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制定护理部和科室对新护士的培训细则及考核项目,并按计划认真实施。使新护士考核合格率从原来90.47%提高到100%,新护士成绩优秀的比率从21.42%提高到53.85%。由于新护士理论水平及操作技能的提高,从而保证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培养ICU新上岗护士沟通、观察及操作能力,提高床旁交接班的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方法:在ICU新上岗护士准入培训第一阶段,对35名新护士进行标准化床旁交接班考评系统的项目内容理论授课,第二阶段起按项目表对新护士交接班质量进行考评,检查护理质量,不断强化安全交接班的意识。结果:35名ICU新上岗护士标准化床旁交接班考评系统的平均得分为96.2分,合格率94.6%。具有1~2年工作经历的护士考核评分平均≥95分,合格率91.5%;3年及以上工作经历的护士考核评分平均≥98分,合格率97.6%。新上岗护士能认知床旁交接班的重点内容,危重患者床旁交接规范有序。结论:应用标准化床旁交接班考评系统,提高了新上岗护士床旁交接班的质量,是ICU新护士培训必不可少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入职护士(简称新护士)系统化岗前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8名新护士进行系统化岗前培训,了解新护士对岗前培训的内容、质量、安排等方面的感受,评价培训效果。结果:新护士对理论课程设置、授课内容、授课质量、操作示教技术满意度较高。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并提高新护士岗前培训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保证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科护理能力。方法将病例讨论应用于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组织床边护理查房、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典型病例示教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结果病例讨论教学能充分调动被培训者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结论将病例讨论引入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有利于专科护理能力的提高,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对提高非糖尿病专科护士临床工作能力的影响。方法:运用CQI方法评估非糖尿病专科护士对糖尿病基础知识、专科技能及健康教育方法的掌握情况,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和预期目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考核评价培训效果,再评估、再培训、再考核等;比较培训前后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合格率及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士对糖尿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合格率及满意度与培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非糖尿病专科护士运用CQI,可明显提高其掌握糖尿病理论知识、专科操作及健康教育能力,规范了临床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保障护理质量和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保证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科护理能力.方法 将病例讨论应用于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组织床边护理查房、危重病例讨论、死亡病例讨论、典型病例示教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结果 病例讨论教学能充分调动被培训者学习和工作的积极性,提高专科护理水平,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结论 将病例讨论引入ICU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有利于专科护理能力的提高,规范护理行为,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7.
制定培训计划,严格带教老师选拔标准,规范考核方法,并针对新护士对培训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带教方法。培训后,新护士的专科理论水平、专科护理技能、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患者及家属对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均提高。对新护士进行规范化岗前培训,能加快新护士对工作的适应能力,提高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从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为了有效提升新聘用护士的综合素质,确保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方法 护士长采取端正其工作态度、营造舒心环境、采用激励政策、保障待遇权益、严格临床带教、加强培训与监督管理等措施。 结果 新聘用护士重视业务学习与自身修养,确保了护理质量,提高了综合素质。 结论 对新聘用护士实施规范化培训与系统教育是提升新聘用护士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制定科学、实用的建立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促进护理管理工作快速发展,提高护理管珲质量.方法 按层次分析法拟定基础指标体系,采用专家咨询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出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 建立了4个一级指标(人员状况、培训条件、培训过程、培训效果),9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形成的ICU专科护士培训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新指标体系内容具体、合理,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为培训基地及卫生行政部门合理评价培训质量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和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护士脑血管疾病病情观察指引内容及培训方案。方法:针对新护士相关理论知识薄弱、临床护理经验欠缺、不能及时发现患者突发的病情变化及应急能力差等问题,制定了详细的脑血管疾病病情观察指引内容,进行一对一培训指导,定期考核,并集中进行专业理论讲座及对典型病例的护理查房,采取提问作答的形式总结护理经验。半年后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半年多的强化培训及临床实践,所有新护士对脑血管疾病病情观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均明显提高。结论:病情观察指引的应用及合理的培训方案可提高新护士对脑血管疾病病情观察的能力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叶爱兰 《当代护士》2014,(9):151-152
总结了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落实相应的管理对策所取得的成效。主要包括对69名新入职护士通过岗前培训、新手适应期、技能成熟期、临床轮转期进行为期3年的规范化培训,及时发现并解决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制定科学的培训计划,巩固护理专业思想,提高护士待遇,完善护理制度和流程,加强护理安全教育,选择合格的带教老师,加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护理专业技能,可有效提高培训效果,使新入职护士早日成为合格护士。  相似文献   

12.
5S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和分析引入5S活动的工作方法,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理管理。方法:培训护理人员"5S活动"的相关内容,制定目标及工作计划。结果:提高了病房护理质量,保障了护理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患者满意度。结论:"5S活动"是提高护理管理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何芳  汪小攀  海虹 《当代护士》2016,(4):172-173
目的开展护理服务支助中心预见性管理,培训新护士,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保证支助工作安全运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护理支助中心的工作内容和人员特点,找出工作中的安全隐患作为预见性问题,制定管理措施和工作流程,培训新护士,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结果实施护理支助中心预见性管理,帮助新护士抓住工作重点,积极预防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将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年带教新护士人数由36人增加到78人,年差错发生率由56%下降到12%。结论护理支助中心运用预见性管理方法带教,预防和降低了新护士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新护士的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护理标识运用到导师制安全管理教育中,以培养新护士安全意识,提高其临床安全实践能力。方法:对老年高干病房参加工作2年内的118名新护士安排一对一导师带教,在不同阶段分别举办岗前安全培训班、系统理论学习、安全质量控制指导等培训。结果:运用导师制培训半年后,118名新护士安全管理技能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将护理标识运用到新护士导师制安全教育培训中,可使其学到扎实、系统的护理安全管理知识,提高其临床安全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莉 《全科护理》2013,(24):2288-2289
[目的]提高年轻护士业务技术水平,培养良好工作作风,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方法]根据湖北省二级甲等医院护理质量管理要求,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制定理论学习内容和护理操作训练项目。采用集中观看护理操作录像、指导老师操作示范、专题讲座和自学等形式培训。[结果]培训后,年轻护士综合素质明显提高,护理操作规范性、准确性、熟练性显著提升。[结论]开展"三基三严"规范化培训与考核,能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沟通能力、改进服务质量、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6.
岗前培训与新护士的角色转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医院,护理部每年都要招收40名左右的新护士,占护士总数的8%-9%。分析以往新护士上岗后存在的问题,护理部意识到要科学地抓好护理质量的管理,必须加强对新毕业护士的上岗前教育。近几年来我们在此方面做了一些工作,这里以招收九六届新护士的培训为例,介绍如下。1计划的制定1.1培训安排及内容授课内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人文、社会、心理;授课内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护士的心理素质、健康教育及与病人的交流、护理立法等。第二部分:临床护理及质量;授课内容:护理质量的监测及重要性、如何正确…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适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新护士的培训方法。主要措施有:制定培训内容,合理分配培训时间,制定NICU各工作区域培训计划,实施分区域、分阶段、循序渐进的规范化培训并逐项考核。认为该培训方式有效地调动了新护士学习的自觉性和全面达标的竞争性,提高了新护士的实际工作能力及与医生的配合度,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利于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新护士的工作压力,有利于专科护理队伍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情商培训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09年12月的36名新上岗护士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新上岗护士传统培训;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2月的新上岗护士87名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情商培养内容,采取授课、模拟情景表演、沙龙活动等多种形式对新上岗护士进行情商培养。比较两组护理质量。结果:研究组在日常工作质量、护理不良事件预防、患者满意度提高及出院患者点名表扬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情商培养纳入整体护理培训内容是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促进新上岗护士成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加强层流洁净病区新聘护士专科知识培训,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制定预期目标、规范培训内容,采取高年资护师专人带教、理论授课、护理查房、晨间提问、现场模拟演练和定期考核评价等措施对新聘护士层流洁净病区专科知识进行全方位培训。结果培训上岗前,新聘护理人员对层流洁净病区需了解和掌握的相关知识较贫乏,经3个月专科知识培训后,其对层流洁净知识掌握程度明显提高,培训前后考试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要重视新聘层流洁净病房护理人员上岗前专科知识培训,切实保障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儿科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2名护士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如强化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夯实基础护理、创新优质护理服务举措、加强护士培训及建立奖励机制等.结果:培训后护理安全、护理纠纷及投诉、护理质量、患儿满意度、护士整体素质较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儿科病区护理管理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措施保证了护理安全,有利于护理质量提高,患儿满意度、护士整体素质及病区管理质量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