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胡卫海 《光明中医》2005,20(6):64-65
目的:观察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运用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疏肝和胃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吗叮啉片、雷尼替丁胶囊、铝碳’酸镁片治疗,两组均治疗1疗程(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为77.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利胆调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胆汁反流性胃炎诊断的12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口服利胆调胃汤治疗,对照组对照组63例给予香砂养胃丸治疗。两组均以6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2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5例,显效24例,有效23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6%。结论:利胆调胃汤能有效改善胆汁反流性胃炎症状。  相似文献   

4.
胡卫海 《中医药学刊》2006,24(5):968-968
目的:观察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运用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柴平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68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采用柴平汤治疗36例,西药治疗32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平汤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将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疗法,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药疏肝降逆清胃汤口服。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7%。结论:运用疏肝降逆和胃汤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疏肝和胃汤治疗,对照组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和症状改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比较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更多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方法:9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用小柴胡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对照组45例用多潘立酮和法莫替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P〈0.05)。结论:小柴胡汤合旋覆代赭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给以利胆和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26例用胶体果胶铋和多潘立酮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3%;对照组为73.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利胆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胆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5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自拟利胆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胆汁反流性胃炎病人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自拟利胆和胃降逆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莫沙必利、雷尼替丁、威地美治疗,15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结果:服利胆和胃降逆汤组总有效率为92.86%,服西药组总有效率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别(P〈0.05)。结论:利胆和胃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郁金和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门诊选取胆汁反流性胃炎115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运用郁金和胃汤治疗77例为治疗组,用西药治疗的38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8.44%,有效率93.51%;对照组治愈率23.68%,有效率71.0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郁金和胃汤具有疏肝利胆、清热化湿、健脾和胃的作用,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周芳  张林 《四川中医》2001,19(3):29-30
目的:观察疏肝降逆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自拟疏肝降逆汤治疗组30例,西药对照组20例,并进行治疗前后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疏肝降逆汤能有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疏和清胃汤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自拟疏和清胃汤(蒲公英、半枝莲、炒枳壳、炒黄连、吴茱萸、旋覆花、姜半夏、浙贝、广木香、青皮等)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80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0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疏和清胃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4.
舒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蔡锦莲 《新中医》2001,33(5):47-48
运用舒肝和胃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8例,对照组30例以雷尼替丁、吗丁啉治疗,均治疗2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本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运用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50例,并设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70%。2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疏利和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胃苏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胃苏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33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胃苏颗粒和吗丁啉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92%,高于对照组的62.90%(P〈0.05)。结论胃苏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疏肝和胃降逆汤配合西药吗丁啉、铝碳酸镁颗粒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8例,并设西药组30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对照组为80%。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是一种较理想的疗法。  相似文献   

18.
爽胃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10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爽胃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胆汁反流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以爽胃片(处方:柴胡、白芍、黄连、枳壳、香附、吴茱萸、郁金、陈皮、延胡索、川楝子)治疗;对照组60例以吗丁啉治疗。4周为l疗程,连续观察2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0%,病理活检及胆汁反流情况均明显好转,有效率分别为86.00%、87.00%,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药物均能显著降低胃液胆酸(CC)及胃泌素(GAS)含量,作用相似,2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爽胃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柴苓和胃汤治疗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柴苓和胃汤治疗,对照组32例单纯口服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5%。结论:柴苓和胃汤治疗胃切除后胆汁反流性胃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孙英勋 《河南中医》2010,30(12):1215-1216
目的:观察清胃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确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莫沙比利、奥美拉唑、铝碳酸镁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胃利胆汤,日1剂,水煎服;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70%,两组比较Х^2=10.817,v=1,P=0.001,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清胃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胆胃郁热型胆汁反流性胃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