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维新  孙慧敏  高建芳  张梦雪  柳林 《西部医学》2024,36(5):691-696+701
目的 探讨错配修复蛋白(MMR)、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子宫内膜样癌(EEC)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20年9月潍坊市人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EEC组织标本90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30例、子宫内膜样癌旁组织30例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旁组织10例,对不同子宫内膜组织中的MMR、PD-L1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检测,分析MMR、PD-L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MMR缺失(dMMR)、PD-L1在EEC组织中表达高于不典型增生组织、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旁组织及EEC旁组织(检验水准<0.017);dMMR、PD-L1与EEC的年龄及淋巴结转移、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无关(P>0.05);PD-L1的表达在G3期较G1期表达上调(检验水准<0.017);PD-L1与dMMR呈正相关(P<0.05);dMMR、PD-L1与患者预后有关,dMMR、PD-L1阳性的患者预后更差,MMR可以作为影响EEC患者生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dMMR、PD-L1在EEC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dMMR、PD-L1与患者预后有关。dMMR是影响EEC预后的独立因素,联合检测MMR、PD-L1可能为EEC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超声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998— 2 0 0 1年收治 2 3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 ,现对其声像图特征与病理组织结构进行回顾性分析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3例患者 ,年龄 34~ 6 3岁 ,平均 46岁。临床症状为不同程度的腹胀和腹部不适 ,肿瘤直径 4~ 13cm。1.2 .方法 使用仪器为美国ATL公司生产的HDI 5 0 0 0彩色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 3.5MHz。检查前充盈膀胱 ,患者取仰卧位 ,在下腹部行纵切、横切面扫查 ,观察子宫及卵巢肿瘤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肿物后方回声、包膜完整性和腹腔积液情况 ,彩超检查对肿瘤中出现的血流信号逐个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在子宫内膜样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中的FHIT各60例,分析其与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中的FHIT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67%、65.00%、35.00%.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样癌分别与正常子宫内膜比较,FHIT蛋白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在子宫内膜样癌中FHIT的蛋白表达与病理分级有关,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FHIT蛋白为一种肿瘤抑制基因蛋白,可能成为临床判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转归倾向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黎明鸾  张俊霄  杨标  欧曼颖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9):1242-1243,1246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分析研究9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资料、分期及病理检查特点。结果:子宫内膜样癌占同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10%,患者发病年龄35~73岁,平均50.1岁,9例患者术后均随诊,2例患者已死亡,存活时间分别为32及37个月。尚存活的7例患者中2例存活期超过5年,另5例仍再随诊。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妇女,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其他肿瘤或转移瘤相似,病理分期指导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ER-α单克隆抗体和ER-β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石蜡切片ER-α和ER-β的表达。结果: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ER-α阳性率53.3%,ER-β阳性率46.7%;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ER-β阳性率80%明显高于ER-α阳性率30%,两种亚型表达之间无联系(P>0.05)。ER-α和ER-β的表达与FIGO手术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之间无联系(P>0.05)。结论:以上提示ER-α和ER-β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有关,免疫组化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可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未分化癌(EUC)较罕见,恶性度高,治疗困难,预后差。本文就EUC的发病机理、临床诊治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子宫内膜未分化癌较罕见,恶性度高,治疗效果不满意,预后差。包括小细胞型、梭形细胞型、大细胞型,Abelcr等将EUC分为小细胞/中间型细胞癌、大细胞癌。小细胞癌属神经内分泌性肿瘤,文献中也称为内分泌癌、燕麦细胞癌、神经内分泌癌或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EUC占子宫内膜癌的1%-1.6%,发生率极低,多为个例报道,国外报道了81例,其中小细胞癌57例,大细胞癌24例,国内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
1 病例介绍 患者,女,42岁,以"发现下腹部包块增大1月余伴腹部隐痛2 d"为主诉就诊.患者诉近1个月来腹部增大明显,于站立、劳累后腹部下坠不适,平卧休息时,腹部下坠感减轻,近日感腹部隐痛,遂来就诊.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伴微囊、拉长、碎片化(microcystic,elongated,fragmented,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收集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309例子宫内膜样癌患者资料,其中52例为伴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257例为非MELF模式子宫内膜样癌.分析两种模式临床病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8例术前未行放化疗的子宫内膜样癌石蜡标本及与其对应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Polymer conjugate法检测Skp2和Cmyc蛋白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4%和70.8%,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别为2.1%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Skp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绝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myc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绝经有关(P<0.05),而与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 Skp2和Cmyc蛋白表达均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二者表达增高可能是患者预后差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48例术前未行放化疗的子宫内膜样癌石蜡标本及与其对应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免疫组织化学Polymer conjugate法检测Skp2和Cmyc蛋白在两种组织中表达情况. 结果 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5.4%和70.8%,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分别为2.1%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kp2蛋白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绝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Cmyc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病理分期和绝经有关(P<0.05),而与年龄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kp2和Cmyc蛋白在子宫内膜样中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 结论 Skp2和Cmyc蛋白表达均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二者表达增高可能是患者预后差的标志.  相似文献   

11.
张贤红 《当代医学》2013,(14):73-7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检查阳性的临床价值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平煤神马集团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31例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不同病理指标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细胞学阳性率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31例患者中,3例患者的腹腔细胞学检查结果呈阳性。腹腔细胞学阳性与大网膜转移、附件转移、宫颈受累、子宫浆膜层侵犯,以及脉管浸润、基层浸润、手术病理分期和病理类型等因素存在直接联系(P<0.05);而与淋巴结转移和病理分级等因素则无显著联系(P>0.05)。讨论腹腔细胞学阳性与子宫外转移危险因素和子宫内高危因素存在直接的联系,会对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2.
PTEN在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第10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chromosometen,PTEN)在不同类型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不同类型子宫内膜组织中PTEN的表达。结果:(1)PTEN的表达在增生期和分泌期子宫内膜无差异(P〉0.05)。(2)不典型增生与单纯性增生、不典型增生与复杂性增生相比,FFEN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单纯性增生与复杂性增生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子宫内膜样腺癌中:尽管IWEN表达在〈50岁年龄组大于≥50岁组,≤1/2肌层浸润深度组大于〉1/2组,但其问均无显著性差异(皆P〉0.05)。随着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和分期的升高,FFEN表达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但不同分化程度的癌组织之间和I期、Ⅱ期与Ⅲ,Ⅳ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FFEN表达降低促使了癌前病变的发生.可能是引起内膜细胞癌变的机制之一,FFEN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卵巢透明细胞癌(OCCC)和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EC)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8年8月31日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初次诊治的156例卵巢上皮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OCCC组(n=61)和OEC组(n=95),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手术及术后随访信息。随访时间至2022年8月31日,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OCCC组年龄明显大于OEC组(P<0.05),绝经患者占比明显高于OEC组(P<0.05)。OCCC组合并腹水及有淋巴结转移患者占比明显高于OEC组(P<0.05)。OCCC组与OEC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及肿瘤分化程度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CCC组总生存期(OS)明显短于OEC组(28.4个月vs. 37.9个月,χ2=4.443,P=0.03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卵巢癌患者OS与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FIGO分期及化疗耐药相关(P<0.05)。结论 OCCC与O...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Ovarian Endometrioid Carcinoma OEC)的CT表现特征及其病理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结果:7例患者中,单侧5例,双侧2例,共9个肿块,其中位于左侧者6例,右侧3例。肿瘤最大径3.8~15.1cm,平均约9.6cm。所有肿块均为囊实性,其中4例呈类圆形,周围可见基本完整的包膜,边界相对较清晰,5例呈分叶状,或形态欠规则,边界不清。CT平扫显示肿瘤囊性成分CT值16~35HU,平均约22HU;实性成分CT值42~53HU,平均约45HU,增强扫描肿块的实性成分呈中高度强化,动脉期CT值59~98HU,平均75HU,实质期CT值63~101HU,平均82HU。肿块的囊性成分无明显强化。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CT表现有一定特征,CT能清晰显示肿瘤的形态范围、内部结构、血供及邻近组织器官的侵犯等情况,具有重要的术前定性价值,并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预后评估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雌激素受体亚型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 ER- α单克隆抗体和 ER- β多克隆抗体以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及 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石蜡切片ER- α和 ER- β的表达。结果  30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 ER- α阳性率 5 3.3% ,ER- β阳性率 4 6 .7% ;30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中 ER- β阳性率 80 %明显高于 ER- α阳性率 30 % ,两种亚型表达之间无联系 (P>0 .0 5 )。 ER- α和ER- β的表达与 FIGO手术分期和组织学分级之间无联系 (P>0 .0 5 )。结论 以上提示 ER- α和 ER- β可能与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有关 ,免疫组化 SP法检测雌激素受体亚型可能对临床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封琳  靳丹  刘卫梅  付刚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126-126,142,F0003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6例正常子宫内膜、29例不典型增主内膜和67例内膜样癌组织中P53、ER、PR的表达,并与其病理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53、ER、PR在子宫内膜样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44.8%、56.7%、61.2%。P53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ER、PR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和不典型增生内膜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的表达与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ER、PR的表达与内膜样癌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或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结论P53、ER、PR的表达与子宫内膜样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其测定对估计患者预后,指导临床选择激素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研究42例卵巢子宫内膜样癌的临床资料、病理检查及其发病规律与特点。结果:子宫内膜样癌占同期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的25%,患者发病年龄29~78岁,平均52.1岁。35例患者随访,5年存活率为54%。结论: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多发于中老年妇女,在组织学上与卵巢其他肿瘤或转移瘤相似,应注意与浆液性囊腺癌、粘液性囊腺瘤及转移癌的鉴别。预后好于浆液性囊腺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方法 对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的组织学和免疫组化及临床病理特点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原发性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发内膜样腺癌非常罕见,瘤细胞小,呈巢状、索状或团状排列,易与子宫内膜间质肉瘤、恶性中胚叶混合瘤、恶性淋巴瘤混淆,免疫组化显示小细胞突触素、嗜铬粒素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结论 子宫内膜小细胞癌伴内膜样腺癌恶性度高、预后差,病人多于1年内死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9.
宫腔细胞学检查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宫腔细胞学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160例有月经改变和异常阴道出血或B超提示宫内异常需行子宫内膜检查的妇女,分别使用子宫内膜细胞采样进行宫腔细胞学与诊断性刮宫病理学检查,在诊断符合率、取材满意度、血量、疼痛程度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取材满意率为91.25%,术中出血量平均为(0.4±0.2)ml,无疼痛程度较重者;而诊断性刮宫取材满意率为77.5%,出血量平均为(5.4±4.0)ml,疼痛程度较重者占86.1%,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子宫内膜细胞采集器是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子宫内膜病变筛查方法,具有痛苦小、出血少、器具一次性使用无交叉感染、诊断符合率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癌是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而对于其预后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点。关于子宫内膜癌腹水细胞学阳性与预后的关系,国内外尚存在争议。故本文针对这一争论焦点,查阅国内外文献,从子宫内膜癌腹水肿瘤细胞的诊断方法及来源.对预后的影响等方面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重点针对腹水细胞学阳性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探讨,期望为临床诊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