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陈伟  熊昊  贺力平  张灵通 《中国校医》2013,27(11):824-825
目的通过对桂林市2010)2012年大中专新生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了解各省疟疾流行情况,为制定消除疟疾后期管理政策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2012年桂林市大中专新生采末梢血进行血清学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 101 721名新生接受疟疾血清学检测,新生年龄16~22岁,男女比例为1.36B1,男女血清学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09/万和4.13/万;桂林市新生IFAT阳性率为0.82/万,海南、贵州、云南、四川、河南、湖北,分别为19.92/万、12.26/万、9.04/万、8.24/万、8.01/万、3.49/万,其他省份新生阳性率为1.12/万。结论桂林市IFAT阳性率明显低于一类流行地区,做好流动人口管理,防止输入性病例是桂林市疟疾防控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调查一起疟疾局部爆发流行的原因.方法:按照GB15989-1995疟疾诊断及处理原则对病人及周围重点人群血样进行血片鉴定及疟疾IFAT监测.结果:10名病人血片鉴定全部为间日疟原虫,每张血片均见雌雄配子体.周围人群(IFAT)阳性率为10.3%.结论:本次疫情是一起由外来输入性疟疾病例在当地人群中继发感染引起疟疾的局部爆发流行疫情,及时采取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控制了该疫情的进一步扩散.  相似文献   

3.
枣阳市中华按蚊区疟疾局部爆发流行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查清枣阳市疟疾流行现状。方法 调查枣阳市疟疾流行情况及蚊媒种类及密度。结果 枣阳市场档乡2001年1-8月疟疾病人578例,发病率为2.40%;疟史病人164例,疟史率为0.68%;居民带虫率为10.71%(21/196);IFAT阳性率为14.28%;蚊媒调查均为中华按蚊。结论 蚊媒孳生地扩大,人口流动频繁,传染源积累是造成疟疾暴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郴州市 1996~ 2 0 0 1年疟疾流行规律。 方法 对发热病人和重点人群采血检查疟原虫 ;对 7~ 14岁儿童采血进行疟疾 IFAT;分析各县、市、区上报的各种疟疾统计报表。 结果 郴州市 1996~ 2 0 0 1年疟疾年平均总发病率为 0 .62 / 10万 ,输入性疟疾占 92 .77% ( 15 4/ 166) ;健康人群未发现带虫者 ;儿童疟疾 IFAT抗体阳性率为 0 .3 3 %。 结论 郴州市疟疾以输入性为主 ,虽然有低水平的本地感染 ,但未引起流行 ,今后防治疟疾的重点对象应为往来高疟区的流动人员  相似文献   

5.
日照地区基本消灭疟疾后巩固对策与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日照地区基本消灭疟疾后巩固对策和效果,探索疟疾发病特点和变化规律,为调整疟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实施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防制策略,在各类人群中开展疟疾病例侦查,防止继发病例;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IFAT)随机抽样调查居民患病情况和媒介密度;综合分析疟疾流行趋势。结果1989~2003年血检发热病人259735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者5例,平均阳性率为0.19/万,年发病率为0/10万~0.29/10万;血检往返高疟区疟疾可疑者4279人,检出阳性者4例,平均阳性率为9.31/万;1992年以来未再发生内源性病例;居民疟疾抗体(IFAT)累计测定15641人,未发现阳性者;按蚊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基本消灭疟疾的防制成果进一步巩固。当地残存传染源净化和消失后,疟疾在当地的传播被阻断,流行趋于终止。现行的疟防措施应适当简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单采浆是否为疟疾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IFAT法检测疟疾与非疟疾对照血清。结果:疟疾患者IFA阳性率为62.05%,抗体阳性者GMRT为40.27;非疟疾病人IFA阳性率为5.32%,抗体阳性者GMRT为26.11。无论疟疾还是非疟疾对照,男女抗体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不同年龄人群阳性率以18-49岁组为高。进一步分析,单采浆供血者疟疾!FA阳性率为64.08%,受血者及其他人群疟疾分别为52.63%和40.00%;非疟疾中的单采浆供血者为16.n%,未成年人、受血者和供全血者未发现抗体阳性者,其他成人阳性率仅为1.08%。结论:单采浆是疟疾感染的危险因素,同时证明该地蚊传疟疾已经中断。病后投药和血标本采集早迟,是影响疟疾IFA阳性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5~1987年应用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对四类不同人群进行反复横向调查,以了解其疟疾抗体水平。材料和方法一、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食蟹猴疟原虫抗原片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及广东省寄生虫病研究所提供。荧光素标记羊抗人免疫球蛋白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按规定工作浓度稀释使用。荧光显微镜为日本的 Olympus BH_2型。IFAT 按  相似文献   

8.
李新德  熊昊  黄亚铭  韦海艳  邹春燕  区德锦 《中国校医》2010,24(11):801-802,804
目的了解桂林市大中专新生疟疾血清抗体水平,为本市疟疾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对1999—2009年每年本市各大学、中专和专业技术学校入校新生收集血清样品,采用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的方法进行检测,并用Excel软件作资料统计处理。结果共检查大中专新生257 055名,发现疟疾IFAT阳性者共307名,人群年平均阳性率为11.94/万,阳性平均滴度(阳性GMRT)为54.23,总平均滴度(总GMRT)为20.03。大学生中阳性者为178名,本省籍学生占42.70%,外省籍学生57.30%。人群年平均阳性率为8.64/万。中专技校生中阳性者为129名,本省籍学生占84.50%,外省籍学生15.50%。中专技校学生人群年平均阳性率为25.25/万。10年期间疟疾IFAT阳性者数量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从1999年54.68/万下降到2009年的3.04/万。结论该市大中专新生中长期存在疟疾感染者,尽管本世纪以来被感染者人数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但其监测仍需继续。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西玉林市疟疾监测结果,评价联防联控措施效果。方法收集1992~2008年广西玉林市辖7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17年间玉林市共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75.84万人次,重点居民9.13万人次,流动人口发热病人10.17万人次,流动人口非发热人群6.71万人次,四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4%、0.001%、0.704%和0.003%,共检出疟疾病例747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3.75%(28/747),输入性病例占96.25%(719/747),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6%(211/368746)。玉林市参加三省疟疾联防17年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99年起至今无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发生,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92年的3.230%降至2008年的0.036%。结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得当,联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基本消灭疟疾后低龄儿童IFA水平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了解无疟疾流行区儿童疟疾免疫荧光抗体(IFA)的自然变化情况,我们于1991~1992年两年对已连续9年未发现疟疾病人的苍南县对务乡进行了低龄组健康儿童IFA试验,选择小学一年级四个班级学生分别在每年的5月及10月各采血一次,两年内共采血四次,滤纸血膜低温冰箱保存,6个月内测试。荧光标记IGg由上海生物制品所制作,IFAT抗原为食蟹猴亚厚疟原虫片,由浙江省地方病防治所制作。荧光抗体检测制定标准:以1:20为最低阳性滴度、同时设阳性、阴性对照。结果如附表。IFAT阳性者经血检全部未查到疟原虫。  相似文献   

11.
人类和微小按蚊行为及其与疟疾传播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疟传播中的人类和媒介按蚊的行为。方法:在3个固定观察点,对微小按蚊的栖息、叮人和夜间活动行为进行了1年的观察;建访对象,进行人类行为问卷调查,同时采样进行血清学实验,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微小按蚊栖息密度与其栖息场所附近叮人率完全相关(r=1);间接荧光抗体(IFAT)阳性率与叮人率(r=0.69)及栖息密度(r=0.62)成正相关;人的露宿行为、在田棚过夜和微小按蚊夜间活动高峰(22:00)后上床就寝增加了疟疾感染的机会;IFAT阳性率不但受微小按蚊种群大小的影响,而且受其年活动时间和人暴露给它叮咬程度的影响。结论:媒介和人类行为是疟疾传播中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乐乡位于罗定县东北部,是疟疾惯发区。1979年秋季有4个村(大队)几十个自然村爆发流行。经连续三年抗疟处理,1981年平息,达到基本无疟。为了解其后期疟疾的传播动态,于1987年12月上旬进行一次疟疾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的调查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本消除疟疾地区疟疾监测措施及效果,为制定疟疾监测方法及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原学、血清学及昆虫学方法,对"三热"病人血检疟原虫,小学生取滤纸血用IFAT测定疟疾抗体水平,通宵室外人工帐诱及灯诱监测按蚊种群和密度。结果 2010-2013年辖区医疗机构共血检"三热"病人19 958人次,发现疟原虫阳性3例。连续2年对学龄儿童疟疾抗体监测1 013人次,未发现阳性者。在2011-2013年按蚊监测中,仅2013年在白云区郊区捕获1只中华按蚊。结论加强疟疾监测、早期发现和及时根治传染源是控制疟疾传播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毛细管血浆法与常用的滤纸干血滴法采集微量血标本作间接荧光抗体试验,用于对比检测疟疾抗体的效果,共检查血标本食蟹猴疟原虫感染的猕猴56份,两个疟疾严重流行区居民各220与191份。结果,三种对象检出的疟疾抗体阳性率毛细管血浆标本与滤纸干血滴标本分别为100%与98.2%、84.5%与75.0%、90.1%与79.6%;检出的阳性GMRT分别为530.9与261.9、87.5与35.0、82.0与38.4,毛细管血浆标本均高于滤纸干血滴标本,两者间有明显差异。表明进行疟疾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尤其在流行程度较低或接近消灭疟疾的地区,宜采用毛细管血浆法采集标本作IFAT。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潍坊市疟疾基本消灭后监测效果与防治对策,为调整防疟措施提供依据。方法1988年基本消灭疟疾后,在全市范围内设专职或兼职镜检站246处,积极开展病例侦察,及时发现和治疗现症病人,对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疫点处理,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定时对各镜检站的工作进行检查、督导,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T)随机抽查居民患病情况和媒介密度。结果1988~2005年共血检当地发热病人1886535人次,疟原虫阳性9例,血检往返高疟区流动人口270761人次,检出疟原虫阳性者27例,1999年后未再发生内源性病例,居民疟疾抗体监测5821人,阳性率0.206%,中华按蚊密度维持在较低水平。结论输入性病例为现阶段病例的主要来源,基本消灭疟疾的防治成果得到了巩固,现行疟疾防治措施可以适当简化,流动人口的监测与管理是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枝江市1979~2008年疟疾流行特征,评价其防治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巩固灭疟成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改进方案。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结果30年共观察人年数15069884,发生疟疾1230例,发病率(IR)为0.82/万人年;近3年无感染病例,1990年后IFAT及居民带虫率调查结果阴性;灭疟后期现症病人根治率及休止期根治率为100%。结论枝江市疟疾发病具有典型的灭疟后期的流行特征;抗疟措施符合实际,效果明显;现症病人根治、休止期根治及病家防蚊灭蚊是主要关键技术措施;流动人口增加和传染源输入是影响流行趋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疟疾抗体水平在15岁以下的低年龄组表现出易变的特点,因此是分析血清学结果、评价流行程度的主要依据[1]。为观察我县疟疾流行的态势,我们于1987~1993年对我县汉王等乡镇进行疟疾流行病学调查的同时,来血测定3139名7-12岁学龄儿童疟疾抗体水平,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西阎、汉王等小学1987-1993年每年度7-12岁在校学生。1.2标本来集来耳垂血制成直径1.2Cm园形滤纸血膜(浸透),含血量约20PI(内含血清10hi)[’l,编号、阴干,装在有干燥剂的塑料袋内,放置在一20℃的冰柜内保存,三个月内完成IFAT。…  相似文献   

18.
玉林市灭疟后期疟疾监测措施与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和分析广西玉林市灭疟后期疟疾监测的组织和技术措施,为疟疾防治后期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在全市建立县、乡、村三级疟疾监测网络,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每年对量化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实行考评,考评结果与乡村医师准人挂钩.结果 1994~2007年,血检当地居民发热病人499314人次,病灶点居民47512人次,流动人群133846人次,检出当地感染病例22例,输入病例313例,当地居民发热病人、病灶点居民和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4%、0.002%、0.234%,本地病例占6.57%(22/335),流动人口输入病例占93.43%(313/335),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57%,连续9年无内源性病例.结论 玉林市采用层层落实目标管理责任制的疟疾管理方法和防治措施有效可行,输入性疟疾病例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未发生输入继发疟疾病例,疟疾防治成果巩固,应继续加强对高疟区回归人群疟疾管理和监测.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我省鄂西非稳定低疟区发病率降至1/万以下后的防治效果,于1987和1989年应用IFAT进行了两次流行病学监测。对巴东、恩施、利川三个监测点的试验结果反映人群抗体阳性率很低,依次分别为0.75%和11.1%、0.57%和0.37%、0.18%和0.44%,<15岁年龄组的阳胜率分别为0.61%和0.66%、0和0.37%、0和0.27%。表明疟疾已降至低度,但<15岁年龄组仍有阳性,提示当地疟疾传播尚未阻断。  相似文献   

20.
1987年,用IFAT对本州疟疾发病率在5/万以下的元谋、大姚、南华和双柏四县开展了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四县的抗体阳性率均在15%以下,但在南华、双柏15岁以下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在5%以下,元谋、大姚两县15岁以下年龄组抗体阳性率略高于5%。四县的疟原虫镜检均检出疟原虫。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