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脏腑"使道"联络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王鸿谟 《中国针灸》2004,24(7):479-482
目的:探讨"使道"的概念、分类及脏腑"使道"联络规律.方法:以<素问>、<灵枢>等经典文献为主要依据,将"使道"分为三类,系统论证脏腑"使道"联络规律.结论:脏腑联系全部以经络作为"使道",分为直接使道、间接使道及气街四海三类.生理、病理、诊断、治疗以及养生防病都应注意"使道"通调.  相似文献   

2.
1中国传统文化中“道”的含义 “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范畴之一,是中国文化之根,不独道家言道,诸子百家多善言道。但是就哲学意义上的“道”而言,诸子百家对道的理解并不尽相同。道家学派所说的“道”具有本体性或实体性的意味,既指万物之宗,又指根本规律,指宇宙人伦的规律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正当性。道无处不有,无所不在,包含一切秩序的终极存在,似乎包含了宇宙与人生的全部真理。  相似文献   

3.
《道德经》揭示了道是万物产生存在的根本,万物和谐必须合乎道的规律,并由此昭示人们:包括人与社会在内的天地万物的和谐,其根本在于合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平常心是道     
平常心是道山东曹永庆“平常心是道”,是练功的一条重要法则。古云:平常心是道,功在日常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平常心即是练功修道;持平常心,即可觉知宇宙人天万物的本源及规律;功夫即在日常的持平常心之中。因此,在日常及练功中,要时时刻刻把自己的心纳入道的轨...  相似文献   

5.
"道"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范畴,《黄帝内经》中大量使用了"道"的概念。虽然《内经》中的"道"都不带有世界本原的意义,但在阐述阴阳之道和其它各种具体规律时,显露的却是道家哲学的思维观念和方式。《内经》引用道家的"道"范畴来规范说明医学的规律、道理、理论和方法,清楚表明了道家哲学和中医理论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6.
道常无为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关于宇宙基本规律的哲学概括,也是老子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这个认识也体现在他的养生思想中。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养生规律是宇宙基本规律在人身上的具体体现,因此,人体的运行规律也应符合这个概括。现代医学研究正在不断揭示人体的奥妙,说明人体确实是在宇宙中形成和宇宙规律相一致的。  相似文献   

7.
张玲 《科学养生》2007,(6):50-51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高”人有风险限口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等易使人的心脑血管受害),于是转而求低。其实,盲目地一味求低,违背了生理规律,也非健康之道。  相似文献   

8.
《灵枢》十二经别分布规律探讨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侯书伟,胡志强关键词:《灵枢》;十二经别《灵枢》十二经别(以下简称经别)是十二经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别道而行之正经,其分布有独特的规律可循。各家对此的认识不尽一致,笔者在此略陈管见以抛砖引玉。一、起止经...  相似文献   

9.
临证治疗先兆流产72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异型扁坯热轧成型过程及筋部充满规律,结果表明,异型扁坯经三道次热轧即可成型;第一、二道次轧制过程中,在轧件的前宽度一定时,轧件腿部压下量存在临界值,当腿部压下量小于该值时,筋部孔型度随轧件腿部压下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并趋近于1,随轧件轧前宽度的增加孔型充满度线性增加,但增长幅度较小,第道次筋部孔型充满度受轧件腿部压下量和轧件宽度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古人在三千年前就建立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老子在《道德经》中就建立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均由道所生,所以世上的一切万物必须遵循道的规律,否则就会遭到惩罚。佛家创立了因果报应和六道轮回学说,教育人们积德行善得好报,做恶做坏事会生三恶道。也就是马列主义所讲的自然规律,一切万事万物必须遵循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若不按自然规律办事就会受惩罚。如人过分地砍伐树木造成土地沙漠化和工业发展造成环境污染使人反受其害。所以人必须保护自然,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相似文献   

11.
王鸿谟 《中国针灸》2005,25(3):191-193
目的:探讨经脉循行的基本规律.方法:以<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为依据,继承前人的成熟经验,并加以发展.结论:经脉循行规律有命名规律、分布规律、交接交会规律,表里配合规律,以及终始走向规律、经气双向运行规律、脏腑使道联络规律、经脉分野规律8项.  相似文献   

12.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此句的注解历代注家说法不一,如《素问注释汇粹》[1]认为:"道,即规律、法则。天地之道,即自然界运动变化的规律。"并引张介宾注曰:"道者,阴阳之理也。阴阳者,一分为二也。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生于动,地生于静,  相似文献   

13.
范畴(理论范围与基本概念)是《内经》成功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关键。作为《内经》重要内容之一的运气理论,长期存在广义与狭义范畴理解的认识分歧。本研究以对《素问》运气七篇概念体系的梳理研究为基础,进行运气理论范畴讨论,认为《素问》运气七篇所述,虽以五运、六气、五六相合为标志和重点,但仍是对道即自然规律(包括生命与疾病规律)的阐述,用以探讨自然对生命影响的规律。因此,运气理论的范围涵盖广泛,涉及各种自然变化规律及其对生命(包括人与其他生命体)的影响,其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为运气七篇的核心概念,是对自然变化规律的普遍本质的高度概括和集中反映,包括道、五运、六气、五六相合以及形、气、象、数、正、化等。  相似文献   

14.
“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道”,是规律和法则。《内经·五运行大论》谓:“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意思是,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固有规律。中医学十分强调“候”、认为“道”源于“候”,因而,“候”也就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慢性前列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疾病,症状表现较为复杂,且病程迁延,王乐匋教授积数十年临证经验,对本病进行了诊治规律的研究,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今就此,简介于后,以飧同道。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内经》中"道"字进行检索、统计,以定量方式研究其分布、数量、类型等方面所表达的意义,以期对其基本含义及演变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为经络研究提供原始文献考据资料。分析显示,"道"字含义有"针灸之道"、"天地之道"、"阴阳之道"、"水道"、"脉道"、"气道"、"血道"、"津液道"、"使道"等。得出结论,"道"字在《内经》时代其一般意义是道路,进而引申为法则、规律、原理,甚至进一步升华为宇宙万物的本源、一定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主张或思想体系,直至道教概念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因气血津液生成、运行、输布障碍以及脏腑功能失常而发,病机可概括为气血阻滞,痰瘀为患、气机逆乱,脏腑失和、正气不足,五脏虚弱。笔者根据慢性病发生发展的共性规律,总结了血道通、气道通、谷道通、水道通及阴阳平衡的“四通一平”健康理论,认为在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前提下,采取活血化瘀通血道、祛邪辅助通气道、健脾和胃通谷道、宣肺敛肾通水道的综合干预措施,可从根本上纠正慢性病的病理基础,有效预防其发生发展。根据上述理论,笔者拟定了防治慢性病的药食同源处方通脉稳压灵、通肠糖脂衡、通络尿酸清,分别侧重于稳定血压、平衡代谢功能及防治高尿酸血症、痛风、抗肿瘤,以期对慢性病进行综合、系统的生态防治。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挖掘壮医谷道病的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方法:收集壮医治疗谷道病方207首,建立壮医谷道病药物和方剂数据库,运用关联规则分析壮医谷道病方剂用药和配伍规律。结果:在所使用的437种壮药中,排名前15位的高频药物有鸢尾、橘红珠、葫芦茶等壮药,使用总频次为1 452次。在关联规则集中,符合最小支持度0.2和最小置信度0.6的由2味药、3味药及4味药组成的关联规则分别有12条、9条和6条。结论:运用关联规则方法能较好地发现壮医临床治疗谷道病的用药特色和组方规律,为临床合理遣方用药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道与法道,就是自然法则,宇宙运行中最本质的规律。法,指的是自然之法。法术只是其中最微末的一部分。道是阴阳,道是自然法则,道的核心是大公无私,是真善美之纯正能量流。道至高无上,顺者昌,逆者亡。修炼出合于道的正心正念,才能进入天人合一之境界。不识法之人,...  相似文献   

20.
“道”,《说文》谓:“所行道也”。本意指人行之道路,随词义的引申有道理、方法、规律、准则、学说等义。《黄帝内经》中,则把研究医学的思想方法和反映客观规律的医学经验及理论,称之为“道”。如《素问·气交变大论》中说:“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此之谓也”。由此可知《内经》中所说的“道”,主要就是关于天地自然变化及人类社会现象的各种规律与人体生命关系的探讨。为此,弄清《内经》中“道”之含义及作用,对深入了解中医学术思想的形成和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