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血面临的风险与安全输血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峰 《中国热带医学》2007,7(10):1972-1973,1889
如何提高临床输血的安全性,是每个输血工作者和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检测技术存在局限性,临床输血存在输血指征过宽,输血免疫学副作用等。为消除不安全的血液,控制输血风险,提出相应对策。应从低危险性献血者中采集血液,严格筛查血液,临床合理用血,建立健全输血医疗文书,输血前告知等。通过控制输血不安全因素,可以达到减少或消除输血传播疾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毕玉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8):2499-2500
输血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有效手段,输血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即可能发生输血反应及感染经血液传播的疾病,因此,强化法律法规意识,加强输血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建全各项规章制度,合理利用血液资源,倡导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做好输血技术培训及广泛开展输血安全教育等是临床输血安全工作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崔领来 《中外医疗》2010,29(32):181-181
在手术前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进行采集,经处理后会输给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法。自体输血在临床的广泛应用,不仅可以节约血源、弥补血源不足,同时可以避免同种免疫以及输血疾病的传播、更能够减少患者的医疗经费开支。自体输血将以一种较为理想的输血方式成为今后输血工作发展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何莲 《中外医疗》2012,31(31):187+189-187,189
输血作为一种日常治疗手段,一方面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另一方面还可能会给病人带来感染传染病和发生并发症的风险。该文探讨了医务工作者要有效利用血液资源,确保临床输血安全,最大限度地防范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减少输血并发症,安全、合理、高效地用血。  相似文献   

6.
冯筱敏  刘丽华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0):2576-2577
输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已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抢救,但输血也存在一定风险,尽管血液经过严格程序的筛查、检测等处理,但依然存在发生输血传播疾病及其它输血不良反应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调查输血法施行前后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目的 :提示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杜绝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尤其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方法 :随机选择 1990年至 2 0 0 2年间来我院治疗的输血患者 1174 0 ,两组分别为输血法实施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及聚合酶链反应 (PCR)法检测。结果 :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与输血有关。结论 :传播途径与血液有关 ,为输血后肝炎主要病原体 ,严格掌握输血指征 ,做到科学安全输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良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2):2937-2938
<正>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危重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近年来安全输血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输血可传播病毒性肝炎、梅毒及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为了减少和避免经血液传播,市中心血站采取了成分输血、无偿输血、献血者血液双  相似文献   

9.
王菊英  陈丽萍 《河北医学》2000,6(2):155-156
输血是现代医疗的重要手段,它在临床医学中有着拯救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作用。但是,血液在采集、储存、使用过程中,必须确保质量,防止经血液传播疾病。1 输血传播性疾病输血传播性疾病,又称输血传染病或输血相关性疾病,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含有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以...  相似文献   

10.
雷海霞  时素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3):1180-1180
调查输血法施行前后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目的:提示临床医师严格掌握输血指征,杜绝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尤其是丙型病毒性肝炎.方法:随机选择1990年至2002年间来我院治疗的输血患者11 740,两组分别为输血法实施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结果: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与输血有关.结论:传播途径与血液有关,为输血后肝炎主要病原体,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做到科学安全输血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临床输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临床输血是研究用血液及其成份治疗疾病,防治输血不良反应及并发症,防止输血传播疾病的一门科学,目前已经发展为一门集多学科于一体的独立学科。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延伸及渗透,各种血液及其成份在临床抢救中的作用更为突出。输血申请单是临床医生与输血科沟通的桥梁,写清输血目的,了解输血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输血,有助于我们科学合理、安全用血,节约不可再生的血液资源有其重大意义。同时,输血申请单也是申请用血,输血前检查的凭证及档案资料,是日后处理医疗纠纷的重要依据。它详细记载输血前的自然情况,及输血史、相关输血指征,实验室指标及血清病原学资料。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血液传播疾病风险的增加和输血新技术的开展,输血观念正在逐渐转变。在外科临床治疗中,正确运用输血技术,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发挥输血疗效,减少输血不良反应、并发症和血液传播疾病,是外科医师面临的课题。输血不当,不但给受血者带来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医师和医院还可能陷入医疗纠纷之中。  相似文献   

13.
输血作为临床治疗手段已有百年历史,随着医学技术水平的提高,临床用血量日益增多,安全输血已成为当今输血领域内的重要课题。输血并非绝对安全,它不仅能发生多种不良反应,而且还能传播疾病。病因可来自输入的血液,也可来自外  相似文献   

14.
杨勇 《新疆医学》2002,32(3):88-89
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输血在医疗和抢救中起着越重要的作用,是当今医疗中的一种必要手段。安全输血不仅仅是指血液化验、采集和成份制备中的安全问题,它还包括避免同种免疫所至的过应、发热反应、溶血反应等输血不良反应以及输播疾病的发生,以及防止不合理用血所至的一系重后果。为达到安全输血,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采供血机构医务人员应按照卫生部所颁布的规则进行操作。至血液传播疾病主要有肝炎、梅毒、艾滋病以及(?)原虫所至的疟疾等,其中艾滋病的后果更为严  相似文献   

15.
构建临床输血安全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临床输血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建立在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的临床输血系统的各项安全措施难以遏制输血传播疾病和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杜绝输血安全事故是消除输血安全隐患的惟一出路,是构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临床输血安全体系,首先要做好的工作是建立临床输血的伦理规范、培育安全的献血员队伍、完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的临床血液管理使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于颖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9):1116-1116
输血作为医院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临床抢救和治疗疾病无法替代的一个重要的治疗手段。输血学是一门研究安全血液和输血安全的新兴学科,它涉及免疫血液学、临床医学、免疫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学科。当今的输血工作是成分输血时代,其不仅临床疗效好,输血反应少,而且能“一血多用”,节省宝贵的血液资源,利国利民。输血工作中重要的是安全血液和输血安全,输血是一种移植,这种移植因血液的复杂成分和潜伏传播传染病的可能变的极其危险。这是每个涉足输血工作的医务工作者必须高度重视的。  相似文献   

17.
李娅娜 《医学综述》2008,14(14):2138-2140
2002年,首次报道输血传播西尼罗河病毒(WNV)。约80%的WNV感染者是无症状的,20%有感冒样症状,1%发展成严重神经系统疾病。假设WNV感染会出现短暂病毒血症,WNV经输血传播就是输血安全的潜在危险,采供血工作就会面临新的挑战。美国和加拿大从2003年起对献血者进行WNV筛选,降低了WNV带给血液供应的危险。本文就WNV流行病学、输血传播病例、检测方法及预防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孙秀琴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13-113
输血事业的现状和未来 安全输血是对目前输血事业的重大挑战,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给血液以及受血者带来的危险,人们似乎已经异常恐惧,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无偿献血是保证安全输血的基础,检测技术发展和应用,为输血安全提供了保障。临床合理用血和血液制品,病毒灭活,是输血安全减少疾病的重要保证。无偿献血是保证输血安全的基础,因此从个体献血,到建立稳定的自愿无偿献血是保障血液质量和输血安全的关键。据报道无偿献血,输血感染性疾病低于个体职业卖血者。  相似文献   

19.
血液安全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球卫生工作重点之一。输血可以拯救生命,但输血传播疾病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学的棘手问题。输注血液及其相关制品可以造成受血者感染病毒(包括HBV、HCV和HIV等)以及其他病原体(如细菌、疟原虫和梅毒螺旋体等),造成受血者感染输血传染病,由此引发的血液安全的责任与赔偿,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讨论输血护理新技术病原体灭活.方法 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 输血后感染和经输血传播疾病是对输血安全的巨大威胁.在血液制品的制备过程中增加病原体灭活或去除步骤,在血液及其成分保存前或输注前采取病原体灭活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