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实脾法在急性肝炎中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靖 《陕西中医》2005,26(9):973-974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见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这一理论告诫我们,临床治疗肝病时,无论肝脏虚实,时时要兼顾脾胃,应用"实脾"法.这是治疗肝病的1条重要原则,为临床治疗肝病所遵循.  相似文献   

2.
《金匮要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实脾,则肝自愈”。这种肝病实脾法,在目前治疗慢性肝脏疾病中越来越广泛而有效地应用,充分体现了中医理论脏腑关系的合理性。肝与脾生理上相互依赖肝属木,藏血而主疏泄;脾属土,统血而主运化,为气血生化之源...  相似文献   

3.
浅议肝病实脾法及其在临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病实脾法"作为中医治未病的经典治法,千百年一直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尤其在慢性肝病治疗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从该法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结合临床经验及现代研究探讨了该法在临证中应用,对临床有一定的指导性。  相似文献   

4.
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整理归纳肝病传脾的证型有肝蕴湿热犯脾、肝郁湿阻乘脾、肝旺气滞耗脾、肝火灼津伤脾、肝血瘀结阻脾、肝阴亏损及脾、肝之寒湿困脾、肝滞痰凝呆脾等。而应对各证型的综合性治法有醒脾和胃清肝邪、扶脾化湿疏肝气、健脾益气抑肝木、资脾润燥降肝火、护脾和络祛肝瘀、滋脾养阴柔肝体、温脾散寒利肝湿、运脾化痰消肝积等八种,并附病案说明。  相似文献   

5.
1清热祛瘀法 湿热困阻中焦,出现心烦、口渴、尿黄、便秘、巩膜发黄、面色暗黑、舌红、苔黄腻。方拟菌陈蒿汤合下瘀血汤加减。如治詹某。男,47岁,1979年10月4日初诊。1976年患黄疸型肝炎,缠绵未愈。  相似文献   

6.
慢性肝炎在我国有较高发病率,特别是乙型肝炎世界分布或流行的传染病,目前虽然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方药,但仍然是临床治步疗中较为棘手的一种疾病。笔者通过多年的临床治疗观察认为,对此病的治疗应以肝脾生理病理关系为出发点、以治脾法为中心,调整保持肝脏功能是治疗慢性肝炎的关键。为此,试作以肤浅论述。一、慢性肝炎治脾论说要点l.l肝与脾在生理病理上存在互相依存协调平衡的关系。肝脾同居中焦,其体阴而用阳。肝之阴血有赖于脾之水谷精微的充养,脾运健旺,肝血才能充沛,肝体不燥而疏泄健常。肝疏泄调畅,脾才能发挥其运化升清作用…  相似文献   

7.
慢性肝炎(简称慢肝)属中医学“胁痛”、“黄疽”、“瘾积”等范畴。其病程长,疗效慢,且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特殊疗法。笔者通过研习有关文献,回顾长期临床验案,对慢性肝炎之证治略有心得,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肝硬化腹水是肝病及脾的突出表现,属祖国医学臌胀的范围,为本虚标实之病。观目前临床方面,对慢性肝炎和肝硬化腹水的治疗,尚囿于“炎”字。习用消炎解毒之品;也有徒作肝经气郁,重于疏肝理气者;对于“久病入络”和“络瘀则长”虽已有认识,但应用活血  相似文献   

9.
从整个肝炎来看,急性肝炎以邪气盛为主,慢性肝炎以正气虚为主.补益法常用于慢性肝炎(包括慢性迁延型肝炎及慢性活动型肝炎)虚证患者,也可用于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治疗,常用的补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通过3个病例介绍江教授在"肝病传脾"理论指导下治疗慢性肝炎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肝炎中医降酶四法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十余年的临床工作,运用中医药降低慢性病毒性肝炎谷丙转氨酶(ALT)收到满意效果,现将体会归纳为四法介绍如下:1五味子及其专方专药降酶笔者经多年临床观察认为五味子粗制剂及其合成品(联苯双脂)是目前降酶高效、速效药物,其用药指征为:气虚而无明显气...  相似文献   

12.
胃脘痛的病位虽然在胃,确与肝脾的关系至为密切、在生理上互相配合,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和降为顺,脾主饮食精微的运化传输,以上升为常,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在病理上亦互相影响,如劳倦内伤,饥饱无常,每多脾胃同病,肝气横逆,木旺乘土,或中土郁滞,木郁不达,或肝火亢炽,迫灼胃阴,或肝血淤阻,胃失滋养,故在治疗上要着眼于肝脾胃之间的关系,笔者通过多年来的临床实践,在胃脘痛病中采用调理肝脾法常收显效,供同道参考。 1.调肝和胃:例一,金××48岁,汉族,女,1987年3月11日初诊,胃脘痛三年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6,(1):52-53
实脾法是根据肝脾相关理论确立的治疗方法,是治疗肝病的一个重要治则。基于肝脾相关理论并综合诸多医家对实脾法的认识,作者认为实脾法应包括益气补脾、清热化湿、芳香运脾三个方面,该认识对慢性肝病的治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肝硬化是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失代偿期常伴有腹水出现,并给肝、脾恢复增加了困难,笔者本着“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法处方用药,并结合B超观察,收到良效,现报导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3例患者,其中男性49例,女性14例,最大年龄73岁,最小39...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肝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 ,其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在于气血不足、肝脾肾受损 ,邪实责之湿热留恋、痰凝瘀血。邪气留连损伤正气使病程迁延 ,正气虚损抗邪无力致病情反复是其共同规律。笔者以健脾、柔肝、补肾三法为主治疗慢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 ,兹介绍如下。1  相似文献   

16.
张利 《光明中医》2003,18(4):9-9
慢性肝炎是现代医学的病名。一般包括慢性迁延型肝炎及慢性活动型肝炎 ,瘀胆型肝炎等 ,可由病毒、药物、营养代谢等多种病因引起 ,有发病时间长 ,反复难愈的特点。属中医黄疸、胁痛、积聚、鼓胀等范畴。1 慢性肝炎的病因病机  肝司气机、肝藏血、性喜条达 ,体阴而用阳。肝脏的病理变化与其生理功用是密切相关的。如湿热之邪入侵体内 ,滞留肝胆 ,首先引起肝气郁结 ,继而克伤脾胃 ,而形成肝脾不和或肝胃不和 ,肝郁脾虚和肝郁血瘀。外邪和正气反复相争 ,日久必损伤人体之正气 ,正气亏虚则可导致疾病加重和急性发作 ,故慢性肝炎临床中常可见…  相似文献   

17.
"肝病实脾"的探讨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病实脾”之说,是由《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理论演变而来,是肝病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因此,对“肝病实脾”之论深加研究,对认识肝病的发生发展,指导临床和提高疗效,意义甚大。“肝病实脾”之机理1·肝(胆)与脾(胃)的关系1·1经络方面足厥阴肝经与  相似文献   

18.
19.
谷丙亚 《河南中医》2016,(4):628-629
慢性肝炎多由于正气不足,邪毒内侵所致。由于本病多使用清热解毒,清热泻火的苦寒之剂,加之本病病程较长,病势缠绵,宜导致人体脾肾阳气受到损伤。附子能回阳救逆,祛寒燥湿,温补肾火。笔者运用以附子为主药的方剂治疗慢性肝炎疗效显著,如茵陈术附汤、四逆汤、实脾散、真武汤,能使病邪得以清除,病情得以缓解。附子为有毒之品,在临床运用过程中,应炮制先煎等减轻毒性,严格掌握用药剂量,避免出现毒付反应。  相似文献   

20.
<正>《难经·七十七难》中有"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的著名论点。张仲景从临床实践出发,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后世医家根据这个观点,在治肝病时往往采用扶土抑木或清肝护睥之法。笔者在临床治疗脂肪肝强调"实脾"为先,收到较好疗效,现就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