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冷球蛋白与肝病严重度之间的关系仍存在争论,冷球蛋白与肝脂肪变性及肝纤维化的相关性亦未见报道。该研究旨在确定丙型肝炎病毒(H CV)感染者中冷球蛋白与肝脏病变(如坏死性炎症、纤维化、脂肪变性)之间的关系。研究选取连续437例未经治疗的慢性丙肝患者,分别进行肝脏活检,评估其肝纤维化与脂肪变性的危险因素。患者年龄为50.9±13.8岁,男性占49%。研究结果显示,共有286例患者出现冷球蛋白,其中103例伴有血管炎;186例(43%)患者的肝脂肪变性超过10%;110例(25%)为高度肝纤维化(M etavir评分F3-F4)。多变量分析显示,冷球蛋白使肝脏出现高度纤…  相似文献   

2.
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峰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5):775-776
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促进脑组织及视网膜的正常生长发育等生理作用,是人体健康的必需脂肪酸。本文从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理作用阐述了摄取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必要性及其重要作用,并对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来源、摄取剂量、副面影响以及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NO)水平与慢性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32只,随机分成A、B、C、D4组,每组8只。A、B、C组分别采用酒精灌胃4、8、12周,制作慢性酒精性脂肪肝模型;对照组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12周。到期后采血分离血清测NO水平,并处死动物取肝脏,病理检查用半定量法进行肝脏脂肪变性评分。结果(1)A、B、C组肝脏脂肪变性评分分别为1.63±0.51、2.12±0.64和1.50±0.5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2)A、B、C组的血清NO水平分别为(76.35±10.56)μmol?L、(104.17±25.6)μmol?L和(54.30±7.41)μmol?L,对照组为(46.17±5.25)μmol?L,A、B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均P<0.01),而C组的水平已接近对照组(P>0.05);(3)4组的肝脏脂肪变性评分与血清NO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结论大鼠在发生酒精性脂肪肝过程中,同时存在血清内源性NO含量的改变,酒精性肝细胞脂肪变性可能与内源性NO有关。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述了n-3多不饱和脂肪酸EPA和DHA的生理功能及其研究新进展,指出了EPA和DHA今后的发展方向,为其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慢性丙型肝炎常发生肝脏脂肪变性,这可能涉及几种发生机制,包括代谢协同因子和直接病毒效应对细胞内脂质代谢通路的影响。一个转基因小鼠模型研究显示,丙型肝炎病毒(H CV)可以抑制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 TP)活性,而后者对于肝脏脂蛋白组配和分泌是必需的。在H CV感染患者中尚无肝脏M TP活性的资料报道。因此在感染主要H CV基因型并呈现不同程度肝脏脂肪变性的未治疗病例中研究肝脏M TP基因表达及其脂质转运活性。方法:在58例H CV阳性患者的肝脏活检标本中,应用实时PCR技术测定M TPm RNA水平,应用荧光分析法测定M…  相似文献   

6.
背景:胰岛素抵抗是慢性丙型肝炎的常见表现。胰岛素抵抗究竟是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的病因还是后果尚不清楚。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3自发促进肝脂肪变性的作用有助于阐明该问题。目的:本研究目的是按照基因型评估141例活检证实为非硬化性慢性丙型肝炎的非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素抵抗与肝脂肪变性、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空腹血糖和血清胰岛素的检测。胰岛素抵抗采用稳态模型法(H OM A IR)测定。测定基因型1和基因型3患者的肝脂肪变性。采用logistic回归和多变量回归分析确定与胰岛素抵抗、脂肪肝、肝纤维化独立相关的变量。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炎性反应、肝纤维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择40只雄性SD大鼠,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模型组、n-3PUFA组、n-3PUFA+内毒素(LPS)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给予正常饲料及每日生理盐水灌胃,另外3组大鼠采用酒精灌胃的方式建立酒精性脂肪肝模型,n-3PUFA组给予n-3PUFA干预、n-3PUFA+LPS组给予n-3PUFA及Toll样受体4(TLR4)激动剂LPS干预。8周后,处死大鼠取肝和血清标本,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变化,测定4组大鼠肝脏中TLR4、核因子-κB (NF-K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白细胞介素1(IL-1)的表达水平,以及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透明质酸(HA)和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结果对照组大鼠肝组织结构正常,模型组可见弥漫性肝细胞脂肪变性,n-3PUFA组肝细胞脂肪变性减轻,而n-3PUFA+LPS组肝组织脂肪变性较n-3PUFA组加重。模型组大鼠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3PUFA组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n-3PUFA+LPS组肝脏中TLR4、NF-κB、TNF-α、MCP-1和IL-1的mRNA表达水平及血清中TGF-β1、HA和C-Ⅳ的含量高于n-3PUF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3PUFA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炎性反应及肝纤维化具有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TLR4/NF-κB信号通路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增殖及细胞中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Miantargetofrapamycin,mTO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比例的n-6/n-3PUFAs处理细胞,MTr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变化;RT—PCR检测细胞mTOR、VEGF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单纯n-6PUFAs和10:1n-6/n-3PUFAs能够明显促进Ishikawa细胞增殖,mTOR、VEGF的mRNA表达增加(P〈0.05);单纯n-3PUFAs和1:1n-6/n-3PUFAs则显著抑制细胞增殖,同时使VEGF的mRNA表达下降(P〈0.05);mTOR与VEGFmRNA的表达呈正相关(r=0.94,P〈0.05)。结论n-6/n-3PUFAs可能通过影响mTOR信号调节VEGF表达,从而对Ishikawa细胞增殖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常规饮食从海产食物中摄取的长链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否与原发性心搏骤停危险减低有关,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本项研究的受试者是1988~1994年间就医的原发性心搏骤停患者,共334例,年龄25~74岁,以及来自同一地区且随机选择的年龄、性别相匹配的以人群为基础的493例对照  相似文献   

10.
赵英仁  王一理  司履生  张树林 《医学争鸣》2004,25(15):1349-1352
目的:原位研究肝组织内具有细胞毒活性活化细胞的分布,探讨细胞免疫在慢性丙肝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以随机引物法标记人perforin cDNA探针,对慢性丙肝患者肝活检标本进行原位杂交,观察肝局部浸润炎性细胞perforin mRNA的表达及分布,分析他们与肝损伤之间的关系. 结果:Perforin阳性细胞在整个肝小叶内均可检见,有炎性细胞浸润区均有perforin阳性细胞分布,浸润阳性细胞数量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慢性丙肝点状坏死区阳性率最高达71.9%,其次是片状坏死区(31.0%),门管区阳性率为9.2%,小叶内非坏死区仅为4.8%. 按HAI≤8, 9~12和≥13的轻度、中度、重度慢性肝炎进行划分,对比分析不同程度间肝小叶内perforin阳性细胞计数,ALT和HAI之间的关系,无直线相关性. 发现重度慢性丙肝perforin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慢性丙型肝炎,相应ALT水平亦高于前二者. 结论:Perforin阳性细胞与慢性丙肝肝细胞坏死有关,perforin 是效应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主要效应分子,尤为在丙肝点状坏死和片状坏死区,表明细胞免疫在慢性丙肝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主要包括a-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不同人群对n-3 PUFA的需求各有不同,作为一种免疫营养素,其在冠心病、高血压、关节炎、其他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的防治中发挥着药理营养素的作用。n-3 PUFA可以以鱼油的形式作为保健品应用于特定人群,临床上的应用形式通常为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中的DHA组件和肠外营养系统中的鱼油脂肪乳,临床应用范围与效果主要取决于其功效和临床疾病的病理生理特征。在一些疾病的应用中,meta分析证据显示n-3 PUFA的作用效果并不明确,这些需要进一步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来探索。  相似文献   

12.
姚侠  安京华  石俊  车成日 《吉林医学》2007,28(11):1330-1332
肺癌是世界上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疾病之一,因缺乏早期诊断指标及有效的治疗方法,以及环境污染及人们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其死亡率一直很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为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对高脂诱导的Wister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NAFLD)的改善作用.方法 Wister雄性大鼠3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n-3 PUFA组.采用高脂喂养建立NAFLD模型,实验20周后,每组抽出7只大鼠检测血清及肝脏总胆固醇(TG)及三酰甘油(TC);其余3只大鼠肝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应用实时定量PCR(Real time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肝脏组织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及肝脏TG、T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加入n-3 PUFA后血清及肝脏的TG、TC水平明显下降(P<0.05).HE染色能明显观察到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而n-3 PUFA有明显改善效果.模型组大鼠炎症分子MCP-1、iNOS、TNF-α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n-3 PUFA组与模型组比较,MCP-1、iNOS、TNF-α炎症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 高脂喂养能引起大鼠肝脏严重的脂肪变性及炎性反应,而n-3 PUFA起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广州社区居民膳食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影响。方法 3 049例研究对象来自"广州居民营养与健康队列研究",其中NAFLD患者1 517人,正常组1 532人。采用膳食频率问卷收集膳食n-3 PUFAs包括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二十碳五烯酸(EPA),α-亚麻酸(ALA))的摄入水平,采用多普勒超声仪对肝脏进行超声检查并按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诊断标准进行NAFLD的诊断。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HA、DHA+EPA摄入水平与NAFLD呈负相关关系,与最低四分位相比,最高四分位OR值分别为0.70(0.49~0.96)、0.75(0.5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患病程度的加重,DHA、EPA、DHA+EPA百分比浓度呈下降趋势(P0.05),与正常组比中重度脂肪肝浓度分别下降了26.8%、22.8%和25.3%。结论膳食n-3 PUFAs是NAFLD的保护因素,对于NAFLD患者,可通过指导富含n-3 PUFA特别是DHA的膳食,从而改善NAFLD。  相似文献   

15.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及结直肠癌模型建立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可  许庆文 《海南医学》2013,24(2):272-274
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直链脂肪酸。人体自身并不能合成而需要从食物中获得。n-3多不饱和脂肪酸是多不和脂肪酸的一种,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个领域。应用N-甲基-N-亚硝基脲(MNU)对SD大鼠进行灌肠诱导大鼠结直肠癌模型,此种方法不同于以往的结肠癌细胞株移植瘤动物模型,使结直肠癌的发生更贴近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就n-3多不饱和脂肪酸抑制肿瘤细胞发生和迁移的可能机制和结直肠癌模型的建立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不同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构成对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及MAPK活性的影响.方法选用MCF-7(ER )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为实验对象,用不同n-6/n-3 PUFA构成(1~10)处理细胞后,MTT法观察细胞增殖能力,RT-PCR分析细胞脂代谢关键性调控基因(COX-2、5-LOX、PPARβ和PPARγ)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MAPK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 MCF-7细胞不表达COX-2基因.与对照组相比,单纯n-6和10:1 n-6/n-3 PUFA能明显促进这两种乳腺癌细胞增殖,诱导细胞COX-2、5-LOX、PPARβ和PPARγmRNA表达上调,并促进细胞MAPK磷酸化(P<0.01);与之相反的是,单纯n-3和1:1 n-6/n-3 PUFA显著抑制细胞生长,下调细胞COX-2、5-LOX、PPARβ和PPARγ mRNA表达,并抑制细胞MAPK磷酸化(P<0.01);但5:1 n-6/n-3 PUFA效果不明显.结论 n-6/n-3 PUFA不同比例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脂代谢调控基因及信号转导的影响是不同的.在n-6/n-3比值为1~10范围内,单纯n-3和1:1 n-6/n-3能明显抑制脂代谢基因表达及信号转导,发挥显著抗乳腺癌细胞增殖效应.  相似文献   

18.
慢性丙型肝炎与脂肪肝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 :对 96例慢性丙肝与 1 41例慢性乙肝患者进行研究 ,分析体重指数、肝功能、血脂等。结果 :96例慢性丙肝患者中 2 7例合并脂肪肝 ( 2 8.1 % ) ,1 41例慢性乙肝患者 7例合并脂肪肝 ( 4 .9% ) ,差异具有显著性。伴脂肪肝的丙肝患者的年龄、BMI以及血脂均显著高于不伴脂肪肝的患者。结论 :慢性丙肝感染易合并脂肪肝 ,高血脂以及 BMI增高为慢性丙肝患者易合并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不同比例对乳腺癌细胞缝隙连接细胞通讯的影响。方法N-6/N-3PUFA不同比例(1~10)处理MCF-7(ER )和MDA-MB-231(ER-)乳腺癌细胞,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观察细胞核KI-67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膜和细胞质缝隙连接蛋白CX26、CX43表达,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分析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单纯N-6和10∶1N-6/N-3PUFA增强两种乳腺癌细胞KI-67表达(P<0.05),5∶1N-6/N-3PUFA虽无明显变化,但单纯N-3和1∶1N-6/N-3PUFA抑制细胞KI-67表达(P<0.01)。免疫印迹发现,单纯N-3和1∶1N-6/N-3PUFA能明显上调MCF-7细胞膜和细胞质的CX26、CX43蛋白表达,单纯N-6PUFA却下调两种蛋白表达;在MDA-MB-231细胞,N-6/N-3PUFA不同比例对膜和细胞质的CX43蛋白表达与MCF-7细胞具有相同趋势,但对CX26蛋白则无明显作用。用划痕负载染料迁移法却发现,N-6/N-3PUFA不同比例对细胞缝隙连接通讯功能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单纯N-3和1∶1N-6/N-3PUFA对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CX26和CX43蛋白通过独立于缝隙连接细胞通讯功能的调节所致。  相似文献   

20.
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研究发现,n-3PUFA对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与改善血脑屏障功能有关。n-3 PUFA以多种方式透过血脑屏障,并通过抗炎、抗氧化等机制调节多种相关蛋白,从而对血脑屏障的通透性造成影响。虽然在多种神经疾病的动物模型中已经证实n-3 PUFA能起到保护血脑屏障并改善预后的积极作用,但临床证据尚不充分,还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