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突发性聋又称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老年人多发。近年来临床接诊40例(44耳)60岁以上老年突发性聋患者,采用针灸治疗,并与40例(48耳)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金纳多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聋(sudden hearing loss,SHL或sudden deafness,SD)属耳科常见急症之一,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耳聋.其病因不清,现有学说认为病毒感染、血液循环障碍,蜗窗膜破裂,自身免疫性疾病及代谢障碍等可能为致病的主要原因.国内外有关治疗的报道较多,但由于病因不明确,治疗措施不统一,因而疗效报道各异[1].为进一步探讨本病的治疗,我们将1996年1月1日-2004年12月30日在本院收治的SHL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运用金纳多和葛根素进行治疗并作对比观察.  相似文献   

3.
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急症之一,是指突然发生的,即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出现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大部分(85%~90%)突发性聋患者病因不明,称之为特发性突聋(idiopathic sudden hearing loss,ISHL),可能与内耳微循环障碍、病毒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代谢紊乱及内耳压力变化等有关:少部分(约10%~15%)突发性聋患者病因明确,与感染、外伤或药物中毒有关。突发性聋发病率为每年5~10/10万,约30%~60%患者大约在发病后2周不需任何治疗可以自然恢复,但还有许多患者虽然得到精心治疗,效果却不满意。  相似文献   

4.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突聋)是耳科常见急症,患者听力通常在72 h内下降到最低点。主要症状为听力下降,可伴耳鸣、眩晕。多数病例单耳发病,治疗上主要应用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神经营养药物、抗凝药物、糖皮质激素等。近年来多结合高压氧治疗。现将我科2003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的118例突聋患者的治疗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科2003年7月~2006年6月收治突聋患者118例,男75例,女43例;年龄12~73岁,平均42岁,均为单耳发病。发病1 d就诊者19例,1周内就诊者55例,1周以上者63例。以耳聋为首发症状者68例,以眩晕为首发症状者24例,…  相似文献   

5.
突发性聋指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1]。突发性聋是耳鼻咽喉科的常见急  相似文献   

6.
心理因素对突发性聋发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即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聋。询问病史可发现多数患者发病与身心过度疲劳、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有关。通过对就诊于我科的46例突发性聋患者的研究,从发病前负性生活事件调查、发病后心理量表评分和血浆5-羟色胺浓度测定的关系着手,来揭示突发性聋的发病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   总被引:141,自引:2,他引:141  
定义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聋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005年,济南)   总被引:62,自引:0,他引:62  
定义突然发生的,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听力下降20dB以上。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聋是一种突然发生的原因未明的感音神经性聋,目前常规的西医治疗效果欠佳。笔者在2003年1月~2005年12月间对我院收治的90例突发性聋患者,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西药及高压氧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突发性聋(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可在数分钟、数小时或3天以内)发生、原因不明、听力至少在相连的2个频率上下降20dB以上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可伴有耳鸣.眩晕。自1944年DeKIevn首先描述该病以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984年Byl等报道10万人中有5~20人患此病,到2009年10万人中约有160人患此病。  相似文献   

11.
突发性聋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指导其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280耳)突发性聋患者应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突发性聋预后相关的因素,同一影响因素采用χ2检验,进一步量化指标,以指导预后分析.结果:年龄、病程、伴发症状、治疗前耳聋程度、听力曲线类型均与疗效有相关性;性别、耳聋侧别与疗效无相关...  相似文献   

12.
浅析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突发性聋(以下简称突聋)发病率甚高,而对影响其预后的因素各家意见不一。顾之平’“、沈蓓蓓”’等报道了其有自愈倾向。为从不同角度作进一步探讨,现将我院自1985年~1997年间本病患者79例作一回顾性分析如下。l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79例中,男36例,女43例,年龄14~68岁,平均40.52岁。其中伴有耳鸣68例,眩晕28例,推动脉痉挛6例,颈椎病4例,心血管疾病6例,糖尿病1例。根据语言频率(0.5~4kHZ,以下简称语频)听力损失程度分级[’j:41~55dB为中度16例,56~70dB为中重度22例,71~90dB为重度21例,90dB以上为极重度2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突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101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SPS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χ2检验),统计因素包括性别、年龄、患耳侧别、单双耳、就诊时间、伴发症状、是否伴其他疾病(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各频率听力损失值、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损失曲线类型、治疗方案等,同时行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与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P<0.05)的因素包括就诊时间、伴眩晕、1000、2000、8000Hz的听力损失值,以及听力曲线类型;多因素分析后发现,就诊时间、伴眩晕以及听力损失曲线类型与预后有相关性(P<0.05)。结论突发性聋患者在发病14天内就诊、听力损失曲线呈上升型预后较佳,伴有眩晕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聋患者临床特征与疗效。方法对61例(63耳)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包括临床表现、疗效评估等,与同期收入院的既往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发性聋患者资料对比,分析发病和影响疗效的高危因素,总结该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特点。结果既往存在和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的性别、现患耳侧别、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发病年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存在和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的听力曲线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总有效率低于既往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6.915,P=0.009),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痊愈率低于既往不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痊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1,P=0.638)。结论既往存在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突聋患者病因复杂,疗效较差,应加大研究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突聋)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7例(117耳)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总有效率69.23%(81/117),不同性别、年龄、病程、听力曲线类型及是否伴眩晕、耳鸣、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男性78.26%,女性56.25%;12~40岁者84.75%,41~70岁者53.45%;发病1周内就诊者82.35%,1周后就诊者51.02%;伴眩晕者59.62%,不伴眩晕者76.92%;伴耳鸣者70.93%,不伴耳鸣者64.52%;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54.05%,无心脑血管疾病者76.25%;不同纯音听阈曲线类型中,上升型92.31%,平坦型76.47%,凹槽型83.33%,下降型64.00%,全聋型56.25%。不同性别、年龄、病程、、是否伴眩晕及心脑血管病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听力曲线类型者之间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性别、年龄、病程、是否伴眩晕、是否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精神心理因素及听力曲线类型均影响突聋预后,是否伴耳鸣与突聋预后无直接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预后判断及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112例(124耳)突发性聋病例作回顾性研究,应用SAS软件对患者性别、年龄、患耳侧别、单双耳发病、发病至就诊时间、是否伴有眩晕、是否伴有耳鸣、听力损失程度、听力图类型、疗程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并将完成两疗程以上治疗的60耳的最终疗效与第一疗程后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均显示仅眩晕(P=0.0454)、发病至就诊时间(P=0.0015)及听力图类型(P=0.0006)等因素与预后有关(P<0.05);完成两疗程以上治疗的60耳患者的最终疗效与第一疗程后的疗效相比明显提高(P<0.0001)。结论突聋早期治疗可以提高疗效,不伴眩晕者预后较好,听力图类型为低频下降型、中频下降型者疗效好于其他类型。对第一疗程未能痊愈的患者,继续治疗能够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7.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鼓室注射治疗突发性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发性聋是指突然发生(72h内)的非波动性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我科1990年起应用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或口服治疗突发性耳聋,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2006年7月起,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分析儿童及成人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实践及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237例(258耳)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儿童突发性聋患者(儿童组)26例(29耳),成人突发性聋患者(成人组)211例(229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突发性聋患者的年龄、性别、耳侧、初诊时间、就诊听阈、听力曲线、有否伴有耳鸣、眩晕及耳闷等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儿童突发性聋患者人数占总人数的11.0%;儿童组就诊听阈平均为(88.7±15.8)dB,高于成人组[(71.8±23.6)dB,(P<0.05)];儿童组听力曲线为全聋型的占69.0%,高于成人组(44.5%,P<0.05);经治疗后,儿童组的总体有效率为51.7%,成人组总体有效率为45.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儿童组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就诊听阈及伴发眩晕对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人组中,初诊时间、就诊听阈及伴发眩晕对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突发性聋患者就诊时听力损失较成人重,但治疗后两者总体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儿童及成人突发性聋患者中听力损失程度越轻且不伴发眩晕者预后较好;就诊时间越早越有利于成人突发性聋患者的预后;而年龄、性别、耳侧以及是否伴发耳鸣、耳闷对儿童及成人突发性聋的预后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并探讨其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2年1月~2017年1月在南华大学附属第一院诊断并住院治疗的167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根据疗效将患者分为总体有效组(84例)及无效组(83例),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的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耳侧、年龄、初诊听阈、是否伴发耳鸣及眩晕、高血压、糖尿病、入院到高压氧治疗间隔、高压氧次数及听力曲线类型等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患者总体有效率为50.3%,其中痊愈率、显效率及有效率分别为15.6%、15.6%和19.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听阈、伴发眩晕及入院到高压氧治疗间隔对疗效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辅助治疗突发性聋时,20次左右的高压氧可能足以实现其治疗效果;听力损失程度轻、不伴发眩晕、早期行高压氧治疗的突聋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0.
突发性感音神经性聋(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SNHL)(下简称突聋)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急症,是指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且至少在相邻的两个频率听力下降≥20 dB[1]。儿童突聋是指年龄在18岁以内的儿童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2],该病有自愈的倾向,斯坦福大学的学者Mattox在对88例(年龄最小10岁,最大79岁,平均年龄为46岁)突聋患者进行的前瞻性研究中报道该病的自愈率为65%,大多数自愈发生在2周内[3]。由于本病病因复杂,目前仍未对儿童突聋的最佳治疗方案达成共识,本文主要结合近年来国内外儿童突聋的研究文献,综述儿童突聋的流行病学、病因及其发病机制、治疗、预后影响因素,以期对该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