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模式在肛周脓肿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方法针对肛周脓肿围手术期的患者,采取“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设立规范的护理工作程序。结果“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能够使护理人员规范、科学、高效率地对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减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随机性与盲目性,降低了护患关系的紧张感。结论实施“知信行”理论护理模式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围手术期护理的新体会。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到2011年12月17例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行眼球摘除术治疗的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及健康指导,分析总结护理体会及其对手术效果的重要意义。结果:17例患儿经过术前的全身及眼部准备,术中护理,全麻复苏护理,术后眼部护理;同时对患儿家属实施心理护理及针对性的健康教育,结果 17例患儿均安全渡过手术期,无任何并发症,顺利出院。结论:婴幼儿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术围手术期对患儿的精品护理及对家长实施针对性指导,不仅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也对提高护理质量和治疗效果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围手术期的患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进行整体化护理,选择让患儿和家属更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关键。方法:对78例患先天心脏病的婴幼儿在围手术期严密观察病情,实施整体化护理并给予评估。结果:整体化护理对患儿安全度过麻醉和手术,术后健康和院外康复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Ⅰ期治疗肛周脓肿和肛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肛腺源性肛周脓肿和/或肛瘘Ⅰ期治疗的疗效。方法对220例肛周脓肿和/或肛瘘患者,分别选择合适的方法如肛周脓肿Ⅰ期切开术、肛瘘切开术、肛瘘挖除术、弹性切割式挂线和纤维蛋白胶封堵进行治疗。结果 106例肛周脓肿均一次性治愈,5例(4.72%)出现肛门漏气或漏液,无一例复发;114例肛瘘或慢性脓肿也一次性治愈,2例(1.75%)出现复发,6例(4.17%)有肛门漏气或漏液。所有手术者无一例出现控制大便不能。结论Ⅰ期手术治疗肛腺源性肛周脓肿和肛瘘是疗效较为确切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6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肛周脓肿伴糖尿病患者16人.经积极控制血糖和手术治疗,加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后遗症,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普通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100例胃肠道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围手术期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的肠道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护理体会。结果:干预组术后并发症少;VAS评分低;住院时间及第一次肛门排气时间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干预组12例出现恶心呕吐,对照组发生恶心呕吐28例,用胃复安10mg肌注后得到缓解,两组并发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普通外科胃肠道手术患者的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以促进肠功能的早期恢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阑尾炎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阑尾炎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引流管的护理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阑尾炎手术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肛门和直肠周围脓肿统称为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传统观点主张分期手术治疗,即先切开排脓,待其形成肛瘘后,再作Ⅱ期手术。我们近3年对148例急性期肛周脓肿患者采取I期根治术,术后配合自拟中药坐浴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中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普外科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干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缩短(P〈0.05),护理满意率观察组显著提高(P〈O.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讨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术后恢复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肛门和直肠周围脓肿统称为肛周脓肿,是肛肠外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传统观点主张分期手术治疗,即先切开排脓,待其形成肛瘘后,再作Ⅱ期手术.我们近3年对148例急性期肛周脓肿患者采取Ⅰ期根治术,术后配合自拟中药坐浴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婴幼儿肝母细胞瘤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7例肝母细胞瘤患儿进行精心护理,并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结果:7例手术均获成功,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无1例并发症。结论:对肝母细胞瘤患儿采取有效地护理措施,对保证手术成功和防止术后并发症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和措施。方法对择期、限期、急诊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心理评估,术中密切观察和监护,术后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通过对患者术前心理评估、术中严密监护和术后随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在治疗76例重度痔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采用PPH治疗重度痔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术前护理应注意心理护理、常规检查、肠道准备、皮肤准备,术后排便护理、饮食指导并发症的观察,肛门功能锻炼.结果:PPH手术治疗重度痔具有安全、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特点.  相似文献   

14.
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2009.1-2010.1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行手术治疗55例,围手术期采取术前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方法。结果:55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自我感觉良好。结论:急性阑尾炎患者一般均须手术,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工作的必要性和措施。方法对择期、限期、急诊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和心理评估,术中密切观察和监护,术后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结果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通过对患者术前心理评估、术中严密监护和术后随访,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手术的危险性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是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护理质量控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贲门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为制定更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对策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将128例贲门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行贲门癌根治术并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4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整体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胃管拔出时间、进食流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贲门癌根治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整体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不仅可以缩短患者术后的恢复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探讨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效果。方法对110例手术病人实施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与110例只施行传统常规手术护理的对照组病人进行对比。结果开展了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病人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开展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有利于手术方案的实施及病人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随着新的手术方式引进,各种腔镜手术的广泛开展,新的植入矫形材料层出不穷,致使围手术期的医疗护理纠纷呈现上升趋势。笔者临床上为了加强围手术护理质量管理,防范医疗护理事故隐患,取得了满意成效,现将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二八定律在颈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 把术前训练、预防并发症作为围手术期护理中的20%,进行重点管理.结果 实施二八定律进行颈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后,患者术后获得的临床效果较实施前显著提高.结论 应用二八定律能有效提高颈前路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工作效率,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颅内出血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与方法。方法:总结分析我院48例颅内出血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问题与措施。结果:48例患者除4理自动出院,其余均为临床治愈出院。结论:颅内出血围手术期护理除加强术前护理和术后病情观察之外,还需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早期功能的锻炼。及时有效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患者康复的强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