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和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一期预防性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获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回顾性纳入本中心53例DCM和25例ICM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指南推荐的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一级预防的适应证.收集患者入院植入ICD期间时的临床基线资料、治疗方案以...  相似文献   

2.
心源性猝死是威胁人类生命主要的杀手之一,每年美国有45万、英国有12万、我国有100万人死于该病,其中83是由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引起的。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因能自动识别及处理室性心律失常,自1980年美国FDA批准其应用于临床开始,已作为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肥厚型心肌病是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心源性猝死是其最恶劣的并发症,可以在各个年龄段发生。该病为35岁以下青年人和运动员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在预防猝死的发生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可以及时终止致命的恶性心律失常,挽救猝死高风险患者的生命。所以,判断哪些患者是心源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哪些患者需进行ICD植入、如何进行危险分层至关重要。现有的危险评估模型仍有很大的局限性,需要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及完整的数据采集以对其进行补充完善。  相似文献   

4.
肥厚型心肌病(HCM)是一种遗传性心肌病,大多数HCM患者一生中出现的症状都很轻微。然而,HCM患者有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SCD)的风险,在中国成年人中其患病率为80/10万,且SCD是HCM最严重的并发症。识别HCM患者发生SCD的风险,可以改善预后结局。本文结合当前指南及近年来HCM与SCD方面的相关研究,对HCM患者发生SCD的病理机制、风险因素的识别及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评价基因检测在指导肥厚型心肌病(HCM)女性患者受孕方式选择及发现有患病风险的一级家属家族成员的意义与价值。方法:对1例39岁女性患者进行详细临床评估及遗传基因检测,并对其家族成员进行特定性突变基因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指导患者选择合适受孕方式,评估家族成员患病风险,并对其提供临床咨询。结果:超声心动图提示HCM,基因检测发现心肌肌钙蛋白I(TNNI3)基因c.700g>a杂合子突变,突变位点处在TNNI3基因保守区域。给予患者植入式体内自动除颤器置入作为一级预防,并建议其通过健康女性卵子捐献体外受精方式再次生育。4位家族成员进行特定突变检测,未发现相同突变,避免了不必要的临床评估及长期随访。结论:对于已知先证者致病基因突变,家族成员进行特定性突变基因检测,不但能够对受累个体提供重要临床咨询,并且能指导其家族成员及后代将来的管理与治疗。  相似文献   

7.
多项研究显示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在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猝死一级预防及二级预防中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但是限于昂贵的费用及植入后的相关并发症,目前的危险分层的策略还有待不断改进,以使ICD在挽救更多生命的同时也具有更高的费用-效益比。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一级预防作用。方法12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男性11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9.4岁。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左心率射血分数0.23~0.36,常规进行标准抗心力衰竭治疗。患者均行ICD植入,并进行ICD参数的设置。术后1、3、6个月,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观察病人的临床症状,随访时通过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ICD的工作情况。结果术中及随访期间无死亡及心力衰竭加重,尢手术并发症。全部病例随访了3~30个月,其中2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室颤),除颤成功,3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ATP转复成功,1例患者因心房颤动快速心室率发生误放电,通过药物控制心室率及调整ICD参数,未再发生误放电。结论12例心力衰竭患者中在随访期内(3~30个月)5例(42%)发生了室颤或室性心动过速,均经ICD成功复律。因此,ICD能有效预防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数量与心脏性猝死(SCD)一级与二级预防患者临床资料特征,为ICD患者筛选提供实践依据.方法 连续入选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于我院行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术的患者,收集患者术前资料与患者植入ICD类型,分析历年ICD植入数量与一级、二级预防患者资料的特征与差异.结果 入选214例患者,一级预防108例,二级预防106例.ICD植入数量与一级预防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与二级预防患者相比,一级预防患者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更差(P<0.01),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更低[(0.34±0.01)对(0.50±0.16),P<0.01],QRS时限更长[(135.83±35.08)ms对(111.68±34.15)ms,P<0.01],log (NT-proBNP)水平更高[(3.32±0.62)pg/ml对(2.83±0.83) pg/ml,P<0.01],肾小球滤过率更低[(75.15±24.23) ml/min对(90.25±70.30) ml/min,P=0.037];一级预防患者冠状动脉疾病与扩张型心肌病占90%,与二级预防患者疾病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内冠状动脉疾病比例均较低(13.1%与22.6%);二级预防患者主要植入单腔ICD(84.0%),而一级预防患者植入CRT-D比例最高(74.1%),组间植入ICD类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CD植入数量与一级预防患者比例逐年增加,一级预防患者的识别与植入工作有待改进,特别是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良患者与未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适应证的慢性心功能不良患者的识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应证患者及主管医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国内ICD植入率过低的原因。方法选取2007年6月至2008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住院病人中符合ICD适应证的患者及其主管医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共有122例ICD适应证患者参与调查。其中一级预防适应证占73.0%,为二级预防(27.0%)的2.7倍。(2)无论是一级预防还是二级预防,其基础心脏疾病均以非缺血性心脏病占首位。(3)二级预防患者植入ICD/CRT—D的比例为42.4%,而一级预防的比例仅为2.2%(P〈0.001)。(4)年龄与文化程度对于患者是否接受ICD治疗无影响。(5)在对自身病情、心脏性猝死(SCD)的认知以及对于ICD的了解和接受程度等方面,二级预防患者均明显优于一级预防患者(P〈0.001)。(6)决定患者是否接受ICD治疗的最主要影响因素是医生的建议。不接受ICD治疗的首位原因是认为自己的病情不需要而非经济因素。(7)绝大多数一级预防患者的主管医师认为患者并不需要植入ICD(93.3%),其比例明显高于二级预防21.1%(P〈0.001)。结论目前临床上ICD作为SCD预防的实际应用远远低于其指征范围,尤其是一级预防。医患对心脏性猝死及ICD的认识不够是导致ICD植入率过低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心脏杂志》2016,28(6):723-726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重要的手段。ICD的无痛性治疗又称抗心动过速起搏(ATP)治疗,是ICD终止室速的最重要治疗方法。如何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减少ICD放电.特别是减少不恰当放电,更好地应用ICD技术为患者服务,深入了解和掌握无痛性ATP治疗十分重要。本文就ICD无痛ATP治疗相关内容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相对常见的心脏疾病,在普通人群的发病率为0.2%。其临床特征异质性大,但大部分患者的寿命不受影响。尽管如此,心脏性猝死仍然是一部分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的首发症状。因而,目前迫切需要寻找合理的危险分层方法,将肥厚型心肌病中心脏性猝死高风险的患者鉴别出来。现重点对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做一总结。  相似文献   

13.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的适应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SCD)的主要原因,美国每年约40万人死于此症。一系列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ICD是优于药物的有效治疗方法,明显降低SCD发生率。美国每年上万人安装ICD,其数量呈直线上升趋势。我国由于经济条件和认识水平普及的限制,采用ICD治疗的患者甚少,但近年来逐渐增多,1年约100例患者安装ICD。为提高医生和患者对应用ICD的认识及使用规范化,两个学会的ICD专家组于2001年11月在北京召开研讨会,就ICD适应证、多中心试验结果、植入技术、心动过速的识别和治疗、并发症、随诊等专题,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入了深入和认真的讨论,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心脏性猝死严重威胁心脏病患者的生命 ,其最常见直接原因为 VT和 VF。ICD是预防心脏性猝死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1 980年 2月在美国霍普金氏医院 (Johns Hopkins Hospital)安装了第一台自动除颤器 ,到目前为止 ,世界上十万例患者安装了除颤器 ,挽救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在近六年内 ,这种治疗方法已成为标准治疗方法。越来越多的患者 ,尤其心脏骤停幸存者非常愿意接受这种治疗。仅 1 993年一年 ,美国接受 ICD植入的患者已达 1万例 ,1 995年已达 3万例。我国从 1 991年开始将 ICD应用于临床 ,迄今约有 30例患者安装了 ICD。我院1 99…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应用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SCD)一级预防价值进行长期随访观察.方法 2002年3月至2011年10月入选56例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Ⅱ~Ⅲ级(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0.16 ~0.35(0.29±0.05),接受规范化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植入ICD并进行ICD参数初步设置.术后1、3、6个月,以后每6个月随访1次.结果 所有患者非开胸经锁骨下静脉植入ICD均成功.全部病例随访了1~115(44.05±35.16)个月.其中11例患者发生心室颤动26次(19.6%),ICD均电除颤成功;17例患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39次(30.4%),ICD治疗成功率94.8%.8例患者发生误放电,6例患者发生电风暴.16例患者ICD电池耗竭,10例患者更换了ICD.8例患者死亡.结论 缺血性或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是心脏性猝死的高危人群,应用ICD可降低这类患者的猝死风险.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未成年患者猝死的病因成为学术界争论的焦点。有报道称40岁以下人群猝死的发病率为2.07/10万[1],其中心源性猝死(SCD)患者占70%~80%[1-2]。通过对猝死存活患者及亲属的心血管及基因检查发现其中40%与先天性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因遗传性心律失常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术后情况及ICD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阜外医院从2004年6月到2011年6月诊断为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以及肥厚型心肌病并且植入了ICD的全部患者,通过定期随访及调阅患者的ICD内存储的数据了解患者术后的一般情况、ICD植入术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情况以及ICD的工作情况.结果 共入选患者43例,其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8~78(41.5±15.8)岁,随访8 ~84 (37.0±20.6)个月.21例(48.8%)患者在随访期内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速/室颤)事件,其中有5例(11.6%)患者发生的室速/室颤事件属于不恰当识别.1例患者在植入ICD后发生未识别事件.ICD共记录到室速/室颤事件382次,植入ICD后首次发生室速/室颤事件的时间为术后1~36(6.4±8.9)个月,84.6%的室速/室颤事件发生于1年内.ICD共启动治疗程序498次,包括抗心动过速起搏381次,同步电复律83次,高能量除颤34次.结论 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复发率高且复发早.二级预防植入ICD可有效预防患者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肥厚型心肌病是儿童第二常见的心肌病,具有高度异质性,病因机制和临床表现各异,易发展为心源性猝死。目前临床诊断主要依赖超声心动图和磁共振成像,结合临床表现、胸片、心电图及其他特殊检查综合诊断,部分病因诊断可依赖于基因检测。同时,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早期评估心源性猝死风险并利用相关指标建立预测模型。现结合相关文献及最新的研究进展对以上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符合ICD一级预防标准并植入ICD的患者进行随访。ICD的诊断设置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两个工作区,治疗设置抗-tk,动过速起搏(ATP)、低能量同步转复(CV)和高能量除颤(DF)。术后患者常规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每3~6个月随访1次,利用程控仪获取ICD储存资料,了解患者心律失常发作情况以及ICD的诊断和治疗是否准确,及时调整相关参数并处理ICD故障。结果共随访了22例患者,平均随访(12.8±8.6)个月。共有10例患者记录到ICD治疗事件。10例患者ICD记录到持续性VT事件,其中由ATP终止6例,CV终止4例。4例患者有VF事件,均1次DF成功。2例ICD将快速心室率心房颤动(AF)识别为VF并进行放电治疗并转复房颤。结论ICD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一级预防中的治疗效果是肯定的,ICD联合抗心律失常药物能有效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预防心脏性猝死。  相似文献   

20.
肥厚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与猝死的发生率较高。近年来对肥厚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与猝死的认识有进展,本文就此问题做一综述。肥厚型心肌病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随着动态心电图和平板运动试验的广泛应用,肥厚型心肌病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有所增加。Savage等报告100例肥厚型心肌病经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均有多型性或复发性室性早搏(室早)。而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检出率为19%。Goodwin等报告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50%,无症状性室速发生率为19~36%,后来Mulron等发现,随着动态心电图监测时间的延长,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有所增加。一年内监测48~168小时(平均72小时)室早检出率为2~17695次/日,室速检出率为108阵,平均每日1.5阵,而监测24小时室速检出率仅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