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及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对老年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选取200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病情程度分为脓毒症组(n=112)和脓毒性休克组(n=88);按照患者28 d预后分为存活组(n=165)与死亡组(n=35);比较各组SOFA评分、28 d病死率、N/LPR、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分析N/LPR和SOFA评分对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脓毒性休克组患者SOFA评分、28 d病死率、N/LPR、TNF-α、CRP水平高于脓毒症组(P<0.05);死亡组患者SOSA评分、N/LPR高于存活组(P<0.05).回归分析显示,SOFA评分、N/LPR是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PR、SOFA评分单独及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789、0.868和0.918,二者联合使用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更高(P<0.05).结论:N/LPR及SOFA评分与脓毒症患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二者均可作为病情及预后评估的指标,联合使用对预后评估的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C反应蛋白(CRP)、嗜酸性粒细胞(EOS)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130例AECOPD患者,依照是否发生呼吸衰竭分为呼吸衰竭组(n=41)与未呼吸衰竭组(n=89);并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分级标准,将患者疾病分为A级(n=25)、B级(n=33)、C级(n=32)、D级(n=40),检测患者外周血NLR、CRP、EOS水平,分析外周血液指标在疾病评估中的诊断价值,分期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呼吸衰竭组外周血NLR、CRP水平高于未呼吸衰竭组,EOS水平低于未呼吸衰竭组(P<0.05);外周血NLR、CRP、EOS联合检测评估AECOPD患者呼吸衰竭情况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高于单独NLR、CRP、EOS检测时的0.816、0.812、0.833(P <0.05);外周血NLR、CRP水平,A级<B级<C级<D级;EOS水平,A级>B级>C级>D级患者(P<0.05);外周血NLR、CRP水平与患者疾病分级呈正相关(r=0.703、0.755,P<0.05);外周血EOS水平与患者疾病分级呈现负相关(r=-0.707,P<0.05).结论:AECOPD患者血NLR、CRP水平随病情加重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而EOS水平随病情加重呈现下降趋势,两者均与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相关,且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于AECOPD呼吸衰竭情况的判断具有较高的鉴别效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的检测在诊断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2例AECOPD和39例COPD稳定期(对照组)患者,检测血清PCT、CRP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并比较以上各指标在AECOPD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AECOPD组治疗前血清PCT、CRP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与AECOPD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CRP及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在AECOPD患者在细菌感染后明显升高,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可明显下降,检测血清PCT、CRP及WBC有助于AECOPD的早期诊断及疗效的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CX3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纤维蛋白原(FIB)、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计数(MPV/PLT)表达,探讨其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4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存活组91例和死亡组23例。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影响AECOPD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分析CX3CL1、FIB、MPV/PLT对AECOPD患者的预后价值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结果 死亡组机械通气率、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CX3CL1、MPV、FIB水平高于存活组,PLT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t=7.992、5.542、3.240、5.762、3.188、4.545、4.309,P均<0.05)。死亡组MPV/PLT水平为(0.07±0.01),高于存活组(0.04±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904,P<0.001)。Logistic分析显示,机械通气、CRP、NEU、MPV、CX3CL1...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PLT)的比值(RPR)与脓毒症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5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后90 d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n=89)和非死亡组(n=61),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比较RPR与其他危险因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RPR最佳临界值(cut-off值=0.111)将入组患者分为低RPR组(n=67)与高RPR组(n=83),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两组28 d生存率。结果 死亡组降钙素原(PCT)、RDW、RPR、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APACHEⅡ)、住院时间均高于非死亡组(P<0.05);死亡组白蛋白(ALB)、PLT低于非死亡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PR(OR=4.952,95%CI:1.802~13.609)、RDW(OR=3.636,95%CI:1.602...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MVP)与CAPS评分及住院死亡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3年7月-2014年11月我院收治的122例AE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的MVP、血小板计数(PLT)、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等;按照入院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支气管哮喘生理评分(CAPS)的中位数、住院死亡以及MVP的中位数分为Ⅰ组(n=61例,CAPS评分≥23.43分)和Ⅱ组(n=61例,CAPS评分<23.43分);死亡组(n=24例)和存活组(n=98例);A组(n=61例,MPV≥9.12fl)及B组(n=61例,MPV<9.12fl);比较以上组别患者相关指标的差异。 结果 与Ⅱ组比较,Ⅰ组MVP、D-D、FIB、CR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较高,而氧分压(PaO2)较低(P<0.05);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MVP亦较高(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中高CAPS评分、住院死亡的比例较高(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VP与D-D、CRP与CAPS评分呈正相关,而与PLT及PaO2 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VP与老年AECOPD患者CAPS评分及住院死亡的呈独立正相关。 结论 高水平MVP与老年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亦是其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检测MVP对于评估AECOPD患者病情及近期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老年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的变化并分析其与颅内显著动脉粥样硬化狭窄(significant atherosclerotic stenosis, SAS)数量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纳入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江苏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诊治的>60岁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和小动脉闭塞型AIS患者,实验室检查检测生化指标,血常规检测炎性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单核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磁共振血管成像评估颅内SAS(≥ 50%狭窄或闭塞),根据颅内SAS数量将AIS患者分为无SAS组(n=77)、单支SAS组(n=45)和多支(≥2)SAS组(n=33),比较3组临床特征包括生化及炎性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颅内SAS数量与炎性指标的相关性。按照颅内SAS最严重狭窄程度将78例存在SAS的受试者分为3组:中度狭窄组(n=23)、重度狭窄组(n=17)和闭塞组(n=38),比较3组炎性指标;Spearman秩相关分析炎性指标与颅内SAS数量的相关性。 结果: 与无SAS和(或)单支SAS组相比,多支SAS组年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均显著增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颅内SAS数分别与高白细胞计数、高中性粒细胞计数、高NLR独立相关(P均<0.05)。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组各炎性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与颅内SAS数量呈弱相关(r=0.255,P=0.024;r=0.319,P=0.004)。结论:老年AIS患者外周血炎性指标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及NLR增高,且与颅内SAS数量呈一定的弱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血小板计数(PLT)联合检测对细菌性肝脓肿(PLA)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在南京市中医院接受治疗的98例PLA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症状、血清学、影像学等结果将患者分为轻症组(n=29)和中重症组(n=69),根据患者的预后分为预后良好组(n=67)和预后不良组(n=31)。另选择40名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所有受试者空腹静脉血10 mL,采用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仪检测血清CRP、PLT水平,采用双抗夹心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CT水平。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LA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RP、PCT、PLT对PLA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轻症组、中重症组患者血清CRP、PCT、P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症组患者血清CRP、PCT、PLT水平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的性别、最高体温、脓肿位置、腹部手术史、合并高血压比...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气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预后情况,将呼吸困难、咳嗽、多痰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病情稳定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65),将呼吸困难、咳嗽、多痰等临床症状持续存在且疾病反复发作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乙肝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epatitis B virus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liver failure, 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影响因素及预后模型的建立。方法 以2017年5月-2022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收治的131例HBV-ACL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6个月,根据患者预后结果分为死亡组(n=60)和存活组(n=71)。收集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气指标,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因素,并将筛选的因素使用R 4.3.0软件进行绘制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拟合度及预测效能评估,根据决策曲线评估预测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 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白蛋白及凝血酶原时间是影响HBV-ACLF患者6个月预后的重要因素,建立的预后模型区分度和校准能力较好。自发性腹膜炎在存活组和死亡组HBV-ACLF患者并发症中占比均最高。结论 通过白蛋白,血小板计数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紧急气管插管后不同通气量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AE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40例,根据紧急气管插管后辅助通气量不同分为两组,Ⅰ组(n=20)患者潮气量为10~15 ml/kg,呼吸频率15-20次/min;Ⅱ组(n=20)患者设置潮气量为6 m...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四种营养评估方法对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评估效果。 方法 选择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5 月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 140 例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方法治疗、干预,并完成 30 d(短期)及 12 个月(长期)随访,根据随访结果分为死亡组(n=32 例)、存活组(n=108 例);30 d 再住院组(n=51 例)和 30 d 未再住院组(n=99 例)。 各组均完成不同方法营养评估,包括:体质量指数(BMI)、去脂体重指数(FFMI)、营养风险筛查 2002 评分(NRS 2002 评分)、血清白蛋白(ALB)水平;绘制 ROC 曲线,分析四种营养评估方法在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评估效能(敏感性、特异性)。 结果 140 例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访 1 年 32 例死亡,死亡率为 22.86%;51 例患者出院后 30 d 内再住院,再住院率36.43%;存活组及 30 d 未再住院组 BMI、FFMI、ALB 水平均高于死亡组和 30 d 再住院组(P<0.05);NRS 2002 评分低于死亡组和 30d 再住院组(P<0.05);ROC 曲线结果表明:BMI、FFMI、NRS2002 评分、ALB 四种营养评估方法联合检测在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预后中的预测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单一 BMI、FFMI、NRS 2002 评分、ALB(P<0.05)。 结论 4 种营养评估方法用于 AE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能反映患者营养状态,且 4 种方法联合测定能获得较高的预测效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 TREM-1)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122例AECOPD患者根据预后分为好转组(n=102)和恶化组(n=20),分别在入院当日、入院第3天及入院第7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者血清s TREM-1、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表达水平,采用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s TREM-1表达水平对AECOPD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s TREM-1表达水平与AECOPD患者28d病死率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入院第3天及第7天血清s TREM-1、CRP及PCT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入院当日(P<0.05),相同时间点恶化组患者血清s TREM-1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好转组(P<0.05),而血清CRP及PCT表达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好转组患者入院第7天血清s TREM-1表达水平较入院第3天明显降低(P<0.05);入院第3天血清s TREM-1水平检测对AECOPD患者28 d病死率的预测价值(AUC=0.846)优于入院当日(AUC=0.761)和入院第7天(AUC=0.675);入院当日、入院第3天及入院第7天血清s TREM-1水平与AECOPD患者28 d病死率呈正相关性关系(r1=0.612,r2=0.775,r3=0.563,P<0.05),入院第3天血清s TREM-1水平与AECOPD患者28 d病死率的相关性较入院当日和入院第7天更为密切。结论:血清s TREM-1水平与AECOPD临床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尤其是入院第3天检测血清s TREM-1水平对于AECOPD临床预后预测具有更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机械通气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7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28 d预后将患者分为好转组(66例)和恶化组(31例)。比较两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NLR、C反应蛋白(CRP)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对NLR与CRP、APACHEⅡ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统计基线期NLR四分位区间,并比较各个区间的死亡率。结果恶化组NLR、CRP和APACHEⅡ评分均高于好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C、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ECOPD机械通气患者NLR与CRP、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279、0.315,P=0.006、0.002)。不同NLR四分位区间患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AECOPD机械通气患者的NLR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小野寺预后营养指数(PNI)在胆囊癌患者预后的意义,并建立预测胆囊癌预后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咸阳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2010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PNI按以下公式计算:PNI=血清白蛋白(g·L-1)+5×淋巴细胞计数(×109·L-1)。通过绘制预测生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PNI的最佳临床临界值为49.25,根据该值将患者分为高PNI组(n=36)和低PNI组(n=62)。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对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时间进行分析。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确定影响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依据独立危险因素绘制相应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通过校准曲线及一致性曲线进行验证。结果: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高PNI组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低PNI组(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分期、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以及PNI是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相似文献   

16.
余广兰  魏俊 《四川医学》2020,41(3):276-280
目的探讨细胞分布宽度和血小板计数的比值(RPR)在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56例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116例)和预后不良组(n=40例)。比较两组人口统计学、病因、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等相关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VST患者转归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绘制40例预后不良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探讨RPR值对CVST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按最佳阈值分为高RPR组和低RPR组,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的生存率。结果 156例CVST患者中116例(74. 36%)预后良好,40例(25. 64%)预后不良,22例(14. 10%)死亡;两组年龄、昏迷、主要侧支循环、RDW、D-D、PLT、R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主要侧支循环、RDW、D-D、RPR均是预测CVST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 05); RPR值预测CVST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896,最佳阈值为0. 072,灵敏度95. 00%,特异度79. 30%; 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曲线提示:高RPR组生存率低于低RP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 RPR值可较好地预测CVST患者预后,RPR大于0. 072增加患者预后不良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检测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21年5月-2022年5月于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就诊的80例AECOPD患者为AECOPD组,根据肺功能分级标准分为A组24例(GOLDⅠ级)、B组19例(GOLDⅡ级)、C组20例(GOLDⅢ级)、D组17例(GOLDⅣ级),根据随访6个月内患者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58)和预后不良组(n=22);同期纳入80例COPD稳定期(SCOPD)患者作为SCOPD组及8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及计算NLR、PLR、PCT、CRP、IL-6水平、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对照组、SCOPD组、AECOPD组FEV1、FEV1/FVC依次降低,PCT、CRP、IL-6、NLR、PLR依次升高(F=415.603、344.576、700.091、1 478.186、561.854、332.932、125.060,P均...  相似文献   

18.
: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 PLT) 、淋巴细胞计数( LC) 、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 PLR) 与急性缺血性脑 血管病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 2015-06~ 2018-06 期间我院收治且经颅脑 CT 或 MRI 检查确诊的急性缺血 性脑血管病病人 300 例,其中急性脑梗死病人 200 例( ACI 组)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 100 例( TIA 组) 。另选 取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随访 6wk,根据格拉斯哥预后量表( GOS) 评分将 ACI 组 病人分为预后良好组( n = 152) 和预后不良组( n = 48) 例。比较 3 组受试者 PLT、LC 和 PLR 水平,不同预后 ACI 病人临床资料、PLT、LC 及 PLR,以及 LC、PLR 与 ACI 病人 GOS 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 组受试者 PLT 比较差异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CI 组和 TIA 组 LC 明显低于对照组,PLR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 ACI 组 LC 明显低于 TIA 组,PLR 明显高于 TIA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不同预后 ACI 病人性 别和 PLT 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预后良好组年龄明显小于预后不良组,LC 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 PLR 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 LC 与 ACI 病人 GOS 评分呈正相关( r = 0.668,P<0.05) ,PLR 与 ACI 病人 GOS 评分呈负相关( r = -0.331,P<0.05) 。结论: LC 和 PLR 可为鉴别诊断 ACI、TIA 提供参考,且 LC 和 PLR 与 ACI 病人短期预后显著相关,可用于急性脑梗死病人预后的 评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与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凝血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抽选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老年AECOPD患者96例,按照是否伴呼吸衰竭分为呼衰组(n=44)和AECOPD组(n=52),并选择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并确认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Sysmex CS-51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三组患者凝血指标:血小板(PLT)、D二聚体(D-D)、血浆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 PTT);检测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血气指标Pa O_2、Pa CO_2。结果呼衰组D-D水平显著高于AECOPD组和对照组,且AECOPD组高于对照组,(P0.05);AECOPD组、呼衰组Fb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呼衰组、AECOPD组CRP、TNF-α、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呼衰组显著高于AECOP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呼衰组FEV1、FEV1/FVC、Pa O_2水平均低于AECOPD组低于对照组;Pa CO_2高于AECOPD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存在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血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水平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患者伴发左心室射血功能障碍(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LVSD)的相关性并明确其诊断值。方法 选取2018年7月~2021年11月本院收治的178例AECOPD患者,根据是否存在LVSD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chronic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CPHD)分为4组:第1组为无LVSD和CPHD的AECOPD(n=73);第2组为AECOPD合并CPHD,不伴LVSD(n=68);第3组为伴LVSD和CPHD的AECOPD(n=16);第4组为AECOPD合并LVSD,不伴CPHD(n=21)。比较组间NT-proBNP水平,分析NT-proBNP值与AECOPD患者合并LVSD的相关性。根据NT-proBNP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