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乌梅丸及其临床应用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 ,惜多囿于驱蛔、下利 ,乃小视其用。乌梅丸对于内、外、妇、儿等多种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故探讨寒热并用之偶方乌梅丸及其所主病证 ,十分必要。1 历代医家对乌梅丸证病机的认识《伤寒论》厥阴一篇 ,病理深遂 ,最难疏解。乌梅丸为厥阴篇之总方 ,历代医家皆喜研习 ,其认识大致可归纳为三。1 .1 安蛔论 :蛔虫有“得酸则静、得苦则下、得辛则伏”的特性 ,而乌梅丸酸苦辛同用 ,治疗蛔厥确有良效 ,因而后世奉为治蛔良方。然而据此把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剂 ,则失之局限。陈元犀曰 :“此为厥阴之总方 ,注家第谓蛔…  相似文献   

2.
乌梅丸为厥阴病证主方,融寒温药于一方,原用以治疗虫积、下利不止,后世医家广泛运用于各科,治疗寒热错杂病机的疾病。笔者临床常运用乌梅丸治疗寒热、虚实交杂的呼吸系统疾病,所举案例乃虫积于内所致过敏性咳嗽,病机乃阴阳错杂、风气内动,予乌梅丸从肝治肺后悉获全功。由肝风内动,干扰他脏,寒温错杂之象,不需拘于虫病、下利之症,此为厥阴之病机,均可运用乌梅丸;其治重在制肝敛风,便可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3.
乌梅丸新用举偶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中医院(276500))张新,宋会都,王焕斌关键词乌梅丸,头痛,癫痫,肝癌乌梅丸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原主治蛔厥。笔者据其功效和组成,临床用于治疗神经性头痛、腹痛型癫痫、肝癌疼痛等病症,均获显效,现举验案3则于下。1神经...  相似文献   

4.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道成 《河南中医》1996,16(2):14-15
乌梅丸的临床运用王道成江苏省兴化市中医院(225700)主题词乌梅丸/治疗应用,眩晕/中医药疗法花,花翳白陷/中医药疗法,胃脘痛/中医药疗法,中风(中医)/中医药疗法乌梅丸乃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之主方,原主治“蛔厥”,“久痢”。夫厥阴者,内寄相火,阴...  相似文献   

5.
乌梅丸为《伤寒论》厥阴篇中的方剂,由乌梅、黄连、干姜、细辛、附子、桂枝、黄柏、人参、当归、川椒组成,后世多改丸为汤剂.笔者根据乌梅丸"酸甘辛苦复法”组方特点灵活运用临床,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芳芬 《光明中医》2022,37(1):34-37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篇,从条辨中可看出,乌梅丸主治蛔厥、久利,后世也多以此论治.此文从《辅行诀》的五行互含理论出发,研究乌梅丸组成药物的五行属性,继而探讨《伤寒论》中乌梅丸条辨中的藏寒、蛔厥、藏厥之本意,并从实践(典型医案)中证实之.结论:①从《辅行诀》探寻乌梅丸方剂,其病机一目了然,较《伤寒论》乌梅丸条辨更易理解方剂所主治的病机;②中下焦藏寒导致藏厥,藏气不升,尤其肝气不升,是乌梅丸方的主要病机;③乌梅丸主治不仅是蛔厥、久利,而是符合条辨中所指的藏寒、藏厥病机的均可应用.  相似文献   

7.
自清以前古医籍中,仅汉、晋、北周、唐、宋、元、明、清8代共42部涉及有关乌梅丸方剂68首。其中34部出现正名乌梅丸59首,8部出现异名乌梅丸9首。复方涉及中药99味,药物分为21类,单味用药总次数483次。通过分析研究历代乌梅丸组成可知:1核心药物为乌梅、甘草、桃仁、常山、淡豆豉、黄连、知母、肉桂、人参等;2核心药类以补虚药、收涩药、清热药、温里药、解表药为主;3敦煌古医方所载乌梅丸由核心药物乌梅、甘草加减配伍而成,全方共奏温里散寒、涩肠止泻之效;4敦煌古方乌梅丸组方比《伤寒论》乌梅丸少人参、当归、细辛、蜀椒,熟艾,多为其后者的加减方。  相似文献   

8.
付焕香  蔡少峰 《陕西中医》2010,31(6):746-746
乌梅丸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蛔撅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但在临床中发现,乌梅丸并非只为蛔厥而设,乃为厥阴诸病之主方。现将笔者运用该方治疗各种疾病的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乌梅丸临床新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爱芝 《河南中医》1994,14(5):307-307
乌梅丸临床新用陈爱芝河南省内乡县人氏医院(474350)主题词乌梅丸/治疗应用,痉病/中医药疗法,呃逆/中医药疗法,厥症/中医药疗法乌梅丸出自汉代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病脉症并治》篇,由乌梅、细辛、黄连、附子、当归、黄柏、桂枝、人参、蜀椒等十味组成,具...  相似文献   

10.
乌梅丸方由乌梅、黄连、黄柏、人参、制附子、当归、桂枝、干姜、蜀椒、细辛等药组成。出自《伤寒论》第338条,主治蛔厥,又主久利。古今方剂专著都视乌梅丸为治虫痛的主方,因而把它列为“杀虫剂”或“驱虫剂”。这与张仲景的立方本意和临床实际都是不相符的。正如清代柯韶伯在论述乌梅丸立方大意时指出:“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  相似文献   

11.
乌梅丸见于《伤寒论》“伤寒脉微而厥……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又《千金方》载:“治冷利久下,乌梅丸方。”《方函口诀》云:“厥阴多寒热错杂证,除茯苓四逆汤、吴茱萸汤外,凡用此方(乌梅丸)而奏效者多。”雉间焕云:“反胃之证世医难其治,此方(乌梅丸)速治之实其剂也。  相似文献   

12.
乌梅丸新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云春 《新中医》2004,36(4):67-67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组成,具有寒温并用、安蛔止痛的功效,主治蛔厥证。笔者运用乌梅丸加减治疗发热、痢疾、胃脘痛等病症,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临床常用名方乌梅丸按期临床应用研究概况。方法:对乌梅丸近期临床应用研究的文献进行探析。结果:乌梅丸首创于《伤寒论》,主治蛔厥,久利,但发展至今天,其治疗范围已非常宽广。结论:乌梅丸治疗的疾病非常广泛,临床中不论哪一种病,当其出现虚实夹杂,寒热错杂时,即可运用乌梅丸进行辨证加减治疗。  相似文献   

14.
乌梅丸的临床新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梅丸的临床新用北京护国寺中医院(100035)金宇安,屠莲茹【关键词】乌梅丸,胃脘痛,临床应用著名老中医屠金城教授根据乌梅丸的药物组成,采取辛甘化阳,酸甘化阴之法,使之补偏救弊,以济人体阴阳之偏差,以柔人体气血之不足,从而达到祛病邪,扶其本,调气机...  相似文献   

15.
乌梅丸是东汉张仲景《伤寒论》厥阴篇代表方,主治蛔厥和久利,现代研究发现其广泛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胃轻瘫、肠易激综合征、等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本文对近10年有关乌梅丸及其类方的研究报道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总结其复方组成、功能主治、方解释义及类方;阐述乌梅丸及类方治疗胃肠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探讨其作用机制。以期为胃肠疾病的有效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促进乌梅丸的推广应用和现代研究。  相似文献   

16.
乌梅丸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主治蛔厥,又主久痢。后世医家对乌梅丸的方义、功效阐释及临床应用圃于驱蛔、止痢。清代以来,对此提出异议,认为乌梅丸为厥阴病主方,适用于上热下寒证的治疗。北京中医药大学武维屏教授研究证明,乌梅丸对激素依赖型哮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机理在于乌梅丸有寒热并用、阴阳双调、清补兼顾、散收结合等特点,与激素依赖型哮喘的发病机理相符,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该方有解痉、平喘作用。  相似文献   

17.
<正>1方剂溯源乌梅丸乃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厥阴篇的主方。历代伤寒注家也都把它作为治疗厥阴病的总方。厥阴是阴之尽、阳之始,伤寒六经的最后一经,是阴阳的转折点,乃阴尽阳生之经。病至厥阴,正气衰弱,邪正斗争剧烈,临床中常有寒热错杂的表现。清代著名医家柯韵伯[1]说:"仲景制乌梅丸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通理气血,调和三焦,为平治厥阴之主方。"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由乌梅、桂枝、细辛、人参、蜀椒、干姜、附子、黄连、黄  相似文献   

18.
正乌梅丸出自《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篇,全方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10味药组成,乃厥阴篇的主方,主治"蛔厥"及"久利"。病至厥阴,病情日久,正气衰弱,易导致气机逆乱、阴阳失调、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的  相似文献   

19.
济生乌梅丸一方载于清@陈修园氏<时方歌括>,出于宋严用和,为治疗"肠风下血"而设.陈氏歌括日:"下血淋漓治颇难,济生遗下乌梅丸,僵蚕炒研乌梅捣,醋下几回病即安",概括了该方的组成、适应证及功效.已故全国著名老中医、原重庆市中医研究所所长龚志贤研究员对济生乌梅丸颇有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研制成加味济生乌梅丸(乌梅、僵蚕、莪术、红花组成),用于治疗声带息肉、直肠息肉及宫颈息肉等,疗效甚佳.笔者临床证应用龚老加味济生乌梅丸,颇具效验,现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乌梅丸的临床观察研究。方法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篇主方,由乌梅、附子、干姜、川椒、桂枝、细辛、人参、黄连、黄柏组成,主要用于治疗寒热错杂所致的蛔厥、下利证。在临床上运用乌梅丸加味治疗呕吐、痫病、便血等疑难杂症,紧紧抓住"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的病机,异病同治,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乌梅丸加味治疗呕吐、痫病、便血的疑难患者,疗效确切。结论乌梅丸加味治疗呕吐、痫病、便血三种病,异病同治,其关键是抓住了"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的相同病机,故得心应手,疗效如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