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含SH2结构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过表达及低表达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蛋白激酶B(Akt)的影响。方法选取16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AdGFP组、Ad-SHP2组和Ad-shRNA/SHP2组,每组32只。采用腹腔注射CCl4法构建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经大鼠尾静脉分别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空病毒Ad-GFP、表达野生型SHP2及GFP的腺病毒Ad-SHP2、表达GFP并携带靶向SHP2的短发夹RNA(shRNA)的腺病毒Ad-shRNA/SHP2注入大鼠体内。各组分别于造模第2、4、6、8周随机选取8只大鼠,留取肝组织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SHP2、Akt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SHP2、Akt及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表达水平,采用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胶原沉积情况。结果 靶向SHP2的shRNA及外源性野生型SHP2基因成功导入肝纤维化大鼠体内,并使大鼠肝组织中SHP2呈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四氯化碳(CCl 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动态表达。 方法:采用腹腔注射CCl 4的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用HE和Masson三色染色检测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蛋白质印迹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肝组...  相似文献   

4.
肝星状细胞的活化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肝纤维化是机体对损伤的一种修复作用,即使可以应用基因或其他疗法彻底消除纤维化,但机体对抑制或消除纤维化后将产生何种反应及后果尚难预测。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HSC)是引起肝纤维化的主要细胞,对HSC与其活化型一肌成纤维细胞(myofibroblast,MF)在肝损伤中作用的研究已颇为深入,而HSC激活在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功能改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星状细胞活化是一个形态、功能等改变的复杂过程。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功能改变与肝纤维化形成关系密切。本综述了近年来肝星状细胞活化功能改变的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的动态表达及其对在体肝星状细胞(HSC)活化、增殖的影响. 方法 采用胆总管结扎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大鼠肝组织中PTEN的表达;应用免疫荧光双标记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测定大鼠肝组织中活化HSC的PTEN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大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正常大鼠肝组织中PTEN有广泛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质,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PTEN表达逐渐减少(P<0.01),而α-平滑肌肌动蛋白阳性细胞明显增多(P<0.01);造模1、2、3周及4周不同时间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PTEN的mRNA(分别为假手术组的0.66、0.53、0.44和0.37)及蛋白质表达(吸光度比值分别为1.20±0.13,1.07±0.16,0.88±0.08,0.73±0.07)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并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逐渐降低(P<0.01);免疫荧光双标记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术显示PTEN在活化HSC广泛表达,主要表达于细胞质,随着肝纤维化的进展,表达PTEN的活化HSC占总的活化HSC的比例逐渐减少(P<0.01). 结论 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PTEN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均下调;在体HSC的PTEN表达亦降低;肝组织中PTEN的动态表达与HSC的活化、增殖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77,自引:3,他引:74  
近年来已获公认,肝星状细胞是肝纤维化时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过多产生和沉积的主要细胞来源。 1876年德国 von Kupffer首次描述星状细胞( Sternzellen),后来的文献中又称之为 Ito细胞、脂细胞、贮脂细胞、窦周细胞等等。1996年Hepatology发表了98位著名国际肝病学家的建议,认为仍以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 HSC)命名为宜,此建议已日益被采纳应用。近年关于星状细胞的研究日多,本文只涉及几个问题: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瘦素(leptin)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相关性,了解leptin与肝星状细胞(HSC)活化的关系.方法:健康 SD大鼠40R,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组.于造模2、4、6 wk末分批处死动物,分别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联合检测leptin、TGF-α1及α-SMA在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肝脏组织中leptin、TGF-β1、α-SMA均有微量表达;CCl4注射2wk后,leptin、TGF-β1、α-SMA表达开始增强,2、4、6 wk肝组织中的表达强度呈明显递增趋势(P<0.05).leptin与TGF-β1和α-SMA表达均呈显著相关性(r=0.668,0.570,均P<0.05).结论:leptin的阳性表达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增强.在肝纤维化过程中leptin可能参与了HSC活化、增殖以及ECM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  贾继东 《临床内科杂志》2010,27(11):725-728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损伤修复过程的共同结果,由于肝内纤维生成和降解失衡,导致过多的胶原在肝内沉积,常伴有炎症、缺血缺氧,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目前认为,细胞外基质(ECM)过多产生和沉积是肝纤维化的核心表现,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仍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细胞来源。因此,肝星状细胞的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0.
高血糖对大鼠肝纤维化及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糖对大鼠肝纤维化及肝星状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取大鼠66只,随机分为4组,A组和B组均采用STZ(链脲佐菌素)和CCl4(四氯化碳)诱导为肝纤维化并糖尿病模型。A组诱导成功不做处理。B组糖尿病诊断成立后,皮下注射门冬胰岛素,3次/d控制血糖。C组单纯利用CCl4(四氯化碳分析纯)诱导为肝纤维化模型。D组(空白对照组)常规喂养,不做处理。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包括鼠食消耗、毛发变化、活动指数),8周后处死,测量大鼠体质量、肝脏体积及重量,采集血液及肝脏标本,分析对比各组大鼠肝脏系数,HE染色后光镜下肝组织纤维化情况;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肝组织内α-SMA表达。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大鼠相比体质量明显减轻(P<0.05),肝脏系数明显增加(P<0.05),肝组织α-SMA表达均不同程度增强(P<0.05);其中A组的体质量减轻最明显,肝纤维化、肝脏系数增加最显著(P<0.05),肝组织α-SMA表达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与C组相比体质量无明显减轻(P>0.05),肝脏系数无明显增加(P>0.05),而肝组织α-SM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糖可促进大鼠肝纤维化形成及肝星状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11.
肝纤维化的发生机制主要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合成与降解失衡,表现为ECM大量沉积,肝星状细胞(HSC)在此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在肝纤维化恢复期,HSC的减少不是由于其表型从活化状态向静息状态转变,而是由于细胞凋亡的结果。本研究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诱导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通过对结蛋白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染色及TUNEL法来观察丹芍化纤胶囊对HSC增殖、活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较为全面反映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效应的细胞模型。方法:应用脂多糖(lipopolysccharide,LPS)刺激体外培养的大鼠HSC。噻唑蓝(MTT)法测定HSC增殖率。免疫组化法显示HSC表达其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图象分析。结果:LPS明显刺激HSC的增殖并提高I、Ⅲ型胶原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LPS诱导HSC活化模型能够相对全面地反映HSC活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3.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损伤后常见的形态学表现,大多数是由慢性肝脏疾病发展而来。而肝损伤(肝实质炎症、坏死)激活肝星状细胞(HSC)引起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是肝纤维化发生机制的中心环节。在正常肝脏中,HSC处于静息状态,细胞质中脂滴丰富,具有合成和分泌少量细胞外基质和胶原酶的能力。在肝损伤及各种慢性肝病时,HSC被激活转化为肌成纤维母样细胞,发生明显的形态和结构变化:细胞质中脂滴减少或消失,增殖迁移活性明显增强,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合成各种细胞外基质(ECM)的能力明显增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合成和分泌,而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s)的表达,同时发生多种基因表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4.
肝星状细胞活化与细胞周期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星状细胞活化是肝纤维化形成的中心环节,目前尚未能完全阐明其复杂机制,近年研究发现该过程与细胞周期调控紊乱有密切关系。现对近年来HSC活化和肝纤维化时HSC细胞周期调控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可以直接或间接作用于肝星状细胞,促进该细胞的活化增殖,这在肝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在肝纤维化发生过程中乙型肝炎病毒对肝星状细胞的直接与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6.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逆转肝纤维化可阻止大多数慢性肝病进展。肝星状细胞(HSC)是肝内一种具有多功能、变化不定的非实质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中心环节。阐明其关系,有助于以HSC为靶点的肝纤维化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前认为,肝星状细胞激活对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致星状细胞活化的重要的细胞因子之一,尤其是TGFβ1在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和降解中起关键作用.Smad蛋白是TGFβ下游传导的主要细胞因子,Smad2可与TGFβ受体复合物作用影响TGFβ的传导.  相似文献   

18.
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早期阶段,其发生涉及肝内多种细胞,而肝星状细胞在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对肝星状细胞的形态及其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活化、信号转导、凋亡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各种病因的肝脏损伤都伴有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活化HSC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导致肝纤维化.探讨HSC的改变在肝纤维化恢复中的作用,将为肝纤维化的治疗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20.
肝星状细胞(HSC)凋亡是肝纤维化逆转的主要机制之一。人和大鼠的HSC表达低亲和力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当p75与神经生长因子(NGF)结合时可引起细胞凋亡。本研究通过建立四氯化碳(CCl4)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对肝纤维化自发逆转过程中HSC凋亡和p75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