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最大通气量(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变化对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诊断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比观察36例原因不明拟诊CVA的慢性咳嗽患者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变化与支气管激发试验(BPT,25例)或舒张试验(11例)结果的一致性。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气道阻力,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显著升高以ZRS、R5升高20%和/或R20升高15%为阳性标准。结果 15例BPT阳性患者中,14例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变化显著;另10例BPT阴性患者者中9例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变化不显著,二者的符合率达92%[(14+9)/25]。11例行支气管舒张试验的患者试验结果全为阳性,且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均显著升高,二者符合率达100%。提示最大通气量测试前后气道阻力的变化符合哮喘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变化,总符合率94.4%[(14+9+11)/36]。结论 MVV检测前后气道阻力的变化可反映气道反应性,有望成为诊断CVA的简便、安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脉冲振荡法在支气管激发试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55例哮喘稳定期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于我院体检的55例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脉冲振荡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激发试验前后肺功能、呼吸阻抗等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经脉冲振荡法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后,观察组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共振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脉冲振荡法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后,呼吸总阻抗、总气道阻力、中心气道阻力、共振频率明显高于激发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哮喘稳定器患者采用脉冲振荡法支气管激发试验能明确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使医师对患者症状均有较为清晰的掌握,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脉冲振荡技术在气道反应性测定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脉冲振荡技术(impulse oscillation system,IOS)在气道反应性测定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40例肺功能正常人(对照组)以及55例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实验组),采用脉冲振荡法测定支气管激发试验前后气道阻力变化,同时测定肺通气功能变化,并对所测结果进行对比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与肺功能正常人相比,共振频率(RF)、呼吸总阻抗(Z5)、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周边气道阻力(R5-R20)均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患者IOS各测定指标中除电抗(X5)与FEV1呈正相关,其余各指标均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IOS与常规肺功能检查方法在气道反应性测定中具有很好的相关性,IOS对气道高反应性疾病如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凋价值。  相似文献   

4.
张学文  赵宇  陈济明 《中外医疗》2010,29(27):19-20
目的研究对比支气管哮喘与咳嗽变异性哮喘之间最大气道反应性之间的差异性及其反应平台的分布情况。方法支气管哮喘组患者46例和咳嗽变异性哮喘组患者42例分别吸入较高浓度的乙酰甲胆碱作为支气管激发剂,当FEV1下降至激发前水平的50%或出现最大反应平台后终止实验,最终分析比较2组出现反应平台所占的比例及平台水平值。结果支气管哮喘组有16例患者出现反应平台所占的比例为34.8%,显著低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24(57.1%),反应平台的水平值支气管哮喘组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组(P〈0.05),但2组PC2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最大气道反应性可表明哮喘气道高的灵敏度与其临床表现和病情的严重程度有较大的相关性,且支气管哮喘的气道反应性显著高于咳嗽变异性哮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气道反应性的特征,提高CVA的诊断率.方法以二磷酸组胺为气道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40例CVA、45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和30例急性支气管炎儿童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激发试验中CVA、支气管哮喘患儿均显阳性.40例CVA中PD20FEV1为极轻度29例,轻度8例,中度3例;45例支气管哮喘中PD20FEV1为极轻度3例,轻度7例,中度26例,重度9例;30例急性支气管炎病儿中,支气管激发试验28例阴性,占93.3%,2例阳性,占6.7%,2例阳性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PD20FEV1均呈极轻度.可见CVA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低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而高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P<0.01).结论 CVA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程度低,病情相对较轻,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是好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气道阻力测定在儿童慢性咳嗽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6例慢性咳嗽患儿进行气道阻力测定,其中气道阻力测定值占预计值百分比>140%者行支气管舒张试验,改善率>30%为阳性.结果 46例慢性咳嗽患儿气道阻力测定值占预计值百分比)140%者22例,其中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16例,结合临床诊断为CVA.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呼吸阻抗各值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气道阻力测定有助于小儿慢性咳嗽鉴别诊断,临床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气道反应性的特征,提高CVA的诊断率.方法以二磷酸组胺为气道激发剂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观察40例CVA、45例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和30例急性支气管炎儿童的气道反应性.结果激发试验中CVA、支气管哮喘患儿均显阳性.40例CVA中PD20FEV1为极轻度29例,轻度8例,中度3例;45例支气管哮喘中PD20FEV1为极轻度3例,轻度7例,中度26例,重度9例;30例急性支气管炎病儿中,支气管激发试验28例阴性,占93.3%,2例阳性,占6.7%,2例阳性的急性支气管炎患儿PD20FEV1均呈极轻度.可见CVA患儿的气道高反应性低于支气管哮喘患儿而高于急性支气管炎患者(P<0.01).结论 CVA患儿气道高反应性程度低,病情相对较轻,如能早期诊断,合理治疗预后是好的.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舒张试验作为诊断、鉴别诊断支气管哮喘及指导用药的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目前,临床常用扩张试验前、后FEV1变化率作为判断结果的金标准。而近年研究表明,呼吸阻抗是判断支气管哮喘气道阻塞的敏感指标。为此,我们用脉冲振荡法(IOS)检测了257例哮喘发作期患者吸入沙丁胺醇前后呼吸阻抗和通气功能变化,以探讨脉冲振荡技术在支气管舒张试验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OPD和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前后气道阻力的变化规律及应用价值。方法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不同严重程度的61例COPD患者、42例哮喘患者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的气道阻力,以21例健康人作为对照,分析两种疾病不同的气道阻力特征及变化情况。结果 COPD和哮喘支气管患者在舒张试验前除X5外各项气道阻力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人(P0.05);轻度哮喘患者与中重度患者比较除X5、Rc外各阻力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中度及重度COPD与轻度比较仅有Z5、Fres、Rp有明显差异(P0.05),重度与中度间各气道阻力指标未见明显差异(P0.05)。COPD及哮喘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比较除X5外其他各项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05),Z5、Fres、R5、Rp指标变异率均明显高于FEV1%pred(P0.05),哮喘组中差异较COPD更为明显(P0.05)。Z5、Fres、R5、Rp在COPD及哮喘均与FEV1%pred呈显著负相关(P0.01),两组均以Fres相关性最好(r值分别为-0.561、-0.761)。结论 IOS法测定气道阻力是判断COPD及哮喘气流阻塞的敏感指标,通过测定支气管舒张试验前后气道阻力对早期诊断COPD和哮喘及其鉴别诊断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患儿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舒张试验,测定其气道高反应性及大小气道功能,以作为确定CVA诊断依据,并分析其大小气道发生变化的町能机瑚。方法 对45例可疑咳嗽变异性哮喘的患儿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舒张试验,以FEV1(1S用力呼气量)、FEF20(用力呼气50%肺活量时平均流速)、气道阻力及气道反应性为测定指标。另设20人健康对照组。结果 45例可疑咳嗽变异性哮喘病人中,34例做了激发试验,阳性26例。11人做了舒张试验,其中8例阳性。小气道功能异常23例。气道阻力增高3例。气道反应性增高28例,其中轻度增高22例,明显增高6例。CVA纽与对照组激发前的基础肺功能FEVJ无差异,但FEF50差异显著(P〈0.05),激发后AFEV1及FEF50均有极显著差异(P均〈0.01)。结论 支气管激发或舒张试验目前仍然是诊断咳嗽变异性哮喘和评估气道炎症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但对6~7岁的小儿依从性尚有一定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支气管哮喘患吸入不同浓度一氧化氮(NO),观察气道阻力及肺功能的变化,以明确NO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患的治疗作用,并通过NO吸入前后体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IL-8的变化来探讨外源性NO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支气管哮喘发作期轻--中度患,分别吸入10、20、40ppm的NO,吸入前后测定患气道阻力及肺功能的参数;吸入前4小时及吸入后16小时采集痰液及血标本,测定痰及血中IL-6、IL-8的含量。结果:(1)气道阻力:吸入10ppm NO时呼吸总阻抗(Zrs)、总气道阻力(R5)、中心气道阻力(R20)较吸入前有明显下降,而外周气道阻力在各NO吸入组均无明显下降,其中位改善率以吸入20ppm的NO时最佳。(2)肺功能:吸入10ppm NO时,仅用力肺活量(FVC)有显提高,而吸入20及40ppm时,肺活量(VC)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FEV1)也显示出有显意义的提高。但最大呼气流速(PEF)在吸入前后各组均未显示统计差异。NO吸入后肺功能中位改善率均小于10%。(3)吸入NO后痰液中IL-6、IL-8均较吸入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NO吸入可以降低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的气道阻力。其作用部位在中心气道,以20ppm的作用较佳;但其改善肺功能的作用较弱;NO吸入扩张气道的同时具有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艳萍  殷俊  杨旖  贺孟君 《广东医学》2020,41(22):2307-2311
目的比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期及稳定期患者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前后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按GOLD指南综合评估选取80例门诊及住院COPD中C-D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0)使用噻托溴铵18 μg 1粒/d,观察组(n=40)在此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160/4.5 μg),每次2吸,早晚各1次吸入治疗。出院后定期门诊随访,随访期限12个月。肺功能体积描记法和脉冲振荡法比较急性期和稳定期肺功能气道阻力生理参数指标变化。结果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12个月后,稳定期可改善小气道阻力的MMEF%预计值、V50%预计值流速,减少气道粘性阻力,降低气道阻力。急性期中心气道阻力和总气道阻力较稳定期增加,可延缓气道阻力增加的速度和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道粘性阻力与体积描记法气道阻力具有显著相关性,气道阻力增加,响应频率相应增加,周边弹性阻力与V25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长期规律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急性期与稳定期均可减少气道粘性阻力,延缓小气道气流流速下降速度,改善小气道流速通气状况,降低总气道阻力,减少急性加重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13.
气道阻力指标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气道阻力指标在哮喘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对比观察51例原因不明拟诊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慢性咳嗽患者最大通气量(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变化与支气管激发试验(BPT)(30例)或舒张试验(21例),用脉冲振荡法(IOS)测定气道阻力,计算MVV测定前后气道阻力实测值的变化率并作组间及组内比较。结果①激发阳性患者激发前后各气道阻力观测指标的比较和变化率(%)中,除呼吸总阻抗(ZRS)、中心气道阻力(Reent)、周围气道阻力(Rp)、R5、R5-R20、ZRS%及R5%等在激发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发阴性受试者激发前后各气道阻力观测指标的比较和变化率(%)在试验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激发组间激发前后变化率(%)的比较,除ZRS、Reent、Rp、R5、R5-R20及Z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余观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舒张试验前后各气道阻力指标的变化中,Rcent、Rc/Rp及1/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120%变化率〉15%外,其余各项观察指标的变化率均〉20%(P〈0.05)。舒张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率与激发组阳性的变化率相比较及舒张试验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率与激发阴性的变化率相比较与上述结果相一致。结论气道阻力升高明显(IOS)以ZRS、R5升高20%和/或R20升高15%为阳性标准是符合临床的判别指标,同时,Rp、R5、R5-R20等实测值的变化率也有一定价值,但其变化率应〉30%。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CTEPH)患者的小气道功能特点及与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循环科确诊为CTEPH患者共47例(17例患者合并气道疾病,30例不合并气道疾病),选取30位健康人为对照组,进行常规肺功能(pulmonary function test, PFT)及脉冲振荡肺功能(impulse oscillometry lung function, IOS)检查,分析CTEPH患者小气道功能变化特点及其与血流动力学相关性。结果 PFT检测显示,CTEPH患者呼出2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EF25% pred)、呼出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占预计值百分比(MEF50% pred)、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MMEF75/25% pred)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退。IOS检查发现,CTEPH患者振荡频率为5Hz和20Hz时气道阻力差值(R5~R20)[10.6(2.0, 33.0) vs 1.0(0,1.0)]、振荡频率为5Hz和20Hz时气道阻力差值/振荡频率为20Hz时的气道阻力(ΔR5~R20)[22.1(14, 32.6) vs 2.0(1.0,2.0)]、电抗面积(AX)[7.6(4.0,18.6) vs 3.5(2.0,2.5)]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不合并气道疾病的CTEPH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同样差于正常对照组人群。相关性分析中全部47例CTEPH患者及合并气道疾病的17例CTEPH患者的小气道功能与血流动力学无明显相关性,而去除气道疾病的影响后,30例单纯不合并气道疾病的CTEPH患者的小气道功能指标R5~R20、ΔR5~R20与PVR呈正相关,而MEF25、MEF50、MMEF75/25与PVR及mPAP均呈负相关,且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合并气道疾病的CTEPH患者小气道功能较不合并气道疾病的CTEPH患者小气道功能受损更明显,不合并气道疾病的CTEPH患者的小气道功能同样差于正常对照组人群,且与血流动力学指标PVR、mPAP具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背景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是婴幼儿呼吸道疾病诊治及病情严重度评估的重要手段,鼻塞是呼吸道感染常见的合并症,严重的鼻塞可影响肺功能检查结果。目的 观察鼻塞对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功能和气道阻力的影响,并评估0.9%氯化钠溶液滴鼻对缓解鼻塞及改善肺功能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以喘息为主诉的55例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潮气呼吸法、单次阻断法、体积描记法对喘息患儿进行检测,根据鼻塞症状评分进行分组,0分者纳入喘息不伴鼻塞组,1~2分者纳入喘息伴鼻塞组。3分者不纳入研究。并对比喘息不伴鼻塞组和喘息伴鼻塞组通鼻处理前及喘息伴鼻塞组通鼻处理前后患儿的肺功能差异。结果共纳入55例喘息患儿,其中喘息伴鼻塞组25例,喘息不伴鼻塞组30例。喘息伴鼻塞组患儿特殊有效气道阻力(sReff)和有效气道阻力(Reff)较喘息不伴鼻塞组患儿高(P<0.05)。通鼻处理后患儿达峰时间比(TPTEF/TE)和达峰容积比(VPEF/VE)分别为(24.58±6.15)%、(26.38±5.19)%,较通鼻处理前的(21.12±4.16)%、(22.98±3.75)...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加用超短波并雾化吸入川芎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方法:选取3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超短波并川芎嗪雾化吸入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超短波加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对照组按照《哮喘指南》常规用药。两组患者检测治疗前后肺功能及气道反应性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数,肺容积气流速度占预计值在分数提高;气道阻力开始上升时的浓度及上升时的容积计量升高,单位容积计量引起的气道阻力变化降低,超短波并川芎嗪雾化吸入治疗组患者上述指标改善更为明显。结论:超短波联合雾化吸入川芎嗪可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肺通气功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相似文献   

17.
李丽  石景洋 《中国现代医生》2007,45(9Z):134-134,140
目的探讨流行性乙型脑炎并发支气管肺炎患儿有效排痰方法。方法将并发支气管肺炎的32例流行性乙型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6例)与对照组(16例)。观察组以超声雾化吸入加扣背法排痰,对照组以传统的负压吸痰。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后血常规和血气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超声雾化吸入后有效地稀释痰液,叩背起到机械振荡肺部,可使痰液顺利排出体外,从而保持气道通畅,提高血氧浓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0.5mg/次与1.0mg/次2种剂量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方案在临床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中的效果。方法将9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n=45),在相同常规治疗基础上再分别给予0.5 mg/次(低剂量组)与1.0 mg/次(高剂量组)的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对用药治疗4 h后的哮喘症状评分及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 1)、最高呼气流速(PEF)占预计值百分比2项肺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用药治疗后4h,高剂量组患儿症状积分为(0.61±0.13)分、低剂量组为(0.94±0.17)分,高剂量组改善幅度更为显著(P<0.01);用药治疗后4 h,高剂量组患儿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值为(71.25±14.56)%、低剂量组为(62.40±10.81)%,高剂量组升高幅度明显(P<0.01);同时2组PEF占预计值百分比值均有明显升高(P<0.01);高剂量组FEV1值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5),而低剂量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儿1.0 mg/次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可明显减轻患儿哮喘症状及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平静呼吸状态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20例中重度COPD患者分别在基础状态和吸入安慰剂30min后测定基础肺功能、主观呼吸困难评分(Borg score)、呼吸方式和呼吸力学指标后,病例分成三组:Ⅰ组吸入沙丁胺醇400μg 15min后,Ⅱ组顺序吸入异丙托溴铵80μg 30min后和吸入沙丁胺醇400μg 15min后,Ⅲ组顺序吸入沙丁胺醇400μg 15min后和吸入异丙托溴铵80μg 30min后,分别重复上述指标测定。结果与安慰剂对照,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三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IC)增加(P〈0.05),跨膈压(Pdi)、食道压(Peso)、跨膈压压力时间乘积(PTPdi)、食道压压力时间乘积(PTPeso)和气道阻力(Rsw)均明显减少(P均〈0.05);PTPeso的减少与Peso和Rsw的减少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713和0.602,P均〈0.01);三组主观呼吸困难评分降低(P〈0.05),呼吸困难(Borg score)减轻与吸气做功(△PTPeso%)和Rsw的减少(△Rsw)呈正相关(r分别为0.339和0.358,P均〈0.05),与肺功能的变化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可以降低COPD患者吸气做功和气道阻力,吸气做功的减少与气道阻力减少有关。支气管舒张剂能通过减少气道阻力和吸气做功减轻COPD患者呼吸困难症状。  相似文献   

20.
234例慢性咳嗽患者气道高反应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支气管激发试验在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234例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疑诊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吸入磷酸组织胺做支气管激发试验,检测其气道高反应性。结果 全部234例患者中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134例,阳性率57.3%,其中男性67例,女性67例。气道高反应性程度分布:极轻度51例,占38.1%;轻度53例,占39.5%;中度19例,占14.2%;重度11例,占8.2%。结论 对以慢性咳嗽为主要表现,经常规抗生素和止咳治疗效果差的患者及时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