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氯胺酮镇痛作用与3种受体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氯胺酮镇痛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的关系,阐明氯胺酮的镇痛作用靶点.方法 将480只小鼠随机分成3大组(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分别进行扭体法和热板法实验,每组1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和氯胺酮组,每组再分为8小组(n=10).NMDA组:空白组鞘内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或2.5、5、10ng NMDA(NMDA用aCSF稀释),均10μl,注射时间为10s;氯胺酮组均腹腔注射氯胺酮20mg/kg,5min后分别鞘内注射acsF 10μl或2.5、5、10ng NMDA.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动物分组与用药(纳络酮或士的宁)方法同NMDA组.通过扭体法实验分别观察鞘内注射NMDA、腹腔注射纳络酮和士的宁对腹腔注射0.6%冰醋酸溶液(10ml/kg)的小鼠15min内扭体次数的影响.通过热板法观察小鼠用药前、用药后5、10、15、20、30min的热板法痛阈(HPPT).结果 NMDA对空白组小鼠HPPT及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增加氯胺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缩短其HPPT(P<0.01).腹腔注射纳络酮(1、2、4mg/kg)或士的宁(0.25、0.5、0.75μg)对空白组小鼠HPPT、扭体次数和氯胺酮组小鼠的扭体次数均无明显影响(P>0.05),但可缩短氯胺酮组小鼠的HPPT(P<0.05,P<0.01).结论 氯胺酮对热刺激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有关,对化学刺激的镇痛作用与NMDA受体有关,而与阿片受体、甘氨酸受体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洛贝林对氯胺酮镇痛作用的影响。方法:80只昆明钟小鼠按试验方法的不同平均分为两大组:40只用于甩尾法试验,另40只用于扭体法试验。各组再随机分为4个小组,即氯胺酮与生理盐水合用组(KN组)及氯胺酮分别与洛贝林1mg/kg合用组(KL1组)、氯胺酮分别与洛贝林2mg/kg合用组(KL2组)、氯胺酮分别与洛贝林3mg/kg合用组(KL3组),用热水甩尾法和扭体法观察不同剂量洛贝林对氯胺酮镇痛的影响。结果:与KN组相比,KL1、KL2、KL3组小鼠的痛阈(HPPT)显著缩短(P〈0.05),同时,KL2、KL3组小鼠的扭体次数显著增加(P〈0.01)。KL1组与KL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结论:1~3mg/kg的洛贝林可以拮抗氯胺酮的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药秦艽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用醋酸扭体法、热板法观察秦艽水煎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致足跖肿胀的方法观察秦艽水煎液的抗炎作用。结果秦艽水煎液30g/kg能减少小鼠扭体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值(P〈0.01),明显抑制小鼠耳廓肿胀和足跖肿胀(P〈0.01)。结论秦艽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4.
消淤止痛喷雾剂抗炎镇痛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消淤止痛喷雾剂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磷酸组织胺诱导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法及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研究其抗炎作用。小鼠热板法、甩尾法试验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消淤止痛喷雾剂能明显抑制小鼠腹腔毛细血管炎性渗出(P〈0.05),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P〈0.001)。能明显提高热板和光热疼痛模型小鼠痛阈,延长致痛潜伏期(P〈0.05)。结论消淤止痛喷雾剂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复方威灵仙镇痛膏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二甲苯致炎法、扭体法、热板法及镜下观察小鼠耳廓微循环等常规实验方法研究该药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结果复方威灵仙镇痛膏能明显抑制由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廓肿胀,明显减少扭体反应次数,提高小鼠痛阈,并能使小鼠耳廓细动脉、细静脉血管口径增大,毛细血管开放量增多。结论复方威灵仙镇痛膏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活血化瘀作用。  相似文献   

6.
苯二氮(艹卓)受体与吸入麻醉药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苯二氮受体与吸入麻醉药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对小鼠镇痛、催眠作用的关系。方法健康昆明种小鼠,体重18~24g,除热板试验仅用雌鼠外,其余雌雄兼用,按分层随机区组设计,使各组小鼠(n=10)的平均体重和性别比例相匹配。第一部分为镇痛实验,包括扭体试验、热板试验和福尔马林试验。每种试验用小鼠80只,分为乙醚组、恩氟烷组、异氟烷组和七氟烷组四大组,各组再分为生理盐水和氟马西尼两个亚组(n=10)。在各组分别注射乙醚、恩氟烷、异氟烷和七氟烷后,氟马西尼亚组静脉注射氟马西尼1mg/kg,生理盐水亚组静脉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除扭体试验采用皮下注射乙醚(1.0ml/kg)、恩氟烷(0.8ml/kg)、异氟烷(0.6ml/kg)及七氟烷(3ml/kg)外,热板和福尔马林试验均采取腹腔注射上述药物。热板试验中观察记录各鼠舔后足反应潜伏期即热板法痛阈(HPPT);扭体试验观察各组小鼠腹腔注射0.6%醋酸溶液10ml/kg后15min内小鼠的扭体次数;福尔马林试验将2%福尔马林20μl注射于小鼠左侧后肢足底皮下,观察记录Ⅰ相(10min)、Ⅱ相(10~60min)舔足时间(PLT)的变化。第二部分为催眠实验,小鼠...  相似文献   

7.
魏小洁  郭曲练  张艳峰 《武警医学》2014,(6):588-590,594
目的观察atosiban和纳洛酮对缩宫素(oxytocin,OT)中枢痛觉调制作用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鞘内注射组和侧脑室注射组2个大组。每个大组又分为7个剂量组:生理盐水+OT组(C组);atosiban+OT高、中、低剂量组;纳洛酮+OT高、中、低剂量组。各组大鼠在切割给药后的10min、30min、1h、3h、6h、12h、24h进行机械性痛阈测定,检测其变化情况。结果鞘内和侧脑室内预注射atosiban大鼠在注射OT后各时间点痛阈均低于c组(P〈0.05);预注射纳洛酮大鼠注射中、低剂量OT后痛阈较C组大鼠降低(P〈0.05);预注射纳洛酮大鼠注射0.25nmol OT后其痛阈与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和侧脑室内预注射atosiban可以阻断OT的镇痛作用,纳洛酮部分阻断OT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双氯芬酸钠(DS)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的性质。方法通过对微球进行电镜扫描、差示扫描、红外光谱分析、体外释药行为及镇痛作用研究,考察其性质。结果差热分析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DS原料药和海藻酸钠-壳聚糖空白微球之间不是化学结合而是物理吸附。Ds微球在不同溶出介质里释药行为随溶媒的pH及离子强度的不同而不同。DS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高、中剂量在醋酸扭体实验中镇痛作用较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镇痛作用随给药剂量的增大而增强。DS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高、中、低剂量均能提高热板法小鼠痛阈(P〈0.05)。结论DS海藻酸钠-壳聚糖微球镇痛作用起效快,效果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莨菪类生物碱对吗啡 (Mor)致小鼠依赖性作用的影响。方法 连续 7d腹腔注射Mor建立小鼠依赖模型。热板法用于反映莨菪类生物碱的中枢镇痛效应 ,计数纳络酮 (Nal)催促的动物跳跃次数和跳跃率来反映莨菪类生物碱减轻Mor的依赖症状。结果 Mor依赖组小鼠痛阈明显下降 ,跳跃次数明显增加。实验发现东莨菪碱 (4mg·kg-1× 7d)能明显提高Mor依赖小鼠的痛阈 ,并减少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阿托品和山莨菪碱提高Mor依赖小鼠的痛阈作用较弱减少跳跃次数和跳跃动物率的作用较强。结论 莨菪生物碱中 ,东莨菪碱在提高Mor依赖小鼠痛阈的作用最强有显著对抗吗啡致小鼠依赖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依托咪酯对异氟烷镇痛、催眠作用的影响。方法: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种实验方法组(n=40),每组再分为4小组(n=10):生理盐水组,异氟烷组,依托咪酯组,异氟烷和依托咪酯合用组。通过甩尾实验、扭体实验和催眠实验分别观察各组小鼠给药后甩尾潜伏期、扭体次数、睡眠潜伏期、睡眠维持时间和入睡率的变化。结果:依托咪酯能延长异氟烷镇痛小鼠的镇痛时间(P〈0.05),减少扭体次数(P〈0.05);缩短小鼠的睡眠潜伏期(P〈0.05),显著延长小鼠的睡眠维持时间(P〈0.01)并增加小鼠的入睡率。结论:依托咪酯可以增强异氟烷的镇痛、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祖师麻总香酮镇痛抗炎的作用。方法:采用热板法、醋酸扭体法、光照甩尾法研究祖师麻总香酮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角叉菜胶足趾肿胀方法,研究祖师麻有效部位群总香酮的抗炎作用。结果:祖师麻总香酮对显著减少小鼠扭体反应的次数,显著提高光电引起的痛阈值;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能明显延长热板所致的小鼠舔后肢的时间。结论:祖师麻总香酮具有较强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红茴香与徐长卿的协同镇痛、抗炎作用,为研制复方制剂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组、红茴香组、徐长卿组、红茴香和徐长卿两药合用组,采用小鼠热板法、醋酸扭体法观察各给药组对小鼠的镇痛作用;以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法观察各给药组的抗炎作用。结果红茴香与徐长卿合用较单独使用更能提高小鼠痛阈值,提高小鼠扭体和耳廓肿胀的抑制率。结论红茴香和徐长卿合用可以增强镇痛、抗炎效果,减少红茴香用量,降低其毒副作用风险。  相似文献   

13.
白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含量及镇痛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皈阳  闫旭  李外  刘萍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5,21(3):167-169,185
目的考察白芍不同炮制品中芍药苷的含量及其镇痛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芍药苷含量,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法观察其镇痛作用。结果芍药苷含量以生白芍最高,其次为炒白芍,酒白芍、醋白芍含量最低。白芍不同炮制品均可增加小鼠痛阈值,抑制醋酸所致扭体反应,其中酒白芍、醋白芍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白芍的镇痛作用强弱与炮制方法相关,白芍中芍药苷的含量并不能直接反映其镇痛作用的强弱。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PCIA)用于晚期癌痛患者的止痛效果。方法选择49例中、重度晚期癌痛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均以镇痛泵(1 ml/h)行静脉镇痛,Ⅰ组采用芬太尼0.3μg/(kg.h),Ⅱ组用芬太尼0.2μg/(kg.h)+氯胺酮70μg/(kg.h)。每种配方中均加入恩丹西酮(枢丹)16 mg、氟哌啶10 mg,并用生理盐水将混合药液稀释至100 ml。分别在安装止痛泵后2、24、48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治疗,两组病例疼痛基本缓解。Ⅱ组的疼痛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明显低于Ⅰ组(P<0.01),而PCIA按压次数和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Ⅰ组,恶心呕吐、便秘等副反应Ⅰ组明显高于Ⅱ组,皮肤瘙痒、呼吸抑制、幻觉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Ⅱ组生活总满意度明显高于Ⅰ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辅助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用于晚期癌痛,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口服异丙酚对伤害性刺激的抑制作用及量效关系.方法用昆明小鼠福尔马林足底注射和0.6%醋酸腹腔注射复制疼痛模型,观察和记录口服不同剂量异丙酚(100、150、200、250mg/kg)对小鼠自发缩足和扭体次数的影响.结果口服异丙酚剂量为100mg/kg时,对福尔马林诱发的自发缩足反射及醋酸诱发的扭体反应次数无明显影响,增加剂量后,自发缩足反射及扭体反应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口服异丙酚对福尔马林和醋酸化学刺激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硫喷妥钠催眠作用与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阿片受体和甘氨酸受体的关系。方法120只昆明种小鼠,雌雄不拘,随机分成NMDA组、纳络酮组和士的宁组。实验小鼠均于腹腔注射50mg/kg硫喷妥钠,待翻正反射消失1min后,NMDA组40只小鼠鞘内分别注射人工脑脊液(aCSF)和25、50、75ngNMDA(n=10);纳络酮组40只小鼠腹腔分别注射生理盐水(NS)和1.0、2.0、4.0mg/kg纳络酮(n=10);士的宁组40只小鼠腹腔分别注射NS和0.5、1.0、2.0mg/kg士的宁(n=10),记录小鼠睡眠时间。结果NMDA对硫喷妥钠催眠小鼠的睡眠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而纳络酮或士的宁均能明显延长其睡眠时间(P<0.01)。结论NMDA受体与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无明显关系,而甘氨酸受体和阿片受体均介导了硫喷妥钠的催眠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祖师麻止痛喷雾剂的镇痛、抗炎、活血作用。方法采用小鼠热板法和甩尾法研究其镇痛作用;以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的炎症模型研究抗炎作用;以大鼠血瘀模型研究活血作用。结果祖师麻止痛喷雾剂能够延长小鼠的辐射热甩尾潜伏期,增加热板法所致疼痛的痛阈时间,降低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壳肿胀度,降低角叉菜胶所致大鼠足跖肿胀度,对大鼠血瘀模型有活血作用。结论祖师麻止痛喷雾剂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活血作用,可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