓象:原始+早幼粒细胞(NEC)21.2~41.6%,原始+幼稚单核细胞(NEG)23.4~49.6%,嗜酸细胞(NEC)6~21.4%,嗜酸细胞以中晚幼阶  相似文献   

14.
赵红光  姚凤芳 《新疆医学》2001,31(3):241-241
一、病例简介患者,男,55岁,农民。因进行性头昏、乏力入院。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皮肤粘膜无出血点,胸骨无压痛,肝、淋巴结不大,脾肋下2.5cm。实验室检查:Hb52g/L,WBC:2.2×10~9/L,PLT82×10~9/L。中性中幼粒0.18,中性晚幼粒0.15,中性杆状0.18,中性分叶0.12,晚幼红0.02,淋巴0.4,单核0.05。血涂片可见红细胞大小不等,血色素淡染及少量畸形。骨髓象:增生活跃,粒/红=0.86:1。粒系0.4,原粒0.  相似文献   

15.
<正> 1.病例介绍 患者,女,27岁,因严重贫血住院就诊,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查体:皮下有陈旧性瘀斑,面色苍黄,结膜苍白,心音有力,律齐,身体乏力、腹软、肝、脾未及,无压痛。 实验室检查:WBC:2.9×10~9/L,Hb97g/L,RBC2.17×10~(12)/L,PCT 27×10~9/L。血片分类,分叶核粒细胞0.27,淋巴细胞0.71,单核细胞0.02,偶见晚幼红细胞1个,用煌焦油兰活体染色找网织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占0.02。骼后穿刺,增生明显减低,粒:红=1:1,晚幼粒细胞0.01,杆状核粒细胞0.07,分叶核粒细胞0.07,嗜酸性粒细胞0.01,中幼红细胞0.06,晚幼红细胞0.09,淋巴细胞0.66,单核细胞  相似文献   

16.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简称慢粒)急变为红白血病少见。作者近5年见到5例。例1 男,38岁。慢粒病史2年多,因发热,乏力1月入院。肝肋下2cm,脾肋下3cm。血象:Hb4.0,WBC25×10~9/L,原粒8%,有幼红。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红比0.9:1,原粒14%,幼红52%,原始红+早幼红4%,有巨幼样变,PAS染色强阳性。倒2 男,32岁。慢粒病史10年,因发热、乏力2周入院,肝肋下1cm,脾肋下19cm。血象:Hb4.5,WBC 19.5×10~9/L,原粒3%,有幼红。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粒红比0.8:1,原粒20%,幼红54%有巨  相似文献   

17.
急性嗜酸-粒单核细胞性白血病(M_(4Eo)。亚型白血病)较少见,而M_(4Eo)亚型白血病转化为急性粒细胞白血病者更少。本院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男,24岁,头晕,乏力1个月,于1990年1月30日入院。体检:轻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不大,肝脾未及。实验室检查,Hb62g/L,WBC7.8×10~9/L,分类:中性分叶核74%,嗜酸1%,单核2%,淋巴23%。血小板76×10~9/L。骨髓象:增生极度活跃,粒细胞与有核红细胞比例为49∶1,原粒+早幼粒52%,原单+幼单23%,幼稚嗜酸粒7.0%,成熟嗜酸粒4.5%。嗜酸粒细胞中可见嗜酸  相似文献   

18.
男患,5岁。因顽固性呕吐,伴头痛、腹痛、酱油色便5天,面黄,精神极度不振2天入院。查体:体温37.4℃,脉搏120次/分,血压100/60mmHg,精神萎靡,巩膜、皮肤黄染,面部、跟周可见针尖样出血点。口唇苍白,心肺无异常,腹软,肝剑下3.5cm,肋下4.0cm,脾未及,双下肢无浮肿。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35g/L,红细胞1.05×10~(12)/L,白细胞36×10~9/L,中幼粒0.04,晚幼粒0.10,杆状粒0.14,分叶粒0.52,晚幼红0.02,中幼红0.02。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淡染,嗜中性粒细胞胞浆中毒颗粒、空泡(+),网织红细胞0.45。血小板62×10~9/L。骨髓象呈  相似文献   

19.
刘林  陈幸华  张曦  孔佩艳  彭贤贵  刘红  张怡  高蕾 《重庆医学》2002,31(12):1180-1181
目的 观察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初期疗效。方法 自 2 0 0 1年 4月~ 2 0 0 2年 3月 ,以APBSCT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共 10例 ,其中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8例 ;霍奇金淋巴瘤 (HD) 2例。动员方案为 :MOEP/CMOP +G CSF ,获得MNC中位数为 5 1× 10 8/kg ,CD34+ 细胞为 6 8× 10 6/kg ,CFU GM为 3 1× 10 5/kg。预处理方案 :Cy/TBI(7例 )及CEAC(3例 )。结果 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快速重建。WBC >1 0× 10 9/L、中性粒细胞 >0 5× 10 9/L、PLT >2 0× 10 9/L ,分别为 (9± 4 )d、(10± 3)d、(14± 5 )d。随访至 2 0 0 2年 8月 ,2例患者于移植后 1月和 2月分别死于感染和疾病复发 ,其余患者已无病存活 6~ 14个月。结论 疗效显示 ,对于常规化疗无效的NHL ,APBSCT疗效较差 ,而经治疗后获得PR或CR及复发后再治疗获得PR或CR的淋巴瘤患者 ,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马利兰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常用药物,它以疗效高、副作用小、经济而成为治疗CML的首选药,但该药具有细胞毒作用,也可致不可逆的骨髓抑制导致再障,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韦××,女、18岁,农民,因龈血20天、月经过多20天、高热5天入院。入院前3个月因左腹肿块在它院门诊就诊:B超示脾大肋下12cm;血象:Hb105×10~9/L,WBC412×10~9/L,早幼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