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9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进行遗传流行病学研究,以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可能危险因素。数据分析应用相关软件,进行了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和遗传度估计。结果表明,SLE病人在年龄方面未发现异质性;遗传度为53.44%,提示可能为一多因子疾病。经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冻疮和光敏感两个病前伴随因素,OR分别为3.13(P=0.004)和33.42(P<0.001)。上述结果提示,该病可能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受某些诱发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理.方法 对2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临床特点、影像资料、治疗及预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的发病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结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表现多样,需要排除许多继发因素导致脑损害后方可诊断.早期诊断及恰当治疗是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84例青少年SLE和446例成人SLE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青少年SLE占全部SLE患者的15.8%.青少年SLE患者蝶形红斑(66.7% vs 45.5%;P<0.05),发热( 53.6% vs 36.3%;P<0.05),光敏感(67. 9% vs 51.1%;P<0.05),肾脏受累(71.5 % vs 50.6%;P<0.05)和蛋白尿(60.7% vs 48.0%;P<0.05)情况较成人SLE患者多见 .浆膜炎(8.3% vs 16.8%;P<0.05)和雷诺现象(17.9% vs 31.6%;P<0.05)的发生率低于成人SLE.两组自身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 SLE肾脏损害较重,预后较差.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对疾病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正确判断SLE的转归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方法 用EpiData 3.02软件建立数据库,分析2006年1月~2010年6月1 037例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SLE住院患者的病案资料.结果 5年来该院收治住院病例呈逐年上升趋势;1 037例SLE患者中,其发病特点以20~40岁女性最为常见,占67.5%,男女比例为1:8.26.关节痛是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占54.3%,其次是皮疹,占48.2%;预后情况:91.8%的住院患者好转出院,未愈或死亡者占8.2%.心、肺、消化系统和神经精神系统的损伤对预后结果有显著影响(P<0.05);影响预后结果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体征是肺间质病变、肺栓塞、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腹膜炎、肾脏损害和紫癜.实验室指标是血红蛋白、血小板、ds-DNA抗体阳性、血沉和C3、C4水平(P<0.05).结论 SLE是多系统、多脏器受累的疾病,在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指标上有其特征性改变,了解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对疾病预后的影响,对延缓SLE患者病情发展,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1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1938年John R.Paul 首次使用临床流行病学这一术语,并将其定义为:流行病学者研究人群中疾病这一现象时所使用的量的概念和临床医生日常工作中诊治单个病例过程之间的结合。这个定义指的是,临床医生在决定对一个病人做些什么之前,必须考虑以群体为基础研究临床状况所得出的事实。时隔近40年,到70年代后期临床流行病学才得到迅速发展,一些院校开设了这门课程,得到临床医生的拥护,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重视,建立了国际临床流行病学网(INCLEN),到1990年已召开八届国际年会。80年代出版的临床流行病学给临床流行病学以新的解释和说明,提出许多新的定义。如Robert H.Flet-cher(1982)认为:临床流行病学是医学领域中用以制定研究计划并解释观察结果的一门方法学。它将流行病学原理及  相似文献   

6.
1385例子宫颈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子宫颈癌患者的年龄及其病理组织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描述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2002~2006年间,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子宫颈癌的患者的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细胞分化程度。[结果]患者的年龄范围21~98岁,平均年龄(45.0±11.1)岁,患病高峰年龄段31~50岁;2006年的子宫颈癌确诊病例数较2002年增加了1.11倍;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平均年龄低于子宫颈腺癌;但子宫颈癌细胞分化程度与年龄无关。子宫颈癌的病例数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结论]应加大31~50岁年龄段尤其年轻妇女的普查和健康教育的力度,做好1、2级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104例莱姆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甘肃省莱姆病患者进行了临床流行病学调查。通过血清学,病原学,体格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确诊莱姆患者104例。地理分布以迭部地区病例数最多,张掖和武威次之,酒泉居第三位,其余地区病例数较少。女性病例数略多于男性,以青壮年病例数最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某医院中各类人员对临床流行病学技术服务的需求和临床流行病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能力。方法采用工作总结,档案资料整理、工作记录资料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临床研究技术服务信息,分析总结该医院2008年各类人员对临床流行病学技术服务的需求和临床流行病学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现状。结果该服务机构在编职工3人,研究生3人。2008年共完成咨询272人次,咨询者中医生最多(147人次,54.0%)研究生次之(90人次,33.1%),其他人员咨询较少(35人次,12.9%)。咨询内容包括统计方法(106人次,39.0%),课题设计(96人次,35.3%),论文撰写(36人次,13.2%)和其他内容(24人次,8.8%)。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咨询服务者提供研究设计技术服务(71/139,51.1%)多于助理研究员(22/151,19.1%)和研究生(3/1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助理研究员(66/151,57.4%)与研究生(10/18,55.6%)提供统计方法技术服务的比例高于高级技术职称的咨询服务者(30/139,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院中的医生和研究生需要临床研究各阶段的临床流行病学技术服务。在医院设立临床流行病学机构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技术服务不收费的“暗补”政策有利于提高医院内临床流行病学技术服务的可及性和服务对象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高血压关系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进  杨笛  孙德本 《浙江预防医学》2003,15(4):70-70,74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自身免疫性疾病 ,可广泛影响全身各个器官和系统 ,高血压也是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高血压往往会加重SLE的肾脏、心脏和神经系统损害 ,是影响SLE生存率的重要因素[1 ] 。本文通过对 16 1例SLE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 ,以期提高对SLE合并高血压的重视。对象与方法1 对象  16 1例患者均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病例 ,均符合 1982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SLE分类标准。患SLE前已发现高血压者除外。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14 6例 ;年龄 15~ 6 9岁 ,平均 34岁 ;病程 10天~ 30年 ,平均2 3 6月。…  相似文献   

10.
无偿献血人群病毒感染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目的 分析无偿献血人群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率,从而探讨我地区公民HBV、HCV、HIV感染者的感染率、分布及流行趋势。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1998年10月-1999年10月无偿献血人群13166例。结果 无偿献血人群HBV、HCV、HIV感染率分别为3.59%、1.25%、0.16%。结论 应加强献血者的筛选;健康人群的预防接种;艾滋病危害性的宣传教育,从而减少HBV、HCV、HIV的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日光照射诱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 5 2例对日光过敏的由日光照射诱发的SLE患者及 40例无日光过敏的SL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日光照射诱发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其首发症状以关节痛和面部红斑为主 ,而无日光过敏的SLE患者其首发症状以肾脏病变和关节痛为主 ,日光照射诱发的SLE患者颧部红斑、抗ds -DN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日光过敏组SLE患者 (P <0 0 1)。而心包炎、胸膜炎、肾脏病变、贫血低于无日光过敏的SLE患者 (P <0 0 1)。两者口腔溃疡、关节炎、神经系统病变、白细胞减少、血抗Sm抗体及抗核抗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结论 应重视日光照射诱发的SLE患者的临床特点  相似文献   

12.
神经精神狼疮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神经精神狼疮(NPSLE)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进行总结分析。方法我院2001-2005年住院治疗的62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确诊为NPSLE患者84例,对其临床表现及血清学、脑脊液、头颅MRI、CT等辅助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4例患者共表现为14种神经精神症状,最常见表现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癫痫、卒中,45%患者同时存在两种及以上神经精神症状,其中44例行MRI或CT检查,有38例异常。结论神经精神狼疮临床表现多样,常见为狼疮样头痛、精神障碍,脑脊液检查及头颅MRI、CT检查对中枢性狼疮诊断的帮助较大。  相似文献   

13.
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中的抗核小体抗体,将抗核小体抗体与疾病活动度(以SLEDAI评价)、抗双链DNA抗体、补体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抗核小体抗体在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79.5%)中为阳性,抗核小体抗体与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抗双链DNA抗体、补体C3水平和血沉有相关性。结论抗核小体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敏感性较高,是了解狼疮活动度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狼疮性肾炎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并发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住院治疗的LN患者78例的临床资料,并对44例发生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 LN患者医院感染部位最常见于下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皮肤软组织和消化道;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LN医院感染率为56.41%,医院感染率与治疗方案相关,激素合并免疫抑制剂治疗,感染率较单用激素者明显升高(P<0.01),大剂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双冲击治疗者较激素或环磷酰胺单冲击治疗,医院感染率明显升高(P<0.05);LN患者激素应用的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住院时间亦与医院感染显著相关(P<0.01或P<0.05). 结论 LN患者医院感染较高,其感染发生主要与长期大剂量应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血清白蛋白水平及住院时间较长密切相关,应引起相关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确定用5种方法(PGA、M—SLEDAI、M—LAI、SLAM和M—BILAG)定义的狼疮活动之前或同时C4水平变化的程度,及其与特异性脏器活动的相关性。方法 对随访1年的53例患者每月检测C4水平并判定活动性,计算C4水平之前变化或同时变化时的狼疮活动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4水平近期变化与狼疮活动的相关性,以及与特异性脏器活动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PGA、M—SLEDAI、M-LAI、SLAM和M—BILAG定义的活动率依次为12%、19%、25%、13%和12%,C4水平同时降低常常出现于M—LAI定义的活动,C4水平之前升高与SLAM确定的活动相关,C4水平的降低与肾脏活动性同时升高相关,C4水平降低也与红细胞比容和血小板同时降低相关。结论 C4水平的降低并不一定总是与狼疮活动相关,但C4降低与狼疮肾和血液活动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于妊娠中期终止妊娠的原因及引产方式的选择,探讨SLE患者的生育管理和中期引产相关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12年4月收治的34例SLE患者于妊娠中期行中期引产的相关数据。引产原因分为可避免和不可避免2类,可避免中期引产指社会因素和SLE治疗中意外妊娠;不可避免中期引产包括胎儿因素、妊娠期SLE初发和疾病稳定期计划内妊娠后妊娠期SLE复发。结果:可避免中期引产者共15例(占44.1%),不可避免中期引产者共19例(占55.9%)。引产方式中:12~16周行大钳刮术者3例,行米非司酮加米索前列醇药物引产者2例,17~28周行依沙吖啶羊膜腔内引产者25例,行剖宫取胎术者4例。除1 例钳刮时大出血外,无手术并发症。2组相比妊娠周及引产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妊娠期疾病活动者在不可避免组(16/19)显著高于可避免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妇女缺乏生育管理,应加强该人群的妊娠前和避孕咨询,以减少可避免的引产手术。此类患者的中期引产系高危手术,术前应全面评估,选择适合的手术方法以确保母亲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测定绝经前女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骨密度(BMD)与骨代谢的生化参数并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用双能量X线吸收测量仪测定30例SLE患者腰椎和股骨BMD;常规测定分别测定30例SLE患者和39名正常健康者校正后的血清钙、磷、碱性磷酸酶、肌酐和白蛋白,用ELISA法测定卵泡促激素、黄体生成素、甲状旁腺素、骨钙素、脱氧吡诺林的分泌,用RIA法测定雌二醇、孕酮、睾丸酮、25-OH维生素D、I型原胶原C端前肽、碱性磷酸酶骨特异性同工酶、交联的I型胶原端肽。结果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在腰椎位点39%患者BMD正常,46%患者骨质减少,15%患者骨质疏松;在股骨颈位点,38.5%患者BMD正常,38.5%患者骨质减少,23%患者骨质疏松。狼疮患者骨钙素、血清磷显著性降低(P=0.03、P=0.002),而患者校正后的血清钙则显著性升高(P=O.0001);除了患者睾丸酮的血清水平降低和卵泡促激素血清水平升高外(P=0.001、P=0.42),其它性激素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绝经前女性SLE患者腰椎和股骨颈的骨质疏松和骨质减少发生率高,至少部分因骨形成的减少所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维生素D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78例SLE患者为SLE组,42例慢性肾炎患者为慢性肾炎组,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患者维生素D水平.分析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狼疮疾病活动度(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补体C3水平的相关性,评估维生素D水平与肾损害的关系.结果 SLE组维生素D水平为(13.3±6.2) μg/L,显著低于慢性肾炎组的(21.4±9.7) μg/L和对照组的(20.8±9.5)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肾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合并狼疮肾炎(LN)患者维生素D水平为(9.8±6.1) μg/L,显著低于SLE组未合并LN患者的(15.9±7.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及24h尿蛋白定量呈负相关(r=-0.712、-0.682、-0.769,P<0.05),与补体C3水平呈正相关(r=0.608,P< 0.05).结论 SLE患者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且与病情活动度及肾损害明显相关,维生素D可能在SLE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 is a chronic autoimmune disease with multiple organ involvement predominantly affecti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Environmental factors, as well as genetic predisposition, can cause immunological disturbances that manifest as SLE. A habitual high-fat diet and obesity have recently been reported to play a role in the pathogenesis of autoimmune diseases. The frequency of obesity is higher in patients with SLE than in general populations. Vitamin D and adipokines, such as leptin and adiponectin, are possible mediators connecting obesity and SLE. Serum leptin and adiponectin levels are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SLE and can impact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ity. Vitamin D deficiency is commonly observed in SLE. Because vitamin D can modulate the functionality of various immune cells, we review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nd its effects on the course of clinical disease in this work. We also discuss high-fat diets coinciding with alterations of the gut microbiome, or dysbiosis. Contingent upon dietary habits, microbiota can be conducive to the maintenance of immune homeostasis. A high-fat diet can give rise to dysbiosis, and patients who are affected by obesity and/or have SLE possess less diverse microbiota. Interestingly, a hypothesis about dysbios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SLE has been suggested and reviewed here.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肿瘤坏死因子α、β基因突变及其单倍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易感性影响。方法运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RFLP)对99例SLE患者、116例健康对照进行肿瘤坏死因子(TNF)α、TNFβ基因分型,进行分层分析,同时进行单倍型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在我国华东地区汉族人群中,与未携带突变等位基因的TNFα1-TNFβ1基因型相比,TNFα1-TNFβ2和TNFα2-TNFβ1突变基因型患SLE的危险性均有所升高(OR=2.31,95.0%CI=0.99~5.57;OR=2.60,95.0%CI=0.47~13.86),而TNFα2-TNFβ2突变基因型个体患SLE的危险性升高接近10倍(OR=9.53,95.0%CI=1.88~61.17)。同时,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患SLE的危险性随着携带突变基因增加明显增加(χ2趋势=10.16,P=0.001)。两位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精确P=0.000),病例和对照中TNFα2-β1和TNFα1-β2以及TNFα1-β1单倍型分布不同,TNFα2-β1和TNFα1-β2可能为SLE的易感单倍型(P<0.05)。结论肿瘤坏死因子α和β基因突变及其易感单倍型可能增加了SLE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