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4 毫秒
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寰枢关节后方针刀松解联合关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46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3例。治疗组行超声引导下双侧寰枢关节后方针刀松解后阻滞,对照组仅行超声引导下双侧寰枢关节后方阻滞治疗。每周治疗1次,1次为1个疗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时、疗程结束后第3个月末的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结果疗程结束时,2组患者VAS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均明显短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 2组患者头痛发作频率、NDI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组NDI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疗程结束第3个月末随访,2组患者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头痛发作频率均较疗程结束时上升(P均0. 05),但仍低于治疗前(P均0. 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 2组患者NDI均较疗程结束时明显上升(P 0. 05),但治疗组NDI仍明显低于治疗前(P 0. 05),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对照组ND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寰枢关节后方针刀松解联合关节阻滞治疗颈源性头痛更有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2.
聂克勤 《新中医》2001,33(5):45-45
运用头颈部软组织松解手法、颈椎拔伸旋转复位法配合患侧风池穴穴位注射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颈源性头痛47例。结果:临床治愈39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5%,认为手法复位可纠正关节错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穴位注射可止痛,营养、修复受损神经,两者合用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颈源性头痛是指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椎间孔变小、小关节紊乱以及周围软组织损伤等,导致关节失稳,软组织炎症,刺激、压迫血管和神经,引起以头痛为主,伴有颈肩、臂疼痛症状的临床综合征.我科自2004年3月以来,采用推拿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5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求超声引导下小针刀靶点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遵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CEH患者分为两组,超声引导可视下小针刀靶点软组织松解治疗组(治疗组)与传统小针刀靶点软组织松解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0 min、7 d、14 d、21 d、42 d进行疼痛评分;于治疗后3周时进行综合临床治疗效果评定:疗效评定、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活动度,同时检测血清学指标(一氧化氮、内皮素-1、白细胞介素-6);记录不良反应出现例数。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记录指标都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后3周疗效评定、头痛综合评价、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颈椎活动度、血清学指标和不良反应比较,组间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可视下小针刀靶点软组织松解治疗CEH方法定位精准、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5.
姜珊  彭昕  刘方铭 《河南中医》2014,(6):1175-1175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配合臭氧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19例患者采用针刀松解配合臭氧注射治疗。结果:19例痊愈11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针刀松解配合臭氧注射对治疗颈源性头痛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颈性头痛眩晕症是以颈源性退变致颈枕部血管受压、扭曲而造成的椎动脉供血不足及颈枕部神经受压和反射性刺激引起的头枕部感觉迟钝、麻木、头晕目眩,单、双侧颞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主的病症.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运用常规手法配合仰卧位颈椎瞬间牵引治疗本症,可达到疏通经络,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松解软组织粘连,调整周围神经,改善营养之目地.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枕后腱弓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即与血浆中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的关系.方法:40位头痛患者通过枕后腱弓松解治疗后,观察其治疗前、后头痛发作情况,同时采用放射免疫检测法观察其治疗前、后及与25位正常人血浆中NO、ET的变化.结果:(1)颈源性头痛患者经一个疗程治疗后,头痛时间明显缩短、程度减轻,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与正常组比较,颈源性头痛患者血浆中ET含量显著升高(P<0.05);NO含量显著降低(P<0.05),枕后腱弓松解治疗后ET含量明显降低(P<0.05),NO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颈源性头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枕后腱弓松解治疗对其有调节、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分肉”理论探讨超声下刃针筋膜松解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57例患者随机分为刃针组28例与对照组29例。刃针组采取超声下刃针筋膜松解治疗,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头痛强度积分、头痛频率积分和头痛持续时间积分情况,比较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2个疗程后,头痛强度积分、头痛频率积分与头痛持续时间积分刃针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刃针组于总疗效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超声下刃针筋膜松解治疗颈性头痛的临床疗效较好,机制可能与从筋论治、对“分肉”之间的筋膜松解有关。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观察阿是穴封闭治疗颈源性头痛(cervicogenic headache,ceh)的疗效。方法: 选取9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针刺(百会、风池、率谷、头维、完骨、天柱、颈夹脊、外关、颈 2 、颈 3 部位的横突、棘突、枕神经压痛点及阿是穴,留针30min,每日1次,共2周)治疗;治疗组采用给予阿是穴封闭治疗,每周1次,共2周。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颈椎关节活动度(rom)评分、椎动脉血流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后vas、rom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rom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椎动脉血流参数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阿是穴封闭治疗颈源性头痛可有效改善患者头痛症状、椎动脉血流参数及颈椎关节活动受限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和颈2(C2)横突旁注射疗法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及对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确诊颈源性头痛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①C2横突局部注射组36例;②星状神经节阻滞组36例;③治疗对照组24例,分别给予治疗。疗效根据简化的McGill疼痛评分量表分值变化进行评估,采用多元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处理。测定颈源性头痛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并与正常人群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疼痛无差异,治疗后C2横突局部注射组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组疼痛评分无差异(P>0.05),表明两者疗效无差异,但优于治疗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颈源性头痛患者的C-反应蛋白水平有统计学差异,而经过治疗C-反应蛋白降至正常对照水平。结论:对于本组颈源性头痛的患者而言,C2横突旁局部注射阻滞疗法和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疗效无明显差异,一定情况下C2横突旁局部注射阻滞疗法可以使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替代;C-反应蛋白在颈源性头痛患者的血清水平高于正常人群,经过治疗后可以恢复,但是作用的机制和意义不甚明了;更大样本的研究仍然需要进行。  相似文献   

11.
《河北中医》2021,43(6)
目的观察基于《黄帝内针》理论指导的针刺联合颈部松解手法治疗颈源性头痛(CE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CEH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0例采用颈部松解手法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基于《黄帝内针》理论指导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数字评分(NRS)、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及颈椎关节活动度(ROM),并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80.0%(32/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疼痛NRS、头痛频率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头痛持续时间均缩短(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疼痛NRS、头痛频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5),头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2组颈椎ROM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基于《黄帝内针》理论指导的针刺疗法联合颈部松解手法能够明显减轻CEH患者的临床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手法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局部手法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治疗,主穴取太阳、翳风、率谷,局部松解以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为主。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针刺与局部松解结合,标本兼治,加强了祛风通络、止痛之效,是颈源性头痛治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针刺局部手法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晋青 《陕西中医》2006,27(7):853-854
目的:观察针刺配局部手法松解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针刺治疗,主穴取太阳、翳风、率谷,局部松解以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为主。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针刺与局部松解结合,标本兼治,加强了祛风通络、止痛之效,是颈源性头痛治疗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颈源性头痛是针灸推拿科常见病、多发病,它是指颈椎的骨关节、椎间盘、椎旁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病变,在一定的诱因条件下发生颈椎脊柱小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项韧带钙化,骨质增生,椎旁软组织肿胀、痉挛或粘连,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颈脊神经根、椎管外血管、交感神经而引起头颈疼痛。我们自2006年在临床中运用龙氏正骨手法加电针治疗颈源性头痛,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直径针具对颈源性头痛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头痛改善率的影响,以评价其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压敏点痛阈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2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直径0.45 mm的毫针行压敏点恢刺法,对照组采用直径0.30 mm的毫针行压敏点恢刺法,隔日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共治疗2周。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第2天,予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评估及痛阈测定。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评分、颈椎活动度和头痛改善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压敏点的痛阈均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压敏点的痛阈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压敏点恢刺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针灸治疗中,粗针的临床疗效优于细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松解粘连,缓解肌筋膜痉挛及纠正高位颈椎关节紊乱相关。  相似文献   

16.
仰卧整脊加穴位按摩治疗颈源性头痛12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常东亮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877-1877,1888
头痛是许多疾病的常见症状,由于颈椎退变及颈椎周围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头痛称为颈源性头痛.其疼痛的产生原因主要有二:一是由于颈椎及颈椎间盘的退变使颈椎关节紊乱,从而刺激和压迫了临近的血管或神经所致;二是由于损伤或劳损使颈上部软组织紧张痉挛,从而刺激或压迫了上颈部的神经根所致.笔者2005年9月-2009年5月运用仰卧整脊加穴位按摩的方法治疗125例颈源性头痛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本课题拟对风池穴进针行小针刀疗法与风池穴进针行封闭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进行对比观察,并客观评估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为临床治疗颈源性头痛探索更好的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颈源性头痛试验病例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指数、血浆中NO及ET的变化,并对上述指标进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颈源性头痛患者的疼痛指数在治疗后都显著降低,试验组总有效率达86.7%,对照组为76.7%,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的治疗均能升高患者血浆中NO、降低血浆中ET,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风池穴进针行小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能明显降低患者的疼痛指数,并能使患者血浆中NO升高、ET降低,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骨度分寸法结合临床经验定点进行非直视下针刀松解疗法,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疗法,2组均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压痛点计数、疼痛评估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压痛点计数、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及颈椎活动度均能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软组织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提高临床疗效,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蜻蜓点水"针法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蜻蜓点水"针法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6.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6.67%(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93.33%(P0.05)。2组治疗后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蜻蜓点水"针法联合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较好,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颈源性头痛是由于颈部的急慢性损伤,刺激压迫了颈部的神经,血管而引起的头痛,临床上多由颈部软组织损伤,枕筋膜增厚,颈椎小关节错位,钩椎关节增生等病变引起.临床我们对300例颈性头痛患者,采用毫针刺法配合手法整复进行治疗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