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简称PESS)是在电视直视观察下,在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的结构和功能的基础下,清除病变,改善和重建鼻腔鼻窦的通气引流,从而恢复病变鼻窦的正常功能。它具有照明清晰,全方位视野,操作精细,创伤小,面部无疤痕等优点而被广泛地应用于耳鼻喉科鼻腔鼻窦疾病的治疗。本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采用鼻内镜进行鼻窦手术6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78例电磁导航(鼻窦导航)辅助下进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及鼻腔鼻窦肿物,分析电磁导航(鼻窦导航)系统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慢性鼻窦炎及鼻窦其他病变78例在电磁导航(鼻窦导航)辅助下进行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结果 78例均无手术并发症,电磁导航术前准备时间平均20min,手术时间较传统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缩短25-35min,平均30min。结论与传统鼻内镜手术相比使用电磁导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助于教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保留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索最优的内镜鼻窦手术方式。方法我们回顾性地分析了2008年7月至2013年7月本院收治的单纯型慢性鼻窦炎患者98例,其中54例行保留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44例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将行保留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患者划分为实验组,将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划分为对照组。术后对两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疗效好、安全性高;能保护鼻腔结构,使手术更加顺应鼻腔鼻窦的气流特征及鼻腔鼻窦气体交换方式,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低,在同等条件下更适宜于临床治疗慢性鼻窦炎。  相似文献   

4.
保留部分钩突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索新的内镜鼻窦手术方式,使之更加适应鼻腔、鼻窦生理学特征,更加符合结构重建的内镜鼻窦手术理论.方法 30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在鼻内镜下自钩突膝部开始,沿上颌线切除钩突膝部和水平部,显露上颌窦,行鼻窦开放.30例单纯型慢性鼻窦炎患者采取经典钩突切除术作为对照组.术后按照主观症状恢复情况和鼻内镜下局部状态综合评价疗效.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1个月、6个月并发症也有明显差异.结论 保留部分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基本维护了鼻腔原有结构,可对开放的鼻窦具有保护并防止吸人气流的直接冲击的作用,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同等条件下行保留部分钩突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更符合微创手术理念及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理念.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是在清除原发病因素的基础上,重建和恢复鼻腔鼻窦的通气和黏膜纤毛的功能,具有痛苦小、操作精细等优点。我科2010年7月—2011年7月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69例,通过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术后定期回访复查,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治愈率。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汤素琴  王耀洪 《中外医疗》2010,30(17):35-36
目的探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结合术后鼻腔冲洗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采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术后结合鼻腔冲洗3个月,术后随访1年,分析其疗效。结果 31例患者术后3~6个月术腔上皮化,1例半年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随访1年后复查鼻内镜及鼻窦CT未见复发。结论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微创、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结合鼻腔冲洗促进愈合,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疗效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功能性内镜进行鼻窦手术,中鼻甲成形和去除鼻道窦口复合体病灶,开放各组鼻窦治疗慢性鼻窦炎和鼻息肉86例,并对术中处理中鼻甲的方法及对治疗慢性鼻窦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痊愈71例(82.5%),好转11例(12.8%),无效4例(4.7%)。嗅觉功能恢复或改善74例。结论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彻底清除病变,恰当取舍黏膜,合理处理中鼻甲,使窦口及邻近鼻道保持通畅的引流和通气,恢复鼻腔和鼻窦的生理功能是鼻内镜下治愈慢性鼻窦炎的关键,加强术后随访及处理对提高慢性鼻窦炎的治愈率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的观察和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鼻内镜手术是近10年广泛用于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及鼻息肉的方法,具有组织损伤小、保存鼻腔生理功能、降低并发症、防止复发等优点,是一种符合鼻腔、鼻窦生理的手术方法。我院耳鼻喉科2004年10月~2006年7月对132例鼻腔鼻窦疾病患者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的优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70年代后期鼻内镜技术日益普及和不断完善,传统的鼻中隔手术有被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取代的趋势。1985年,Kennedy正式发表文章提出了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这个名词(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FESS),因手术目的是清除有限的病变组织,建立正常的鼻腔通气引流功能,故称之为功能性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因为其仅清除鼻窦一窦口复合体(Ostiomeatal Complex OMC)病变,不触动鼻窦内黏膜,故这一现代鼻科手术是鼻窦炎手术治疗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成为近年鼻科一热点。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开展,为18岁以下患者的鼻内镜手术逐年增加。现将对术式的选择及其临床意义作以下评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术中配合,为病人提供先进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47例鼻窦炎、鼻息肉患,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手术野清晰,创伤面小,疗效确切,能保持鼻腔、鼻窦的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鼻腔、鼻窦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120例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6月施行的120例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的配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120例鼻内镜下功能性鼻窦开放手术手术顺利、效果满意,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结论:充分了解手术步骤,完善的术前准备,掌握鼻内镜器械、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准确、熟练的手术配合,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内镜下手术现广泛用于耳鼻咽喉科疾病的治疗,2003年3月2007年3月,我院共收治鼻内镜下鼻腔鼻窦手术280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疗效。方法:对3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行手术切除,术后跟踪随访。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5年,复发3例,复发率9.4%。结论: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是一种比较好的手术方式,且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内镜鼻窦手术中中鼻甲的处理与疗效分析。方法:对136例(254侧)患者行鼻内镜鼻窦手术,对比是否行中鼻甲部分切除与术后疗效的关系。结果:鼻内镜鼻窦手术术中是否行中鼻甲部分切除与术后疗效及术后鼻腔的通气情况无相关性。结论: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应在处理不可逆病变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鼻腔的生理结构,这样既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也能保证术后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鼻内镜手术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25例(410侧)鼻窦炎伴鼻腔结构变异或病理生理改变的患者行功能性内镜鼻-鼻窦手术(FESS),其中75例(138侧)单纯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另150例(272侧)行鼻窦内镜手术的同时对其中变异的中、下鼻甲及鼻中隔畸形、腺性体肥大进行处理(处理组)。结果:随访1个月~2年,处理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鼻内镜手术同时处理鼻腔相关疾病及腺样体肥大,对于改善鼻腔通气外流、减少粘连具有治疗意义,是提高内镜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但远期对患者的影响如鼻腔黏膜萎缩、通气过畅、嗅觉障碍,尚待远期观察。  相似文献   

16.
功能性鼻窦内镜手术是在彻底消除病变的基础上,重建鼻腔一鼻窦通气引流,促进鼻窦黏膜病变自行恢复,而不需要根治性黏膜切除术,从而将传统的根治性或破坏性手术改变为功能性手术.2000年至2003年我们行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82例,疗效显著,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鼻内镜鼻窦手术(ESS)将传统根治性、破坏性手术,变为根据病变的程度,在彻底清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保留鼻腔、鼻窦正常粘膜和结构,形成良好的通气和引流,促使鼻腔、鼻窦粘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的微创手术。2001年4月-2006年2月我院应用鼻内镜为117例患者进行鼻内镜手术,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曾俊喜 《海南医学》2009,20(1):115-117
鼻内镜手术在耳鼻咽喉科领域已经广泛开展,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进行鼻内镜下直视手术,在保留鼻腔、鼻窦的正常黏膜及解剖结构基础上,清除鼻腔、鼻窦病灶,实现良好的通气与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的形态和生理功能恢复。内镜鼻窦手术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需要护理全面配合与支持,为病人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本文将近年来内镜鼻窦手术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黎志强  蔡华城  李菊兰 《四川医学》2010,31(9):1342-1343
随着鼻内镜技术及鼻窦CT的日益广泛应用,鼻窦霉菌病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师的关注和认识。治疗方面,传统的柯一陆式手术也逐渐被现代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所代替。我科从2003年11月~2009年8月,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霉菌病11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杨运华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4076-4076
鼻腔疾患病种多,较为复杂,特别是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疾病之一,一旦患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由于鼻腔部位特殊,腔内各窦错综复杂,常规手术易复发。鼻内镜手术是将传统的根治术变成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可通过小范围或局限性手术解除广泛的鼻窦病变,使鼻窦保持持久通畅引流和通气。鼻内镜具有术野清晰、手术彻底、安全、创伤小、痛苦少、手术并发症少、恢复快、治愈率高等优点,手术大多采用局部麻醉,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是患者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