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37岁。主因“反复咳嗽、喘息2年”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活动后感喘息,无畏寒、发热,无胸痛、咯血等症状,未予重视。近1年来,上述症状加重,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行胸片、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性,50岁,因咳嗽、胸闷1个月于2005年8月18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咳嗽,有少量白痰伴胸闷,活动后胸闷、咳嗽加重伴气短、呼吸困难,尤以吸气时明显,无喘鸣发作。  相似文献   

3.
唾液腺腺样囊性癌P5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CC)P53基因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8例唾液腺ACC病理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P53基因蛋白检测.分析P53基因蛋白表达与ACC病理类型、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P53基因蛋白检出率为60.5%,其过度表达与唾液腺 ACC的复发、远处转移及术后生存有关(P均<0.05),与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无关(P均>0.05).结论 P53基因蛋白过度表达在唾液腺ACC中有较高的检出率,并可能与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特异性分子-1(ESM-1)mRNA及其蛋白在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eDNA探针原位杂交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涎腺腺样囊性癌及11例癌旁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涎腺腺样囊性癌的ESM-1 mRNA及其蛋白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涎腺组织(P〈0.01),与患者性别、肿瘤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侵犯神经无明显差异。涎腺腺样囊性癌组织和正常涎腺组织中ESM-1 mRNA和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ESM-1分子与涎腺腺样囊性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6.
男性患者,45岁,声音嘶哑1月余,术中见肿物位于左侧甲状腺与气管之间,质稍硬,与气管粘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与健康体检者血清蛋白组学,通过两组间差异蛋白的筛选为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特异性蛋白标记物的寻找奠定基础.方法 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组和对照组血清,获得蛋白表达图谱,用Biomarker Wizard软件分析得到两组间差异蛋白.结果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组与对照组比较,存在31个差异蛋白(P<0.01),其中16个蛋白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中高表达,15个蛋白低表达.结论 ①原发性腺样囊性癌血清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蛋白,为进一步寻找有诊断价值的特异性血清蛋白标记物提供了依据和研究方向;②血清差异蛋白的出现进而血清蛋白标记物的确定为该病发病机制的明确以及由此针对发病机制产生的新的治疗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申敬伟  舒红  孙岩 《山东医药》2012,52(11):67-68
目的探讨转移性颌下腺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对1例多次、多脏器远处转移的颌下腺腺样囊性癌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本例在原发灶切除后7 a开始出现转移,其后6 a进行4次手术、切除5大脏器;组织学为筛孔型,随转移次数增加实性区逐渐增多;p53、钙黏附蛋白及CD117表达阳性,Ki67及磷酸酶基因表达阴性。结论颌下腺腺样囊性癌可能存在p53基因及c-kit基因表达上调,其组织学恶性程度随转移次数增多而增加,化疗无明显效果;出现转移者在积极采取病灶切除术及肿瘤减灭术后仍可获得较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王言  张斌  于涛  周晓平 《山东医药》2010,50(42):44-45
目的观察survivin和livin在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SACC及6例正常涎腺组织中的survivin和livin。结果 SACC组织中survivin、liv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0%(29/42)、59.5%(25/42),正常涎腺组织均为阴性,两者相比,P均〈0.05;SACC中survivin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ivi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均〈0.05)。结论 SACC组织中survivin和livin的表达上调,与SACC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的部分临床特征及其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0年1月至2018年7月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确诊并治疗随访的50例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分为支气管镜介入组(24例)及手术组(26例)。回顾性分析其部分临床特征及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技术、手术对其治疗疗效的部分比较。结果50例病例中位年龄为49.62岁,女30例,男20例;主要症状为气短、咳嗽、咳痰,部分有咯血、胸痛;主要发病部位为气管中下段(23例);气促指数1级8例,2级18例,3级11例,4级13例。26例首次行手术治疗,24例首次行2种以上的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治疗,2组治疗狭窄程度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20);支气管镜介入组治疗前后气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622,P<0.001);手术组治疗前后气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553,P<0.001)。支气管镜介入组1例在治疗过程中有较多出血。结论气管、支气管腺样囊性癌好发于气管中下段、气短、未行手术的患者。支气管镜腔内介入治疗可降低气促指数、缓解气短,且管腔狭窄缓解程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12例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情况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 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8年2月唐都医院呼吸科确诊并治疗随访的12例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收集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随访生存信息情况。 结果12例患者中位年龄53.5岁,女11例,男1例;均无吸烟史,6例既往无任何疾病史;主要症状咳嗽、咳痰、气短,部分有咯血、胸痛;8例发病于主气管中下段,主气管上段2例,右中间段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1例;胸部CT以结节、占位为主,部分见钙化、肉芽;支气管镜下表现为菜花样、结节样、肉芽样及球形新生物;气促指数2级5例,3级3例,4级4例;1例右肺全切,11例行2种以上的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Ⅰ级缓解率、临床有效率、临床受益率均100%;3例无基线及复发转移,余9例以肺、骨转移多见;生存期均大于5个月。 结论气管腺样囊性癌是一种低度恶性、好发于气管中下段、临床易出现气短症状的肿瘤,以肺、骨转移多见,支气管镜可明确病变范围及气道阻塞程度,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是非手术患者的一种有效选择,生存时间长。  相似文献   

12.
腮腺腺样囊性癌是涎腺肿瘤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2例腮腺良恶性肿瘤标本p53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腮腺肿瘤生物学特性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选择我院肿瘤外科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腺样囊性癌标本72例,术前均未经放疗或化疗,并按病理分级,其中腺样囊性癌Ⅰ级16例,Ⅱ级22例,Ⅲ级20例,Ⅳ级14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评价经气管镜介人治疗气管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北京天坛医院呼吸内科自2004年至2010年收治的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共12例,比较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前后的气管直径、气促评分,并观察治疗后的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经治疗后症状均迅速改善,气管直径由术前的(2.61±0.78)mm扩大至(12.92±...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S-100 A1,2,4,6,B,K8.12,KL1,Vimentin,GFAP和NSE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S100蛋白新亚型的分布规律和作用机制以及肿瘤性肌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正常涎腺23例和腺样囊性癌26例常规40 g·L-1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并制成4μm厚的连续切片,行HE和免疫组化ABC法染色.结果将腺样囊性癌中的瘤细胞分为luminal tumor cells(LTCs)和nonluminal tumor cells(NLTCs),也即肿瘤性肌上皮细胞.前者主要呈S-100A、K8.12和KL1强阳性;后者主要表达S-100B,GFAP,NSE和vimentin.结论 S-100蛋白新亚型在涎腺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结果与多形性腺瘤相似.但是,前者中的肿瘤性肌上皮细胞无或很少表达S-100新亚型,这是与良性肿瘤的鉴别点之一.此外,LTCs较NLTCs分化成熟些.  相似文献   

16.
史建洁  李大海  王阳阳 《山东医药》2011,51(50):100-101
目的观察涎腺腺样囊性癌(SACC)组织中survivin、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SACC及22例正常涎腺组织中的survivin、COX.2蛋白。结果SACC组织中survivin、COX-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59.5%(25/42)、64.3%(27/42),正常涎腺组织中分别为0、4.5%;两者比较,P均〈0.05。SACC组织TNM分期Ⅲ~Ⅳ期survivin、COX-2蛋白阳性率分别为84.6%(11/13)、84.6%(11/13),显著高于Ⅰ~Ⅱ期的48.2%(14/29)、55.1%(16/29),P均〈0.05。相关分析显示,SACC组织中survivin、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832,P〈0.05)。结论SACC组织中COX-2、survivin高表达,二者在SACC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耳道腺样囊性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2例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耳痛、外耳道肿块、血性耳漏、听力下降、面瘫、张口困难,从出现症状到确诊的时间平均为2.5 a,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手术治疗后随访1~10 a,9例存活、肿瘤无复发。结论外耳道腺样囊性癌进展缓慢,活检是早期诊断的关键,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征象,评价图像后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气管腺样囊性癌的MSCT表现,并结合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如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CT仿真支气管镜(VB)图像进行分析诊断。结果15例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者,年龄27~55岁,平均年龄为40.6。病灶位于气管上段8例(53.3%)、中段5例(26.7%)、下段3例(20%)。病灶好发于气管侧后壁及后壁。根据病变的CT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1)管腔内广基底结节或肿块型,(2)沿管壁浸润状增厚型,(3)管腔内外生长型。结论MSCT可作为诊断气管肿瘤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王宵  张桂欣 《临床肺科杂志》2008,13(9):1230-1230
患者,男,30岁。于2005年即开始出现咳嗽症状,多为刺激性咳嗽,有时吐白色粘痰,无发热,无胸痛,无咯血,无明显呼吸困难。3年来先后在多个医院就诊,曾诊断为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哮喘,而进行抗生素及抗炎治疗,均无明显治疗效果。近2个月又出现活动后心慌、气喘,即来我院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3℃,发育营养良好,表浅淋巴结未及肿大,左胸部呼吸动度减弱,左胸语颤减弱,左肺叩浊,呼吸音低,右肺叩清,呼吸音清。心率82次/min,律整,各瓣膜昕诊未及杂音。肝脾肋下未及。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临床上少见,我院成功为2例重症原发性气管腺样囊性癌患进行急诊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