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1月~2004年10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18例19椎,均为新鲜骨折,腰背部疼痛剧烈,无神经症状和体征。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穿刺经两侧椎弓根在伤椎内置入2枚球囊扩张后使塌陷椎体复位后,将含钡骨水泥灌注入球囊扩张后所形成的空腔内。观察术后疼痛的改善程度,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18例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h均可下地活动,X线片示骨折后突畸形平均矫正14°(11°~17°),3例有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两侧,无临床症状;2例术后出现不全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而治愈,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具有创伤小、止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并能恢复脊柱的稳定性和正常序列。  相似文献   

2.
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3例(26椎),记录术前和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测量术前和术后X线片椎体高度的变化.结果 23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24(9±2)个月.患者术后胸腰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前为(7.8±1.4)分,术后24 h为(2.7±1.2)分(P<0.05),末次随访时为(2.8±1.3)分.手术椎体前、中柱平均高度由术前的(16±0.6)mm、(21±0.5)mm恢复到术后的(22±0.6)mm、(32±0.7)mm(P<0.05)及末次随访(23±0.7) mm、(30±0.9)mm.3例发生骨水泥渗漏,但均无神经、血管损伤或压迫症状.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骨折椎体高度,明显减少骨水泥渗漏率,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Ⅰ期应用单个球囊单侧穿刺多次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多椎体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球囊单侧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25例共60个椎体。术后观察疼痛缓解及骨折复位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椎体高度和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3~146min,平均30.4min/椎。术中球囊扩张压力为98~320Psi,平均183Psi;扩张体积2~4.5ml,平均3.25ml;扩张次数2~6次,平均3.3次,3例球囊术中破裂。骨水泥注射量2~5ml,平均3.5ml/椎,2例椎管内出现少量渗漏,1例发生椎旁渗漏,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患者VAS由术前的(7.5±1.0)分降低到术后的(3.2±0.7)分,椎体前缘高度、中线高度和Cobb角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受访患者疼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未见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穿刺单个球囊多次扩张PKP具有手术时间短、治疗费用低、疗效满意等优点,可用于治疗多发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2月~2006年12月采用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共44个伤椎,其中男13例19个伤椎,女17例25个伤椎;年龄66~83岁,平均72岁;骨折部位为T7~L5椎体,术前CT显示椎体后壁均完整.结果3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3例3个椎体前缘有少许未引起临床症状的骨水泥渗漏,其余椎体X线片上均未见明显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术后48h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并可下床活动,住院4~12 d.随访6~24个月,平均14个月,术前平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为8.6±0.2分,术后为2.0±0.3分,末次随访时为2.1±0.2分,术后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1);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43.1±1.1分降低到术后20.3±1.2分和末次随访21.1±1.2分(P<0.01);伤椎前、中柱的平均高度由术前15.1±1.8mm增加到术后24.3±2.1 mm和末次随访24.4±1.8 mm,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脊柱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1.2°±4.3°减小到术后10.1°±3.2°和末次随访10.2°±3.3°(P<0.05).结论球囊单侧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有效恢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及减少骨水泥渗漏,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5例(20个椎体)患者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治疗,分析患者术前术后的临床表现,X线术前术后的对比。结果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恢复快、止痛效果好。结论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压力引导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合并周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8年9月采用压力引导式PKP治疗的89例合并周壁破损的OVCF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前CT显示的椎体周壁破损部位进行分组,前壁并侧壁破损46例(A组),前壁并终板破损20例(B组),前壁、侧壁并后壁破损23例(C组)。记录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术中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上病变节段椎体前缘高度、中央高度及伤椎后凸Cobb角等参数,评估伤椎恢复情况;在术后CT上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20(11.60±5.58)个月。手术时间30~90(60.30±10.62)min,住院时间4~8(6.10±1.01)d。3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央高度、伤椎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4例沿椎前渗漏,2例沿椎体侧方渗漏;B组发生2例,均沿上终板渗漏至椎间隙;C组发生3例,2例沿椎前渗漏,1例沿椎体侧方渗漏。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水泥致脏器栓塞、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压力引导式PKP治疗合并周壁破损的OVCF,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恢复满意,骨水泥渗漏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所致腰背痛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3年8月-2005年6月采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10例患者腰背部疼痛,无神经症状和体征。在C臂X线机透视下,采用经皮穿刺经两侧椎弓根在病椎内置入2枚或1枚球囊扩张椎体后使塌陷椎体复位后,将聚甲基丙浠酸甲酯(PMMA)灌注入球囊扩张后所形成的空腔内。观察术后疼痛的改善程度,骨折复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10例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疼痛均有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后24h小时均可下地活动,X线片示骨折后突畸形平均矫正16°(12°~30°),无一例出现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是目前有价值的治疗骨质疏松所致腰背痛微创治疗技术,具有创伤少、出血少、止痛效果好、安全性高,并能即刻加固病椎,增加脊柱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6月,采用PKP治疗OVCF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观察组),40例行单球囊单侧扩张(对照组).记录2组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弥散系数;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拍摄X线片并测量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评价患者畸形矫正及椎体高度恢复效果;观察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所有患者随访超过2年.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水泥注入量多于对照组,骨水泥弥散系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和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VAS评分较术前下降,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前增加,Cobb角较术前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椎体再塌陷、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球囊双侧序贯扩张PKP治疗OVCF能够提升骨水泥注入量和弥散效果,减轻术后矫正效果的丢失,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PKP治疗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77椎),比较手术前后VAS评分、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变化情况,分析疗效。结果 VAS评分术后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术后高于术前,Cobb角术后小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2(8.2±1.7)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发生疼痛加重情况。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疗效良好,有效恢复并保持脊柱功能,并发症少,患者接受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压力引导式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G-PKP)治疗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的临床疗效及骨水泥渗漏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8月采用PG-PKP和传统PKP治疗的39例中段胸椎OVCF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PG-PKP组(A组,20例)和传统PKP组(B组,19例)。记录所有患者术前骨密度、术中骨水泥用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测量手术前后X线片上骨折节段椎体前缘高度及后凸Cobb角,评估伤椎恢复情况;在术前CT上测量手术通道影像学参数,在术后CT上观察骨水泥渗漏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患者随访3~12(8.64±2.84)个月。手术时间40~90(63.33±13.59)min,住院时间4~8(6.15±1.16)d。2组患者术后1 d和术后3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VAS评分、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骨水泥注入量和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骨水泥渗漏率为10.00%(2/20),B组为26.32%(5/19)。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骨水泥渗漏致脏器栓塞及脊髓、神经根受压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与传统PKP相比,PG-PKP治疗中段胸椎OVCF临床疗效及影像学指标恢复满意,骨水泥渗漏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PVP)与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自2004年12月至2008年6月,采用PVP治疗28例(40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其中男11例(14椎),女17例(26椎);年龄70~91岁,平均72岁。骨折部位T5-L5。采用PKP治疗31例(43椎),男13例(18椎),女18例(25椎);年龄70~92岁,平均74岁;骨折部位T4-L5。术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Oswestry功能评分、后凸Cobb角、椎体前中柱的平均高度及骨水泥的渗漏率等指标来评估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术后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评分都有明显下降,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间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评分降低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中柱的平均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渗漏率,PVP组3个椎体(7.5%),PKP组2个椎体(4.7%),但均无神经症状。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和PKP均能有效缓解老年陈旧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引起的疼痛,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并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2年10月,178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局麻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其中男72例,女106例;年龄58~92岁,平均75.3岁。共224节椎体,胸椎93节,腰椎131节。对患者术中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26.2个月。发生骨水泥渗漏27例,占15.1%;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15例,其中心脏骤停1例,经心肺复苏,抢救成功,无后遗症;呼吸暂停1例,经抢救恢复;血压下降、心率减慢3例;肠梗阻1例;局部血肿2例;肋间神经痛1例;骨水泥致椎体骨折分离2例;邻椎骨折4例。结论: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不常见,心肺并发症是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风险最大的非骨水泥渗漏相关并发症,其可能原因与骨水泥的毒性、神经反射、脂肪栓塞以及椎体内压力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回顾性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7年2月~2010年1月,对25例35个椎体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联合降钙素综合治疗。术中在透视机监视下采用单侧椎弓根穿刺,置入1枚可扩张球囊使骨折塌陷椎体复位,灌注骨水泥充填由球囊扩张所形成的椎体内空腔。术后每天静脉注射鲑鱼降钙素,通过观察患者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复位情况来评估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6~32个月,平均(21.3±0.2)个月。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症状性并发症发生。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术后椎体高度平均恢复率59.5%。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及恢复脊柱序列,联合降钙素的应用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引起的疼痛,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较好微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局麻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自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局麻下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129例,男47例,女82例;年龄61~92岁,平均73.7岁;胸椎88节,腰椎101节. 观察手术前后VAS评分的变化、椎体高度改变、局部Cobb角的改善情况. 结果: 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24~60个月,平均34.2个月. 腰痛VAS评分术前为7.9±2.5,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8±1.8、3.0±2.2,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高度术后得到部分恢复,Cobb角术前(28.3±13.7)°,术后2周、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6.2±9.8)°、(19.1±10.3)°,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骨水泥外漏23例(17.8%),其中1例出现短暂神经根压迫症状. 术后发生呼吸暂停1例,经抢救恢复;肠梗阻1例,经治疗好转;骨水泥致椎体骨折分离1例;邻椎骨折4例. 结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微创外科手术,其创伤小,止痛效果好,可有效维持骨折稳定,近期、中期疗效肯定,远期有待继续随访. 手术适应证的掌握及手术技术的提高是防止并发症的关键,其中骨水泥外漏是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单侧椎体后凸成形术(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 , OVCF )的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3年6月采用PKP治疗高龄胸腰椎OVCF 58例共65个椎体,男18例(18个椎体),女40例(47个椎体),平均年龄78.1岁(75~87岁)。致伤原因均为低能量型损伤;患者腰背部持续疼痛,无脊髓、神经损伤表现;影像学表现为伤椎椎体后壁完整,非爆裂性骨折。伤椎部位T6~L4,其中58个椎体为T10~L2。术前和术后2 d对患者视觉模拟量表( visual analog scale , 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 ODI)以及伤椎相对高度进行统计学分析,随访伤椎高度丢失情况,记录骨水泥渗漏及随访期间伤椎再骨折和相邻椎体骨折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7.8月。术前和术后2 d VAS评分分别为8.21±0.72和2.94±0.83,ODI分别为(81.02±7.24)%和(27.35±6.11)%,伤椎前缘相对高度分别为(70.75±5.31)%和(82.14±4.90)%,伤椎中部相对高度分别为(71.72±4.54)%和(84.46±4.51)%;手术前后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末次随访伤椎前缘相对高度为(80.83±5.14)%,伤椎中部相对高度为(82.65±6.20)%,与术后2 d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中骨水泥渗漏5例共5个椎体,随访期间发生伤椎再骨折3例3个椎体、相邻椎体骨折4例4个椎体。结论单侧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高龄OVCF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微创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 采用球囊扩张PKP治疗椎体OVCF 26例,术前患椎明显疼痛,但无神经症状及体征;术前CT示椎体后壁均完整.结果 26例患者腰背部疼痛在术后24 h缓解并下床活动,椎体高度基本恢复,后凸畸形矫正9°,无脊髓神经损伤、骨水泥漏、肺栓塞等并发症.结论 PKP治疗胸腰椎OVCF可有效缓解疼痛,部分恢复椎体高度,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2008年11月在我院行PKP治疗的97例(140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中经单侧或双侧椎弓根途径进行分组。单侧组均为单侧穿刺骨水泥注射过椎体中线者,共58例85个椎体,男13例,女45例,平均年龄65.3岁,单椎体36例,两椎体17例,三椎体5例。双侧组39例55个椎体,男5例,女34例,平均年龄67.1岁,单椎体24例,两椎体14例,三椎体1例。观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变化、椎体平均高度、局部Cobb角改善及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侧组手术时间45±16min,骨水泥注入量3.1±1.7ml;双侧组手术时间62±27min,骨水泥注入量4.2±2.1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及末次随访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椎体平均高度及局部Cobb角较术前均有显著恢复(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及邻近椎体再骨折的发生率为14.12%,双侧组为16.36%,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单侧椎弓根途径穿刺骨水泥过椎体中线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可取得双侧穿刺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短、骨水泥渗漏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探讨骨水泥强化后并发椎体再骨折的原因及对策。方法:自2006年3月至2007年3月,对31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进行单侧经皮穿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男11例,女20例;年龄54~91岁,平均81岁。所有病例随访均超过3年。分别在术前、术后即时及术后1,2,3年测量强化椎椎体前缘高度,进行胸腰背疼痛评分(VAS评分),并统计相关并发症。结果:骨水泥强化椎体前缘高度在术前、术后即时及术后1,2,3年分别为(0.9±0.2)、(2.6±0.3)、(2.6±0.2)、(2.5±0.7)、(2.5±0.4)cm。手术后强化椎体高度恢复明显(P0.05);随着时间延长强化椎体前缘高度逐步降低(P0.05)。手术后胸腰背疼痛明显减轻,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延长胸腰背疼痛逐年加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末期并发强化椎体不愈合再骨折2例,相邻椎体骨折6例,远位节段椎体骨折2例,相邻椎间隙无症状退变5例。结论: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早期疗效确实。中期强化椎体高度逐渐降低,疼痛症状不同程度加剧,再骨折比例较高,尤其邻椎退变骨折明显。规范手术适应证、改变灌注材料及减少骨水泥注射量是降低再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单边穿刺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发椎体压缩性骨折(MOVCFs)的效果及风险。方法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01—2018-12间对30例MOVCFs患者实施单边穿刺PKP。统计手术时间、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比较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的VAS及ODI评分、椎体高度。结果(1)本组3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6±19.95)min,除去椎体数影响,单个椎体手术时间为(32.33±19.95)min。(2)每例注射骨水泥量3~6 mL,平均4.43 mL,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4例,但均未出现神经损伤症状,术后复查摄片无肺栓塞。(3)术后第1天、3个月、12个月的VAS、ODI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各时间点的VAS、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伤椎高度较术前明显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伤椎高度较术后第1天有所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边穿刺PKP治疗MOVCFs,安全、有效,但易发生伤椎高度丢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