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4年12月和1985年12月,在江苏武进县EHF疫区,野外捕捉小兽115窝,即行分类获灰麝鼩118只,其肺EHF抗原阳性7只,阳性率为5.9%;血清EHF抗体阳性8只,阳性率为6.7%。从EHF抗原阳性的灰麝鼩肺组织和EHF抗原阳性的窝巢革螨,各分离出一株EHF病毒,属首次报告。并提示EHF疫区灰麝鼩可作EHF的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了山东省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分型和鼠肺EHF病毒抗原与血清分型结果。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458例EHF病人血清分型结果,419例为家鼠型(91.48%),33例为野鼠型(7.21%),未定型6例(1.31%)。各地均以家鼠型为主,分别占80~100%。鼠肺EHF病毒抗原型别和血清型别与宿主动物种类相一致。表明山东EHF是以家鼠型为主的家、野鼠型并存的混合型疫区。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市EHF发病人数不断增加,临床表现复杂,病情轻重不一,宿主动物种类也较多,而且在家鼠型疫源地褐家鼠鼠肺中分离的病毒,用单克隆抗体(McAb)检测时,发现其带有野鼠病毒型的抗原成分。  相似文献   

4.
应用间接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我省混合型疫区羊肺681份、羊血清563份的EHF病毒抗原、抗体结果全部阴性。用EHF标准毒株感染仔羊后,检查羊组织未发现其特异性荧光颗粒。选择羊可疑组织行小白鼠脑内EHFV分离,结果未分离到EHFV抗原。实验结果证明羊做为EFHV的传染源和宿主动物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流行性出血热不同地形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讨论了天台县流行性出血热(EHF)在平原、丘陵、山区等不同地形的宿主动物、疫源地类型与发病的关系。基本上明确了平原地区以黑线姬鼠和褐家鼠为主要宿主动物的混合型疫源地,其鼠肺EHF抗原阳性率高,是EHF发病严重地带,且健康人群隐性感染率亦高。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丘陵、山区逐渐形成以褐家鼠为主的疫源地,且鼠肺EHF抗原阳性率明显降低,EHF的发病及健康人群隐性感染水平都低。  相似文献   

6.
近年国内外多以间接荧光抗体技术(IFAT)检测家野鼠类肺脏中的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抗原,从而确定宿主动物种类和计算带毒率。但相当部分鼠类带毒之后不易查出抗原,其血清中存在特异性IgG抗体,此抗体较易查出。我们用可与多种鼠类IgG交叉的广谱兔抗BALb/C鼠荧光血清为抗抗体,以IFAT检测福建各地家野鼠类共3353只(鼠科3属6种)的EHF IgG抗体和肺脏抗原,获得满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集安市1974~1989年 EHF 发病情况,分析了其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平均发病率为3.93/10万,病例多呈散发,发病季节呈双峰型。通过宿主动物的血清学调查,从黑线姬鼠查示 EHF 抗原,其抗原阳性检出率力1.08%;EHF 抗体阳性鼠种为黑线姬鼠、褐家鼠、巢鼠、其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68%、3.13%、12.6%。调查确认集安市有 EHF 自然源地的存在,并呈多宿主性。  相似文献   

8.
从天台县疫区捕获的14194只小兽中,经IFAT检查为阳性的有484只,总阳性率为3.41%,室内总带病毒率为3.88%,野外总带病毒率为2.99%,二者有显著差异(x~2=8.533,P<0.01)。在13种小兽中发现9种自然携带EHF病毒抗原,它们是褐家鼠、黑线姬鼠、大足鼠、小家鼠、黄胸鼠、罗赛鼠、东方田鼠和臭鼩(鼠胄)、灰麝鼩。其中褐家鼠和黑线姬鼠数量最多、带病毒率高,是本地EHF病毒的主要贮存宿主;其带病毒率的季节波动与人群发病率的季节波动相吻合,是本县EHF的主要传染源。监测表明,EHF是属于多宿主动物源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地EHF疫区类型可能属于姬鼠和家鼠混合型。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一种既能防止EHF病毒从口腔进入消化道、又能防止实验中形成气溶胶感染的实验攻毒方法进行了豚鼠胃肠道实验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的研究。共用动物29只,经抗 EHFV-McAb 检测,79%在肺组织中可检出 EHF 病毒抗原。实验结果表明:豚鼠胃肠道暴露于 EHF 病毒亦可引起感染,从而为证明食入被 EHF 病毒污染的食物而引起 EHF 的传播途径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用r线照射灭活的EHF病毒抗原免疫动物,制备高效价的免疫血清和单克隆抗体。用此抗体试剂建立的检测EHF病毒抗原的ELISA夹心法、免疫酶染色法及EHF病毒微量滴定技术。在微量滴定病毒的过程中,比较了ELISA、免疫酶染色法、免疫荧光法的敏感性。结果证明,这三种方法中,ELISA最敏感,后两者敏感性相同。但免疫酶染色法不需装备荧光显微镜,应用更方便。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了山东省莒南县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分型及宿主动物的调查研究结果。用血凝抑制试验(HI)对262例EHF病人进行血清分型,结果230例为家鼠型病人(87.78%),29例为野鼠型(11.07%),未定型3例(1.15%)。检测该地11种动物的肺组织或血清,从7种动物的肺中检测出EHF病毒抗原,主要是黑线姬鼠、大仓鼠、褐家鼠、猪、羊、家兔和黄鼬等,前4种还同时查出血清抗体。进一步证实鼠类是主要传染源。猪的感染可能与发病有关,但尚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1979~1992年流行性出血热(EHF)监测结果:野鼠密度与EHF发病率呈正相关,野外鼠带毒率为15.74%,显著高于室内鼠带毒率8.94%,其中黑线姬鼠病毒携带率最高,为16.17%,显著高于褐家鼠带毒率10.13%,并认为黑线姬鼠可能是动物间EHF病毒的主要宿主,而褐家鼠可能是鼠与人之间EHF的主要媒介和传染源。  相似文献   

13.
<正> 太行山区的济源是近年来我省 EHF 的高发区之一,为探讨引起当地 EHF 流行的宿主动物,我们于一九八二年的八月和一九八三年的元月、五月分别采集三批鼠肺标本作免疫萤光抗原检测。现予以整理报告。  相似文献   

14.
用Vero E—6纯系细胞,接种EHF病毒相关抗原阳性的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肺13份,从中分离得5株可在Vero E—6细胞中连续传代的病原因子,分离阳性率为38.5%。通过以其中一株分离物G9感染的第五代Vero E—6细胞制作抗原片,检测EHF患者恢复期血清12份中有11份免疫荧光阳性(91.7%),而12份非EHF病人血清全部阴性;20例EHF患者双相血清抗体滴度均呈4倍以上增长;与呼肠弧Ⅰ、Ⅱ、Ⅲ型病毒抗血清免疫荧光阴性;G_9病毒与国内已知EHF病毒16、62、S_3、R_1株抗血清有高滴度交叉,并且,可被16、R_1抗血清完全中和其感染性,证明G9等分离物是EHF病毒。另外,G9病毒对5—I UDR不敏感、不耐热(56℃1小时)、不耐酸(PH3.0)、对脂溶剂乙醚敏感,这些理化特性也与EHF病毒完全相符。广东省一九八三年证实存在流行性出血热(EHF)疫源地,并从主要储存宿主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肺脏检出EHF病毒相关抗原,其阳性率高达8.6%,但未进行病毒分离。一九八四年二月至六月,我们应用Vero E—6纯系细胞,选择EHF病毒相关抗原阳性的褐家鼠为标本,直接分离EHF病毒获得成功。对其中一株分离物G9进行了较全面的鉴定,本文介绍病毒分离及鉴定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和掌握广西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类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年来广西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数据,对疫区分布及其流行强度进行分析。用夹夜法在室内及室外布夹,对捕获的宿主动物无菌取血清及肺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汉坦病毒抗体及肺组织中的抗原,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并测序,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型。结果1990~2009年广西流行性出血热累计报告病例数为286例,男性农村青壮年多发,总体上发病水平较低,以邻近湖南省的桂北局部地区多见,近年来城市发病例数有增多趋势。2006~2008年共监测捕获啮齿动物18种共1 984只,褐家鼠为优势种,宿主动物感染汉坦病毒总抗体阳性率为14.75%;宿主动物肺组织抗原阳性6份,经核酸检测和测序证实为Ⅱ型病毒(汉城型汉坦病毒)。结论广西流行性出血热的宿主动物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多种宿主动物感染汉坦病毒,从褐家鼠肺组织标本可检测出Ⅱ型病毒,疫区类型以Ⅱ型病毒(汉城型汉坦病毒)为主;广西EHF发病水平较低,以男性农村青壮年多发,邻近湖南省的桂北局部地区为高发地区,近年城市发病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6.
1984年8月、10~11月,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海市8个县、6个区捕获的啮齿类和食虫目,除宝山、崇明两县和6个区未检出EHF带毒动物,其它6个县均发现EHF带毒动物,其中发现5个县褐家鼠、2个县黑线姬鼠、黄胸鼠和鼩鼱肺组织携带病毒抗原,用EHF病人双份血清检阳性肺组织抗原具有特异性,证实了本市EHF的主要传染源为褐家鼠和黑线姬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掌握广西流行性出血热疫区类型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年来广西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数据,对疫区分布及其流行强度进行分析。用夹夜法在室内及室外布夹,对捕获的宿主动物无菌取血清及肺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汉坦病毒抗体及肺组织中的抗原,汉坦病毒抗原阳性的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鉴定并测序,将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知病毒序列进行比对分型。结果1990~2009年广西流行性出血热累计报告病例数为286例,男性农村青壮年多发,总体上发病水平较低,以邻近湖南省的桂北局部地区多见,近年来城市发病例数有增多趋势。2006~2008年共监测捕获啮齿动物18种共1 984只,褐家鼠为优势种,宿主动物感染汉坦病毒总抗体阳性率为14.75%;宿主动物肺组织抗原阳性6份,经核酸检测和测序证实为Ⅱ型病毒(汉城型汉坦病毒)。结论广西流行性出血热的宿主动物以褐家鼠为优势种,多种宿主动物感染汉坦病毒,从褐家鼠肺组织标本可检测出Ⅱ型病毒,疫区类型以Ⅱ型病毒(汉城型汉坦病毒)为主;广西EHF发病水平较低,以男性农村青壮年多发,邻近湖南省的桂北局部地区为高发地区,近年城市发病有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的研究证实,多种鼠和其它小兽是流行性出血热(EHF)的宿主动物和传染源,其中最为主要的是黑线姬鼠、褐家鼠和大林姬鼠。张云等人在控制EHF疫源地的五项指标中指出,鼠密度和鼠EHF抗原阳性率,可代表EHF的传播力,在疫源地中起主导作用,而发病率则反映鼠间的EHF已构成鼠——人传播。考虑到发病率直接受  相似文献   

19.
1984年8~10月,作者对广州地区实验大、小白鼠EHF病毒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共采集大白鼠296只,每只都采集了肺组织标本,EHF病毒抗原阳性率为6.08%。296只大白鼠中有233只在采集肺组织标本的同时采集了血液标本,EHF病毒抗体阳性率为13.73%。同时采得肺组织和血液标本的233只大白鼠中,EHF病毒抗原或/和抗体阳性者32只,感染率为11.49%,其中抗原抗体同时阳性者16只,阳性率为6.87%,抗原阴性抗体阳性者16只,阳性率为6.87%,未发现抗原阳性而抗体阴性者。发现雌性大白鼠EHF病毒感染率显著的高于雄性大白鼠。对大白鼠感染的EHF病毒来源进行了讨论。采集小白鼠786只,肺组织EHF病毒抗原全部阴性,未采集血液标本检测EHF病毒抗体。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在EHF高发疫区天台县进行的EHF自然疫源地野外主要宿主动物空间分布特点的研究结果。在各约35万平方米的两个样地,采用网格式均匀捕鼠,在地图上标记捕鼠点位置,进行EHF病毒抗原、EHF抗体检测,以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进行统计处理。经84年6月、12月,85年2月、6月四次调查,结果: 1.捕到8种小兽,查出黑线姬鼠、褐家鼠、小家鼠、黄毛鼠4种鼠携带EHF病毒抗原或EHF抗体。以黑线姬鼠为优势种,EHF病毒感染率也最高(7.06%)。2.平原水稻耕作区的官塘样地经四次调查,累积EHF病毒感染鼠计88只,其空间分布情况与二项分布和泊松分布的概率有显著性差异,可以认为EHF病毒感染鼠的空间分布具有集聚性的特点。84年12月和85年2月两次调查,以及85年2月一次调查的EHF月病毒感染鼠空间分布的集聚性分析,都得到了同样结果。3.平原、丘陵交织,地形较复杂的大吴样地,三次调查累积EHF病毒感染鼠计46只,其空间分布情况的分析与官塘样地所得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证实:EHF病毒感染鼠在自然疫源地中的空间分布,在不同的生境上都具有集聚性的特点,同时其分布是独立的,不依赖于鼠类的生态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