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银川地区163名健康成人进行了最大呼气流速—容量(MEFV)曲线的测定。选择曲线的非用力依赖部分,即肺活量50%和25%的低肺容量流速(V50和 V25)作为考核小气道功能的标准。为消除体表面积的干扰,并分别除以身高(H),求出与年龄和 H 之二元直线回归方程及单侧90%可信限下界,定 V50/H 和 V25/H 均低于下界者为小气道功能明显异常。在呼吸系疾病患者的测定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_1%)正常(>70%)时,其 V50/H 和 V25/H 的异常率仍可高于对照组的异常率,x~2检验表明 P<0.001;可见此类患者即使常规通气功能测定正常,仍应进一步作小气道功能检测。另外,在吸烟者的测定中,由于吸烟首先危害末稍气道,亦可表现为 V25/H 明显下降;随着吸烟史的增长,V50/V25值亦随之而增大。  相似文献   

2.
最大呼气流速 -容量曲线 (maximalexpiratoryflow -volumecurve ,MEFV)正常值和曲线的各常数国内已有不少报道 [1],但对MEFV各项指标的实际临床意义尚缺乏分析。为此 ,我院自1992年应用美国森迪斯公司的2100型全自动肺功能测量仪 ,对4组 (健康组、健康吸烟组、慢支组和肺心病组 )60~75岁男性老年人40例进行了MEFV测定 ,同时对MEFV曲线下面积与潮气环面积进行比较 ,对ΔMEFV/ΔV进行了讨论分析。1对象和方法1.1检查对象40例 ,均为男性 ,年龄60~75岁 ,…  相似文献   

3.
4.
5.
6.
检测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的临床意义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间质病变等疾病患者共1774例,按FEV1%及VC%分为常规肺功能正常组和异常组,观察两组的小气道功能。小气道功能异常按单纯V50或V25小于预计值的70%判断为异常。结果:常规肺功能异常组中,MEFVC异常率为92.4%。在常规肺功能正常组中,近2/3的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MEFVC)已有异常。结论:常规肺功能正常的患者,MEFVC对早期诊断小气道功能异常确实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疾病的早期(常规肺功能正常时)MEFVC的异常首先表现为V50的降低。常规肺功能异常时,MEFVC的检测已无意义。常规肺功能异常而MEFVC正常者,应考虑到是否有肺间质病变的存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30例矽肺患者FEC始角(α)和中段水平夹角(β)的测定,以探讨矽肺的通气功能。测定结果,矽肺患者FEC(α)比正常人大(P<0.01),FEC(β)比正常人小,两指标与矽肺病情相关分析分别成高度正、负相关(r为0.950和-0.863)。认为,这两个指标可作为肺通气功能测定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氦氧混合气对肺活量的影响 ,并根据实验数据对氦氧混合气最大呼气流速 -容积曲线的理论和价值作一评价。方法 :测定 6 4例非吸烟健康志愿者呼吸氦氧混合气前后的肺活量 ,并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呼吸氦氧混合气后 ,肺活量较呼吸空气时增加了 19.2 % (P <0 .0 5 ) ,补呼气容积增加了87.3% (P <0 .0 5 ) ,深吸气量减低了 7.39(P >0 .0 5 )。结论 :呼吸氦氧混合气能使肺活量大幅增加 ,这可能是肺功能研究方面的一个新发现 ,其机制有待揭示和阐明 ;由于氦氧混合气能使肺活量大幅增加 ,本来就受到质疑的氦氧混合气最大呼气流速 -容积曲线的理论和意义第一次受到了实质性的否定。  相似文献   

9.
周怡  张金花  赵卫国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2):169-171
目的了解肺癌患者肺功能最大呼吸流速容量曲线(MEFV)变化的意义及其变化与气道阻力(Raw)、用力肺活量(FVC)测定相关性。观察放/化疗后弥散功能和肺CT的改变。方法测定36例肺癌患者的MEFV、Raw及弥散功能,并对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肺癌病人存在FVC、FEV1、PEF、V!50、V"25下降,且这种下降在放/化疗后更明显,PEF、V#50下降与吸/呼气的气道阻力呈负相关,与FVC呈正相关。肺癌患者在放/化疗后1、2年Dlco、Co减少,CT所见存在28.57%肺间质病变。结论肺癌病人肺功能表现可有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当气道阻塞严重时,PEF、V$50、V%可同时下降,说明PEF的下降可与小气道的阻塞有关,V50下降也可与用力大小有关。DLco可与CT一样作为敏感指标观察放/化疗后肺间质的损害。  相似文献   

10.
最大呼气中段流速在COP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64例COPD患者的CV/VC%与MMEF作了相关分析,两者呈负相关(r=-0.6965,P<0.01),说明CV/VC%随着MMEF的降低而增高。对另一组172例COPD患者的FEV1.0%、MMEF及计算和实测的CVVC(%)的异常率也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MEF异常率均高于CV/VC%的计算值和实测值,在FEV1.0%≥80%的患者中,MMEF的敏感性也高于FEV1.0%,作者认为,MMEF可作为一项早期诊断COPD可靠、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1.
对正常不吸烟者45例、无症状吸烟者44例、慢支20例、轻度肺气肿34例、中重度肺气肿23例进行最大呼气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正常不吸烟组和无症状吸烟组之间FEF_(25-75%)差异显著(P<0.05),V_(50)差异非常显著(P<0.01);无症状吸烟者的异常检出率分别为22.7%和20.5%,表明可作为检出小气道早期病变的指标。三组慢阻肺病人之间FEV_1%和V_(75)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异常检出率随病情演变而递增,提示对慢阻肺病变程度的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时,阻抗容积曲线及脉冲振荡(impulse oscillometry,IOS)呼吸阻抗参数的变化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建立试验模型,探讨容积对呼吸阻抗的影响。对7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测定呼吸阻抗参数,并观察潮气呼吸及深呼吸阻抗容积曲线图。结果:低频段呼吸阻抗受被测定气体容积影响,71例COPD患者,IOS阻抗参数总体阳性率90.1%,部分患者可在阻抗容积图上呈“空泡”现象,深呼吸时尤为明显,其阳性率可达95.6%,结论:IOS低频段呼吸阻抗参数可受气道阻力以及被测定气体容积的影响,呼气末气体陷闭造成的:容积丢失”是形成“空泡”现象的主要原因,深呼吸时阻抗容积图可提高IOS测定对小气道阻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哮喘患者呼气流速峰值节律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测38名支气管哮喘患者及38名正常对照者的呼气流速峰值(PEFR)的昼夜变化,发现哮喘病人PEFR昼夜变化比值A的均值为29.0%,明显高于正常组(8.8%),可作为诊断哮喘的重要依据。哮喘病人以清晨下降型(占79.3%)为其昼夜变化的特征性类型,对这方面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哮喘病的诊治。  相似文献   

14.
测定慢性气道阻塞(CAO)缓解期病人177例(40例慢性支气管炎、46例支气管哮喘、45例肺气肿和46例肺心病)和正常非吸烟者41例的FEV_1 、PEFR和V_(50)。3项指标在正常组与4组病人组间有显著差异性,5组间3项指标T_2检验,除慢支与支哮组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任何两组间差异非常显著,五组中任一项指标均有显著差异性。各指标对任两组的比较,除慢支与支哮组间FEV_1、PEFR差异不显著,慢支与支哮、支哮与肺气肿组间V_(50)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指标对任何两组均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性。认为FEV_1是考核CAO最敏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对272例健康人进行了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容积曲线测定。以横向年龄分组的方法分析了年龄对通气功能各参数的影响。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与50%和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及其身高的比值((?)_(50)、(?)_(25)、(?)_(50)/HT、(?)_(25)/HT)高度相。认为MMEF也可作为小气道功能测定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测定57例不同胎龄新生儿的肺功能和脐血中皮质醇及脐血总蛋白水平。结果:早产儿、足月儿和过期产儿的脐血总蛋白水平呈阶梯状上升。早产儿脐血皮质醇显著低于足月儿,而足月儿与过期产儿差异不显著。经相关分析脐血皮质醇与总蛋白呈正相关,胎龄<37周者相关极显著(r=0.924,P<0.01),>37周者相关无显著意义(r=-0.17,P>0.05)。过期产儿的各种肺功能指标均与足月儿接近,早产儿CVC和Vmax较足月儿低。CVC和Vmax与脐血总蛋白和皮质醇均有显著相关。结果表明:脐血总蛋白和皮质醇水平可作为反映胎儿成熟度和肺成熟度的指标;肺成熟度随胎儿的成熟度逐渐上升。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浮筒式肺量计的浮筒质量对呼气流量有多大影响,本文作了理论推算和实验测量。结果表明:浮筒的质量不同对呼气流量的影响可以忽略,因此在制造浮筒式肺量计时,一般情况下对浮筒的质量可以不作统一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脑血管特性装置对36例急性脑梗塞患者和正常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左、右侧颈总动脉CBF、CBV、D的测定,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测算出颈、脑动脉Zo、Ve、Rp等。结果表明患者病灶侧与正常人比较除D外均有显著差异。对比脑CT检查,认为本装置可从血管特性、血流动力学方面提示脑梗塞时的病态生理改变,是一种无损伤、可供多次重复的检查方法。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对47例先天性心脏病并肺动脉高压症患者作术中肺活检,并对肺切片中单位面积小动脉数量与术后早期结果作比较:发现肺动脉高压症患者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量明显下降,并且与HeathEdwards肺血管病理定性分级的轻、重程度有关;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量小于0.3mm-2的病例,术后早期死亡比例(12/22,54.5%),明显高于肺小动脉数大于0.3mm-2组(4/25,16.0%)。初步提示单位面积肺小动脉数量是反映肺动脉高压肺小动脉病变程度的定量指标,可作为估计临床手术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通过X 线胸片观察了20只油酸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的肺水肿与低氧血症的关系。结果发现,当呼吸衰竭出现时,肺水肿只表现为较轻程度的(?)级或Ⅱ级;当肺水肿程度加重时,动脉血氧分压并无显著性降低(P>0.05)。说明两者间无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