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09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63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中医辨证论治为原则进行针灸治疗。主穴百会、膻中、中脘、关元、内关、足三里。结果:治疗后患者随访三个月,63例中痊愈22例,占34.92%,显效23例,占36.50%,有效11例,占17.46%,无效7例,占11.11%,总有效率88.89%。随访3个月,痊愈20例无复发。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起效快、疗程短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临床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疗效。方法:将96例CFS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8例,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48例,在康复训练同时配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5.00%,治疗组为93.75%,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中医辨证治疗CFS,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注线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为穴位注线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2例慢性疲劳综合征随机分成A、B、C三组。A组42例,纯西药对症治疗;B组41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穴位注线法治疗;C组39例,单用穴位注线法治疗。B组、C组均采取统一的中医辨证分型。结果:A组总有效率66.67%,B组总有效率97.56%,C组总有效率92.31%,经统计学处理(P〈0.01),有极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注线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确切,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穴位注线法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以逍遥散加减治疗40例。结果:痊愈9例,占22.5%;显效11例,占27.5%;有效17例,占42.5%;无效3例,占7.5%;总有效率为92.5%。结论:逍遥散加减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结肠炎82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中医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辨证治疗。方法: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2例。结果:治愈42例占51.2%,显效32例占39%,无效8例占9.8%,总有效率90.2%。结论: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5例胃脘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胃脘痛患者经中医辨证治疗后完全治愈31例,占68.9%;明显好转11例,占24.4%;无效3例,占6.7%。总有效率为93.3%。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胃脘痛疗效确切,值得一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杨丽洁 《四川中医》2013,(11):128-130
目的:观察足三里烧山火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57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分为足三里烧山火治疗组(30例)和常规针刺对照组(27例。),治疗3个疗程。结果:(1)两组间疾病疗效比较:足三里烧山火针法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常规针刺对照组有效率为88.89%。(2)治疗后两组在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均显示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三里烧山火针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在改善患者疲劳程度、缓解中医脾肾阳虚症状方面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针灸配合心理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10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君华 《四川中医》2005,23(3):93-94
目的:运用针灸配合心理治疗手段了解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针灸配合心理辨证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75例,占88.7%;好转28例,占9%;无效7例,占2.3%。结论:针灸配合心理疗法,是治疗CFS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辨证论治慢性疲劳综合征6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0例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服用汤剂治疗。以1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平均治疗3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6.7%。结论辨证论治在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中发挥了中医药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李君芳 《四川中医》2009,27(4):102-103
目的:观察中药加针灸辨证治疗慢性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药配合针灸辨证加减治疗慢性腰肌劳损69例。结果:69例慢性腰肌劳损患者中,经治疗后治愈者4.4例,占63.76%,显效21例,占30.43%,有效3例,占4.35%,无效1例,占1.45%,总有效率98.65%。结论:内服中药配合针刺加灸辨证治疗腰肌劳损具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人群的疲劳性质、程度及特征,为其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疲劳自评量表(FSAS)对425例疲劳性亚健康受试者进行测评,通过肝郁脾虚组与其他证候组的比较,分析疲劳性亚健康人群肝郁脾虚组的疲劳性质、程度及特征。结果:肝郁脾虚组与其他证候组的躯体疲劳、疲劳后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疲劳程度以轻度为主;疲劳特征中肝郁脾虚证组休息/睡眠后疲劳程度表现有点明显75例(61.9%),比较明显29例(23.9%),明显5例(4.1%);疲劳情境中肝郁脾虚证组疲劳程度表现有点明显35例(28.9%),比较明显55例(45.5%),明显25例(20.7%),非常明显占5(4.1%);肝郁脾虚证组时间模式中疲劳在1d中不同时间点疲劳程度比其他证候组重。结论:通过与其他证候类型比较,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在疲劳类型、程度、特征及时间模式方面表现与其他证候不同,为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中医药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辨证分析,为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武汉红十字医院发热八病区确诊的4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入院时、入院3 d后及入院7 d后的中医证候、舌象进行调查并统计分析。[结果] 45例患者中入院时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64.44%)、咳嗽(75.56%)、乏力(55.56%)、咯痰(48.89%)等。入院3 d后中医症状主要表现为咳嗽(66.67%)、咯痰(55.56%)、气紧(55.56%)、乏力(46.67%);入院7 d后以口干(55.56%)、口苦(51.11%)、食欲不振(26.67%)、咳嗽(46.67%)、咯痰(42.22%)为主。[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初期中医辨证主要以邪犯肺卫为主。疾病发展早期变化为湿邪阻肺为主,中期转变为邪犯少阳、湿邪中阻为主。  相似文献   

13.
李筱  冯敖梓  马文  吕军  徐安定 《世界中医药》2020,15(3):305-309,314
目的:通过系统评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中医证候学特征,为COVID-19中医辨证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优化提供参考。方法:检索相关数据库和权威网站网站,并筛查参考文献,纳入COVID-19患者中医证候学得临床研究,研究类型不限。采用JBI评价工具和STATA 13分析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和单组变量的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项研究。COVID-19确诊患者中医证候50个,发生率前10的主要症状为发热、纳差、乏力、咳嗽、口干、咳痰、纳呆、腹泻、肌肉酸痛、食欲减退。舌质分类4种:中淡红舌、红舌、暗红舌和绛红舌的发生率分别为33.4%,39.1%,23.3%和3.9%。舌苔表现15种,以腻苔(65.3%)、白苔(58.8%)为主。脉象分类8个,以沉脉(44.4%),、滑脉(40.1%)和数脉(21.3%为主)。结论:本研究首次采用循证医学方法进行COVID-19中医证候学研究,为全面考虑中医证候、降低漏诊、初步辨证提供当前可参考的综合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针刺联合灸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CF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中医针灸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疲劳量表-14(Fatigue Scale-14,FS-14)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3个疗程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及FS-14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同期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针灸疗法治疗CFS可有效改善疲劳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疲劳的中医体质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各因素的内在关系,初步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疲劳状况,及早预防疾病。方法随机抽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在校大学生100人,其中本科生40人,研究生60人。采用心理疲劳调查问卷调查大学生心理疲劳状况,采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采集,并设有体能量表。结果本科生与研究生中,心理疲劳率分别为57.50%(23/40)、61.67%(37/60),且2组人群心理疲劳等级分布中,轻微心理疲劳比例[本科生:52.5%(21/40)、研究生:56.67%(34/60]均超过严重心理疲劳率[本科生:5%(2/40)、研究生:5%(3/60];本科生中,偏颇体质所占心理疲劳者比例位于前3位的依次为阳虚体质7人(30.43%)、气虚体质3人(13.04%)、湿热体质3人(13.04%),研究生中,位列心理疲劳偏颇体质前3位的分别为阳虚质11人(29.73%)、气虚质6人(16.22%)、湿热质5人(13.51%)。结论大学生人群中偏颇体质者易出现心理疲劳,并以阳虚质、气虚质、湿热质偏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HAART致高脂血症的中医临床表现特点和证候要素,探讨证候的特点.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180例确诊的HAART致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中医证候的规律和特点.结果:常见的中医症状是疲乏(139例,77.22%)、肢体困重(103例,57.22%)、纳呆(103例,57.22%)、白苔(126例,70.00%)、淡白舌(78例,43.33%)、齿痕舌(68例,37.78%)、滑脉(93例,51.67%)、细脉(92例,51.11%).提取了9个公因子,常见的病位证候要素为脾、肾、心,病性证候要素有气虚、阳虚、血虚、痰浊.结论:研究HAART致高脂血症证候表现与原发性高脂血症不同,病位常见于脾、肾、心,病性多为痰浊或湿浊.  相似文献   

17.
慢性疲劳患者中医常见证候要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证候要素角度探讨慢性疲劳(CF)的常见中医证型.方法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收集CF患者,自拟<慢性疲劳调查问卷>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其证候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调查的有效样本2958例,CF患者782例,占26.44%,中医各证候要素频数按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脾虚证、心虚证、肝郁证、气虚证、血虚证、肾虚证、血瘀证、阳虚证、肺虚证、痰浊证;其中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为174例占5.88%,原发性慢性疲劳(ICF)为608例占20.56%,ICF发病率明显高于CF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FS的证候要素组合形式主要集中在两证~四证组合,ICF的证候要素组合形式主要集中在单证~三证组合.结论 CF的常见中医证候要素是脾虚证、心虚证、肝郁证和气虚证,中医病机包括虚实两方面,病位与脾、心、肝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中医临床表现特点和证候要素,探讨证候的特点.方法: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11例确诊的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患者,采用描述性统计和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研究其中医证候的规律和特点.结果:常见的中医临床表现有:疲乏(229例,73.63%)、肠鸣(229例,68.81%)、便溏(194例,62.38%)、薄苔(201例,64.63%)、淡红舌(166例,53.38%)、腻苔、细脉(126例,40.51%)、沉脉(64例,20.58%)、滑脉.提取了17个公因子,常见的病位证候要素为脾、胃、肝、胆及大肠,病性证候要素有气虚、阳虚、气滞、湿浊和热邪.结论:艾滋病相关慢性腹泻的证候表现涉及多个脏腑,病性属于虚实夹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糖耐量低减(IGT)人群中医证候及证型特点,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OGTT试验筛选IGT病例,记录包括腰臀比、体质量指数等一般项目;采用设计的中医证候问卷,专人采集四诊资料,累计积分,聚类分析,归纳证型。结果:151例IGT患者在纳入调查的症状中,出现频数居前10位的依次是:健忘(62.3%)、夜尿频多(55.6%)、自汗(53.0%)、神疲乏力(51.0%)、脘腹胀满(49.7%)、口干咽燥(45.7%)、痰多(42.4%)、口渴喜饮(41.1%)、眼睛干涩(37.7%)、大便干结(35.8%)。聚类分析结果151例IGT患者患者中,气阴两虚型78例(51.7%),脾虚痰湿型52例(34.4%),阳虚血瘀型21例(13.9%)。结论:IGT的发病多与脾虚、气虚、阴虚、血瘀等因素有关;IGT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多见。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分析漳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临床资料,探讨漳州地区新冠肺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和病机特点,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漳州市医院朝阳分院截至2020年2月18日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20例,分析有完整资料的19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特征和辨证分型。结果①症状:19例患者中发热14例(73.7%),稀溏便12例(63.2%),乏力、咳嗽各11例(各57.9%),少痰10例(52.6%),口干9例(47.4%),胸闷7例(36.8%),纳差、头晕各6例(各31.6%)。②舌象表现:从舌色看,舌淡红10例(52.6%),舌红5例(26.3%),舌淡白、红绛、淡黯、暗红各1例(各5.3%);从舌体看,舌体胖大兼齿痕2例(10.5%),单纯胖大1例(5.3%),单纯齿痕舌2例(10.5%),裂纹舌3例(15.8%),正常11例(57.9%);从舌苔看,腻苔10例(52.6%),薄黄苔5例(26.3%),薄微黄苔2例(10.5%),燥黄厚、薄白苔各1例(各5.3%)。③辨证分型:寒湿郁肺7例(36.8%),湿热蕴肺9例(47.4%),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2例(10.5%),疫毒闭肺兼气阴两伤、痰瘀阻肺1例(5.3%)。结论湿邪致病是漳州地区新冠肺炎的基本特征,可见寒湿郁肺和湿热蕴肺两种证型,病情进展可发展为疫毒闭肺。病位以气分为主,病程缠绵,易伤津耗气,有基础病老年患者更易正气受损,虚实夹杂。治疗应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