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抗核小体抗体(AnuA)、抗dsDNA抗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和脏器损害的意义。方法69例SLE分为疾病活动和疾病稳定组、狼疮肾炎(LN)和非狼疮肾炎组(NLN)。测定AnuA和抗dsDNA抗体水平,比较组间抗体水平差异,分析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nuA和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55.1%和47.82%,疾病活动组显著高于疾病稳定组(P<0.001)。抗dsDNA抗体阴性SLE中有16.6%AnuA阳性。两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IgG、球蛋白水平显著正相关,与C3、C4、白蛋白水平显著负相关。LN组两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NLN。结论AnuA和抗dsDNA抗体都是SLE疾病活动指标,与LN相关,AnuA检测是对抗dsDNA抗体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线粒体损伤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杭州市西溪医院2021年6—12月57例AIH患者(AIH组)的临床资料, 同时纳入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8+ T淋巴细胞计数和CD4+ T淋巴细胞计数), 根据线粒体染色数值匹配内置算法判定辅助性T淋巴细胞(Th细胞)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Ts细胞)线粒体损伤情况。采用罗氏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Ig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ANA)滴度。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H患者发生Th细胞和Ts细胞线粒体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AIH组ALT、AST、IgG、ANA滴度阳性率、CD4+ T淋巴细胞计数、CD8+ T淋巴计数、Th细胞线粒体损伤率和Ts细胞线粒体损伤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18.90 ± 37.61)U/L比(30.96 ± 14.37)U/L、(102.40 ± 36.51)U/L比(31.12 ± 14.06)U/L、(18.4...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实验为探讨抗C1q抗体及抗dsDNA抗体联合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进展程度(SLEDAI)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及同一时间段本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人群共计298例,采取连续入组的方法。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100例,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98例,体检患者100例。测定抗C1q抗体及抗dsDNA水平,分析抗C1q抗体和SLEDAI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低活动组抗C1q抗体(P=0.01)、抗dsDNA抗体(P<0.0001)水平低于中高活动组,补体C3(P<0.0001)、C4(P=0.03)、C-反应蛋白高于中高活动组;SLEDAI与病程、补体C3、C4呈负相关,与白细胞、年龄、抗C1q抗体(P=0.008)、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P<0.05);抗C1q抗体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5.90%和71.40%;抗dsDNA抗体评估SLE疾病活动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100.00%和42.90%。结论:抗C1q抗体联合抗ds DNA抗体检测对SLE...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的lf缶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12例SLE患者(其中活动期60例,非活动期52例)以及15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3^+CD3^+,CD3^3+CD8^+),B淋巴细胞(CDl9^+),NK细胞(CD3-CDl6^+CD5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活动期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NK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P〈O.05);CD4‘/CD8’比值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活动组CD8^+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非活动组。结论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与疾病的病程相关联。  相似文献   

5.
抗C1q抗体检测与SLE疾病活动性及狼疮性肾炎关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抗C1q抗体检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性及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35例SLE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并与其它SLE活动性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SLE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阳性率为51.4%,其中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和其它无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中阳性率分别为77.8%(14/18),42.3%(22/5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1)。在活动期SLE患者中,抗C1q抗体水平显著高于临床非活动期患者。相关分析表明,血清中抗C1q抗体水平分别与SLEDAI评分、抗dsDNA抗体水平和CR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但与补体C3、C4和CH50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活动性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中抗C1q抗体(P<0.05)、抗dsDNA抗体(P<0.01)单独检测阳性率和两抗体联合检测(P<0.001)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其它SLE患者。结论抗C1q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高度相关,抗C1q抗体和抗dsDNA抗体的联合检测为活动性狼疮性肾炎的特异性检测指标,两抗体同时阴性排除活动性狼疮性肾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身抗体在壮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和病情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壮族SLE患者180例,疾病对照120例和健康对照120例,分别检测血清中抗核抗体(ANA)、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抗ENA抗体谱、抗C1q抗体、抗ds DNA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ACA),并探讨这些抗体与壮族SLE患者诊断、活动性、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关系。结果SLE组抗C1q、dsDNA、AnuA、ARPA、AHA、Sm、nRNP、ANCA、ACA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P<0.01)。抗ds DNA、Sm抗体诊断特异性>90%。活动组抗C1q、dsDNA抗体水平及AnuA、ARPA、AHA、ANCA、ACA阳性率均高于非活动组(P<0.01)。这些抗体与肾脏损害、关节炎、24 h尿蛋白升高、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血沉加快、补体C3/C4降低相关。结论抗C1q、dsDNA、AnuA、ARPA、AHA、Sm、nRNP、ANCA、ACA抗体是壮族人群SLE诊断的重要指标,与疾病活动及病情发展相关,在壮族人群SLE发病及病理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在疾病不同分期的分布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SLEDAI积分将36例SLE患者分为SLE活动组和SLE非活动组,选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并与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LE活动组和非活动组的静止B细胞百分比明显降低,而浆母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SLE非活动组的记忆B细胞百分比高于正常对照,浆母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SLE活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的浆母细胞百分比与SLEDAI呈正相关(r=0.701,P0.01)。SLE患者中,抗ds DNA阳性组的浆母细胞百分比较抗ds DNA阴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淋巴细胞亚群在SLE患者体内分布存在异常,浆母细胞百分比与疾病活动性有关,B淋巴细胞亚群在SLE的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作为判断疾病活动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伴肺部感染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自然杀伤(NK)细胞的检测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3月-2019年8月在天津市第五中心医院感染免疫科住院治疗的48例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纳入SLE合并肺部感染组,另101例SLE未合并感染患者纳入SLE未合并感染组,另选取同期于医院健康体检中心年龄匹配的30名健康成年人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三组T淋巴细胞、NK细胞及不同疾病活动状态下SLE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淋巴细胞、NK细胞对SLE患者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 SLE未合并感染组和SLE合并感染组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NK细胞计数分别为(1 210.36±474.25)个/μl、(485.27±110.69)个/μl、(464.27±180.61)个/μl、(1.16±0.61)、(39.82±10.64)个/μl和(642.48±498.22)个/μl、(173.58±96.42)个/μl、(265.48±110.37)个/μl、(0.92±0.60)、(26.57±4.88)个/μl,低于对照组,且SLE合并感染组以上指标低于SLE未合并感染组(P<0.05);SLE稳定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和SLE活动合并肺部感染患者CD3+计数、CD4+计数、CD8+计数、CD4+/CD8+比值、NK细胞计数低于SLE稳定无肺部感染患者、SLE活动无肺部感染患者(P<0.05);T淋巴细胞、NK细胞预测SLE肺部感染时,以CD4+计数的AUC值最高,cut-off为331.69个/μl,其预测SLE肺部感染的敏感性、特异性为93.75%、96.04%。结论较单纯SLE患者,合并肺部感染患者T淋巴细胞、NK细胞明显偏低,并可在一定程度上对SLE肺部感染发挥一定预测价值,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孕前主动免疫2次对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unexplain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URS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妇产科门诊确诊为URSA患者51例进行前瞻性研究。患者孕前采用主动免疫治疗2次,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和间接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和自身免疫性抗体的变化。结果 (1)与治疗前相比,主动免疫2次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T抑制细胞(suppressor T cell,Ts)的百分比上升(P0.05);辅助性T细胞(helper T cell,Th)的百分比与Th和Ts的比值(Th/Ts)下降(P0.05);(2)与治疗前相比,主动免疫2次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CD 3~+T细胞的百分率呈上升趋势,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B细胞的百分比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URSA患者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前自身免疫性抗体均为阴性,2次主动免疫治疗后自身免疫性抗体的阳性率为27.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主要是抗核抗体转阳。结论 URSA患者孕前进行主动免疫2次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Ts及Th/Ts比值会发生明显变化。但是主动免疫治疗2次后有超过1/4的患者自身免疫性抗体会被短暂激活并转阳,尤其是抗核抗体较为敏感。因此对孕前进行主动免疫治疗的URSA患者要尽早和及时检测主动免疫效果及自身免疫性抗体转阳率,以便于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IgG型抗dsDNA抗体及其亚型与狼疮肾炎临床和病理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狼疮肾炎(LN)患者和非LN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IgG抗dsD-NA抗体及其亚型的分布,探讨抗dsDNA抗体与LN病理间的关系,为LN的早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以健康个体为正常对照组,病例组选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的SLE患者,病例组又分为LN和非LN两组,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IgG型抗ds-DNA抗体及其亚型,SPSS 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LE患者与正常对照相比,血清IgG型抗dsDNA抗体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χ2=31.16,P〈0.001),但是SLE非LN患者与LN患者相比,血清IgG型抗dsDNA抗体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χ2=0.021,P=0.885)。血清IgG1(χ2=5.35,P=0.021)和IgG2(χ2=5.24,P=0.022)在非LN的SLE患者与LN患者两组中的分布差异具有显著性,而血清IgG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P=0.755),两组间均未检测到血清IgG4亚型。血清总IgG抗dsDNA抗体与狼疮肾炎活动性指标和慢性指标有关,在其亚型中,仅见IgG2亚型与狼疮肾炎活动性指标有关,而未见各亚型与慢性指标有关。结论IgG1和IgG2升高可能参与了LN的发病,且IgG2与其活动性呈正相关,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在临床诊断上具有一定的价值。血清抗dsDNA抗体与LN临床活动性指数相关,可以作为LN活动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鉴别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发热中的意义.方法 将63例SLE伴发热的患者分为感染组(21例)和非感染组(42例),比较两组CRP水平,分析各组CRP水平与狼疮指标的关系,比较各组不同疾病活动度间CRP水平的差异.结果 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P<0.01),两组CRP水平均与ESR、抗ds-DNA、ANA、尿24小时蛋白定量、淋巴细胞计数及C3无明显关系(P>0.05),各组不同疾病活动度间CRP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RP水平在大部分合并感染的SLE患者中有所升高,对于鉴别诊断狼疮活动与合并感染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干扰素诱导蛋白4(IFIT4)与细胞因子Th1、Th2的相关性.[方法]对2006年8月至2007年12月山东省千佛山医院风湿免疫科门诊与病房的59例SLE患者进行检测,并与32名正常体检者对比.[结果]IFIT4 mRNA含量,SLE患者组高于对照组,SLE患者活动组高于非活动组(P<0.01);Th1(IFN-γ)细胞百分率和Th1/Th2型细胞比值,SLE患者组低于对照组,SLE患者活动组低于非活动组(P<0.01);SLE患者组的IFIT4 mRNA含量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Th1/Th2比值呈负相关(P<0.01).[结论]SLE患者的IFN诱导蛋白IFIT4可影响细胞因子的表达,IFIT4的表达水平和Th1/Th2比值均影响SLE发病和活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和正常对照两组间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分析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与SLE患者疾病活动度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与患者器官/系统损害的关联是否涉及细胞凋亡。方法:病例来自两所三甲医院住院SLE患者,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采用连接素V和碘化丙啶双染法检测研究对象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的早期凋亡率;以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研究对象外周血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SLE患者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抗ds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8.42%、53.95%、44.74%,而在正常对照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均为阴性。SLE非活动组(n=23)和活动组(n=53)患者的血清抗核小体抗体表达水平(分别为81.697±86.256 IU/ml、101.957±97.431 IU/ml)、抗dsDNA抗体(分别为266.881±366.684 IU/ml、286.483±279.298 IU/ml)、抗组蛋白抗体(分别为45.421±58.262 IU/ml、64.257±69.976 IU/m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n=69,分别为10.106±0.5348 IU/ml、20.034±12.075 IU/ml、9.290±1.281 IU/ml),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9.414,P=0.000;F=24.872,P=0.000;F=20.147,P=0.000)。但SLE患者非活动组和活动组的3种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仅发现抗组蛋白抗体与SLEDAI之间呈正相关(r=0.251,t=2.234,P=0.029)。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在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抗dsDNA抗体可较好地反映疾病活动度。结论:SLE患者血清抗核小体抗体家族分子的表达水平增加,且与患者的PBMCs的早期凋亡率呈正相关。抗核小体抗体水平在临床上可作为SLE患者疾病活动度的监测参考指标;而对于活动期SLE患者,抗dsD-NA抗体可较好地反映疾病活动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并发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的年龄和自身抗体谱特征,比较LN和原发性肾小球肾炎(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s,PGN)患者补体C3和其它肾脏损伤指标的变化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3年四川省人民医院LN患者和非LN的SLE患者的ANA、抗ds-DNA、抗Sm、抗SSA、抗SSB等自身抗体的阳性率及LN患者的年龄分布情况;比较LN、PGN患者补体C3的改变及与Urea、Cr、UA、尿蛋白、尿常规结果的关系。结果自身抗体检测结果比较,仅抗ds-DNA抗体在LN组(48.72%)和非LN组(32%)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LN年龄分布情况比较,只有≥51岁的LN组(7.79%)和非LN组(19%)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N和PGN患者不同程度表现出补体C3下降,以LN更为明显(P0.05),LN生化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PGN(P0.01),而两者之间尿常规异常发生率则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30岁以下、抗ds-DNA抗体阳性的SLE患者更容易发生LN,并提示肾脏功能预后较差;狼疮性肾炎患者C3下降较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更为明显(P0.05),肾功能损害程度也明显高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对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实验组也给予FOLFOX4方案化疗,同时加用艾迪注射液50 ml+生理盐水500 ml治疗,共10 d。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TT、Th、Ts、Th/Ts)和NK细胞。结果实验组外周血TT、Th、Ts、NK细胞数量及Th/Ts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外周血TT、Th、NK细胞数量及Th/Ts细胞比值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Ts细胞水平显著升高(p<0.05)。化疗后实验组外周血TT、Th、NK细胞数量及Th/Ts细胞比值均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Ts细胞数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能改善大肠癌术后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外周血淋巴细胞上清液(PBLS)中细胞因子(IL-2、TNF-a、IFN-g、IL-4)水平,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机体内免疫系统失衡的机理,及上述几种细胞因子对SLE的诊断价值。方法: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PHA刺激前后)中IL-2、TNF-α、IFN-γ及IL-4水平。结果:SLE患者淋巴细胞培养上清液中IL-2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TNF-α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略有降低;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度升高。结论:SLE患者体内存在Th1/Th2细胞因子的比例失衡,即产生Th1型细胞因子减低,产生Th2型细胞因子的细胞增加,Th1/Th2比例向Th2极性偏移。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和分析不同进展阶段的HIV-1感染者外周血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亚群变化.方法 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253例HIV-1感染者血常规和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19+B细胞、CD16+CD56+NK细胞亚群,其中CD4+T细胞数超过500个/μL 37例(A组),在200~ 500个/μL之间的152例(B组),低于200个/μL 64例(C组).对照组为40例排除HIV、HCV、HBV感染的健康人(N组).多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A、B、C三组中,CD4+T细胞数越低的组,淋巴细胞占白细胞的百分比和总淋巴细胞数也越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BCN< 0.01).HIV 感染A、B、C组CD3+T细胞、CD3+ CD8+T细胞、CD19+B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PAN<0.05,PBN< 0.01,PCN< 0.01);CD4+T细胞数越低的组,CD3+T细胞、CD3+ CD8+T细胞和CD19+B细胞绝对计数也相应越低,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BCN< 0.01).A、B、C三组CD16+CD56+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与NK细胞绝对计数变化呈相反趋势,CD4+T细胞数越低的组,CD16+ CD56+ NK细胞百分比越高,而其绝对计数越低,且CD16+ CD56+ NK细胞占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与NK细胞绝对计数均低于正常对照组水平(PABCN< 0.01).结论 HIV-1感染不仅影响人体细胞免疫,可能还影响人体的体液免疫和天然免疫.  相似文献   

18.
薛芹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1):1550-1552
目的 探讨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nterferon-gamma-inducible protein of 10kD,IP-10)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疾病活动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2例SLE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P-10水平,分析其与SLE病情活动指数(SLEDAI)、抗dsDNA抗体滴度、补体C3、肾损害的相关性.结果 (1)患者血清IP-10水平[(303±187)pg/m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72±50)pg/ml],活动期患者(512±347)pg/ml]高于非活动期患者[(128±115)pg/ml];患者血清IP-10水平与疾病活动指数呈正相关(r=0.54,P<0.01);血清IP-10水平与抗dsDNA抗体呈正相关(r=0.51,P<0.01),而与补体C3呈负相关(r=-0.41,P<0.05).(2)肾损害组血清IP-10水平[(532±307)pg/ml]明显高于非肾损害组(241±108)pg/ml].结论 IP-10水平可作为监测SLE疾病活动程度和肾脏损害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Th17细胞、Treg细胞、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8年12月在台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就诊的58例SL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25例同期来院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h17细胞和Treg细胞百分比,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7和TGF-β1,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SLE活动期组中Th17细胞和Th17/Treg显著高于SLE稳定期组和对照组,Treg细胞明显低于SLE稳定期组和对照组; SLE活动期组IL-17显著高于SLE稳定期组,SLE稳定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SLE活动期组中TGF-β1显著低于SLE稳定期组和对照组(P 0. 05)。结论 Th17细胞、Treg细胞、IL-17和TGF-β1的变化对观察SLE的疗效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与分析抗SmD1抗体表达与狼疮肾炎(Lupus nephritis,LN)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2013年2月到2018年2月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门诊与住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60例作为SLE组,LN患者30例作为LN组,无结缔组织病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三组血清抗SmD1抗体等抗体表达情况,记录患者的病情状况与随访预后。结果 LN组与SLE组的抗SmD1抗体、抗Sm抗体、抗dsDNA抗体、抗核抗体表达阳性率高于对照组,LN组高于SL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N组、SLE组、对照组的SLEDAI评分分别为13.20±1.28分、8.29±2.47分和2.56±0.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9.424,P=0.001)。LN患者随访6个月期间死亡6例,死亡率为20.00%;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随访死亡与SLEDAI评分和抗SmD1抗体、抗Sm抗体表达阳性率都呈现显著正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LEDAI评分和抗SmD1抗体、抗Sm抗体表达阳性率都为导致患者预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抗SmD1抗体在LN患者中呈现高表达装,在患者的病情判断及随访预后预测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并且与患者预后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