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 毫秒
1.
目的测量正常人黄斑部各分区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neurosensory retinal thickness,NRT)。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3000)对60例(120眼)正常人的黄斑部进行扫描,扫描模式为快速黄斑厚度地形图(fast macular thickness map),分析模式为视网膜厚度/体积分析(retinal thickness/volume analysis),应用OCT3000自带软件分别测出9个分区和黄斑中心小凹的NRT及总黄斑体积。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分析不同年龄、眼别、性别组间上述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不同年龄组间除黄斑中心小凹、上、下方外环区、总黄斑体积外(P<0.05),其余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眼别间除鼻侧内环区、上、下方外环区、颞侧外环区外(P<0.05),其余部位差异均无显著性;不同性别间中央区、内环区各象限、鼻侧外环区、颞侧外环区、总黄斑体积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OCT3000可用于测量黄斑部各分区的NRT,其厚度值存在年龄、眼别及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度数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神经上皮变化规律。方法 122例近视患者(239只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分为低度近视组(≤-3.0 D)、中度近视组(-3.0 D~-6.0 D)、高度近视组(-6.0~-9.0 D)和超高度近视组(>-9.0 D),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分析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与等效球镜度数及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超高近视组距黄斑中心凹颞侧、上方、下方750μm处神经上皮厚度与低度近视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高度近视组上方及下方750μm处神经上皮层厚度亦与低度近视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且超高近视组下方750μm处神经上皮厚度较中度近视组亦显著变薄(P<0.05)。黄斑中心凹部及鼻侧、颞侧、上方、下方175μm处视网膜神经上皮厚度与眼轴长呈正相关,而下方750μm处神经上皮厚度与眼轴长呈负相关,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各方位厚度分布均是上方视网膜最厚,下方与鼻侧次之,颞侧最薄。结论黄斑部神经上皮的损害随屈光度数增高和眼轴增长而呈区域性萎缩变薄,提示可能出现早期近视性视网膜损害。OCT是为观察此种损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对正常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定。方法对30只经眼科检查确认的正常眼按同一方法进行黄斑区图像采集,并使用随机软件对其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按距中心点距离和方位进行分类统计计算和检验。结果显著性检验证明测量所得 1320个数据具有良好的可信性,且结果与以往类似报道相符。结论OCT能够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进行精确的量化测定,正常值测定的结果有助于对眼底疾病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200/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并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的高度近视眼患者64例(64只眼)和正常对照者铝例(48只眼),分为高度近视组和正常对照组,测量其黄斑中心凹、中心凹上下方及颞侧、鼻侧各750μm处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比较两组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高度近视组的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二者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正常眼,OCT能够精确量化测定该厚度变化。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我国正常人贡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etinal neurosensory layer)和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t epithelium,RPE)与脉络膜毛细血管层的厚度。方法:用OCT对60例(120眼)正常人进行经黄斑中央小凹水平和垂直扫描,扫描长度4mm,测量并计算黄斑中央小凹;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眼轴长度、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fERG)各波的反应密度与潜伏期,并与正常人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选择高度近视患者30例(30眼)和正常对照组30例(30眼),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mfERG检测黄斑部视网膜电图各波反应密度及潜伏期,分析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眼轴长度、中心凹部神经上皮层厚度及mfERG各波的反应密度、潜伏期。结果高度近视眼平均眼轴长为(28.10±2.67)m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中心凹平均神经上皮层厚度为(163.67±4.93)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斑部mfERG反应密度N1波为(18.26±4.95)nV/deg2,P1波为(30.97±10.58)nV/deg2,N2波为(23.66±9.03)nV/deg2,同正常值相比,各波反应密度显著下降,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眼轴增长,但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尚未有明显改变。黄斑部mERG各波反应密度皆降低,提示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及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并与正常人比较,评价其差异。方法选择残疾鉴定工作中超高度近视患者20例(40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40眼),用综合验光法验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测量黄斑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厚度,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测量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分析超高度近视眼屈光度数、中心凹部神经上皮层厚度及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关系。结果超高度近视眼平均眼屈光度数为(18.30±4.67)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黄斑中心凹平均神经上皮层厚度为(158.54±6.82)μ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VEP各波的反应潜伏期N75波为(85.26±2.95)ms,P100波为(120.97±10.58)ms,N145波为(153.66±9.03)ms,P100波振幅(5.12±2.03)uv,同对照组相比,各波反应潜伏期明显延迟,振幅低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高度近视眼与正常眼相比,眼屈光度数越大,黄斑区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变薄,图像视觉诱发电位(PVEP)各波的反应振幅与潜伏期明显较正常眼差,提示视网膜神经上皮通路功能明显受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excimer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对高度近视眼黄斑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择接受LASIK手术矫正视力≥1.0高度近视眼患者18例36眼。采用Zeiss-Humphrey光学相干断层成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第三代测量近视眼LASIK术前,术后1天、1周眼底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3mm半径内的视网膜平均厚度,以地形图分9个区域显示。结果18例36眼高度近视患者LASIK术后1天、1周测量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包括黄斑中心凹最小值、黄斑中心凹平均值、内圈平均值、外圈平均值和黄斑区6mm直径范围的视网膜体积与术前值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2次测量值间也无显著差异。结论LASIK对高度近视眼患者术后早期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结构的变化及其与中心视野改变的关系.方法 将高度近视组79例(104只眼)按等效球镜度数(spherical equivalent,SE)分为试验组1(6.00 D≤SE<9.00 D)40例(53只眼)、试验组2(9.00 D≤SE<12.00 D)26例(35只眼)及试验组3(12.00 D≤SE≤15.25 D)13例(16只眼);中、低度近视对照组18例(26只眼).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测量黄斑中心6 mm直径范围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容积,比较各组间的差异;采用Octopus101电脑自动视野计检测中心视野,分析高度近视中心视网膜平均厚度与中心视野平均缺失敏感度(mean defect,MD)的关系.结果 高度近视各组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容积,试验组1为(272.60±12.35)μm,(9.73±0.51)mm3;试验组2为(273.34±12.99)μm,(9.64±0.46)mm3;试验组3为(271.38±12.71)μm,(9.62±0.64)mm3,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2.08±10.62)μm,(9.99±0.53)mm3(P<0.001).高度近视组中心视野MD与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呈低度相关(r=-0.36,P<0.001).结论 高度近视者黄斑区视网膜整体厚度及容积均较低;高度近视视野缺损与视网膜萎缩存在相关性.(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0,10:285-287)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主导眼、眼轴长度的关系。 方法:入选高度近视组患者128例180眼,其中主导眼79眼,非主导眼101眼,应用OCT测量黄斑区及周围视网膜厚度及应用A超测量眼轴长度,另设正视眼组112人180眼,其中主导眼106眼,非主导眼74眼作为对照,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高度近视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29.57依1.57 mm与正常组患者的平均眼轴长度(24.13依0.90mm)相比显著延长(P〈0.05)。眼轴长度与黄斑中心凹内环区(距黄斑中心凹1~3mm区)上方( S1)、下方( I1)、颞侧( T1)及黄斑中心凹外环区(距黄斑中心凹3~6mm区)上方( S2)、下方(I2)、鼻侧(N2)、颞侧(T2)视网膜厚度存在相关性,与黄斑中心区及黄斑中心凹内环区鼻侧( N1)视网膜厚度无相关性。高度近视眼组黄斑中心区及各个分区均较正视眼组明显变薄(P〈0.05)。高度近视主导眼与非主导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高度近视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OCT的检测值低于正视眼组。高度近视组眼轴长度与黄斑区上方( S1)、下方(I1)、颞侧(T1)、上方(S2)、下方(I2)、鼻侧(N2)、颞侧( T2)视网膜厚度存在负相关关系。高度近视眼中主导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与非主导眼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使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OCT)研究眼轴长度对非病理性近视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筛选无眼底改变的近视患者90例90眼,男47例,女43例,年龄18~35岁。入选患者根据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分为3组:低、中度近视组(lowandmediummyopiagroup,LMMG),等效球镜度数为-0.50~<-6.00D且眼轴长度为24~<26mm,共29眼;高度近视组(highmyopiagroup,HMG),等效球镜度数为-6.00~<-10.00D且眼轴长度为26~<28mm,共37眼;超高度近视组(superhighmyopiagroup,SHMG),等效球镜度数≥ -10.00D且眼轴长度≥28mm,共24眼。根据黄斑区9分区模式使用CirrusHD-OCT检测入选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体积。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值的差异。使用线性回归分析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和眼轴长度的关系。结果 HMG的内环下方黄斑厚度(inferiorinnermacularthickness,IIM)、内环颞侧黄斑厚度(temporalinnermacularthickness,TIM)和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LMMG,但黄斑中心区厚度(centralsubfieldthickness,CST)测量值明显大于LMMG(均为P<0.05)。SHMG的IIM、TIM和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LMMG,但CST测量值明显大于LMMG(均为P<0.05)。SHMG外环所有象限的视网膜厚度测量值明显小于HMG,但CST测量值明显大于HMG(均为P<0.05)。CST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呈负相关,与眼轴长度呈正相关。内环平均厚度、IIM、TIM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外环每一象限的厚度、外环平均厚度、黄斑区平均厚度和黄斑体积测量值与屈光度数均呈正相关,与眼轴长度均呈负相关。结论 随着眼轴长度和屈光度数的增加,非病理性近视眼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增加,内环和外环厚度降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高度近视患者进行黄斑区域不同象限视网膜厚度的测量,分析其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高度近视者48例48眼和正常对照组20例20眼,分别测量黄斑中心凹最小厚度、中心凹及周边直径为3mm和6mm两个环形区域内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视网膜平均厚度,比较不同区域视网膜厚度之间的差别。结果:两组旁中心凹上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最厚,鼻侧与下方次之,颞侧最薄;旁周边中心凹鼻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最厚,上方与下方次之,颞侧最薄。高度近视组中旁中心凹范围及旁周边中心凹的颞侧和下方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变薄;高度近视组中旁周边中心凹的鼻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薄;高度近视组中旁周边中心凹上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较正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度近视组中中心小凹及中心凹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高于正常对照组。结论:黄斑区域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分布存在区域特异性。高度近视眼的视网膜变薄是确实存在的,主要是旁中心凹区,不是在中心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后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变化。 方法:随机抽取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69例138眼。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对所有患者术前及术后1d; 1wk; 1,3,6mo的黄斑部视网膜进行检查,分别测量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0.5mm区域、直径1.5mm区域及直径3mm区域的上方、鼻侧、下方、颞侧9个区域的视网膜平均厚度及容积。 结果: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1.5mm内(A1,A2,A3,A4)术后1d; 1wk的视网膜厚度及容积均低于术前,术后1,3,6mo同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直径0.5mm内(A0)以及直径3mm内的区域(A5,A6,A7,A8)术后1d; 1wk; 1,3,6mo同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常规LASIK术后所出现的部分区域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是轻微可逆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观察与比较不同屈光度近视青少年儿童黄斑区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的变化,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前瞻性横断面研究。纳入6~18岁青少年儿童115例230眼。根据等效球镜度数(SE)分为4组:正视组16例32眼,低度近视组47例94眼,中度近视组34例68眼,高度近视组18例36眼。RTVueXR扫描黄斑区6mm×6mm范围,系统自动分区,分为以黄斑中心小凹为中心,直径分别为1mm的中心凹(fovea)环、1~3mm的内环(parafovea)、3~6mm的外环(perifovea),且每个圆环被进一步划分为颞(T)、上(S)、鼻(N)、下(I)4个象限,定量分析各分区浅层、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和视网膜厚度。结果:正视、低度、中度和高度近视组黄斑区整体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依次显著减低,分别为(44.4±3.5)%、(44.8±3.8)%、(44.3±3.8)%、(42.6±4.5)%(F=2.963,P=0.033),内环颞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6.1±3.5)%、(46.8±5.1)%、(46.2±4.3)%、(43.8±5.5)%(F=3.436,P=0.018);四组黄斑区整体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随着近视度数增加亦显著降低,分别为(49.9±4.1)%、(48.4±4.7)%、(47.9±5.5)%、(45.3±4.7)%(F=4.806,P=0.003),外环深层毛细血管密度分别为(49±4.4)%、(47.2±5.2)%、(46.6±6)%、(43.6±5.1)%(F=5.495,P=0.001)。四组黄斑区整体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93.9±12.9、295.5±13.0、290.9±12.0、284.5±10.7μm(F=6.606,P<0.001)。内环颞侧、鼻侧浅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221、0.219,P=0.001、0.001),外环颞侧、上方、鼻侧、下方深层毛细血管密度与SE呈正相关(r=0.172、0.200、0.250、0.296,P=0.011、0.003、<0.001、<0.001);黄斑区除中心凹外其余区域视网膜厚度与SE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青少年儿童近视度数的增加,黄斑区浅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内环颞侧为甚;深层毛细血管密度降低,以外环范围内为甚;视网膜厚度降低,以内环和外环范围为甚。青少年儿童近视随着屈光度增加,会导致黄斑区结构和血流循环的变化,在高度近视眼中改变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怀孕时视网膜厚度的生理性改变。 方法:本研究分为健康孕妇组(包括孕中期和孕晚期)20例40眼和健康未孕女性组(对照组)20例40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所有受试者进行黄斑区扫描测量黄斑容积、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中心视网膜厚度以及旁中心各分区的视网膜厚度。 结果:健康孕妇组和对照组黄斑容积分别为10.06±0.41mm3和9.87±0.30mm3,黄斑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分别为279.43±10.86μm和274.25±8.07μm,中心厚度分别为235.15±15.05μm和233.00±15.81μm,其中黄斑容积和黄斑区平均厚度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孕妇组黄斑旁中心8个区平均厚度均较对照组增加,但只有上方外圈和下方外圈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黄斑区OCT图像形态正常。 结论:健康妊娠中晚期孕妇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增加,在评估孕妇病理性视网膜病变应考虑视网膜厚度的生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厚度及黄斑体积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6-01-01/2017-01-01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的40例78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国际临床分类法分为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on prolifertive dibetic retinopthy,NPDR)组20例40眼,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tive dibetic retinopthy,PDR)组20例38眼.全部研究对象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检查,以直径1、3、6mm ETDRS对黄斑区进行分区,分析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黄斑中心凹及其周围分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及体积的变化特点.结果:NPDR组及PDR组黄斑中心小凹的厚度(foveola thickness,FT)分别为252.57±31.36、362.47±20.81μm,分区中内环上方、鼻侧最厚,下方次之,颞侧最薄;外环鼻侧最厚,上方次之,颞侧、下方最薄;NPDR组黄斑中心凹厚度及分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数值均小于P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PDR组及PDR组黄斑中心小凹处体积(V)分别为0.20±0.02、0.28±0.16mm3,分区中内环上方、鼻侧最大,下方次之,颞侧最小;外环鼻侧最大,上方次之,颞侧、下方最小;NPDR组黄斑中心凹体积及分区各象限视网膜体积数值均小于PDR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中心凹及分区各象限视网膜厚度及体积变化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程进展有关.利用OCT对不同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厚度及黄斑体积进行定量分析,了解随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黄斑区及其周围分区视网膜形态学变化的特点,为更好地分析不同严重程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部位结构改变提供临床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 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9-09/2020-09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首次就诊且未进行过任何近视矫正训练的儿童56例110眼纳入研究,根据儿童近视的临床表现分为隐匿性高度近视组(27例52眼)和对照组(29例58眼,普通近视儿童)。比较两组儿童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情况,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 结果: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视网膜厚度以黄斑中心凹最薄,内环区上方最厚。隐匿性高度近视组儿童黄斑9个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较对照组变薄,其中黄斑中心凹、外环区下方和颞侧处视网膜厚度有显著差异(均P<0.05)。随着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屈光度的增高,黄斑各分区的平均视网膜厚度值均降低。与对照组相同屈光度儿童比较,隐匿性高度近视组除0.00D≤屈光度≤-1.00D儿童外环区颞侧、-2.00D<屈光度≤-3.00D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有明显差异(均P<0.05),其余各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均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性别、年龄、眼轴、眼压、角膜曲率均无相关性(P>0.05),与屈光度呈负相关性(r=-0.201,P<0.05)。 结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视网膜厚度以黄斑中心凹最薄,内环区上方最厚,黄斑各分区平均视网膜厚度较相应屈光度数近视儿童薄。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3D 1 000 OCT测量正常青年人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并就测量的可重复性,黄斑厚度与性别的关系等进行研究。同时将检测结果与其他类型OCT检测的数据进行对比,了解不同OCT对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检测的一致性。 方法:青年人111例 222眼。用Topcon 3D 1 000 OCT(ver 2.4)的3D扫描模式对受试者双眼黄斑区进行检测。其中12例24眼进行可重复性检查。并将我们测定的结果与其他研究结果进行横向比较。 结果:青年人111例,年龄18~27岁,裸眼或矫正视力全部≥1.0,眼压全部<21mmHg。视网膜平均厚度是273.32±17.08μm,黄斑区视网膜体积为7.73±0.37mm3。黄斑中心凹厚度为161~264(平均200.13±18.81)μm,黄斑中心区厚度在188~273(平均229.00±18.20)μm。男性黄斑中心区厚度大于女性,存在统计学差异。其中12例24眼行重复检查,结果黄斑区各项指标前后两次对比除外环鼻侧外均无统计学差异,黄斑中心区厚度的可重复性好于黄斑中心凹厚度。 结论:黄斑检查的可重复性好,黄斑中心区厚度可重复性好于黄斑中心凹厚度。3D 1000 OCT测量的青年人黄斑中心区厚度是229.00±18.20μm。不同性别黄斑中心区厚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