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损伤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分析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肝功能损伤的关系,探讨中医证候的病理学基础,在系统聚类基础上,用主成分分析等多元统计学方法对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中医四诊信息处理分析所获得的中医证候判别结果,再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总结121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临床常规实验室检测资料在中医证候间的变化规律。结果:丙氨酸转移酶(ALT)、纤维结合蛋白(Fn)、载脂蛋白AI(APOAI)、促凝血活酶试验(HPT)、血浆凝血因子V(FV)、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6项指标变化对临床中医类型判别有一定意义。相关实验室指标在三类证候间的变化显示湿热内蕴、瘀血阻络邪实为主证候的天冬氨酸转移酶(AST)、丙氨酸转移酶(ALT)活性显著高于正虚为主、兼有邪实的其他两类。肝肾阴虚、瘀热内蕴证候的血Fn、FV、FVⅡ、白蛋白(Al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比率(PCT)均显著低于其他两类证候,凝血酶原时间(PT)比后两类显著延长。提示肝组织炎症性损伤可能是湿热内蕴病机的病理基础,肝实质功能损害可能是肝炎后肝硬化肝肾阴虚病机的病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疾病信息相似度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与临床症状及生物学指标间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3.
王巍  戴俭宇 《光明中医》2013,28(6):1281-1282
中医临床教学直接影响学生中医临床诊疗思维方式的形成。笔者在十多年的中医临床课教学中,应用舌诊、脉诊启发学生中医思维,使学生逐步形成中医的临证思维方式。笔者收集和整理大量的舌象、临床病例,按观舌识体质、观舌辨证、观舌诊病、观舌知变分四大模块,制作成教学光盘,设计有针对性的舌象、脉象讨论环节,做到既不影响正常课程内容,又能通过病、证中舌脉的变化启发学生思维。此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中医的兴趣,加强了所学基础知识的横向联接,培养了学生中医的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4.
《辽宁中医杂志》2015,(8):1421-1423
中医四诊客观化是证候规范化的前提和基础,而证候规范化、客观化是中医走向世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条件。文章分析了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于临床辨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结合多年来相关研究在诊断客观化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提出舌、脉、面诊仪器综合应用以增强中医辨证诊断客观化、信息化、科学化的研究思路初步探讨,期望能为中医诊断客观化的发展完善做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900例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别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探索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的证候判别模式。方法运用因子分析、C均值聚类和模糊综合评价对确诊为肝炎后肝硬化900例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基本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提取该病的中医证候因子,建立证候判别式。结果证候分类:一类是该病的共有表征信息的相关因子,反映该病基本证候病机为气虚血瘀;5个证候分类有意义的因子为肝肾阴虚、湿热内蕴、瘀热内蕴、肝郁脾虚和脾肾气虚;并构建证候判别函数式。结论肝炎后肝硬化症状和体征信息经多元统计分析可划分为两大类,即疾病的共性特征信息和证候病机分类的特征信息。前者反映疾病所具有的中医基本病机,后者反映疾病的不同综合病理状态、即证候构成的复杂性、多态性。证候判别式为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证候判识的量化标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基于SIMCA法的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IMCA(soft independent modeling of class analogy)法对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判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舌诊和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是中医从事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本文从舌、脉诊的原理与意义,舌诊和脉诊在临床辨治中的相互参合、佐证等方面探讨了舌脉合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诊疗特色和优势体现于在证候分类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探讨其证候分类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区别、尿代谢物的差异以及"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具有分子生物学物质基础;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证候判别方法可有助于形成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新的分类,并为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在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研究过程中,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望闻问切的四诊方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把采集到的舌诊、面诊、脉诊信息进行分析并与CRF中医诊断相关联,为其提供客观化和标准化的依据。整理概括近10年以来对CRF舌诊、面诊和脉诊信息的研究情况,发现CRF四诊信息的分析和客观化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有望为CRF的中医诊断、辨证和治疗提供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对近20年来大肠癌的中医舌诊、脉诊客观化研究进行整理,系统地总结并归纳了目前中医界专家对大肠癌患者舌象、脉象的客观化研究进展。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对大肠癌进行四诊客观化研究的日趋深化,最终可能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客观量化标准,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总结大肠癌中医舌诊、脉诊信息的研究成果,发现问题,为后续研究把握方向,并对大肠癌客观化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中医辨证舌脉象信息特征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普仁医院收治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不同病情发展阶段将其分为发作期组和缓解期组,每组56例,另选择医院同期健康体检患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ZBOX-I型舌脉象数字化分析仪采集患儿舌象、脉象特征,并同时对患儿肺功能进行检测,分析患儿舌、脉象信息特征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112例支气管哮喘患儿舌色以红舌、淡红舌、淡白舌、淡紫舌为主,占96.43%;苔色以白苔、黄苔、浅黄苔为主,占98.21%;舌形舌质以齿痕、胖嫩、裂纹舌为主,占96.43%;苔质以薄苔、厚苔、腻苔为主,占98.21%;脉象以弦脉、滑脉、滑弦脉以及沉滑脉为主,占68.75%;发作期组患儿舌色指数、苔色指数均低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作期组、缓解期组h3、h3/h1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作期组w、w/t均高于缓解期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发作期组者第一秒钟用力呼气量预测值(FEV1.0%)低于缓解期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组FEV1.0%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作期、缓解期组肺活量预测值(FV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舌色、苔色与FEV1.0%、FVC%正相关(P0.05),脉象w/t与FEV1.0%、FVC%负相关(P 0.05)。结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者中医辨证舌脉象信息特征是患者病情状况的有效反映,舌色、舌苔参数与肺功能正相关脉象w/t与肺功能负相关,舌、脉象信息特征可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中医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辽宁中医杂志》2015,(10):1844-1847
目的:观察新疆喀什地区食管癌维吾尔族患者放疗前后舌脉象及证型的变化。方法:对食管癌患者在放疗前及放疗后,分别运用中医数字化四诊仪进行舌脉象及问诊数据的采集录入,并通过计算机分析辨证得到相应结果。结果:49例患者放疗前后舌质均以黯红为最多,所占比例为77.6%、79.6%;舌苔见厚苔、腻苔或两者兼而有之者放疗前占85.7%,放疗后占79.6%;脉象参数h1、h3、t1、t4、t5、w1、w2、Ass、h3/h1在放疗后下降明显,与放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见弦脉者较放疗前减少,促、数脉者增加,其脉象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患者放疗后,症状频数咽喉异物感明显减少,肩痛、善怒、腰膝无力、失眠频数略减少,体型瘦弱、口干、易疲劳、干性皮肤、痰多、善太息频数略增多。食管癌患者证型以脾肾两虚为主证,放疗后兼见肝胃火炽、肝肾阴虚证型增加,经精确卡方检验,差异具统计学差异(P=0.006)。结论:喀什地区食管癌患者以暗红舌、厚或腻苔为多,其病机虚实夹杂,以脾肾两虚为主要矛盾,同时存在痰湿内蕴、肝郁气滞、肝肾阴虚等兼证;放疗后兼见肝胃火炽、肝肾阴虚证型者比例有所上升;放疗后患者脉象参数h1、Ass明显下降,提示可能出现早期心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舌象与中医辨证的关系。方法:运用规范化的研究方法对300例偏头痛患者的舌象及中医证候进行判定和总结。结果:舌象总结的结果更进一步确认偏头痛患者大多表现为热证;同时明确了偏头痛的产生与血瘀证有关。结论:偏头痛患者舌象的总结对于偏头痛的中医辨证是一种补充,并可为其中医病机的探索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记述临床病案凭脉指导辨证施护,指出积食、脱水、肺部积痰和大便秘结的脉象特征和相对应的护理措施,体现脉诊在指导辨证施护的重要作用,提示在中医护理队伍中开展临床脉象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对创建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理论和护理队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5.
王兰 《河南中医》2010,30(9):877-878
根据祖国医学对肝硬化的有关论述,分别从正气虚弱,脾虚肝郁,瘀血内停,肾气亏虚四个方面,探讨了肝硬化失代偿期的病机关键,并提出临床施治方药,认为健脾益气养血,扶助正气为治疗宗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硬化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规律。方法:统计分析近30年来国内公开报道的肝硬化辨证分型文献,运用多组间χ2检验对总结出的各组病例数据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明确提出肝硬化辨证分型的有78篇,病例共5283例,肝硬化常见中医证型依次为:气滞血瘀证、血瘀证、湿热内蕴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湿盛证、脾肾阳虚证。结论:肝硬化病例的统计结果对确立该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甲亢失眠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护理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就诊的100例因甲亢导致的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取普通护理,试验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中医辨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甲亢失眠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