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价值.方法: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医院收治糖尿病合并实视力受损78例,均进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检查.结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脉络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血管充盈时间、视网膜循环时间、动静脉循环时间低于吲哚青绿血管造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脉络膜新生血管检出率29.5% (46/156)、检出点率34.6%(54/156),高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16.7%(26/156)、检出点率19.2%(30/1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吲哚青绿血管造影诊断脉络膜新生血管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机制。方法用半导体激光建立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动物模型,造模后1、2、3、4、8周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8周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HE染色观察。结果半导体激光造模后2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时开始渗漏,4周时渗漏达到高峰,8周时趋于稳定。造模后8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HE染色可见脉络膜新生血管。结论半导体激光可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该模型可作为人类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进行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激光诱导恒河猴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激光诱导恒河猴眼底脉络膜血管新生,建立与人类脉络膜新生血管类似的动物模型。方法8只成年恒河猴,采用532nm激光围绕黄斑中心凹光凝,光凝前及光凝后20d、34d、48d进行眼底彩色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光凝后49d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检查。结果68.8%激光斑形成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表现为早期强荧光斑,后期荧光素渗漏超越激光光斑边缘;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出现神经上皮下的高反射光团,局部视网膜增厚,病灶可维持长达48d,形成的脉络膜新生血管为含有与增殖相关的CD31、CD105染色阳性内皮细胞成分的纤维血管增殖膜并伴视网膜水肿,色素颗粒内移,外核层缺失。结论激光诱导的恒河猴脉络膜新生血管模型成模率高,模型稳定持久,是研究治疗与脉络膜新生血管相关眼底病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光动力治疗(PDT)后病灶扩大的可能因素。方法:对1例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经PDT治疗前后的荧光素眼底造影(FFA)和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进行对比。结果:PDT治疗后FFA和ICGA影像均提示病灶扩大。结论:部分特发性脉络膜新手血管PDT治疗可能无效,需结合其他治疗。  相似文献   

5.
王丽霞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0,42(7):835-836,F0003
目的:用荧光眼底血管造影观察黄斑部脉络膜新生血管。方法:用日本Canon相机对30例患者(36眼)进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并结合常规眼科检查进行分析。结果: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图像显示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中,有典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24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6眼,黄斑结瘢6眼;在明确脉络膜新生血管定位和分型中,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颗粒状11眼,斑片状7眼,车轮状6眼,隐匿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呈血管性色素上皮脱离4眼,血管性色素上皮病变2眼。结论: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可早期发现黄斑下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并能确定其位置、范围、数目及性质,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特征。方法 对临床诊断为中渗18眼进行常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8眼均为动脉前期及动脉早期出现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荧光轮廓,其中10眼出现典型与渗出灶相当的荧光灶及外周荧光遮蔽,8例仅显示新生血管轮廓未见荧光遮蔽。结论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可提高中渗的诊断率,尤其病变不典型。  相似文献   

7.
报道1例伴有脉络膜痣(CN)的典型黄斑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成功的病例。干预性病例报道。对一53岁女性患者行眼科评估,包括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前瞻性分析临床检查及血管造影资料,以评估视力变化及血管造影变化。TTT治疗3个月后,患者视力由20/100提高到20/40。荧光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显示CN V无渗漏。经过15个月随访,最终视力为20/32。虽然还需进一步研究以确定TTT的治疗参数,但TTT可能是治疗伴CN的典型黄斑下CN V的一个正确选择。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伴脉络膜痣的黄斑下脉络膜新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分析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e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荧光素钠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同步造影中脉络膜、视网膜血管的早期充盈特点。方法用海德堡眼底血管造影仪对23例CSCR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并分别观察FFA和ICGA中视网膜、脉络膜动脉的充盈时间。结果23例患者(23眼)眼底血管的早期充盈状态有两种形式:12例患者脉络膜动脉的充盈在ICGA中早于视网膜中央动脉,在FFA中却晚于视网膜中央动脉;11例患者脉络膜动脉的充盈在ICGA和FFA中均晚于视网膜中央动脉。两种充盈状态下ICGA和FFA中脉络膜动脉充盈时间、视网膜动脉充盈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C患者眼底血管的早期充盈状态中充盈倒置现象的发生与脉络膜及视网膜血流动力学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体征和病史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眼底血管造影(ICG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确诊的11例(11只眼)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患者,应用PDT治疗并随访6~30个月,随访期间复查患者最佳矫正视力、眼底,进行FFA,...  相似文献   

10.
氩激光诱发兔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建伟  惠延年 《医学争鸣》1997,18(3):278-280
探讨视网膜下新生血管的发病机理及发生,发展特点。用高强度氩激光光凝兔视网膜,经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观察2,光斑出血发生率27%。光凝后1周,FFA脉络膜期及动脉早期8%的光斑有点汰荧光素渗漏。光凝后3周,63%的光斑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直至2个月,渗漏区逐渐扩大。  相似文献   

11.
为比较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效果,本文将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48例(50眼)分为康柏西普组(24例25眼)和雷珠单抗组(24例25眼),分别采用单次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和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了两组治疗前后的裸眼视力、眼压、中心视网膜厚度(CRT)、脉络膜新生血管(CNV)面积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发现康柏西普、雷珠单抗单次注射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均可有效改善近远期视力、眼压和生活质量,其中康柏西普效果更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未见增加,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OCTA)在慢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hronic 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 CCSCR)合并隐匿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诊断价值, 并总结其OCTA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确诊为CCSCR的患者30例30眼,所有患者均行视力、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nine green angiograph,ICGA)、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pectralis OpticaI Coherence Tomography,Spectralis OCT)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optical coherence tomogrence tomographic angiography, OCTA)检查,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结果:30名患者(30只患眼)中,FFA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中浆特征性的高荧光渗漏,但结合ICGA和频域OCT的影像学特征并未发现明显的CNV形态及荧光渗漏表现。其中,9只患眼在OCTA中显示脉络膜毛细血管层出现异常新生血管,B-scan扫描的定性分析显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下方血流信号丰富,证实了其血管化性质。另外的21只患眼在OCTA中显示脉络膜血液循环正常,未见明显CNV形成;结论:OCTA可以分层观察视网膜和脉络膜,了解CCSCR黄斑区微血管异常,提高CCSCR合并隐匿性CNV的诊断率;在无法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或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不能明确隐匿性CNV的存在时,OCTA可以发挥其快捷无创的优势,帮助CCSCR合并隐匿性CNV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观察雷珠单抗玻璃体腔注射3次+必要时(3+PRN)方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图像特征。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确诊且未予治疗的湿性AMD患者8例8只眼,按照3+PRN治疗方案给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0.5 mg/0.05 ml)治疗,采用OCTA 6 mm×6 mm范围模式扫描黄斑区视网膜,在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进行规律的门诊随访,记录患者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矫正视力、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分型、CNV形态特征及变化、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RT)、黄斑区视网膜外层血流密度(ORVD)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血流密度(CCVD)。结果 男性4例4只眼,女性4例4只眼,平均年龄(70.9±10.6)岁;3只眼为Ⅰ型CNV,5只眼为Ⅱ型CNV。治疗前,治疗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55(0.33,0.87)、0.35(0.24,0.84)、0.35(0.22,0.58)、0.26(0.10,0.58)logMAR,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RT分别为(271.88±91.95)、(204.00±45.78)、(196.00±31.14)、(219.25±71.32)μm,其中,治疗3个月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11,P=0.044);ORVD分别为(41.38±2.77)%、(41.73±3.60)%、(42.53±1.95)%、(41.40±2.33)%,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CVD分别为(64.38±2.24)%、(64.96±1.39)%、(64.16±1.39)%、(64.63±1.86)%,各组间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BCVA与CRT(P=0.009, RR=0.457)和CCVD(P=0.001,RR=0.574)显著相关,与ORVD(P=0.093,RR=0.302)不相关。治疗前CNV形态特征,2只眼为团状,2只眼为线条样,2只眼为纠缠错乱状,1只眼为椭圆环形,1只眼为碎片样。治疗1个月,7只眼CNV形态趋于正常化,表现为CNV最大直径减小、断裂/破碎、周边毛细血管丢失、数量和密度下降、所在区域最大横截面积减小;1只眼CNV形态较前恶化,表现为CNV吻合成环、密度增加、最大血管直径增加。治疗3个月,7只眼CNV形态趋于正常化,1只眼较前无明显变化。治疗6个月,5只眼CNV趋于正常化,3只眼恶化。随访中未发现眼内感染或玻璃体内注射的其他并发症。结论 利用OCTA技术观察CNV特征能够评估湿性AMD患者接受雷珠单抗治疗的疗效,可为湿性AMD患者的治疗与随访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中药龙血竭片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龙血竭片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9月~2010年4月门诊及住院确诊的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患者共23例26眼。其中,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渗出性)18眼,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6眼,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出血性)2眼。所有患者治疗前均需检查: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等,同时排除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改变的患者。采用龙血竭片口服,1日3次,1次1.6 g,连续服用3个月。分别于治疗后1个月、2个月和3个月复查,每次复查视力、眼压、晶状体和眼底情况。治疗3个月后另外还需复查FFA。每例患者均需观察3个月以上。结果治疗后痊愈21眼,占80.77%;显效5眼,占19.23%;无效0眼。结论中药龙血竭片是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病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何维铭 《医学综述》2012,(18):3129-3130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确诊的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35例(均为单眼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35例患者中,治愈12例(34.29%),好转20例(57.14%),无效3例(8.57%),总有效率为91.4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王利明  哈少平 《宁夏医学杂志》2011,33(6):531-532,480
目的对比分析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与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眼底造影表现的异同。方法回顾性分析渗出型AMD患者98例119只眼及PCV患者61例68只眼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资料。结果 119只渗出型AMD患眼中,眼底彩照和FFA显示21只眼为经典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占17.6%;29眼为微小经典型CNV,占24.4%;69眼诊断为隐匿型CNV,占58%;6只眼CNV与PCV共存,占5%。68只PCV眼中,54只眼荧光素眼底ICGA显示有异常分支的脉络膜血管网及其末梢的息肉状扩张、膨隆灶,占79.4%;14只眼见多个息肉状脉络膜血管扩张灶但无明显的分支状脉络膜血管网与之相连,占20.6%。造影后期部分息肉状病灶染料渗漏或染色,部分呈息肉状病灶中心为弱荧光,周围环状染色的"冲刷现象"。在疑似PCV的患者中,有90例行ICGA,确诊PCV 61例,占67.8%;PCV约占渗出性AMD的36.36%。结论渗出型AMD与PCV不同的ICGA表现,有助于两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olypoidal choroidal vasculopathy,PCV)的发病率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2003年诊断为渗出型AMD163例157眼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 larization,CNV)的眼底血管造影资料。结果 54例55眼符合PCV,分别占本组CNV患者163例157眼的33%和35%。除1例为双眼发病外,其余均为单眼。男性36例36眼、女性18例19眼,经统计学分析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别(t=1.847,P〉0.05)。年龄47~75岁,平均61.8岁。网膜下出血部位主要位于后极部,39眼可见橘红色病灶,其中34眼合并黄白色脂质渗出,13眼合并玻璃体积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v,FFA)显示:22眼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12眼网膜下出血联合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9眼出血性色素上皮脱离联合浆液性神经上皮脱离。2眼浆液性色素上皮脱离。8眼仅表现为网膜下出血遮蔽伴息肉状斑点样高荧光而无色素上皮和或神经上皮脱离;息肉状斑点样高荧光位置:黄斑区32眼,混合区(黄斑区+血管弓区、黄斑+乳头旁、视盘旁+血管弓区)7眼,血管弓区5眼,视盘旁区3眼,中周区1眼,7眼未显现斑点样高荧光。结论 PCV多见于老年病人,大部分为单眼发病,男女发病率差异不明显,通过临床上见到的后极部大片网膜下出血性合并橘红色病灶和(或)黄白色脂质渗出以及FFA所显示的脉络膜斑点状或花簇状高荧光及其位置,可作出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初步观察高度近视后极部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后极部裂孔(非黄斑裂孔)的形态及相关因素,探讨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高度近视非黄斑裂孔的后极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19例19眼的病例资料,观察裂孔的形态、位置、玻璃体牵拉和后巩膜葡萄肿的形态。所有病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裂孔周围视网膜内界膜剥除术,术中眼内激光光凝封闭裂孔,根据患者病情给予不同的辅助处理,如玻璃体腔内填充消毒空气、C3F8、硅油等,术后3~5个月行硅油取出手术。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19只眼中后极部裂孔呈裂隙状12只眼(63.2%),小马蹄形3只眼(15.8%),小圆形4只眼(21.0%)。其中<1/4 PD者10眼(52.6%),1/2~1/4 PD者7眼(36.9%),1~1/2 PD者2眼(10.5%)。裂孔位于下方血管弓旁9只眼(占47.4%),上方血管弓旁4只眼(占21.1%),视盘下方1-4个视盘直径距离5只眼(占26.3%),视盘上方2个视盘直径距离1只眼(占5.2%)。后巩膜葡萄肿18只眼(占94.7%),其中Ⅰ型(宽基底黄斑型)11只眼(占61.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et-AMD)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58眼wet-AMD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荧光血管造影(FFA)、吲哚氰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A)、相干光学断层扫描(OCT)及彩色眼底照相图片,观察不同类型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眼底的自发荧光形态特征,分析其与FFA的相关性。结果 49例58眼中,有40眼(69.9%)表现为典型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12眼(20.7%)表现为隐匿型CNV,6眼(10.3%)表现为混合型CNV。典型性中有35眼(87.5%)仅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28眼(70.0%)表现为病灶区显著的低荧光外缘环绕高荧光晕轮。隐匿型中10例(83.33%)表现为多发斑驳样点状低荧灶,1例相对背景荧光无明显改变,1例表现为病灶区局限性高荧灶。混合型中6眼(100%)同时表现片状低和高荧光区周围围绕多个点片状高荧点。结论渗出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患者的眼底自发荧光形态复杂多样,不同的类型具有不同的自发荧光特点。其中,典型性CNV患者大多表现为病灶区显著低荧光,且在低荧的病灶外缘常伴有异常增强的荧光,提示病灶外缘的RPE细胞活跃,代偿性增生。隐匿性CNV则表现为病灶区斑驳样点状的低荧灶,其中夹杂有高荧点。混合型CNV则结合了上述两种类型的自发荧光特点。  相似文献   

20.
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irreversible severe visual loss in the United States among persons over 50 years old.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ho develop severe visual loss from AMD have exudative disease. Treatment for AMD has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for only a small portion of patients who have well-defined choroidal neovascular membranes (CNVM) outside the foveal center. Even when successfully treated, severe visual loss is postponed for only about 18 months because of the high rate of recurrent CNVMs extending through the fovea. Presently, low-vision aids are the only treatment available for the majority of patients with exudative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