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学交叉学科类目设置探讨林豪慧(广东药学院图书馆)关键词医学,医学交叉学科,分类中图号G254.11交叉学科,广义上主要是指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间的渗透、覆盖、重叠、过渡领域产生的新学科,比如数理人口学、教育生态学等。本世纪初,随着进化论、遗...  相似文献   

2.
医学信息学是医学、计算机学、人工智能、决策学、统计学和信息管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本文通过对国际医学信息学发展现状的调查,着重分析和研究了国际上医学信息学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应用以及最新进展,指出了我国医学信息学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交叉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从交叉学科的视角,阐述了交叉学科教育的概念体系、发展现状等,分析了影响促进学科交叉及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的原因,探讨了促进学科交叉与培养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血液净化中心内的学科交叉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学科交又就是医学内部分支学科,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之间发生的交叉与融合.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理、工、农、医、文、经、管等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已成为当今科技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目前,血液净化技术已发展成为一门医学、理学、工学、计算机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相互交叉的学科,必须重视在血液净化医疗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交叉学科意识的培养,以适应医学发展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医学信息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信息技术在医疗机构正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广泛应用。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更好地为医院的医疗、科研和教学服务,已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医学信息学即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国际上将其定义为“一门涉及医学实践、教育、科研中信息加工和信息交流的学科”,是医学、计算机学、人工智能、决策学、统计学和信息管理学的新兴交叉学科。本讲座着重介绍医学信息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电子病历、医院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影像信息技术、远程医疗与互联网以及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6.
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是与医学中的各个分支都有关系的学科。  相似文献   

7.
大系统医学人工智能在中国的第一次兴起,是伴随着微型计算机引入中国,时间点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技术特征是模仿诊疗过程,典型应用集中在中医界,杰出代表是朱文锋教授[1]。但发展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由于大系统医学人工智能是一门复杂的交叉学科,对人才的复合技能要求非常高,特别是数学建模技能对于一些医学科研工作来说很难,从而使得医学人工智能的发展较为缓慢,科凌力智能也不例外,但一直在坚持。今天,阿尔法围棋(AlphaGo)的面世,又激起了我们坚持下去的勇气。  相似文献   

8.
生物医学专业是一门的新兴的综合学科,它是综合医学、生命科学和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慕课在我国医学相关教育领域的运用比例相对于其他学科是应用较少的,还有许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医学交叉学科是指医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等相互渗透所产生的学科。我国著名科学家钱三强曾经预言:本世纪末到下世纪初,将是一个交叉学科的时代。目前医学交叉学科大量涌现的事实,正是这一时代在医学领域到来的标志。对医学交叉学科产生的机制、条件等问题进行探讨,掌握其产生发展及形成的规律,对于更好地指导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仅就其中一些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林晓嵩 《中国全科医学》2004,7(23):1723-1723
心理学有若干分支和交叉学科,而每一个分支和交叉学科都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对于全科医生来说,医学心理学这一学科必须学好,因为医学心理学主要研究各种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规律,探讨行为因素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研究心理因素影响躯体、生理、生化、免疫等功能的机制和规律;研究各种心身障碍,心身疾病和身心疾病,心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各种措施:研究病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反应,医患关系与医患互动、正是医学心理学的发展促进了医学模式的转变,才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评价健康的概念和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医疗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20)》蓝皮书日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联合国内知名科研院所及三甲医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共七章,48万字。本书从“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产品分类与发展”总报告入手,内容涉及国际篇、政策法律篇、应用篇、学科技术篇及产业篇等。其中“国际篇”详细介绍了美国、欧盟地区医疗人工智能研究和应用现状;“政策法律篇”主要对我国医疗人工智能准入管理政策、相关法律研究以及医学伦理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应用篇”除介绍了医疗人工智能在临床决策支持、语音识别、肺结节诊断中的典型应用外,还针对精神心理学领域以及慢性病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分析;“学科技术篇”重点讨论了医学人工智能科技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前沿技术发展研究以及人工智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热点;“产业篇”主要从医疗人工智能企业融资、研发投入、产品情况、产业发展困难与期望等方面,对我国医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也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新型学科、交叉学科及边缘学科的不断出现,也使得各门学科的知识都在不断地更新和充实,医学微生物学的内容也不例外,所以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也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  相似文献   

13.
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型的交叉学科,其医学模式千差万别,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本结合教学医院的实际,探讨了急诊医学模式、急诊科工作运行思路、急诊科的收治范围、急诊医护人员的培训、急诊医学的科研方向,并认为,急诊科应由知识面广,又有所侧重的急诊专科医生承担急诊抢救任务;急诊科应是院前急救、院内急诊、重症监护三位一体的结合体;急诊科是既依赖其他学科的发展,又有独立的研究范围的专门学科。  相似文献   

14.
在文献调研的基础上,本文深入分析了推动学科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模型,分析了医学信息学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揭示了其作为新兴交叉学科产生和发展的本质,提出了促进医学信息学科学科发展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2009-2021年我国医学门类下自主设置学科分布特征,分析自主设置学科的影响要素,为未来医学学科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学位授予单位(不含军队单位)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名单》对医学门类下自主设置学科的数量、内容及院校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医学门类下共有680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和78个自主设置交叉学科,自主设置学科的分布不平衡,表现出“跨学科”特征,临床医学下自主设置二级学科最多(161个),与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相关的自主设置交叉学科最多(均为53个);自主设置学科名称主要集中在“传统医疗行业需求”“医学学科理论发展需求”“大健康需求”“先进技术方法”四大主题;自主设置学科在高校间发展不均衡,高校办学层次越高,学科评估排名靠前,校均自主设置学科数量越多;自主设置学科的生成主要受社会需求的逻辑、知识积累、分化与整合的逻辑、科学技术发展、院校资源特征等多重要素影响。结论:自主设置学科赋予了学科体系更多的灵活性和更强的适应性,基于自主设置学科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国家层面应加强对自主设置学科的宏观引导和规范管理;高校层面在“新医科”统领下进一步强化学科交叉,在...  相似文献   

16.
行为医学与相邻学科研究中的差异及特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行为医学与相邻学科研究中的差异及特点杨广富行为医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在研究、应用领域处于初级阶段,对学科的定位、研究范畴及其邻近交叉学科的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见解,甚至有的出现学科间的混淆现象,极大的防碍了学科的发展。为了促...  相似文献   

17.
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学学科属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学学科属性的探讨秦守哲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学是近十几年兴起的两门交叉学科。任何一门新学科的产生,都离不开学科的内在逻辑结构和学科所处时代的现实需要。医学美学与医学美容学正是由于两个学科本身的特点和特殊的社会需要,决定了两个学科独有的孕...  相似文献   

18.
胡原 《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9):12-13
医学各个学科与分子生物学正在广泛地进行交叉和渗透,形成一些交叉学科,如分子诊断学、分子病理学、分子病毒学、分子药理学等,大大促进了医学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医学领域中的一些应用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提高医学统计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统计学是一门重要的、实践性非常强的医学课程,它是统计学、医学与计算机等多学科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也是一门较难掌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医学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多媒体和统计分析软件,结合医学期刊讲解和评述统计方法,结合科研课题进行应用能力培训等多种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医学资料统计分析和结论推断能力。  相似文献   

20.
阐述当前“人工智能+X”背景下市场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从重塑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建设“双师型”导师队伍、搭建多方协同共建共享在线平台及设立“政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探索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具备学科优势特色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