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中青年人群高值血压的危险因素及其应对措施。方法:2009年10月2010年8月,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及社区人户调查居民,建立档案,对1309名社区20~60岁中青年人群的调查,其中1262名完成了问卷及相关体格检查,其中男性622人(49.28%),女性640人(50.71%),筛选正常血压730人(57.84%),男性250人(40.19%),女性480人(75.00%、;高血压病人150人(11.89%),男性80人(12.86%),女性70人(10.94%);正常高值血压382(30.27%)人,男性292人(46.94%),女性90(14.06%)。分析正常血压组(130/85mmHg以下)、正常高值血压组(130~139/85~89mmHg)、高血压组三组人群高血压家庭史、饮酒史、吸烟史、空腹血糖、血脂、是否从事紧张工作等因素来探讨血压与心血管因素相关性,根据身高与体重计算BMI,所有调查人群均检查血脂、肾功能、空腹血糖,血压均测量二次取平均值,评估不良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水平的影响。高血压及其分级的诊断参考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中国高血压正常值伴心血管危险因素者的干预研究》操作手册推荐的标准:正常血压:SBP〈130mmHg和DBP〈85mmHg。正常高值血压:130mmHg≤SBP≤139mmHg和85mmHg≤DBP≤89mmHg;高血压:SBP140mmHg和(或)DBP≥90mmHg;排除慢性肾脏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病等影响血压的疾病。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结论:1262名20~60岁社区居民中高血压患病率男女性患者无明显差异,正常高值血压组男性发病率多于女性,并且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也增加;正常高值血压组和高血压组伴随的危险因素无明显差异,但均高于正常血压组。男性伴随的危险因素高于女性,低龄高血压组家族史发病率高,除了不良的生活方式,遗传因素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女性50岁后血压升高明显,说明血压受遗传和不良生活方式影响外,还受更年期内分泌激素变化的影响(1)。  相似文献   

2.
本文观察了35名飞行人员经智能气功锻炼20天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值的变化。其中以IgG增值较大,IgA次之,IgM增值较小,经统计学处理发现练功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0.002。从而说明气功锻炼能增加免疫球蛋白含量,它将有助于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而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引起血压降低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并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超过1周病情已稳定,择期冠状动脉造影并支架植入的患者68例,根据血压水平将患者分A组(≥110/70 mmHg)和B组(〈110/70 mmHg)。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超声结果、冠脉病变特点。结果入院时间、急诊介入、入院前心功能、入院时Kil-lip分级、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肌酐、左室射血分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状动脉造影大血管病变、多支病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血压降低与入院时间晚、入院前心功能差、Killip分级低、年龄大、糖尿病、高血脂、肾功能不全相关,与低射血分数,冠脉多支病变、大血管病变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血标本采集人员手套破损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血标本采集人员操作后乳胶手套共300只,采用肉眼观察、水密封法检测手套破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右手手套的破损率明显高于左手手套的破损率(P〈0.05);戴手套持续时间越长,破损发生率越高(P〈0.05)。结论:右手操作和戴手套时间是血标本采集人员手套破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性能战斗机高空缺氧、高加速度、温度过冷过热、信息负荷过高等飞行状态,通过氧化应激、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管紧张素浓度变化、血流动力和血管应力变化等因素,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从而诱发飞行人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发生。现行治疗药物,或因影响飞行而被禁用,或仅能消除症状不能彻底治愈,大多不能用于治疗飞行人员"三高"症状。解决飞行人员"三高"最好能修复或避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中医药在抗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如川芎嗪、红花、黄芪、槲皮素等。考虑到高性能战斗机飞行状态所导致飞行人员血管内皮损伤中有些是不可逆转的(如氧自由基的过氧化反应引起细胞膜脂质过氧化、蛋白质和核酸变性,导致不可逆损伤),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中药则更受推崇,如葛根素、水蛭素、三七总皂苷、全蝎、绞股蓝、茶色素、大黄、麦冬、生地黄、丹参等。中药具有修复及保护双向调控作用,如灯盏花素可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及促进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修复,可作为保护飞行人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首选方案。目前中医药用于预防和修正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还仅限于一般人员,有的则仅限于动物实验阶段,并没有针对军事飞行人员量身定制,这是中医药在解决高性能战斗机飞行人员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问题中应进一步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汶川地震后绵虒镇老年高血压病的患病率并探讨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本地高血压病防治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抽取该镇14个村577例6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血压侧量。结果该镇60岁以上老年人患病率高达56.8%,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知晓率为27.4%,治疗率为18.6%,控制率为3.7%,均显著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吸烟量>15支/d、饮酒量>250 g/d时,高血压病患病率明显增高;饮食偏咸或偏甜者高血压患病率亦增高。结论汶川县绵虒镇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病患病率高,应加强山区农村高血压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遏制农村社区高血压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我国不同年龄段人群高血压患病状况,探讨相关危险因素。方法于2008年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武汉市、北京市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及周边居民3084名。利用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并进行高血压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被调查的3084名18~79岁居民中,高血压患者1372人,患病率44.5%。单因素分析显示: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加有升高趋势;并与家族遗传、吸烟、被动吸烟、心理素质、饮食习惯、体质指数、中心性肥胖等状况有关。危险因素行为形成率前3位依次为高钠摄入、肥胖、遗传;女性的知晓率要高于男性,各年龄段知晓率均随年龄组的增加而增加。各年龄组女性的高血压治疗率明显高于男性。各年龄组,在男性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的控制率是增加的;在女性,20~50岁年龄段,控制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但在50~60岁年龄段以后控制率则下降。结论我国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其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应加强高血压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124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观察血压及心脑血管病变相关因素,分析不同血压值范围对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组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范围内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差异显著(P0.05),血压值与心脑血管病变患病率均呈正相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显著加剧糖尿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风险,年龄、文化程度、抽烟、饮食控制、锻炼、血糖控制水平、糖尿病并发症、体重指数、脂代谢异常是2型糖尿病并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
李林  辛艳秋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2):112-113
目的:探讨吕梁地区脑卒中病人的危险因素。方法:对脑卒中病人1284例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高血压、高脂血脂、吸烟是本地区最常见的卒中危险因素。高胆固醇、高低密度脂蛋白易发生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患者胆固醇水平均偏低。吸烟对脑梗死的危险高于脑出血。糖尿病、心脏病只是特异性的对缺血性卒中具有危害。肥胖、体育锻炼少与缺血性卒中的风险增高有关。结论:加强卒中知识健康教育,对提高吕梁地区卒中患者早期就诊率,降低病残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提出了飞行人员疗养护理工作应把握的几项内容:创造优雅舒适的疗养环境;提供热情真诚周到的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严密观察飞行人员病情变化;规范督导航空生理心理训练;实施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通过临床实施,收到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糖代谢情况及其机制与相关危险因素,为全面干预该合并症的发生提供科学的分析依据。方法对503例高血压患者进行空腹血糖(FPG)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后分为糖耐量正常组(NGT)、血糖调节异常组(IGR)和糖尿病组(DM)。分析各组的发病率,对各组的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IRI)、B细胞功能(HOMA—B)、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及收缩压、腰围、腰臀比、高血压病程、血脂、体重指数(BMI)等进行比较。结果503例中血糖调节异常者121例(24.1%),糖尿病患者占17.5%。知晓率仅7.5%。从NGT到IFG,随着血糖的升高,空腹和餐后胰岛素升高,IRI与HOMA—B也升高,而ISI却下降;发展到DM后,胰岛素分泌及HoMA—B下降,而IRI却没有下降,DM组的收缩压水平和腰围、腰臀比、BMI、高血压病程及IGR和DM组血脂异常与NGT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的比例非常高,而日常诊断率却很低。其机制为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失代偿。而中心性肥胖,收缩压水平,脂代谢异常及高血压病程可能为其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是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颈椎病是飞行人员发病率较高的职业病,随着新时期军事训练方式转变和高性能战机大批量装备部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健康教育模式。方法对27例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院内院外一体化健康教育,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跟踪调查并评价。结果 27例患者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基本知识及疾病预防技巧的掌握率达93%,椎间盘突出症复发率为7%。结论院内外健康教育服务,对提高患者自我保健意识,建立良好的遵医嘱行为,减少重复住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5~2006年我们对驻石家庄市部分机关3000人健康体检,并对体检结果临床分析,以探讨机关工作人员高血压与相关因素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参加体检者均为石家庄市市直机关、河北省省直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总数为3000人,男性2007人(66.90%),女993人(33.10%),男女之比为2.20P1。  相似文献   

16.
叶达平  王力 《中医药研究》2013,(11):1305-1306
目的 分析高血压住院患者的病因,并对可能造成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进行总结.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查阅近几年来研究高血压病因及其危险因素的文献,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结果对4 233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进行统计,其中原发性高血压占72%,继发性高血压 28%.在1 185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按照所占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0%)、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20%)、甲状腺功能亢进(13%)、慢性肾小球肾炎(12.0%)、肾动脉狭窄(8%),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嗜铬细胞瘤及大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比较少.高血压家族史、过量饮酒、超体重、吸烟、性格急躁、嗜盐都会成为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结论 在4 233例确诊为高血压的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率最高;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患者占比例最大,其次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高血压家族史、过量饮酒、超体重、吸烟、性格急躁、嗜盐都会成为诱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预防脑血管病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并与我院同期经神经系统查体及头颅CT或MIR检查排除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的1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比,总结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心脏疾病、肥胖、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畸形和颈动脉硬化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吸烟、高血压、家族史、心脏疾病、肥胖、高血脂、糖尿病、脑血管畸形和颈动脉硬化脑血管病发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应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高危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0例妊娠高血压患者(妊高症组)及100例正常妊娠孕妇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对单因素筛选出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妊娠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有妊娠年龄、产次、妊高症家族史、家庭收入、孕妇情绪、多胎妊娠和血清钙离子浓度、胎儿性别有关,P<0.05。结论:一旦发现妊高症孕妇需要及时治疗,临床上要高度重视妊高症的危险因素,加强对孕产妇的监测和营养。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占高血压患者的绝大多数(继发性高血压尚不足5%),中老年人多见,城市多于农村,北方多于南方,亦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因素错综复杂。本研究分析了301例高血压患者的资料,对高血压与其危险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明确对其影响最大的危险因素。从而使我们能更好的控制危险因素,防治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钱岳晟  张怡  朱鼎良 《中医药研究》2011,(10):1160-1161
目的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体质分类,并比较不同体质类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以社区人群抽样调查,采用中医体质分类标准评定和以心血管危险因素判断。结果被调查的高血压病患者623例,按中医体质分类标准分为腻滞质345例(55.4%),燥红质138例(22.2%),倦?质36例(5.8%),正常质104例(16.7%)。按照心血管危险因素分层,中危和高危人群占97.7%,在这些中危和高危的患者中腻滞质患者明显多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心血管危险因素分析,腻滞质高血压患者年龄偏大、吸烟和血脂异常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体质类型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3、0.016)。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以腻滞质和燥红质两种体质类型为主要特征,中医临床的辨证分型是从两种体质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体质类型决定了证型;腻滞质的高血压患者比其他体质类型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更高,进行早期干预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