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碱剩余早期动态变化对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预后的早期评估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记录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患者入院后碱剩余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Ⅲ(APACHEⅢ),分析碱剩余与APACHEⅢ 评分及脓毒症预后的关系,并比较不同碱剩余组预后的情况.结果 死亡组和存活组碱剩余值及早期变化趋势明显不同(P<0.05,P<0.01),不同碱剩余组间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碱剩余与APACHEⅢ评分间有较好的一致性.早期碱剩余越高,预后越好,治疗后碱剩余恢复较快组预后良好.结论 碱剩余是评估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严重性及预后较好的指标,其应用价值可与APACHEⅢ评分媲美,而且两者联合预测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及动脉血碱剩余水平对严重创伤患者的早期预后评估价值。方法 73例严重创伤患者根据患者28天转归及乳酸清除率分为存活组(47例)和死亡组(26例)、高乳酸清除率(≥10%)组44例和低乳酸清除率(<10%)组29例,收集入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时及治疗后6小时的肝素抗凝动脉血乳酸浓度,计算6 h乳酸清除率,入EICU时动脉血碱剩余,24 h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比较其差异的统计学意义。结果存活组患者乳酸清除率、动脉血碱剩余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24 h 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24 h APACHEⅡ评分与死亡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动脉血碱剩余高于低乳酸清除率组(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联合动脉血碱剩余水平是判断严重创伤患者预后的一个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研究早期乳酸清除率对低血容量性休克病人预后的临床评估价值.方法:收集126例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一般资料、入ICU即刻的动脉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治疗12 h后的乳酸清除率及预后等资料,分别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比较其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各组患者人ICU时性别、年龄、初始血乳酸浓度、APACHEⅡ评分等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存活组乳酸清除率明显高于死亡组(P<0.05);高乳酸清除率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死亡率(P<0.05).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早期评估低血容量性休克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完整病例资料,依据早期死亡的定义将患者分为早期死亡组(35例)和旱期生存组(58例),分析判断旱期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死亡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剩余碱、血肌酐、血糖、谷草转氨酶和血钙.多因素分析显示剩余碱是预测旱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1).剩余碱联合血肌酐评估,阳性预告为50%,与日本严重程度评分(JSS)对早期死亡评估相当.早期死亡患者均有胰腺坏死,且JSS≥15分.早期死亡患者的乳酸脱氢酶>1 300 u/L.结论:剩余碱是预测早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剩余碱和肌酐联合对早期死亡患者评估效果与JSS相当.乳酸脱氢酶>1 300 u/L可能是早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监护室(ICU)重症感染者治疗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ICU重症感染者152例,根据入院14 d后转归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观察2组一般资料和入ICU即刻、治疗6 h、24 h临床指标。根据早期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为高清除率组和低清除率组,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临床指标,并分析不同程度乳酸清除率与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死亡率的相关性。结果存活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显著低于死亡组(P0.01),6 h及24 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死亡组(P0.05或P0.01)。随时间增加,存活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降低,死亡组升高,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高清除率组脓毒症休克发生率及死亡率均低于低清除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不同程度乳酸清除率与脓毒症休克发生率、死亡率均呈显著负相关(r=-3.622、-5.458,P0.01)。结论早期乳酸清除率可作为评估ICU重症感染者预后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气分析用于判断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早期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气分析各种指标水平,分析其与预后的关系,并与APACHEⅡ评分比较,应用ROS曲线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急性重症胰腺炎中碱剩余、阴离子间隙、年龄等指标与预后关系密切,APACHEⅡ及碱剩余曲线面积最大。结论: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存在血气分析指标水平改变,其中碱剩余在预后判断中价值最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高乳酸血症对重症脓毒症患者预后的评价作用.方法:51例存活时间>24h的重症脓毒症患者,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的高乳酸血症时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初始动脉血乳酸值的差异;按高乳酸血症时间将患者分为<48h组和≥48 h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病死率.结果:死亡组高乳酸血症时间明显高于存活组,二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两组的APACHEⅡ评分、初始动脉血乳酸值无明显差异(P>0.05).高乳酸血症时间≥48 h组的病死率为94.4%,显著高于<48 h组的6.1%(P<0.01).结论:高乳酸血症时间可用于评估重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宁莹  沙粒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17):2528-2532
目的 观察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清总钙(TST)比值(RT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和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该院就诊的1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急性胰腺炎组.选择同期45例在该院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急性胰腺炎组与对照组、不同严重程度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与存活急性胰腺炎患者3项指标,分析3项指标对患者发生胰腺坏死及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急性胰腺炎组RTR和NL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胰腺炎患者RTR、NLR和BISAP评分随着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升高而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胰腺坏死急性胰腺炎患者的RTR、NLR和BISAP评分明显高于无胰腺坏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R、NLR和BISAP评分在预测急性胰腺炎发生胰腺坏死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3.3%,特异度为88.5%,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AUC明显高于单项指标RTR(Z=2.838,P=0.005)、NLR(Z=2.735,P=0.006)和BISAP(Z=2.331,P=0.020).死亡急性胰腺炎患者的RTR、NLR和BISAP评分明显高于存活急性胰腺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R、NLR和BISAP评分在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死亡方面具有较高的效能,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100.0%,特异度为89.5%,AUC为0.964,联合检测AUC明显高于单项指标RTR(Z=2.162、P=0.016)、NLR(Z=2.076、P=0.038)和BISAP评分(Z=1.998、P=0.042),而各单项指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R、NLR和BISAP评分有助于临床医师对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判断,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预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发生胰腺坏死和死亡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选取2007年9月2013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138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测定初始动脉血乳酸、入院6h、24h、48h的动脉血乳酸乳酸和乳酸清除率。根据早期乳酸清除率将患者分为高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72例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早期乳酸清除率<10%)66例。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97例和死亡组41例。着重观察高乳酸清除率组和低乳酸清除率组患者的住院期间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PACHEⅡ)评分、发生休克例数、MODS发生例数及死亡率。同时观察存活组与死亡组入院6、24、48h的乳酸清除率。结果高乳酸清除率组APACHEⅡ评分、休克发生率、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低乳酸清除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患者97例,死亡患者41例,存活患者入院6、24、48h乳酸清除率均高于死亡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乳酸清除率可反映重症脓毒血症患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血乳酸清除率越低,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辽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重症组,另取同期60例轻度胰腺炎患者作为轻症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并依照患者的治疗情况,依照患者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40)和死亡组(n=2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并分析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评估价值。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患者白蛋白-胆红素评分[(-2.54±0.42)分VS(-2.86±0.47)分]、APACHEⅡ[(9.24±2.24)分VS(5.12±1.78)分]对比,重症组高于轻症组(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前白蛋白[(187.47±40.58)mg/L VS(152.38±33.75)mg/L]、白蛋白[(40.39±4.28)g/L VS(35.81±3.04)g/L]、总胆红素[(13.47±3.84)μmol/L VS(18.02±4.79)μmol/L]、胰腺坏死情况(3/37 VS 8/12)、发生器官衰竭情况(2/38 VS 13/7)、白蛋白-胆红素评分[(-2.87±0.45)分VS(-2.34±0.42)分]、APACHEⅡ评分[(5.08±1.35)分VS(12.43±3.24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蛋白-胆红素评分、APACHEⅡ评分为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不良影响因素(P<0.05)。结论APACHEⅡ与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均能够判断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白蛋白-胆红素评分对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与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