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挂针为主配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挂针为主配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4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总32例(对照组1,2各16例),治疗组用挂针为主配合拔罐,对照组1用常规取穴及针刺手法配合拔罐;对照组2用常规取穴及针刺手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65.6%,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挂针为主配合拔罐为临床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较有效的方法之一,为进一步研究挂针为主配合拔罐治疗顽固性面肌痉挛提供了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2.
悬针治疗面肌痉挛128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2年4月至2005年2月,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在病灶局部采用皮内排行悬针的针刺疗法治疗面肌痉挛128例,获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平衡针治疗面肌痉挛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探讨平衡针、了解面肌痉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5例面肌痉挛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5例,分别采用常规取穴针灸、用药和平衡针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明显好转,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结论:平衡针刺治疗面肌痉挛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针药治疗面肌痉挛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电针颊车透地仓、风池透风池等,配合中药穴位贴敷及内服中西药治疗面肌痉挛34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法具有疏通经络,镇痉止挛的作用,为面肌痉挛较可靠的疗法。 相似文献
5.
面肌痉挛属于中医学“筋惕肉瞤”范畴,临床表现为面部肌肉呈阵发性、不规则的抽搐,通常局限于眼睑或颊部、口角,严重者可波及整侧面部。笔者采用皮内针疗法治疗本病36例,现介绍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6例,男10例,女26例;年龄最小者20岁,最大者68岁;病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20余年,其中3年以上者25例。治疗方法主穴取患侧的翳风、面神经干(患侧耳屏间切迹与耳垂根连线的中点)。若眼睑抽搐加阳 相似文献
6.
7.
埋针治疗面肌痉挛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7,4(11):29-29
面肌痉挛为半侧面部肌肉出现的阵发性、不规则性及无痛性的不自主抽搐,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有的系面神经麻痹后所致。笔者从1976~1997年间采用埋针(有的学者称为完全留针)方法治疗了16例面肌痉挛患者,收到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浅针疗法治疗面肌痉挛疗效及可推广性。方法 40例面肌痉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浅针组采用浅针疗法治疗,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治疗前后根据面肌痉挛程度(Shorr分级)进行功能分级评分及疗效判定。结果两组治疗前后Shorr分级评分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浅针疗法和常规针刺疗法对面肌痉挛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浅针疗法因操作时无需将针刺进皮肤,无痛,舒适,更易被惧怕针刺的患者接受,为该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挂针刺为主治疗面肌痉挛8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面肌痉挛,祖国医学属于面风、面瞤范畴。多为半侧面部肌肉阵发性的不自主抽搐。临床上常因无有效治疗方法,以至长期不愈,笔者自1999年开始采取以挂针刺为主,配以辨证取穴,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1 临床资料 本组87例中,男35例,女52例;年龄最小36岁,最大65岁,平均42.8岁;病程20天~2年;轻度37例(仅见患侧眼角或口角处抽动),重度50例(整个患侧表情肌肉抽搐,影响患者说话、吃饭等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挂针刺为主对面肌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面肌痉挛患者采取以挂针剌为主 ,配以辨证取穴治疗。结果 :本组 87例 ,总有效率达 97.7%。提示 :挂针剌法能散寒舒筋 ,调和气血 ,使经脉气血畅达 ,经脉得养 ,而痉挛自止。 相似文献
11.
12.
13.
面肌痉挛属祖国医学“面”、“面风”范畴 ,是指一侧面部肌肉发生阵发性、不规则、不自主的抽搐。笔者自 1 993年以来 ,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面肌痉挛36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中 ,男 1 3例 ,女 2 3例 ;年龄最小者2 9岁 ,最大者 6 1岁 ;病程最长者 相似文献
14.
15.
笔者自1989年以来,采用外施针刺、内服中药治疗面肌痉挛76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本组76例均为门诊患者,男性25例,女性51例;年龄20岁以下2例,20~30岁者18例,31~50岁者49例,51岁以上者7例;病于左侧面部35例,右侧面部28例,双侧面部13例;病程最短7天,最长15年。 相似文献
16.
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43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肌痉挛是一种以阵发性面肌抽搐为主的顽固性疾病,笔者自2000年以来,运用针刺结合中西药外敷治疗本病43例,并与单纯运用针刺治疗35例对照,取得满意疗效。今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皮内埋针治疗面肌痉挛5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皮内埋针治疗面肌痉挛50例潘红玲*主题词肌痉挛/穴位疗法面神经疾病埋针阿是穴笔者近年来采用皮内埋针的方法治疗面肌痉挛5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病人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6例,女34例;年龄最大65岁,最小22岁;病... 相似文献
18.
针药结合治疗面肌痉挛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临床上采用安定穴位注射配合中药内服治疗面肌痉挛 46例 ,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治疗组 46例中男 1 5例 ,女 31例 ;年龄 9~ 62岁 ,平均 41 .6岁 ;病程 2 1天~ 1年 ,平均 1 .6年。对照组 2 4例中男 9例 ,女 1 5例 ;年龄 1 7~ 58岁 ,平均 39.4岁 ;病程 1 2天~ 6.3年 ,平均 1 .8年。面肌痉挛程度分为 5级 :0级 :无痉挛 ;1级 :受外部刺激时瞬目动作增多 ;2级 :有轻度痉挛 ;3级 :有中度明显痉挛 ;4级 :有重度严重痉挛。按以上标准判定 ,治疗组中面肌痉挛属 1级者 1例 ,2级者 7例 ,3级者 2 3例 ,4级者 1 5例 ;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20.
针药并用治疗面肌痉挛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从1991年以来采用以针刺翳风穴(刺向面神经干)为主,中药为辅治疗面肌痉挛3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左侧面肌痉挛者17例,右侧面肌痉挛者13例,其中男18例,女12例,其中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74岁,病程最短者10日,最长者12年。2 治疗方法2.1 针刺治疗 主穴:患侧翳风穴,取30毫针常规消毒,针尖方向稍斜向下,刺向面神经干,针刺1~1.5寸深,针感放射到面部引起耳深部和面部酸痛,配穴:健侧合谷,患侧下关,眼部轮匝肌痉挛重者,加刺患侧鱼腰、阳白、瞳子髎,面口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