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水平斜视患者内直肌肌止端及外直肌肌止端距角膜缘距离是否为发病影响因素之一.方法:手术中测量66例水平斜视患者132条内、外直肌肌止端距角膜缘距离,并进行统计分析后与正常人群比较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测量组内直肌66条,距离(4 -7)mm,平均(5.3±0.6)mm,正常参考值为5.5mm,二者间差异具有统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眼内容摘除后义眼台植入术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沿角巩膜缘全周剪开球结膜后,距离外直肌止端2mm左右,双套环缝合外直肌,外直肌止端剪断外直肌后,在外直肌和上、下直肌之间形成的三角间隙伸入止血钳,距离神经止端5mm左右夹住视神经,常规眼内容摘除术后,离断视神经.将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或圆形中空硅胶义眼台从外直肌和上、下直肌之间形成的三角置入双层巩膜后的肌椎内,复位外直肌.分层缝合巩膜、筋膜组织和结膜组织层.结果 17例患者术后义眼台位置居中,外观良好,结膜囊腔光滑平整,放置义眼片后活动度良好.术后反应不明显,未见义眼台暴露、活动不良、眼窝凹陷等并发症.结论 夹住视神经后行眼内容摘除,从外侧三角入入义眼台,患者痛苦少,操作简单,术后反应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共同性内斜视外直肌组织学酶组织化学和应用解剖学硕士研究生 郑绍斌专   业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导   师 陈丽英 ,徐国兴教授   目的 通过对共同性内斜视外直肌组织病理学、超微结构、酶组织化学及外直肌肌止端附着点的观察研究 ,探讨斜视眼外肌的形态改变及直肌附着点位置的改变在斜视发病中的作用 ,为临床治疗斜视提供新线索。 方法  2 0例内斜视患者术中取其缩短的外直肌及 7例正常的外直肌分作三部分 ,分别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电镜标本制作 ,肌酶组织化学试验 ,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外直肌形态改变。直肌附着点测量组 4 0例 …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肌肉移植中不同神经再支配方式的效果,本实验室复制了兔股直肌再植的动物模型。将该肌的止端、供应血管和支配神经均切断,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缝合动脉、静脉和止端。神经的再支配采用断端缝合(S组)、神经近端植入肌肉(Ⅰ组)以及断端缝合后将股内侧肌的神经同时植入股直肌  相似文献   

5.
张晓慧  李恒  严丽英  王宁  刘全坤  解宸  陶依凡   《四川医学》2023,44(2):169-173
目的 观察直肌侧切后退联合拮抗肌缩短及止端前移治疗超大度数水平斜视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8月至2019年7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眼科接受手术矫正、斜视度≥80的水平斜视患者102例,所有病例斜视度80~140,平均(102.28±10.52)。按照眼位偏斜方向分为内斜视、外斜视两组;按不同斜视度分成3组:A组(≥80且䥺Symbol|@@100),B组(≥100且䥺Symbol|@@120),C组(≥120且<140)。内斜视手术方式:双眼内直肌侧切+后退,同时联合一条或两条外直肌缩短+肌止端前移;外斜视手术方式:双眼外直肌侧切+后退,同时联合一条或两条内直肌缩短+肌止端前移。对其术中、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1周眼位进行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2例患者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中内斜视62例、术后正位58例、总正位率93.55%...  相似文献   

6.
有关眼球四条直肌的统计资料,国内多沿用Fuch的测量长度。胡义珍等在手术中感到眼外肌止点位置与实际情况不尽相符,于是对直肌止点与角膜缘的距离作了活体测量。为积累国人眼外肌测量资料以供临床参考,现就四条直肌的有关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眼直肌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显微解剖方法对100只正常成人眼球的直肌止点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了观测。(1)眼上、下、内、外直肌接触眼球弧长分别为5.4±0.3mm、4.8±0.4mm、6.2±0.3mm、8.4±0.4mm。(2)眼外、上直肌接触弧的后端位于眼球赤道之后;内、下直肌接触弧的后端位于赤道之前。(3)眼上、下内直肌止点位于结膜穹隆附近;外直肌止点在结膜外侧穹隆前3.8±0.1mm。文中还讨论了与直肌手术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妇科手术     
981159阴道残端悬吊术手术途径选择(经腹腹膜外阴道残端悬吊)/唐伟章…//实用妇产科杂志一1998,14(2)一76 介绍经腹腹膜外子宫切除腹直肌前鞘悬吊阴道残端的手术方法及三个典型病例。其手术方式:在硬膜外麻醉下,取耻骨上横切口,横切腹直肌前鞘,腹直肌可纵分亦可横断;顶人法离断脐尿管索,分离膀胧达膀胧宫颈间隙;行腹膜外子宫切除,常规缝合阴道残端;若腹直肌横断,则根据腹直肌前鞘切口位置,直接取其切口上缘或下缘1一I.scm宽的前鞘,与阴道残端间断缝合即可;若腹直肌纵分,则将切下的前鞘在中线剪断,形成l-1.scm宽的前鞘膜膜瓣,长约scm可达腹…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胎儿器官生长规律,积累胎儿生长发育资料。方法:采用自愿引产的胎儿,按月(周)分组,用游标卡尺专人测量眼外肌四条直肌止腿的长、宽和距角膜缘的距离。结果:四直肌止腱逐月增长,呈快慢交替的波浪式生长规律。6个月前增长较快,以后减慢。结论:四直肌止点至角膜缘远近之排列为上〉外〉下〉内,与成人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0.
介绍兔眼外肌肌电图的测量方法,测定了兔103条眼外肌运动单位电位的平均电压及时程。上、下、内、外直肌的平均电压及时程分别为:92.59μv和2.35ms,98.40μV和2.04ms,96.25μv和2.08ms,93.68μv和2.15ms。并测量了11只家兔的眼上、下、内、外直肌的长度,宽度及止点的平均值,观察了眼外肌的解剖特点。此工作为眼肌电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提供了正常的参考数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直肌缩短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共同性外斜视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行内直肌缩短法治疗)48例和对照(行外直肌后退法治疗)组48例,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结果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行内直肌缩短法治疗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直肌缩短法治疗共同性外斜视的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克氏针引导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股骨颈干骺端骨折疗效及优越性。方法通过择期或急诊对骨折进行闭合手法复位,部分病例复位不成功者,采用有限切开复位,C臂机透视下复位满意后从股骨粗隆下1-2cm向干骺端及股骨颈、头穿入克氏针,C型臂再次透视调整克氏针位置与深度,在克氏针引导下拧入中空螺钉行骨折端加压固定。对于中空螺钉远端螺纹未能超过骨折线者,不能起到骨折端加压作用者,采用保留克氏针,远端在中空螺钉帽处折弯挂靠螺钉帽外沿,并剪除多余部分,术后采用皮牵引3周。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9.4个月,其中8例中空螺钉远端螺纹能超过骨折线行骨折端加压固定,3例患儿仅有1枚中空螺钉远端螺纹能超过骨折线行骨折端加压固定,3例中空螺钉远端螺纹未能超过骨折线,行保留克氏针至术后6-8周后拔除。所有干骺端骨折愈合良好,术后按Ratliff标准评价:优7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为75%,MRI证实出现股骨头坏死并行髓芯减压带肌蒂骨瓣移植术。结论克氏针引导下中空螺钉内固定技术能达到微创,减少了软组织的损伤和骨折端血运的影响,减少了股骨头坏死的机率,中空螺钉行骨折端加压固定,有利于骨折愈合,螺钉未穿过骨骺线,对骺端生长发育影响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荧光造影了解兔眼巩膜深层眼动脉肌支血供范围,为巩膜花瓣状成形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中保留巩膜瓣的大小提供依据.方法 将1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眼内容物剜除,剪除视神经及后极部巩膜壳,做保留4条直肌的巩膜瓣,经耳缘静脉行荧光造影,观察深层巩膜瓣的荧光素瞬间着染范围.结果 采用荧光造影的方法观察到兔巩膜深层的荧光素瞬间着染的范围为眼外肌止端附近约4~7 mm范围内.结论 兔眼巩膜花瓣状成形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中应保留带眼外肌止端附近约4~7 mm的小巩膜瓣以预防义眼台外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V型斜视不同术式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直肌附着点移位或下斜肌部分切除两种术式治疗V型斜视。结果:对于斜肌有明显亢进征象的行斜肌切除效果明显。结论:伴有斜肌亢进者,行斜肌部分切除手术效果好,但对无明显斜肌亢进的可行直肌止端移位。  相似文献   

15.
以前,眼球摘除后多采用硅胶海绵、高分子球、塑料球、玻璃球等填充眼窝,时间长短不一,易引起异物反应,且有不同程度的排斥现象或物理性刺激.我们于眼窝内做真皮脂肪瓣移植术1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手术方法1.术前常规消毒,以2%奴夫卡因或2%利多卡因分别做球结膜浸润麻醉,球后阻滞麻醉.2.尽量紧靠角膜周围,将其全周球结膜边缘整齐剪开。提起结膜断缘,用眼科弯形剪子紧贴巩膜面向眼球赤道部分离筋膜囊,使四条直肌肌止端完全暴露.分离过程中,要完整保留球结膜。3.分离直肌附着点的后方2~3mm 做四条直肌断端预置缝合线.贴近巩膜剪断四条直肌,将眼球向外牵拉,用视神经弯剪,从内眦部闭合伸入球后,剪断视神经及上、下斜肌.4.用热盐水纱布压迫止血5~10分钟。  相似文献   

16.
关于哺乳类动物眼外肌的运动神经元及其本体感觉神经元胞体的定位已有不少报道,目前仍存在较大的争议.本组实验以家兔为研究对象,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逆行追踪法,对部份眼外肌即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的运动神经元及本体感觉神经元的来源和组织结构情况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固定性斜视是一种罕见难治病 ,为探索眶 球硅连术在治疗该病中的疗效。方法 :对 8例固定性内、外斜视患者进行了该术。断挛缩肌止端行后徙后 ,分别做眦眶骨膜和麻痹肌止端后巩膜予置缝线 ,将一根长约 30mm ,直径为 1.5mm的硅胶管穿透眦部结膜和麻痹肌纤维 ,在肌幅下潜行至肌止端后 ,被结扎在两予置缝线上 ,结扎的松紧度依眼球矫正到正位止。结果 :所治病例除 1例还保留 10°内斜外 ,其余眼位均获矫正 ,有 6例还可向患侧作 7°~ 10°的转动。结论 :硅胶不仅对眼球起着被动牵拉作用 ,而且借助其弹性在协同肌和配偶肌的作用下 ,促使眼向麻痹侧作适度转动 ,增强了美容感。  相似文献   

18.
采用不切断4条眼直肌的巩膜环扎加外加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41只眼,结果复位率92.7%,无并发眼前部缺血现象。结论采用不切断眼直肌的巩膜环扎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不切断4 条眼直肌的巩膜环扎加外加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41 只眼,结果:复位率92 .7 % ,无并发眼前部缺血现象。结论:采用不切断眼直肌的巩膜环扎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20.
缩短肌肉量矫正共转性内斜视张杰,李贵仁,尤毓陆,杨连洲,李聪玲(附属医院眼科,261031)斜视的手术矫正,多年来采用Kunz氏公式来设计手术量,但根据临床观察,往往矫正不足,我们对共转性内斜视的病人外直肌增加缩短手术量,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