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盆前环入口位结合闭孔出口位透视辅助下经皮置入耻骨支螺钉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25例髋臼前柱骨折患者。男14例,女11例;年龄22~73岁,平均(41.3±11.6)岁。所有患者术前于CT上测量骨盆前环入口位透视角度。术中使用C型臂X线机在骨盆前环入口位结合闭孔出口位透视技术辅助下经皮置入骨盆前环耻骨支通道螺钉,术后采用CT验证耻骨支螺钉位置。结果:25例患者共植入32枚螺钉,其中逆行耻骨支螺钉20例,顺行耻骨支螺钉12例。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20~32 min,平均(21.9±1.5)min;术前测量骨盆前环入口位角度为31.2°~38.9°,平均35.38°±3.63°,在男女患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采用CT验证,所有耻骨支螺钉均位于前环骨通道内,无螺钉错位、突破前后侧骨皮质等情况发生。25例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7~12个月,平均(8.5±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6~24周,平均(18.0±2.8)周。25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内固定物松动及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 相似文献
2.
骶髂关节螺钉治疗后骨盆骨折脱位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目的 探讨骶髂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骶髂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 患者术前进行肠道准备,术中俯卧位,切开显露髂骨外骨面,钻入克氏针,以X线透视正侧位以确定克氏针的位置,将φ6.5mm适当长度的中空松质骨拉力螺钉植入S1.2椎体,术后行康复训练。结果 术后随访6-14个月,7例患者术后无一例骨盆感染,无周围神经损伤,1例骶髂关节复位不佳,移位1.5cm,1枚螺钉误入邻近椎体,幸未产生后遗症。结论 骶髂拉力螺钉固定后骨盆环的技术具有操作较简单,固定可靠,创伤小,失血少,有利于患者康复等优点,骶髂螺钉并发症包括固定失败,置位不当,神经损伤,感染,后骨盆复位不佳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S2骶髂螺钉的置入技术。方法:通过术前骨盆CT或标准骶骨侧位X线片测量确定S2节段有足够的置钉空间。全麻后患者仰卧或俯卧,常规消毒铺巾。首先在标准骶骨侧位透视像监视下将导针尖确定在S2神经根管前缘线、椎体前缘线及S1骶前孔下缘三者所围成的区域内并打入髂骨外板1~2 mm,然后在骨盆出口位透视像监视下引导导针沿S1骶前孔下缘及S2骶前孔上缘之间的区域行进,在骨盆入口位透视像监视下确认导针位于S2椎体及侧块前缘的后方,将导针打至合适长度,再次透视标准骶骨侧位像确认导针尖位于椎体前缘线后方及S2骶神经根管前缘线的前方。之后沿导针测量长度,钻孔、攻丝后拧入骶髂螺钉。结果:应用此技术于不稳定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27例,置入30枚S2骶髂螺钉。经术后骨盆出入口位X线及CT检查确认所有螺钉均位于S2椎体及侧块骨质内,置钉均准确。结论:S2骶髂螺钉置入技术安全且可复制,可用于指导S2骶髂螺钉的置入以增加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后环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导航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与经皮重建钢板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21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骨科收治的52例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病人的临床资料,按置入内固定的不同分为加长螺钉组(25例)和钢板组(27例)。加长螺钉组采用导航辅助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内固定治疗,钢板组采用后路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骨折复位情况以及骨盆功能恢复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52例病人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5个月,平均14.1个月。加长螺钉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均少于钢板组[(79.6±18.3) min vs.(131.3±18.9) min,(34.2±24.4) mL vs. (252.9±120.3) mL,P<0.001];钢板组术中透视时间少于加长螺钉组[(41.5±23.9) s vs. (176.4±61.5) s,P<0.001];加长螺钉组术后3天、术后2周VAS评分[4(4,5)分、3(2,3)分]均少于钢板组[5(4,6)分、4(4,4)分](P<0.05),两组病人术后1个月、6个月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骨折复位情况Matta标准评分与骨盆Majeed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长螺钉组有2例病人术后出现螺钉松动退钉,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内固定断裂以及骨折复位丢失并发症。结论 导航下经皮加长骶髂螺钉内固定与经皮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骶骨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复位与功能效果,但前者较后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疼痛减轻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骨盆前环耻骨支螺钉固定在Tile B型骨折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骨盆后环损伤伴前环耻骨支、坐骨支骨折患者56例,其中男31例,女25例;年龄35~65岁,平均36.8岁。按Tile分型:B1型13例,B2型28例,B3型15例。26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外固定架组),30例采用骶髂螺钉联合前柱螺钉治疗(耻骨支螺钉组),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下地时间、骨折愈合情况、Majeed骨盆功能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ualogue scale,VAS)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获得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2个月,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术后下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术后平均Majeed及VAS评分明显高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耻骨支螺钉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固定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髂螺钉联合经皮耻骨支螺钉在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伴前环耻骨支、坐骨支骨折的Tile B型骨盆骨折中具有术后下地时间早、疼痛减轻、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能提高术后肢体功能,且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骨盆骨折合并骶髂关节脱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 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2004年 3月至 2010年 10月, 收治 37例不稳定 性骨盆骨折。在野C冶型臂 X线机引导下, 20例患者接受经皮骶髂关节螺钉内固定, 17例患者接受切开复 位重建钢板内固定, 比较和分析两组的围手术期参数和术后影像学指标。结果 对全部病例随访 6~26 个月, 平均 15个月。经皮螺钉组与切开钢板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平均发热 时间和住: 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根据术后 X线评价的复位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骨折平均愈合时间: 经皮螺钉组为 32个月, 切开钢板组为 36个月, 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皮 螺钉组无感染、弯钉及断钉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皮骶髂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骨盆骨折具有定位 准确、损伤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 是一种理想的微创手术方法, 前后环固定适用于骨折及 脱位不明显者;该术式对术者操作技术要求较高, 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患者术后配合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重建钢板或桡骨远端野T冶形钢板可用于固定垂直不稳定性骨盆骨折。 相似文献
7.
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目的:通过回顾性病例分析探讨应用经皮骶髂螺钉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技术要点及治疗效果。方法:2002年6月至2009年8月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54例,获随访46例,男32例,女14例;年龄19~64岁,平均36.4岁。受伤至手术时间7~11d,平均8.5d。所有病例有垂直移位,移位8~40mm,平均28.5mm。术前大重量牵引,复位后在透视下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技术以7.3mm空心钉过髂骨、骶髂关节、达S1椎体固定。术后患者均摄X线片,按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6例得到随访,时间1.5~3年,平均29个月;骨折均完全愈合,平均5.2个月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按照Matta复位标准:优40例,良6例。根据Majeed疗效评价标准:优32例,良12例,一般2例。无严重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严格掌握适应证及手术方法,经皮骶髂螺钉固定治疗垂直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效果确实,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CT理想钉道测量在经皮骶髂螺钉置入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15例骨盆后环损伤行CT三维重建后,在三维图像上设计骶髂螺钉的理想钉道(进钉点为髂前上棘与髂后上棘连线的中后1/3处,通过S1椎弓根中轴线)。在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理想钉道的进钉角度(∠A、∠B)。术中C臂机射线投照方向与术前三维图像测量时的位置保持一致,参照所测角度置入克氏针,并测量术中C臂机图像上克氏针进针角度(∠a、∠b),然后置入螺钉。按Mears复位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采用Majeed功能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 15例患者术前在三维图像的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理想钉道进钉角度(∠A、∠B)分别为1°~19°(7.9°±5.8°)、1°~9°(5.6°±2.8°),术中在C臂机透视下骨盆出口位及入口位上测量克氏针进钉角度(∠a、∠b)分别为1°~21°(8.4°±4.9°)、1°~15°(6.9°±4.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置入18枚螺钉。15例均获随防,时间5~35(14.2±5.1)个月。无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无螺钉断裂发生。Mears标准评价骨折复位情况:解剖复位8例,满意复位7例。根据CT图像判断螺钉的穿透情况:0级16枚,1级2枚,无2、3级穿透。Majeed功能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结论通过三维CT测量获得理想钉道在出口及入口位上的进钉角度,结合术中C臂机透视个体化进钉能够保证经皮置入骶髂螺钉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骶髂前路蝶形钢板(sacroiliac anterior papilionaceous plate,SAPP)和传统重建钢板在骶髂关节损伤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10月治疗23例24侧骶髂关节损伤的病历资料,11例11侧行SAPP内固定,男5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为(39.6±9.1)岁;Tile B型骨折6例,C型5例.12例13侧行传统重建钢板内固定,男7例,女5例;平均年龄为(39.1±13.5)岁;Tile B型骨折7例,C型5例.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记录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骶髂关节钢板放置时间等,术后即刻行X线检查及Matta评分,术后随访时行X线检查及Majeed功能评分.结果 SAPP组平均手术时间(98.2±31.4) min,出血量(989.7±365.9) ml,钢板放置时间(6.6±3.2)min.传统重建钢板组平均手术时间(110.8±29.6) min,出血量(1136.0±279.3) ml,钢板放置时间(15.4±1.1) min.SAPP组术后Matta评分优4例、良5例、可2例,传统重建钢板组优4例、良6例、可1例、差1例.术中大出血2例,术后出现腰骶干损伤1例,股外侧皮神经损伤7例.SAPP组与传统重建钢板组相比,钢板放置时间明显缩短,Tile B型骨折出血量明显减少,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骶髂前路蝶形钢板应用于骶髂关节损伤能够获得满意的复位和良好的固定,同传统重建钢板相比较,能易化操作、缩短放置时间、有利于旋转复位、可以减少B型骨折的出血量,并不增加神经损伤风险及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以期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 自行设计并研制的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由带有测量长度的定位器、带有角度刻度表的水平面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角(TSA)、矢状面置入角(SSA)调节器及固定螺丝等组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关节者,男6例,女9例;年龄19 ~ 60岁,平均45.6岁。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3例,经骶骨Ⅰ区5例,累及骶骨Ⅱ区5例,累及骶骨Ⅲ区2例。15例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18枚空心钉。结果 术后CT及X线片示18枚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结论 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及置入质量,且可显著减少C型臂X线机的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11.
经皮空心骶髂螺钉LX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体表定位结合螺旋CT和C形臂引导,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治疗31例无重要神经血管损伤的B型骨盆创伤及5例骶髂关节炎.2例骶骨囊性病变。男27例,女11例;年龄18-59岁,平均35.6岁。31例骨盆骨折按AO分类:B1型11例、B2型15例、B3型5例。术前摄骨盆CR片及骨盆前后环螺旋CT扫描,进行容积重建及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和骶骨曲面重建检查,其中隐匿性后环损伤28例。应用该技术结合经皮植骨骶髂关节融合术治疗5例骶髂关节炎,2例骶骨囊性病变。结果:术中失血25-70ml,平均36ml。3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9个月,平均15.6月。无感染、骨折不愈合、医源性神经血管损伤及内植物断裂、滑脱等并发症。依据骨盆创伤疗效标准,术后影像学评价优34例,良4例;临床评价优32例,良6例。结论:对于骶髂关节痛损,经皮空心骶髂拉力螺钉LX内固定技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生物力学稳定性好、康复快。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Tile C1~C2型骨盆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5月至2021年3月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唐山市第二医院创伤骨科应用Starr架辅助复位下前环钉棒系统联合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17例Tile C1~C2型骨盆骨折患者,其中男11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9.0±9.7)岁;按照Tile分型,其中C1型12例,C2型5例。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骨折愈合及负重锻炼时间。术后依据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对骨折复位情况进行评价,根据随访时影像学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骨盆骨折康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0~150 min,平均(90.5±11.1) min;出血量80~200 mL,平均(150.6±12.3) mL。术中骨折或脱位均获得良好复位,骨盆前环使用6.5 mm椎弓根钉及连接棒固定,后环使用6.5 mm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其中S1骶髂关节螺钉8例,S2骶髂关节螺钉9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2004年6月的69例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踝关节骨折42例,肱骨内外髁骨折19例,髋臼骨折8例,均行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手术. 结果平均随访19个月(4个月~5年),所有病例骨折均在伤后12周内愈合,关节活动无明显异常,优良67例,可2例. 结论可吸收螺钉内固定具有操作简便,固定可靠,临床效果良好等优点,避免了患者需再次手术取出内固定物的痛苦和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X线机辅助与单纯使用C形臂X线机辅助透视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方法:自2018年12月至2022年2月收治76例骨盆后环损伤患者,其中,C形臂联合滑轨CT辅助下行内固定治疗39例为CT组,男23例,女16例,年龄(44.98±7.33)岁;仅在C形臂透视下行内固定治疗37例为C形臂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44.37±10.82)岁。合并有前环骨折患者42例,均采用经皮髂前下棘内置外固定架(internal fixation,INFIX)或耻骨上支螺钉固定骨盆前环。术后比较两组随访时间、置钉时间、并发症。比较两组Matta复位评价、Majeed疗效评价、CT分级及二次手术翻修率。结果:CT组置钉时间(32.63±7.33) min,短于C形臂组(52.95±10.64) min(t=-9.739,P<0.05)。CT组随访时间(11.97±1.86)个月,C形臂组(12.03±1.7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59,P>0.05)。CT组Matta复位评价结果(Z=2.79,P<0.05)、Majeed疗效评价结果(Z=2.79,P<0.05)、CT分级(Z=2.83,P<0.05)均优于C形臂组。CT组二次手术翻修率低于C形臂组(χ2=5.641,P<0.05)。结论:术中滑轨CT联合C形臂辅助下经皮骶髂关节螺钉置入手术与传统C形臂透视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准确度及安全性高、术后二次翻修率显著下降等特点,是重建骨盆骨折后环稳定性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自行设计并研制一种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以期提高S.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成功率及置入质量。方法自行设计并研制的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由带有测长度的定位器、带有角度刻度表的水平面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角(TSA)、矢状面置入角(SSA)调节器及固定螺丝组成。2006年6月至2009年10月共收治15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累及骶髂复合体,男6例,女9例;年龄19-60岁,平均45.6岁。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经骶髂关节韧带3例,经骶骨Ⅰ区5例,累及骶骨Ⅱ区5例,累及骶骨Ⅲ区2例。15例患者均采用骶髂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引导术中S1椎弓根空心钉的操作,共置入18枚S,椎弓根空心钉。结果术后CT及X线片示18枚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位置准确,与术前设计相比,具有相同或相近的TSA及SSA。结论骶骼关节空心钉内固定导向器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能提高S1椎弓根空心钉置入的准确性,提高置入质量,且可显著减少X线机的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16.
CT引导下经皮空心拉力螺钉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骶髂关节损伤患者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35岁。ISS评分平均19分。按Tile分类:B1型6例,B2型16例,B3型4例;C1型4例,C2型3例,C3型3例。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5d。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硬膜外麻醉下共置入48枚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结果:手术时间30~110min,平均42min;术中失血10~35ml,平均18ml。1例因肺功能障碍延迟手术,1例行开颅术,死于多脏器衰竭。术后随访3~27个月,平均17.9个月。依据骨盆创伤治疗标准,影像学评价优29例,良6例,差1例;临床评价优23例,良13例。并发症包括轻度下腰痛1例、骶尾部痛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置钉精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骶神经根管于S1、S2骶段内的方位、走行,探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对置入骶髂螺钉的作用.方法:将全骨盆2.0 mm层厚轴向平扫数据导入到Mimics 10.0,并应用其分别将骶骨、双侧无名骨、骶管及骶神经根管制作成3D图像并旋转至标准骶骨侧位及骨盆出入口位后观察骶神经根管的方位、走行.辨识标准骶骨侧位及骨盆出入口位X线片上骶神经根管并观察其特点.结果:在S1、S2骶段内骶神经根管始于同节段椎管的头端前缘的两侧,止于同节段骶前孔,其走行由头端、后方、内侧至尾端、前方、外侧;在X线片上其密度低,尤其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常仅其前缘线显像且多有中断现象而需要仔细辨识.结论:在标准骶骨侧位像上辨识骶神经根管前缘线并以之作为骶髂螺钉安全通道的尾后界,则可以避免内置物进入神经根管及骶管,从而提高置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骶髂关节损伤患者36例,其中男26例,女10例;年龄1968岁,平均35岁。ISS评分平均19分。按Tile分类:B1型6例,B2型16例,B3型4例;C1型4例,C2型3例,C3型3例。入院至手术时间平均5d。采用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术治疗,硬膜外麻醉下共置入48枚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结果:手术时间30110min,平均42min;术中失血1035ml,平均18ml。1例因肺功能障碍延迟手术,1例行开颅术,死于多脏器衰竭。术后随访327个月,平均17.9个月。依据骨盆创伤治疗标准,影像学评价优29例,良6例,差1例;临床评价优23例,良13例。并发症包括轻度下腰痛1例、骶尾部痛1例。结论:CT引导下经皮空心钛合金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骶髂关节损伤,置钉精确,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改良Galveston技术与拉力螺钉同定单侧骶髂关节脱位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比较其生物力学稳定性.方法基于CT扫描数据,利用Mimics10.01软件和Geomagic10.0软件埘骨盆模型进行几何重建;利用Solidworks2007软件对内固定器械进行几何重建.导人Hypermesh 10.0软件中进行刚格划分和装配,赋予材料属性.建立右侧骶髂关节脱位双侧L4-髂骨Galveston固定、双侧L5-髂骨Galveston固定、单侧L4-髂骨Galveston同定、单侧L5-髂骨Galveston固定和拉力螺钉固定5种有限元模型.最后导入Ansys10.0软件中,在L4椎体上方模拟施加500 N轴向压缩载荷,分析不同内固定方式的von Mises应力分布和应变分布.结果从应力和应变云图可知,双侧L4-髂骨Galveston固定、舣侧L5-髂骨Galveston固定、单侧L4-髂骨Galveston固定、单侧L5-髂骨Galveston固定及拉力螺钉固定后骨盆的最大应力值分别为1.690×109 Pa、1.310×109 Pa、0.834×109 Pa、0.836×109 Pa、1.584×109 Pa;骶骨相对于左侧髋骨的移位方向为向下、向前和向右,总位移依次为1.589×10-3m、1.871×10~m、2.404×10-3 m、2.468×10-3m、0.308×10-3m.结论各种内固定下 Von Mises应力集中分布于腰髂螺钉与骨质的结合部位.改良Galveston技术双侧固定较单侧固定应变小,无论是双侧固定还是单侧固定,固定于L4和L5的应变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大于拉力螺钉吲定.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bio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odified Galveston technique and lag screw fixation for dislocation of the unilateral sacroiliac ioint through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Methods Soft-ware Mimics 10.0l and Geomagic 10.0 was used to develop a geometr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pelvis based on the CT scan data.Geometric reconstructions of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s were also developed using software Solidworks 2007.The models were meshed,assembled and given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through software Hypermesh 10.0.Five models of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3D FE)were established for dislocation of the sacroiliac ioint:double L4-ilium Galveston fixation,double L5-ilium Galveston fixation,single L4-ilium Galveston fixation.single L5-ilium Galveston fixation,and lag screw fixation,Finally the models were imported to software Ansys 10.0.An axial load of 500 N was compressed above the L4 vertebral body.Stress-strain nephograms for the 5 different fixations were compared.and biomechanical stabilities of different internal fixation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he stress-strain nephograms showed the maximum pelvic stresses in the 5 fixations were respectively 1.690×109Pa(double L4-1 Galveston),1.130×109Pa(double 1.584×109Pa(1ag screw fixation).Displacements of the sacrum were downward,forward,and rightward.The total displacements were respectively 1.589×10-3m,1.871×10-3m,2.404×10~m,2.468×10-3m and 0.308 ×103 m. Conclusions The maximum displacement in bilateral fixation is smaller than that in unilateral fixation with modified Galveston technique.In both bilateral and unilateral Galveston fixations for L4and L5,the maximum displacements a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but they are larger than that in lag screw fixation. 相似文献
20.
背景: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GD-2000是国内自主研发的基于术中X线透视影像的双平面骨科机器人系统,可用于辅助完成经皮股骨颈空心螺钉和骶髂螺钉置入的内固定术。目的:探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完成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21例骨盆骨折后环不稳定型损伤患者,均采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男16例,女5例;年龄27~52岁,平均(38.2±6.9)岁。按Tile分型,B1型7例,B2型6例,B3型5例,C1型3例。记录每枚螺钉的置入时间、X线透视时间、钻孔次数,术后CT检查评价螺钉置入位置,统计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进行Majeed功能评分。结果:21例患者共置入27枚螺钉,全部患者均一次钻孔完成螺钉置入,每枚螺钉置入时间为18~56 min,平均(38.6±9.5)min;X线透视时间为12~21 s,平均(16.5±3.5)s。所有螺钉位置满意,无螺钉切出骨皮质、误入骶孔或骶管,未出现医源性血管神经损伤及切口感染。术后6个月随访的Majeed评分,优14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5.2%。结论:应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辅助经皮骶髂螺钉内固定术具有定位准确、稳定性好、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等优点,降低了手术风险,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放射性损害,是一种治疗骨盆后环损伤安全而有效的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