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HD)肠壁神经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阳性表达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结合光镜下肠壁神经节细胞的形态特征,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5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HD患儿的病变肠段行NSE和nNOs染色,比较它们的染色结果和分布特点.结果 扩张段结肠壁中NSE在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阳性表达,而神经纤维、施万细胞及周围细胞有弱阳性表达,nNOs阳性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形态分布良好;狭窄段中无NsE及nNOs阳性神经节细胞,散在分布细小nNOs阳性神经纤维以黏膜层为多.结论 神经分布异常是HD发病的机制之一,NSE和nNOS的协同检测可作为HD明确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余世耀  葛莉 《上海医学》1997,20(10):F002-F002
目前已知先天性目结肠症(NI。rchsPrung’sDk-ease,HD)是由于远端结肠肠壁缺乏神经节细胞及肢碱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功能失调,引起无神经节细肿肠段痉挛、狭窄所致。近年人们注意到嗜铬蛋白颗粒A作为激素前体或/和旁分泌信使广泛存在于肠壁中。大此,本文作者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了解其在HD中的分布情况,藉以探讨是否与HD的发病有关。材料和方法一、标本来源标本取自3O例不同年龄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普通型巨结肠患儿的正常神经节细胞段和无神经节细用段的病理切片。二、方法与试剂用Labelledstreptavidinblotll。(l-SAil)免…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D中RET、GDNF蛋白水平的表达,探讨其在HD肠道神经中的分布及其作用。方法21例HD患者全层肠标本,免疫组化使用抗RET、抗GDNF及磷酸化酪氨酸(p-Tyr)抗体,生物素-亲合素-碱性磷酸酶系统。对照组采用5例年龄匹配非HD患者的结肠标本。结果在对照组结肠与HD正常段肠管肌间丛、粘膜下丛神经节细胞胞浆可见抗RET、抗GDNF强阳性染色;移行段神经节细胞染色强度弱于正常段神经节细胞;痉挛段肌间丛、粘膜下丛无RET、GDNF阳性细胞;在HD正常段、移行段肠管粘膜腺体上皮细胞胞浆可见GDNF红染,多位于腺腔上中部,肌间丛内细胞间有抗GDNF阳性染色。结论RET与GDNF在HD正常段、移行段与痉挛段表达逐渐减少,与HD肠神经节细胞缺乏相吻合,提示HD病变肠段既存在酪氨酸激酶受体的缺陷,也可能存在神经营养因子的异常。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葡萄糖转运体-1(GLUT-1)和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在Hirschsprung病(HD)肠壁中的变化并探讨二者与HD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还原型辅酶Ⅱ-黄递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9例HD及5例对照组患儿结肠。结果 在正常结肠的肌层和粘膜下层内偶见细小的GLUT-1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肠壁外的外源性神经纤维呈阳性染色;而在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相应区域内GLUT-1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增多、增粗。在正常结肠肠壁内有大量NOS阳性神经节细胞,环肌层内含有丰富的阳性神经纤维;而在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肠壁内缺乏NOS阳性神经元,肌层内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结论 肠壁内GLUT-1阳性神经可能为外源性神经,GLUT-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能对HD具有诊断价值。NOS阳性神经在病变肠壁中的分布异常可能与HD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6,(9):1117-1119
目的:探讨WNT3A基因及其相关蛋白在先天性巨结肠症(HD)中的表达及WNT3A与HD的发病关系。方法: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qRT-PCR)、蛋白质印迹检测60例HD患者狭窄段(无神经节细胞)和正常段(有神经节细胞)肠管组织WNT3A的表达情况,并对其表达进行定量分析与比较。结果:WNT3A在HD狭窄段肠管中mRNA表达量是正常段肠管中的2.6倍(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WNT3A在HD狭窄段肠管中蛋白相对表达量为34.56±3.21,在正常段肠管中蛋白相对含量为16.37±2.46(P<0.05)。结论:WNT3A mRNA与蛋白在HD狭窄段肠管中高表达,提示WNT3A与HD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能在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肠管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葡萄糖转运体 1(GLUT 1)和一氧化氮合酶 (NOS)阳性神经在Hirschsprung病 (HD)肠壁中的变化并探讨二者与HD发病的关系。方法 应用还原型辅酶Ⅱ 黄递酶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 9例HD及 5例对照组患儿结肠。结果 在正常结肠的肌层和粘膜下层内偶见细小的GLUT 1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 ,肠壁外的外源性神经纤维呈阳性染色 ;而在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相应区域内GLUT 1免疫反应性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增多、增粗。在正常结肠肠壁内有大量NOS阳性神经节细胞 ,环肌层内含有丰富的阳性神经纤维 ;而在无神经节细胞肠段的肠壁内缺乏NOS阳性神经元 ,肌层内阳性神经纤维明显减少。结论 肠壁内GLUT 1阳性神经可能为外源性神经 ,GLUT 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能对HD具有诊断价值。NOS阳性神经在病变肠壁中的分布异常可能与HD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S—100,SY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S100与SY在先天性巨结肠病(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分布情况及其意义。方法:结合光镜下肠壁神经节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5例临床拟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变肠段行S—100蛋白(soluble—protein,S—100),突触导素(Synaptophysm,SY)染色,比较它们的染色结果和分布特点。结果:SY只在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有表达,S—100在神经丛内的神经纤维、施万细胞及周围细胞有表达,对神经节细胞则无表达。结论:S—100,SY可作为HD明确诊断的标记物,对临床HD的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肠肌间神经丛神经节细胞的缺如导致肠段丧失功能,故又称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发病率紧次于直肠肛门畸形,居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第二位,发病率为1/2000-1/5000,男女比3-4:1,婴儿及儿童期的HD病史典型,较易诊断,而新生儿HD临床表现变化多端,发病轻重不同,大多数在出生后1周内发生急性肠梗阻;90%有胎粪性便秘,24-48 h胎粪未能排出,伴发并发症各异,临床上容易忽视而造成误诊,常规治疗是以手术治疗为主,本文拟对新生儿HD诊断方法与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肠间质细胞(ICC)、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及一氧化氮合酶(NOS)与先天性巨结肠(HD)发病的关系.方法:应用c-kit及NGFR免疫组化法和NADPH黄递酶组化法观察10例HD患者病变结肠及8例对照组结肠ICC,NGFR及NOS的分布.结果:ICC密布于对照组结肠环肌浅表层及肌间神经丛周围并相互交织成网状结构,肠壁内含丰富的NGFR及NOS阳性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HD病变肠壁内ICC数量减少、网状结构破坏,缺乏NGFR及NOS阳性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结论:ICC,NGFR及NOS的异常分布可能与HD无神经节细胞结肠的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将钙视网膜蛋白(CR)用于诊断先天性无神经节细胞症(HD)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R在50例HD(HD扩张段组、HD痉挛段组)和10例对照组结肠壁的表达,并与常规HE染色进行对比分析。用Image-Pro-Plus图文分析系统定量分析染色结果。结果 HD痉挛段组与对照组及HD扩张段组黏膜下层、肌层间CR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O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扩张段肠壁神经丛中可见神经节细胞,痉挛段神经节细胞缺失,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HE染色诊断结果一致;新生儿与年长儿HD痉挛段黏膜下层CR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16)。结论 CR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用于新生儿HD的诊断与传统方法比较具有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正>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是新生儿期低位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发病率约为1/5000。其主要病变是胚胎期,神经节细胞在消化道移行受阻,病变肠管神经发育异常,致使肠管痉挛狭窄,随着近端正常肠管蠕动加强,使近端肠管代偿性扩大,形成继发性巨结肠。HD病因未明。目前主要认为是神经嵴细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遗传病。近年来,HD致病基因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就HD分子遗传学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NSE与S100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S100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结合光镜下肠壁神经节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35例临床拟诊为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变肠段行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alase,NSE),S100蛋白(soluble-procein 100,S100)染色,比较它们的染色结果和分布特点。结果:NSE只在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有表达,S100在神经丛内的神经纤维、雪旺细胞及周围细胞有表达,对神经节细胞则无表达。结论:NSE,S100可作为HD明确诊断的标记物,对临床HD的正确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不同肠管中SOX-2、SOX-10、GDNF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9年8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巨结肠患儿85例作为观察组,取切除的狭窄段、扩张段和移行段肠管组织,将同期行结肠造瘘术的患儿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肠管组织SOX-2、SOX-10、GDNF的表达。结果 各组肌间神经丛直径、神经节细胞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神经节细胞质/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肠肌间神经丛直径:HD组狭窄段< HD组移行段< HD组扩张段和对照组;神经节细胞直径、神经节细胞数、神经节细胞质/核:HD组移行段< HD组扩张段和对照组;各组SOX-2、SOX-10、G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HD组狭窄段< 病例组移行段< HD组扩张段和对照组。对照组与HD组扩张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病变肠管组织中SOX-2、SOX-10、GDNF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扩张段、移行段、狭窄段逐渐降低,这与病变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与S-100(soluble-protein100,S-100)在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及其同源病(Hirschsprung's disease allied disorders,H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45例临床诊断为HD的手术切除标本进行常规HE染色,观察肠神经元及神经节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并选择成人结肠肿瘤标本切缘正常组织作对照组进行比较。对HE染色光镜下可疑HD(即HAD)的21例标本进行NSE、S-100蛋白免疫组化测定。结果:对照组结肠壁神经丛中可见染色深浅不一的NSE免疫反应性神经节细胞,神经纤维均匀分布在肠壁各层;神经节细胞胞体对S-100蛋白则表现为细胞状"空白区"。HAD组结肠壁分化异常,狭窄段结肠壁神经丛内NSE神经节细胞中NSE呈明显阳性反应,S-100染色可见数量较少的细胞状"空白区"。结论:HD的诊断主要根据病理特征而定,在HE染色基础上结合NSE及S-100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提高确诊率,为HD和HAD鉴别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全国小儿肛肠外科学术研讨会于1991年4月2日至4日在沪召开,现将大会专题内容综述如下。 先天性巨结肠(HD)的发病原因及病理变化治疗等问题均有很多新的研究。上海二医大新华医院在HD病例中发现无神经节细胞肠段中肽能神经和肽类激素明显减少,尤以肌层为甚。无论是免疫组化法还是放免测定结果都说明HD肽能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其神经节细胞缺如、神经纤维增生的病理改变已为人们所熟悉。然而有部分患儿的临床症状酷似HD,但病理上神经组织改变与HD不一样,这类病变称之为HD类缘病(allied HI)。目前英文文献常用Neuronal intestinal malformations(NIM)、Dysgapglionisis等名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NKX2-1在先天性巨结肠(HD)患儿结肠肌间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和RT-PCR技术检测30例HD患儿狭窄、移行和扩张段结肠组织和30例正常对照结肠组织中NKX2-1的表达情况。结果:HD患儿狭窄、移行段结肠组织中NKX2-1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236和2.926,P<0.008;t/t’=19.475和14.429,P<0.001)。结论:转录因子NKX2-1在结肠肌间神经丛内神经节细胞中表达减少可能与H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先天性巨结肠(HD)是小儿外科常见病,其病理基本病变是神经节细胞缺如,病理生理变化是神经节细胞缺如肠段平滑肌过度收缩呈痉挛状态,蠕动消失,以致肠腔内粪便不能通过痉挛部位,临床上出现肠梗阻或便秘症状。为什么神经节细胞缺如的肠段一定呈收缩状态,国外虽有一些研究,但仍不能解释清楚。本研究从神经递质、肠神经肽测定着手,以揭示先天性巨结肠病理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9.
赵录 《重庆医学》2012,41(27):2889-2891,2896
先天性巨结肠(Hirschsprung′s disease,HD),又称肠道无神经节细胞症,其病因是外胚层神经嵴细胞迁移发育过程停顿[1];组织学改变为远端病变肠管肌层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缺如,使病变肠段呈持续性痉挛狭窄状态,导致近端肠管内容物淤滞,肠管代偿性扩张、肥厚,形成巨结肠。临床主要表现为胎粪性便秘、呕吐、腹胀等为主的不完全性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S-100蛋白和神经细胞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先天性巨结肠(HD)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结合光镜下肠壁神经节细胞的形态特征,并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25例临床及病理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的病变肠段行S-100和NSE染色,比较染色结果和分布特点.结果:扩张段及狭窄段结肠壁中S-100在神经丛内的神经纤维、雪旺细胞及周围细胞均有阳性表达,NSE呈弱阳性表达;而在神经节细胞中NSE呈阳性表达,S-100则呈阴性表达.扩张段及狭窄段中神经节细胞数差异有显著性,神经纤维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前者神经纤维直径明显较后者大(P<0.01).结论:S-100,NSE可协同互补作为HD明确诊断的重要标记物,为临床HD的正确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