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2):119-125
HCV NS3丝氨酸蛋白酶及以其为靶位的抗感染研究进展(综述) ;B族Ⅰ型清道夫受体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综述);Murex丙型肝炎病毒血清分型试剂应用及其评价;剂量和佐剂对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抗-HCV阳性血浆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与分析;山东地区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型及血清学分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CV感染是一种主要经血液传播的全球性疾病,全球约有1.23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大部分丙型肝炎患者发现时就已经慢性化,而慢性丙型肝炎临床表现多样,除了有肝脏病变外,还会有多个肝外系统的损害,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0年后发生肝硬化的几率是10%~15%,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可以使50%~70%的患者治愈[1,2].因此本文将对丙型肝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7,(4):102-107
原卟啉钠抑制丙型肝炎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干扰素刺激基因ISG20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抗丙型肝炎病毒复制作用的研究,抗-HCV阳性反应血清的HCV核酸检测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病毒学应答,丙型肝炎病毒F反式调节靶基因反式激活基因的筛选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相似文献   

4.
献血者丙型肝炎检出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可导致肝硬化、肝癌,对患者的健康危害极大。为了解金华市献血者丙型肝炎检出情况及历年来的动态变化,笔者将1998—2007年10年来参加献血者的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者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部分抗-HCV阳性者进行丙型肝炎核心抗原(HCV—cAag)和丙型肝炎核糖核酸(HCV RNA)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和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丙型肝炎均为常见病、多发病。近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作为导致AITD发病的环境因素引起关注。一些研究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患者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率升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POAb、TgAb的阳性率均增高。而另一些研究未发现丙型肝炎与AITD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持续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活动性感染而不伴肝损害,作者前瞻性对4名无症状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者进行了长期的随访研究。 4名观察者(男1例,女3例,年龄27~54岁)由于偶然地于1989年发现抗-HCV阳性而被选作随访对象。4名观察者血清谷丙酶(ALT)、血清谷草酶(AST)正常,体格检查和超声波及其它肝功能检查未证实有  相似文献   

7.
由于丙型肝炎抗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成份抗体的方法问世,现已可确定大部分肠道外非甲非乙型肝炎患者由丙型肝炎病毒所引起。本文研究了45例丙型肝炎患者的54个肝活检标本。所有病例均排除了其他病因的肝炎,经第二代试验均为丙型肝炎抗体(抗-HCV)阳性。33例为男性、平  相似文献   

8.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和丙型肝炎均为常见病、多发病.近来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作为导致AITD发病的环境因素引起关注.一些研究发现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的患者或桥本甲状腺炎患者的抗-HCV抗体阳性率升高,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TPOAb、TgAb的阳性率均增高.而另一些研究未发现丙型肝炎与AITD有关.  相似文献   

9.
输血后丙型肝炎病人中,半数以上会发生慢性肝病,然而对于团体获得性丙型肝炎的自然历史还知之甚微。方法从1985年4月至1986年3月,作者对美国四个县验明患急性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成年人进行随访,用三种标志,从病人的血清标本中测定是否存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①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用第二代血清学测定法;②HCV 核糖核酸(HCV RNA),用聚合酶链反应测定法;③HCV 抗原抗体(抗-HC-VAg).用荧光抗体阻断测定法检查。这三种标志中任何一种呈阳性均表示病人有 HCV 感染结果 130例非甲非乙型肝炎病人参加这项研究。随访发现106例(82%)有 HCV 感染,其中93例呈抗-HCV 阳性,而13例只呈 HCV  相似文献   

10.
经母婴传播丙型肝炎病毒婴儿10年转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病毒(HCV)母婴传播的远期预后。方法:应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13例母婴传播感染HCV婴儿的转归进行了10年的随访。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CVRNA,用第二代EIA试剂检测抗HCV。结果:临床型丙型肝炎1例,血清中抗-HCV和HCV RNA分别持续7年和8年;亚临床型丙型肝炎3例,2例血清中抗-HCV于l2月龄阴转,1例于24月龄阴转,2例HCV RNA于24月龄阴转,1例于60月龄阴转;隐性感染9例,血清中抗-HCV和HCV RNA均在12月龄内阴转。随访8~10年未发现抗-HCV和HCV RNA再次转阳者。结论:提示HCV母婴传播形成HCV慢性携带和丙型肝炎慢性化的机率较低,转归较好,对婴儿生长发育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与HCV-R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桂青  姚海云 《山东医药》2007,47(14):48-48
丙型肝炎病毒(HCV)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2005年5月~2006年6月,我们检测了37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及抗-HCV水平,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之一,呈世界流行,感染率为1%~3%,目前全球约有1.7亿HCV感染患者。约60%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转化为慢性,而慢性患者中分别有8%~46%和11%~19%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细胞癌~([1-2])。丙型肝炎传播已经成为公共卫生问题,早期诊断是防止HCV传播的有效手段。本研究收集了92例抗-HCV阳性、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丙型肝炎(丙肝)的病原学检测尚未普遍应用于献血员筛选。在输血后肝炎中,除乙型肝炎外,丙肝的发生可能也甚突出。国内文献报告献血者抗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阳性率1%~2%,职业献血员中抗-HCV阳性率37.5%,多次受血治疗的病人抗-HCV检出率13.6%。为此,我们对106例住院病人进行了输血后抗-HCV的调查,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检测对象106例住院病人,包括各种白血病、贫血及出血性疾病等。按输血与否和输血次数不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肝肾微粒体抗体(抗-LKM1)阳性的成人患者,血清抗-HCV和HCV RNA常阳性。然而,这些患者中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在进展性肝损害中所起的作用及HCV感染与抗-LKM1之间的关系如何仍存在着争论。本文作者采用竞争性逆转录PCR(cRT-PCR)法测定了抗-LKM1和抗-HCV均阳性的患者血清中的HCV RNA病毒滴度。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台湾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的流行情况,使用 Okmoto型即一种特异引物方法的聚合酶链反应,对280人中的122人的基因型进行了测定。这122人中36个抗-HCV 阳性输血者,44个抗-HCV 阳性的土著居民,28个血液透析病人,14个慢性肝疾病患者。在抗-HCV 阳性输血者中,基因Ⅱ型是主要类型(66.7%),接下来的是Ⅲ型和Ⅳ型,均为16.7%。而基因Ⅰ型未检测出来。土著居民,血液透析和慢性肝疾病组三种人群基因型分布的流行率如  相似文献   

16.
陈建山 《肝脏》2013,(10):718-718
约有10%~45%的人在患急性丙型肝炎后自发痊愈。一般来说,自发痊愈多发生于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6个月以内。若病程超过6个月,常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此时,只有成功的治疗才能清除病毒。持续病毒学应答被视为初始治疗成功的标准。而治疗终点应该能提示丙型肝炎已被“治愈”;同时,长期随访证实患者体内慢性丙型肝炎的“痕迹”,包括病毒学、临床表现、生化指标以及病理学等方面,被永久性地清除。那么,SVR是否就意味着病毒感染及肝病的治愈?  相似文献   

17.
刘小涛  王俊学 《肝脏》2012,17(11):814-817
全球约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率约2.2%~3.0%,每年有300~400万新发病例[1]。我国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约有3700~4000万人感染HCV。HCV感染具有较高的慢性化比例,其中75%~85%的急性感染者将转变为慢性感染,慢性丙型肝炎是一种缓慢进展性疾病,如不进行有效地抗病毒治疗,最终  相似文献   

18.
19例临床诊断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丙型肝炎病毒(HCV)RNA的存在及复制状态。所选检测对象血清标本抗-HCV及HCV RNA均为阳性。采用逆转录-套式PCR法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CV正、负链RNA,结果19例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14例HCV正链RNA阳性;6例HCV负链RNA阳性。实验结果证实部分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HCV复制,表明肝细胞并非为HCV感染与复制的唯一场所。HCV感染慢性化与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存在HCV复制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7年武汉市某三甲医院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及丙肝病毒基因分型结果,为丙型肝炎病毒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武汉市某三甲医院检验科进行丙型肝炎抗体检测和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检测的患者资料,分析丙型肝炎抗体阳性率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患者在各科室的分布情况、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在接受检测的患者中的构成情况。结果:各年龄组之间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4. 869,P 0. 05),60岁~70岁人群阳性率最高;不同性别人群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 304,P 0. 05),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丙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患者在各科室中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2. 622,P 0. 05),感染科和肝脏外科阳性率最高;丙型肝炎基因分型以1b型和2a为主,占到受检人群90%以上。结论:1957年~1967年出生人群应该作为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重点筛查对象,临床各科室中,部分科室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科室,这些科室的医护人员应当更加注意个人防护措施,以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在确定丙型肝炎治疗方案前进行基因分型的患者比例并不高,我们应该推广HCV治疗前的基因分型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魏来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0):2373-2376
0 引言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是丙型肝炎诊断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特异性抗体(抗-HCV)的检查、HCV基因和HCV核心抗原的检测以技肝细胞损害的检查.抗-HCV阳性是感染的标记, 感染的间接汪据;而病毒基因和抗原检测阳性是病毒存在的直接证据.肝细胞损害的检查往往以肝脏酶学检查, 特别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来反映,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可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 但ALT、AST水平与HCV感染引起的肝组织炎症分度和病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平行,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