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1—2021年淄博市新发职业病现状及发病趋势,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21年淄博市网络直报的新发职业病病例资料,按年度、地区、行业、企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等维度对淄博市近11年新发职业病现状与发病趋势进行数据分析,同时对不同类别的职业病例数随时间变化进行拟合。结果 2011—2021年淄博市新发职业病共计2 068例,其中以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84.53%)、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8.32%)和职业性化学中毒(4.88%)为主。尘肺病以煤工尘肺和矽肺居多,共占该类别职业病的89.76%。职业病病例数随着时间进展呈现先升后降趋势,并于2016年达到峰值。所有县区均有病例报告,但主要集中在淄川、博山和张店3个区,共占总病例数的78.38%。发病年龄范围21~87岁,男女比例12∶1;发病行业分布居前3位的是采矿业、制造业和建筑业,共占总病例数的87.91%;发病企业经济类型分布以私有经济、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企业为主,共占总病例数的97.78%;新发职业病主要集中于大、中型企业。结论 应针对性的制定政策措施加强淄博市淄川区、博山区...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11—2020年云南省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职业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2011—2020年云南省的职业病新发病例,统计分析病例的病种、地区、行业分布等情况。结果 2011—2020年云南省报告职业病新发病例3 894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职业中毒和职业性皮肤病报告新发病例数位居前3位,分别占92.42%、5.83%和0.51%;男性病例所占比例(98.97%)远高于女性(1.03%);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6岁,发病工龄中位数为7.42年;报告的职业病新发病例从2011年起逐年增高,在2014年达到最高点,此后呈波动下降趋势;病例地区分布前3位分别为楚雄州、昆明市、昭通市,行业主要分布在采矿业和制造业,以小型企业和私有经济为主。结论 职业性尘肺病是2011—2020年云南省职业病的主要病种,职业病呈地区、行业和企业的聚集性分布,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职业病预防和控制是职业病的防治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2006—2021年三明市新发职业病动态变化、发病规律及其特征,为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6—2021年三明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三明市上报的职业病病例数,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6—2021年三明市共报告职业病3 059例,其中尘肺病2 752例(89.96%),职业性化学中毒292例(9.55%),其他各类职业病共15例(0.49%)。职业病发布地区主要分布在大田县1 426例(51.82%)和永安市1 035例(37.61%)。行业主要分布在烟煤和无烟煤开采洗选业2 702例(67.73%);企业经济类型以私营责任有限公司(862例,28.18%)、股份有限公司(751例,24.55%)和国有企业(669例,21.87%)为主;企业规模以大型企业(914例,29.88%)和小型企业(1 167例,38.15%)为主。从年份来看,2006—2021年间职业病病种病例数年度分布总体呈波浪型上升趋势,发病高峰期分别出现在2010—2013、2016及2019—2021年。三明市尘肺病以煤工尘肺和矽肺为主,其中煤工尘肺2 013例(65.81%)...  相似文献   

4.
张海永 《职业与健康》2022,(22):3129-3132
目的 了解2006—2020年乌海市新发职业病发病情况,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6—2020年“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中乌海市职业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20年乌海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2大类4种505例,其中尘肺病502例(99.40%),职业性皮肤病3例(0.60%)。尘肺病以煤工尘肺为主480例(95.62%),矽肺22例(4.38%);新发职业病以男性为主499例(98.81%);尘肺病平均发病年龄(49.69±7.8)岁,平均接尘工龄(20.08±9.0)年。乌海市3个辖区均有职业病报告,由高到低依次为乌达区304例(60.20%)、海南区103例(20.40%)和海勃湾区98例(19.40%)。新发病例分布在5个行业,采矿业和制造业病例数位居前2位,分别为476例(94.26%)和23例(4.55%);新发病例主要分布于国有企业451例(89.90%),其次是私有企业49例(9.70%);企业规模以中型企业为主,344例(68.52%),其次是大型企业134例(26.63%)。结论 2006—2020年乌海市新发职业病以煤工尘...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14—2021年宝鸡市职业病发病特征及趋势,为政府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4—2021年宝鸡市职业病报告情况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4—2021年共报告新发职业病6类18种314例,男性296例,占94.27%,女性18例,占5.73%。职业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45.71±9.10)岁,接害工龄中位数为8年;新发职业病以职业性尘肺、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化学中毒为主,占92.36%;职业病患者主要分布在小微私营的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结论 宝鸡市职业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应加强对小微型企业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传染病和职业性化学中毒的防治,采取有针对性的监管措施减少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徐世斌  王小皙  张毅  张华东 《职业与健康》2022,(16):2279-2281+2286
目的 分析2016—2020年重庆市永川区职业病发病特征,为永川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职业病及健康危害因素监测信息系统”收集2016—2020年重庆市永川区职业病新发病例的数据资料,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新发病例的职业病特征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2016—2020年重庆市永川区共新发职业病1 386例,其中男性1 377例(99.35%),女性9例(0.65%),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90±8.84)岁,平均发病工龄(17.08±8.72)年;发病数前3位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1 368例,98.70%)、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5例,0.3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4例,0.29%)和职业性化学中毒(4例,0.29%),主要集中在采矿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结论 2016—2020年重庆市永川区新发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尘肺病防治工作仍需进一步落实,应对采矿业、建筑行业以及年龄45~<60岁、工龄10~<20年的接害劳动者进行重点管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2005—2021年北京市职业病新发病例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职业病分类、行业分类、企业规模依照国家相关规定或标准划分。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对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05—2021年北京市共报告职业病九类63种21 205例,主要是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占总病例96.61%(20 486/21 205),诊断年龄在41~<61岁,占54.67%(11 200/20 486),工龄在6~<16年占39.41%(8 074/20 486)。除尘肺病外病例数居前三位的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81例)、职业性化学中毒(151例)和职业性肿瘤(90例)。新发病例数居前五位地区分别是门头沟区9 454例,房山区9 066例,朝阳区444例,通州区413例,海淀区283例,其中门头沟区和房山区占总病例的87.34%(18 520/21 205)。北京市新发职业病病例73.12%来自大型企业,7.97%来自中型企业,18.31%来自小型企业。结论 北京市职业病发病具有地域特色,传统职业病尘肺病持续处于高位,新兴职业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化学中毒...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珠三角某市职业病发病情况,探讨职业病防控策略。方法 收集2011—2020年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报告中珠三角某市新发职业病病例数据,通过Excel工具描述新发职业病基本情况及时空分布特征,包括职业病病种构成、人群分布、行业分布和发病趋势等。结果 2011—2020年该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704例,男性645例(占91.62%),女性59例(占8.38%)。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最多(213例,占30.26%),其中手臂振动病202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12例(占30.11%),其中噪声聋211例;尘肺病184例;职业性慢性化学中毒75例(占10.65%),其中慢性苯中毒43例;职业性肿瘤和职业性皮肤病各8例(各占比1.14%);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例(占0.57%)。从2015年开始职业病新确诊病例呈现上升趋势,到2018年达到历史最高。该市新发640例4类主要职业病(手臂振动病、噪声聋、尘肺病、慢性苯中毒)的行业分布主要为制造业(576例,占90.00%)和采矿业(46例,占7.19%)。制造业行业中,发病前三的行业(中类)依次为:文教、工美、体育及娱乐用品制造业(...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近11年阳江市职业病发病情况,为阳江市职业病防控提供策略依据。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7—2017年阳江市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报告信息进行分析。
结果 2007—2017年11年间阳江市共确诊22例职业病病例,均为新发病例,其中21例为职业性尘肺病(占96.36%),1例为职业性噪声聋(占13.64%)。尘肺病主要分布在雕塑工艺品制造业、采矿业、金属制品业等行业,且多为私有小企业,发病工人以男性为主。尘肺病发病病种以其他尘肺和矽肺为主。尘肺病期别以贰期多见。2007—2014年无疑似职业病报告,2015年开始检出疑似职业病,2015—2017年疑似职业病检出率有逐年上升趋势(P < 0.01)。疑似职业病以疑似噪声聋为主(53例,占85.48%)。
结论 阳江市目前职业病防治重点为尘肺病,职业性噪声聋和有机溶剂苯中毒也不容忽视。应加大力度监管雕塑工业品业、采矿业和金属制品业等私有小企业,严防群体性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016—2021年长沙市新诊断的职业病,确定主要的职业病病种、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病高发行业,为制定职业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国家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2016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长沙市职业病新病例信息,对职业病的发病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6—2021年长沙市新诊断职业病231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为117例,占50.6%、职业性噪声聋为63例,占27.3%、职业中毒为33例,占14.3%;2016—2018年诊断病例数相当,分别为43(18.6%)、46(19.9%)和42例(18.2%),2019—2020年诊断病例数下降,分别为30(13.0%)和28例(18.2%),2021年诊断病例数上升至42例(18.2%),变化趋势为U字形;男性为224,占70%,女性为7例,占30%;以40~<50、50~<60岁病例最多,分别为77(33.3%)和101例(43.7%);职业性尘肺病、噪声聋发病高峰为接害工龄5~<10年,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皮肤病发病高峰为接害工龄0~<5年,苯...  相似文献   

11.
2008—2021年宜兴市新发职业病458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40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25例、职业性化学中毒21例、其他职业病11例。各年度职业病病例数波动较大,病例呈现明显地区聚集性,主要分布在非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等行业;职业性尘肺病病例主要来自国有和集体企业,其余种类职业病以私营和外商投资企业为主。  相似文献   

12.
摘要:对2006—2016年北京市朝阳区报告新发职业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2006—2016年共报告新发职业病335例,历年发病数总体呈下降趋势;职业病分类以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为主;石棉肺和矽肺占新发职业病63.88%;病例主要集中在70~岁年龄组和30~年工龄组;行业分布以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为主。提示朝阳区高发职业病为尘肺病,其中多数病例为历史遗留问题,所以在关注在岗工人职业健康问题同时,也应加强对离退休人员健康监护。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上海市松江区2000至2009年职业病发病规律和特征,为进一步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松江区2000至2009年确诊的职业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职业病种类、发病趋势和患者年龄分布等特征。[结果]松江区2000至2009年间共发生416例职业病。其中,职业性皮肤病病例数居首(144例),占总病例的34.62%,病种以化学性皮肤灼伤(139例)为主,其次为职业性皮炎(4例);第二位为职业性眼病,为78例,占总病例的18.75%,以化学性眼部灼伤(45例)和电光性眼炎(33例)为主;居第三和第四位的分别是慢性职业中毒69例(16.59%)和尘肺48例(11.54%)。416例职业病患者中男性322例,女性94例。职业病患者平均发病年龄为35.81岁,慢性职业中毒和尘肺的平均发病年龄分别为34.47岁和44.52岁。尘肺病患者接尘工龄的中位数为9.5年,尘肺病新发例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他职业病发病人数2006年之前逐年上升,之后略有下降。[结论]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是该区常见的职业病,应加强接触化学危害因素工人的防护。重视高发的慢性职业中毒和尘肺病的预防控制,尤其应注意尘肺新发病例逐年增加和低龄化的现象,加强粉尘作业的监管。  相似文献   

14.
2006—2017年泸州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2 245例,以职业性尘肺病为主(2 221例),职业病发病在经历了上升期、平稳期后波动下降;病例主要分布在泸县、古蔺县、叙永县;主要来自采矿业、私有经济、小型企业;主要为男性;接尘工龄<5年的劳动者新发尘肺病报告例数占年度报告总例数的比例呈波动下降趋势。提示泸州市新发职业病具有地域特色,且职业病高发态势得到有效的遏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桂林市职业病发病情况和变化趋势,为监督执法部门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相关防治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01—2021年桂林市报告的职业病病例资料,对病例的病种、基本情况、行业类别、企业规模等进行分析。结果 2001—2021年桂林市报告的职业病共216例,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为主(132例),其次为职业性化学中毒(50例)、职业性眼病(17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14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3例)。不同地区职业病发病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行业、经济类型、企业规模职业病病种构成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2001—2021年桂林市职业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应加强对采矿业与制造业的职业健康监督指导。  相似文献   

16.
赵杰  李晓然  郭昕薇 《职业与健康》2024,(7):893-896+902
目的 了解辽宁省累计报告的新发职业病发病情况,探讨其发病趋势和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治政策、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探索辽宁省职业病防控的关键点。方法 对2006—2022年辽宁省报告的职业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2006—2022年,累计报告各类职业病新发病例16 294例,自2007年起职业病新发病例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年病例数最多,为3 073例,2015年出现回落。职业性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占总病例数的95.1%,分别为14 707例(90.3%)和785例(4.8%)。葫芦岛市、沈阳市和朝阳市累计报告职业病新发病例数分列前3位,分别为11 404例(70.0%)、806例(4.9%)和690例(4.2%),采矿业累计报告职业病新发病例数14 108例,占86.6%,位列第1。各类职业病新发病例的平均发病工龄为15.6年,平均发病年龄为51.6岁。结论 辽宁省职业病发病在病种、地区、行业等方面呈现出明显的聚集性,应根据职业病的发病特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职业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1-2020年河南省职业病发病报告的特征,为制定河南省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导出2011-2020年河南省新诊断并报告的职业病病例,应用SPSS 23.0软件,描述性分析职业病构成、时间分布、地区分布、行业分布等特征。结果 2011-2020年河南省共报告职业病8 003例,前三位分别是职业性尘肺病7 491例(93.60%),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274例(3.42%),职业性化学中毒152例(1.90%);各省辖市均有职业病发病报告,前三位分别是郑州市2 484例(31.04%),三门峡市1 965例(24.55%),平顶山市829例(10.36%);行业分布主要为采矿业(83.21%)和制造业(11.58%)。结论 河南省职业病仍然高发,职业性尘肺病仍是最需要关注的职业病,其次是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和职业性化学中毒;采矿业和制造业的粉尘、毒物和噪声危害仍是当前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绵阳市2007—2015年职业病发病特征,为制定职业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绵阳市2007—2015年各职业病诊断机构上报的职业病病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07—2015年绵阳市共报告新发职业病172例,涉及5类14种职业病,历年职业病发病数呈波动性变化。职业病类别以尘肺病、职业性化学中毒、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为主,分别占86.63%、6.40%和5.23%。其中居前3位的职业病病种为矽肺、煤工尘肺和噪声聋,占发病总数的88.37%。2发病病例以男性为主,占96.51%;平均发病年龄(53.02±12.95)岁;平均发病工龄(12.95±10.51)a。3全市10个区县均有职业病报告,其中江油市、安县、涪城区的职业病病例数占总例数的83.14%;病例分布在7大行业,以采矿业和制造业病例数最多,共占84.30%。职业病主要集中在私营企业,占48.26%;企业规模以小型企业为主,占49.42%。结论 2007—2015年绵阳市职业病以尘肺病为主,防治的重点行业是采矿业和制造业。应加大对重点地区和重点人群的职业病防控宣传,加强对私营企业和小型企业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9.
比较分析辽宁省“十二五”(2011—2015年)和“十三五”(2016—2020年)期间职业病发病例数、种类、地区和行业分布等情况。辽宁省“十二五”和“十三五”期间新发职业病分别为8 147例、4 813例,呈明显下降趋势,职业性尘肺病仍是主要发病病种,新发职业病主要分布在葫芦岛市,采矿业、制造业为职业病高发行业,新发职业病例多来自小型和私有企业。辽宁省职业病防治形势仍然严峻,在加大职业卫生监督与管理力度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职业病监测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不断强化对职业病危害源头的控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济源市尘肺发病特征,为有关部门制定尘肺病防治规划及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06-2020年济源市尘肺病例尘肺病种类、尘肺病分期、接尘工龄、发病年龄、尘肺病发病单位规模及行业,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2006-2020年济源市共诊断职业病342例,其中职业性尘肺病338例(98.83%),其他职业病4例(1.17%)。在尘肺病例中,新发尘肺313例(92.60%),晋级尘肺25例(7.40%);尘肺病种类以矽肺、煤工尘肺为主,共337例(99.70%),铸工尘肺1例。新发尘肺病例中,平均发病年龄(53.08±8.86)岁,平均接尘工龄(17.83±15.60)年;其中壹期126例(40.26%),贰期56例(17.89%),叁期131例(41.85%)。晋级病例中,壹期晋贰期7例(28.00%),壹期晋叁期5例(20.00%),贰期晋叁期13例(52.00%),平均晋级年限(8.44±10.44)年。平均每年确诊尘肺20.87例,2020年确诊最多(72例),2006年最少(1例),济源市每年新诊断的尘肺病例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结论 济源市职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