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急性心力衰竭的现状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力衰竭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住院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近年来,在传统药物基础上新型正性肌力药物左西孟旦、新型血管扩张剂奈西利肽及血管加压素拮抗剂托伐普坦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充血症状,可能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新的希望;非药物治疗方面无创通气、左室辅助装置及超级滤过装置正成为药物治疗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3.
4.
心力衰竭的现代观点与诊治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心力衰竭的现代观点与诊治进展四川省直属第二医院袁志敏泸州天然气化工司职工医院吕渠霞综述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刘运德审校心力衰竭(HF)是临床常见的急重症之一。现将心力衰竭的现代观念和诊治进展作一综述。1心力衰竭的新概念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对判断心功能的... 相似文献
5.
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据统计,美国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简称心衰)患者已逾500万,每年新增50万[1].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出院诊断是CHF,也是反复住院的最常见病因[2].美国对这部分患者花费了巨额的医药费,每年需280~500亿美元.近20年来的流行病学表明,CHF中至少50%的患者左室收缩功能正常,CHF的症状是由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所致[3].据估计,我国单纯性舒张性心力衰竭(DHF)患者至少400万.65岁以上患DHF的老年入死亡率与收缩性心力衰竭(SHF)相似,每年约15%.过去20多年SHF的生存率明显上升,DHF的生存率却没有改变[4],DHF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5].…… 相似文献
6.
心力衰竭作为心血管事件链的下游是21世纪心血管疾病治疗的最后战场,急性心力衰竭常危及生命,必须紧急施救和治疗。N端-脑钠肽前体是鉴别急性心力衰竭与其他原因所致呼吸困难的重要指标,和超敏C反应蛋白、肌钙蛋白与急性心力衰竭的程度、预后密切相关。奈西立肽、左西孟旦、托伐普坦、rolofylline等为急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带来前景,急性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将成为药物治疗的有效伴随手段。全方位多层次的防治是降低急性心力衰竭再住院率、病死率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笔者临床诊治34例,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50%以上的心力衰竭为舒张性心力衰竭(dias-tolic heart failure,DHF)。DHF的比例随年龄而增加,其发病率在45岁以下人群中为46%,而85岁以上为59%;DHF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长期高血压、老年、女性、肥胖、糖尿病、慢性肾病以及冠状动脉疾病〔1〕。有研究表明,DHF的住院率与收缩性心力 相似文献
9.
目前,急性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和病死率仍居高不下,常危及生命,对患者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估并积极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做出临床评估,并采用相关药物及非药物治疗进行紧急处理,以降低急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心力衰竭的进展(15)急性心力衰竭的抢救处理和注意事项(续1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力衰竭发作严重时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临床上根据患者的基础心脏病史、临床表现和心电图、X线胸片征象,能够作出及时的诊断。准确的辨别患者的严重程度,采取积极、合理的治疗措施是抢救成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12.
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神经内分泌拮抗剂和新型变性肌力药物的陆续出现,已经结束的和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表明有一部分药物能更好的改善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现就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发生率逐年增多且预后不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临床上虽极受重视,但一直缺乏有说服力的循证医学研究证据.近年来开展的一些大系列登记研究发现,急性心力衰竭综合征在流行病学、预后及治疗上与经典观念有很大差别.现对此做一简单阐述,并就一些新的相关观念作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4.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具有较高住院率和死亡率的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主要治疗模式是基于抗神经激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轴途径,这些药物治疗可缓解症状,有时亦会改善心脏结构异常,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石。近30%的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伴有心脏电传导异常,导致心室收缩不同步。这种非同步收缩会导致心脏病理生理学改变,加重心力衰竭。因此,心脏起搏技术可能被用于恢复心室同步收缩。近来,国际上进行了一系列多中心临床研究表明,心脏再同步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心脏再同步治疗在改善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同时,也明显降低心力衰竭恶化的危险。 相似文献
15.
16.
17.
Robert E. Michler 《Methodist DeBakey Cardiovascular Journal》2013,9(4):187-194
The last decade has witnessed the publica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clinical trials primarily using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as the injected cell. These “first-generation” clinical trials have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and shown us that (1) cell therapy is safe, (2) cell therapy has been modestly effective, and (3) in humans, bone marrow-derived stem cells do not transdifferentiate into cardiomyocytes or new blood vessels (or at least in sufficient numbers to have any effect).The primary mechanism of action for cell therapy is now believed to be through paracrine effects that include the release of cytokines, chemokines, and growth factors that inhibit apoptosis and fibrosis, enhance contractility, and activate endogenous regenerative mechanisms through endogenous circulating or site-specific stem cells. The new direction for clinical trials includes the use of stem cells capable of cardiac lineage, such as endogenous cardiac stem cell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